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播里聊的那些事:我买书、藏书、出书的经验

广播里聊的那些事:我买书、藏书、出书的经验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序言先聊聊自己买书、藏书、出书的话题据说,属鸡的人比较自信、自恋、自傲,我也不幸而被言中,所以,自己终于可以出书了,那序言就当仁不让肯定由自己来写,没有办法,谁叫自己属鸡呢?古人讲求“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对照“三立”标准,虽然自己碌碌无功,但是对本职工作算得上兢兢业业。于是,就再次萌生了出书的冲动,从买书、藏书到写书、出书,大概就是文化人的心路历程,以上的文字就权作为序吧!

广播里聊的那些事:我买书、藏书、出书的经验

序言 先聊聊自己买书、藏书、出书的话题

据说,属鸡的人比较自信、自恋、自傲,我也不幸而被言中,所以,自己终于可以出书了,那序言就当仁不让肯定由自己来写,没有办法,谁叫自己属鸡呢?

其实,出书的念头在读大学时就曾经萌生,但是一晃,大学毕业整整20年,著作仍然没有踪影,直到2002年5月参加中山市藏书十佳家庭评选活动并被评为“中山市藏书十佳家庭”。在整理自家4000多册图书时,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著作,那时,多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属于自己写的书。

虽然自己并非出身书香门第,但是自小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现在我还清晰记得,读的第一部中国小说是巴金的《家》,读的第一部外国小说是伏尼契的《牛虻》,读的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是巴人的《文学简论》,而买书的经历更是令人难忘。大学读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邻校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和第一军医大学,所属的石牌地区在当年只有一间五山书店,门面类似于现在的士多店,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十年动乱造成的“图书荒”,使1978年的时候,出版界出现罕见的“井喷”现象,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名著都纷纷被解禁,大量图书被再版重印,引爆一阵阵的“购书热”,五山书店成了读者热捧的地方。每当有新书上架,邻近几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会通宵排队买书,那种热情近乎疯狂。而自己就凭着家里每月寄给我10元的生活费,加入了购书大军,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外国名著都是那时候的“战利品”,当拿起笔在散发着墨香的新书上写下自己名字时,一种喜悦和满足感就会顿然弥漫在心田。可以说,自己大学四年几乎是拥书而眠,因为靠墙的床边就垒起一层层的图书。毕业那年,自购的书籍整整装了六大纸箱。正是由于当年的积累,我的藏书数量才达到评审标准,有幸进入中山藏书十佳家庭的行列。

读大三那年的暑假,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与两位女同学结伴到华东等地旅游,足迹遍及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南昌、九江、厦门、汕头等地,游长江,上庐山,逛园林,看西湖,一路欣赏美景之余就是购书,每到一座城市,必备的节目就是“淘书”,宁可啃2分钱的馒头和3分钱的咸蛋,也要把钱省下来买书。避免行李过多,买书后通常邮寄回家,因为当年的邮资非常便宜。意外的是,原本属于一次浪漫之旅,竟然没有收获爱情,却收获了知识。也许,那个年代的男女同学关系,注定是纯洁的、青涩的、懵懂的。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我自费到省城参加一个由珠江电影制片厂主办的电影理论研修班,也顺道买了一大摞书籍,在返程的长途大巴上,抱着书就睡着了,而放在行李架上的行李在中途站被小偷顺手牵羊而自己全然不知,当知道失窃后,自己并没有过多的懊恼、生气,反而庆幸自己心爱的书还在!

因为要出自己的书,在整理书稿时,蓦然发现,自己在广播电台工作18年真没有白干,没有白活。那些年,在广播里聊的那些事,不仅见证自己所在城市的发展,也记录了自己成长的足印,尽管大多数是“豆腐块”的文章,尽管文章没有太多文采,甚至有些粗糙、干涩、寡味,但是我还是愿意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毕竟是自己苦心耕耘的果实,是一位广播人的心血,它体现了广播的特色——短、平、快。(www.xing528.com)

我还清楚记得,初入电台工作时,《中山屏声报》向我约稿,写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在春节前刊登,由于电台大楼正面对兴中道,而当时被市政府指定为样板路,成为上级领导和来宾必到的参观点。每当我下晚班,正是华灯初上时分,眼前的兴中道灯火璀璨,流光溢彩。我灵感所动,有感而发,约一小时就写成《漫步长街话灯饰》一文,文章极尽奢华的辞藻,堆积大段溢美之词,把兴中道描绘得美轮美奂,诗意盎然,引人入胜。现在回过头来,再让我重写,恐怕是写不出来了,因为长期写作电台文稿,几乎把积累的华丽辞藻都丢失在忘川。确实,身为广播人,在长期写快文、写短文、写俗文的实践中,已经练就“快枪手”的本领,同时,也洗尽铅华,留下的只有朴素、通俗、简洁的文风。从某种意义讲,在电台当记者的经历,时间越长,你的词汇积累就越会消减。相反,作为广播新闻记者对广播文体的掌握和运用也就更加娴熟。其中的得失,的确难以度量。

假如有人问我,从事新闻工作18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是,学会了为人处事。如果说,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的确是物欲横流,各种社会思潮混杂、碰撞,那么,记者更容易面对各种的诱惑,往往会对你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发起挑战,而我始终坚持守住职业道德底线。因为自己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敬畏自己的职业,敬畏记者的良知,敬畏自己手中的笔,敬畏广大的听众,始终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拒于门外。不敢怠慢每一位受访者,不敢怠慢每一篇新闻稿,同时,记者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你的言谈举止都关系到自己自身和公众的形象,都影响着周围的人,谦逊、厚道、热情、大方都是必备的。因为,为文和为人是同出一辙,古人云“文如其人”正是这个道理。所以,自己从当记者那天起就没有放松过修身养性,虽然达不到圣人“一日三省吾身”的境界,但是也能够做到经常面壁自省。当我离开记者这个岗位时,自己可以坦荡地对天地说,我无愧于一名记者。

古人讲求“三立”,立功、立德、立言。大凡大师,立功立德之余,勿忘立言。不仅功德无量,而且著作等身,名垂青史。对照“三立”标准,虽然自己碌碌无功,但是对本职工作算得上兢兢业业。对于立言,不敢奢望鸿篇巨制,只求片言只语。我想,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年,在广播里聊的那些事,将渐去渐远,留住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把它们搬进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于是,就再次萌生了出书的冲动,从买书、藏书到写书、出书,大概就是文化人的心路历程,以上的文字就权作为序吧!

最后,感谢生活,感谢听众,感谢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