广播新闻系列报道:小榄: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排头兵(之二)
小榄镇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管理出色,今天的小榄镇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到处都显现出一幅幅和谐新景象。在经济与社会如何协调、全面、健康发展的问题上,小榄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请听系列报道《小榄: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排头兵》,今天播出第二篇“利益向下创文明乡风,政策惠及百姓促和谐”。
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确让小榄人富裕起来。2005年,小榄人均税收1.1万元,人均存款7万多元,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62万元,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57辆。可喜的是,小榄人富裕,主要不是靠当“地主”收租金获取的,而是靠办实业得来。据统计,在小榄本地人当中,平均每3.2户就有一个老板。
当然,一个地区发展的总体水平高低,经济发达与否并不是唯一标准,还要看其社会事业的发展程度。尽管大部分小榄人富有,但是仍然有小部分人生活在最低保障线,不少是因病致贫。可以说,一个贫富悬殊的地方,是很难达到社会和谐的。那么,小榄镇是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全面发展呢?如何打造人人共享一片蓝天的和谐社会呢?
小榄镇委书记黄标泉告诉记者,小榄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不少新思路、新探索、新路子,例如“三个一工程”“尊重富人、关爱穷人”“全民素质教育”等等,而萌生实施“三个一工程”念头是缘于黄标泉一次出国进修。(录音)“当时我去了英国的牛津大学培训,培训回来后,搞了个社会调查,发现有比较多的劳动力没有就业。其中,零就业家庭还有44户,困难家庭没有就业的,还有177户。考虑到如果不帮助他们就业,单靠政府去救济他们,不是长久之计,也不能够解决一个良好的民风建设。”于是,小榄镇就推出了“三个一工程”,即: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小榄人都有一份工作,让每一个小榄人都拥有一份合作医疗,让每一个适龄的小榄人都有一份社会保险。这项工作推开之后,得到各个社区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到现时为止,全镇83000多个劳动力,经多次安置,还没有工作的,只剩下700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不到1%。可以说,“三个一工程”的实施,成功破解了农村中就业、医疗、养老三个困扰和谐社会发展的难题,成为中山市乃至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黄标泉表示,其实,农村再就业工程实质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风工程,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之一。(录音)“我们这样的做法,不但解决他们的就业,解决他们的生活,而且要解决、培育一种民风,靠劳动去创造好生活。我们认为,通过劳动去创造好生活,这样慢慢就形成一种劳动光荣,劳动致富,通过劳动四肢发达,脑袋发达,那么,今后我们小榄镇的可持续发展就能够有了保障。”(www.xing528.com)
我们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在小榄镇的实践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新就新在体制的改革,大的方面包括“村改居”“股份制”“村级核算”,小的方面包括“以工哺农”“利益向下”“政府扶持”等。黄标泉介绍说,实行村级核算后,农村经济得以大步发展。(录音)“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发动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以投票的方式,(去)推进了村一级经济核算。把195个村民小组的经济合并到15个村委会里面去,这样,我们现在每一个村委会管辖的地方,是5平方公里,大约1万人。形成了规模,这样的话就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成本的开支,提升了经济效益,进一步健全了农村的财务制度、资产制度各方面的管理,使农村经济得到充分发展。”总之,近几年来,小榄镇的农村及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政府给予的实惠,切身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小榄镇绩东二原来是全镇的落后村,十年前村集体收入只有200多万元,加上历史债务,使得全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全镇中严重滞后。镇政府考虑到,与其长期“输血”,倒不如“造血”。于是,将小榄工业区放在绩东二,让村民享受工业区厂房物业的租金收益。绩东二社区主任林权兴说,抓住土地开发的机遇,用征地款投入建厂房,再将厂房的租金分配给村民,并为村民办理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录音)“每人都有一份社保,目前是农民叔叔最高兴的,农民叔叔哪里想到有退休金收?但是从2005年10月开始,真正有自己梦寐以求的退休金。这个梦想实现了,和谐了,家庭纠纷少了,父子关系好了。”
现在的绩东二,仅是厂房物业面积就达29万平方米以上,村集体收入也达到2400多万元,不仅摘掉了落后的帽子,而且实现了村民100%参加合作医疗,100%参加养老保险,村民的年终分红达到1500元。
(本文荣获2006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