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本质
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构恒河沙数,名家圣手代不乏人。但是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数千年来,文人与哲人都试图以自己的语言对此加以回答。有人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出发,认为文学是“反映”与“再现”;有人从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出发,认为文学是生命的翻译,是生命存在的方式;有人从文学与理念、精神的关系出发,认为文学是智慧的产物、虚幻的世界,是一种重新创造的价值体系;有人从文学与感觉、情感的关系出发,认为文学是感知,是情感的宣泄,这种种阐释新颖独特,但是不能不说其立足点只是文学的外部。倘若从文学内部的角度,就其更为广阔的意义来说时,我们可以说,文学所要揭示的是人类丰富而广阔的内心世界和人心的深层结构。文学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四方面关系的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内心宇宙、情感世界、精神内涵的多姿多彩及复杂变幻的种种奇观。翻开中外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都对人类心灵的复杂微妙有着惊人深刻的洞察力。
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是希腊民族最典型的代表,他那丰厚热烈的感情、无敌无畏的战斗精神,特别是积极高亢的人生价值观念都是典型希腊式的。然而,阿喀琉斯的脚踵却成了他的致命弱点。这一隐喻实际上表现出希腊人对正在萌发的个人意识的深重忧虑和善意批判;但丁的《神曲》所反映的是西方人从中世纪到现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心路历程;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主体意识刚刚觉醒时的内心意识;《浮士德》则体验和展示了近代人在启蒙精神照耀下那广阔而奇丽的内心世界。
文学揭示并且拓展了人类心灵的丰富性和深邃性,反过来,人类心灵的丰富深邃又滋养了文学,推动文学不断发展。文学与心灵互为因果、相互应和。不仅如此,文学还是人类探索、追求和达到自由的手段、工具和体现。
人类的历史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人类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里所说的“自由”当然不是随心所欲的任其所为,而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是社会需要自觉地成为个人需要、理性融于情感的至高境界。文学的最高宗旨是实现人的精神与审美的自由、发展和解放。
◆中国文学
中国的神话没有专书,散见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以及《穆天子传》等著作中。这些神话故事一般都很简短,如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女蜗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往往寥寥数言,情节简单,没有细致具体的形象刻画,也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描述,但表现的是神与英雄开天辟地、征服自然的伟大功业。
虽然神话对后世文学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则在《诗经》《楚辞》。《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涉及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约500年的漫长历史。这些作品除了小部分带有叙事成分之外,大部分为民间的抒情歌谣,关切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感情真挚深切:有的歌唱劳动与爱情;有的描写被压迫阶级的困苦生活;有的讽刺与批评黑暗政治;有的怀疑和反抗神权思想。与《诗经》形成文学双璧的是《楚辞》。前者为无名氏的总集,后者是有名有姓的文人著作。如果说《诗经》带有我国北方中原地区的特点,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话,《楚辞》(主要指屈赋)则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鲜明的南方色彩,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他的思想、感情、想象、人格融为一体,通过绚丽多彩的文采和高度的艺术,叙述自己的历史和理想,表达对昏庸王室和富庶贵族的愤恨,倾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其感情之狂热,想象之丰沛,文采之华美,所追求理想之祟高,再杂糅以神话传闻、宗教风俗的各种描写,形成一种后人难以企及的鲜明风格。
◆西方文学的特征简述
西方文学起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和悲剧。“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古老的史诗,因为出自盲诗人荷马之手而得名。它包括两部姊妹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都是有关神的故事和英雄的传说。前者主要涉及特洛伊战争,集中描写最后4天的战斗和2l天的葬礼。作品描写了“雄大而活泼”的战斗场面,刻画了具有巨大力量的英雄形象,具有高度完整性和统一性的情节,充满了悲壮的英雄气概;后者主要描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后还乡的故事,集中在最后40天的漂流遭际。作品以静穆的格调塑造了一位百折不回、勇敢顽强的自然征服者的形象,并且赋予他丰满动人的个性特征。这部作品还开创了西方文学史上以个人遭遇、命运为主要线索的艺术创作之先河,为文艺复兴和18世纪流浪汉小说及其后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悲剧一说起源于“酒神颂”,悲叹酒神狄俄倪索所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并赞美他的再生;另一说起自阿提刻农村在节庆时关于死亡等悲惨事件的严肃表演。亚里士多德曾经给悲剧下定义,认为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酿成悲剧,其间悲剧的冲突就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这些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写人对于命运的不懈探求和人与命运进行殊死抗争的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气概及无畏精神。古希腊最为著名的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通过普罗米修斯与宙斯之间不可调和的尖锐对立和冲突,刻画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伟大的普罗米修斯的形象。这一形象曾被马克思称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在这方面有更为惊心动魄的描写,它被亚里士多德赞扬为希腊悲剧的典范。像《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俄狄浦斯王》也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它的主题是描写个人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与命运的冲突,表现了善良的英雄在力量悬殊的斗争中不可避免的毁灭。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在于:他清白无辜,却要承受莫名的罪恶;他越是竭力反抗却越是陷入命运的罗网;他越是真诚地想为城邦消弭灾难,却越是步步临近自己的毁灭。
◆中西方文学的区别
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这种特征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加以彰显。中国文学可以以西方文学作为参照进行对照。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冯友兰先生借用这段话来比喻海洋性国家希腊与大陆性国家中国在民族性格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古希腊人崇尚知识和智慧(知),中国古人崇尚伦理(仁);古希腊人热爱海洋,具有大海般汹涌澎湃的性格,而中国古人向往高山,具有深沉、稳重的气质;古希腊人信仰“动”的哲学,崇尚力量、勇敢和冒险,而中国古人则喜欢“静”,祟尚和谐、稳定和恬静;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的欢愉,赞美肉体和粗犷的声色之美,而中国古人则节制情欲,追求长寿。
这样的性格差异同样适用于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照。就大体而言,我们可以说西方文学具有以下特征:叙事性、哲理性、象征性,抗争命运,批判人性,超越现实。阅读这样的作品,常常使人产生: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之类的本体意义上的思考;而中国文学的特点是抒情性、伦理性、现实性,执著于现实层面,描写现实人生的悲欢离合和英雄壮举。阅读这样的作品,引起的往往是情感上的波澜,我们为主人公的情感和遭遇而激动不已,同时可能激发起一种效仿的冲动。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历来以诗歌为正宗,因而有必要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略作介绍:
1. 抒情性。这一点前面已有介绍,在此不赘述。我们要强调的是,中国古代诗歌抒情不同于西方的直接性,而是深受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形成“哀而不怒、温而多婉”的特点。
2. 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中国古代诗歌无论抒情述怀,还是言志议论,总是或者通过比兴手法,或者塑造生动形象,或是运用典故,委婉曲折地加以表达。
3. 讲求意境。王国维指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境是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目标,也是评判诗歌的最高标准。
“何以谓之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境则入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也。古诗之佳音,无不如是’。”
◆中国文化的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的上述特征的形成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影响。
其一,中国文化历来视诗歌为文学的正宗。孔子就非常重视诗歌,不仅亲自编纂删定了《诗经》,而且告诫自己的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缺乏诗歌的修养,就无法与人说话,只能面墙而立。中国的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机构采风,即去民间采集当地歌谣,以辨识民风民情,调整国家政策。唐朝以来的科举考试,甚至还“以诗赋取士”。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发现是诗歌汇成汹涌的主流,而叙事文学(小说)要从现代文学,即从1917年新文学运动起,才超过诗歌占领主导地位。倘若比较中西古典小说,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是叙事文学,中国的古典小说也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如《红楼梦》,每一章的标题往往是对仗工整的诗句,作者借人物之口,创造了很多优美的诗,并且善于描写诗情画意的场面,渲染抒情的氛围。
其二,中国文化十分强调“文以载道”“诗言志”,重视文学(包括诗歌)的现实政治功用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即诗歌应该传达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他谆谆教导学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乌兽草木之名。”则意思是诗歌会激发情感,增强观察力,扩充同情心,缓和情绪。无论对家庭或是对从政都有帮助。《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思是说,诗歌是内心情志的表达,情志指的是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感。
其三,小国文化的伦理倾向也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有史以来,产生过三大原精神,即古希伯莱先知莫立的信仰精神,古希腊智者建立的求知精神和中国圣人倡导的仁爱精神。西方的信仰精神和求知精神在西方社会的发展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尤其是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在理性和科学主义的指引下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进入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三重生态危机:一是人类出于自身的欲望,无度开发、掠夺自然而形成的自然生态危机;二是经济全球化策略下的世界贫富分化现象所产生的社会生态危机;三是消费文化开拓了人类无尽的欲望,致使人性扭曲,信仰失落,价值取向倒错,进而导致精神生态危机。信仰精神逐渐衰落,求知精神所奠定的理性和科学主义走向极端。面对严峻的挑战,世人一方面继续拓展科学技术,以优化认识工具和实践手段,另一方面则返回人类传统文化,寻求生态文化的价值资源,以便建立切合新世纪实际的生态观和价值伦理观。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把眼光转向东方,尤其注目于中国。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向全世界发出警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很显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必将获得世界的重视,获得勃兴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仁爱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呈现出鲜明的伦理色彩。在儒家文化中,“仁”是核心。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是什么?孔子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仁就是爱人,就是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国哲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合知行”,即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这是一种“实践理性”,把理性引导和贯穿在日常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之中;二是“一天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达到这一境界的唯一途径就是“以涵养为致知之道”,故修身养性殊为重要;三是“同真善”,真理即至善,求真乃求善,真善合一。穷理即是尽性,祟德亦为致知,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文化鲜明的伦理倾向。
“我相信,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综合、新的自然观念之上,也许我们最终有可能把强调定量描述的西方传统和着眼于自发组织世界描述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普里高津)
“本世纪有可能在中国发现一个新希腊——一旦我们充分了解了中国诗歌,无疑会从中发现一种纯真的色调;事实上,从现有的译本中,我们已经影影绰绰地窥见了这种完美性。屈原、李白等人肯定是下个世纪的财富。人们从他们那里可能得到的巨大启发,如同以前的文艺复兴受益于希腊人那样。”(庞德)
“我的心立刻紧贴古老的中国心。我们西方人真是野蛮人,几乎一点也不懂什么叫做诗。”(艾伦·厄普伍德)
以上引用的论述,都出自西方著名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之口。从中不难发现他们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赞赏和崇敬。中国文学甚至在创作上也给予他们很大的启发。试以美国文学为例,爱默生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对于美国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他在1836年阅读了孔子的著作,受到启发,“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梭罗,美国最早生态伦理的思想家,在其名著《瓦尔登湖》中,几乎每一章都引用《论语》《中庸》中的语录;大诗人庞德很早就开始翻译唐诗,并且出版译作《论语摘要》《中庸和大学》;尤金·奥尼尔,193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常阅读《道德经》《庄子》,其创作深受影响,他甚至在1928年来上海造了一座别墅,取名为“大道”;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名著《荒原》中大段引用中国古代文化、文学中的名人名言。
◆人:文学的“特质”
文学是写人的,文学必须反映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活动。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理解文学是人学,恐怕还是肤浅的人学观。我们必须从人的目的论的高度来理解这一命题的深刻性,即文学是人的自由人性的价值形式,是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的审美展示。艺术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超前反映和外观形式,艺术的目的就是人性的发展和完善,艺术的发展必须朝自身的这一目的回归。然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生产都受制于人的现实需要的片面有限的目的,劳动还不是自我实现的形式。人类不断向大自然掠夺自己生存和享受的资料,而大自然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报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自由是有限的。而只有在艺术活动中,人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性,人在艺术活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超越了物质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而达到统一。
人与自然趋于统一和谐,必须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客观事物现象的符号化,即把现实的对象改造和转换为一种情感和经验的感性形式(艺术形式),使之成为标志人类某种精神价值的符号;二是主体人的完善化,即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过程中摆脱世俗功利心,用审美意识和审美个性观照世界,自由地处理对象,因而感情得到升华,人格受到陶冶。这两个过程是两种超越:一是超越对象的实体性(它是借助人的思维抽象作用完成的),二是超越主体的现实关系、现实意识(这是凭借人的联想和情感升华等心理功能实现的)。
艺术审美活动的本质就是人为了摆脱现实生活的缺陷,而用自身理想的尺度来创造世界的精神活动,同时又是人们为了超越自身发展的不完善而按照理想尺度自我改造的精神活动。而这一切都根植于人类特有的自我意识的精神能力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冲动,这正是美与人同源的内在根据。人的伟大即在于能借助于这种精神主体能力,不断进行双重超越,从而实现自身的进化。正是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可以说,审美的艺术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最完善的人。
◆文学审美活动的功能
审美和艺术是使人类摆脱困境,恢复人性的完整和生命的意义的最终途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的需求构成了一个层次体系,即任何一种需求的出现都是以较低层次的需求的满足为前提的。人是不断需求的动物……”按照他的理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的需要,这是一种发展性的无私的超越性的需要。它是对日常生活的功利态度、功利意识的暂时超脱,主体对个人情欲、私利意识的不断净化陶冶,从而体现为自由超然的人生态度。席勒说:“审美的国度是自由的国度,是对现实的否定”,“审美是人性的完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马尔库塞认为,由于技术统治,现实意味着感性本身的异化,人要求解放,“个人感觉的解放应该构成普遍解放的序幕,甚至是基础,自由社会应该建立在新的本能需要上”,“审美之维可以作为一种对自由社会的量度,一个不再以时尚为中介,不再建立在竞争的剥削或恐惧的基础上的人际关系的天地。需要一种感性,这种感性摆脱了不自由社会压抑性满足。这种感性受制于只有审美想象力才能构织出的现实所拥有的方式和形式”。
迄今为止,人类进行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实践活动。这是人类全部活动的基础,对人的发展起了基础作用,但是由于该活动根本特征在于其目的的直接性,它是为满足人的生存而进行的,必须遵守自然的必然性。因此,它对人类的能力是有限发展,人所获得的自由也是有限的。二是理论活动。这种活动超越了主体的直接目的性,以对客观世界必然性的认识为旨归,表现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它仍是不自由的。因为要以主体的目的性形式加诸于对象,仅是对实践活动的深化和补充。三是艺术审美活动。这是非功利性的、以人的全面感觉占有对象的活动。审美活动是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审美活动的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意义,在于人的需要的领域得到最集中的展现。我们知道,人的发展程度和人生境界,也就是人的自由程度取决于人在何种需要的驱使下从事活动,在活动中满足何种需要。只有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才是人的全面自由本性的实现,而这只有艺术审美活动才能完成。因为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暂时切断了与现实的纯功利性联系,采取观照的态度对待自己面临的一切。由于没有利害得失、哀愁苦乐等外在因素的约束,想象力、理解力、价值判断、情感好恶就可以遨游于无挂无碍的自由王国,各种心理功能处于和谐一致的状态之中,主体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超越性自由。
如果把上述功能视为直接功能,那么社会交往功能则是其间接功能。审美活动的社会交往功能具体表现在:
1. 承担社会控制功能,推广社会统一规范。审美活动是一种强有力的信息传播媒介,当文艺反映人的理想和规范,创造新的习惯、道德和新的思想方式的时候,它就对社会构成了规范和榜样。
2. 提供社会归属感,增进个人群体意识。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一书中说:“艺术的感动人心的力量和性能就在于这样把人从离群和孤立中解放出来,就在于使人和其他人融合起来。”美国社会学家戴维·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将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式,每一种形式都有相应的权威,体现人们不同的动机和价值观,并形成相应的感情:(1)传统社会处处以传统为引导权威;(2)市场资本主义社会,接受实业家精神的内在引导,坚信自立,崇尚自主;(3)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由于媒介的发达,社会趋于整一,“他人引导”产生同一性,人们不再愿意处于孤独状态。艺术即提供了维护社会内部平衡的规范和价值的工具,组织群体感觉经验,提供统一的价值标准。
3 . 制造社会仿效榜样,给予个体发展的方向目标。社会学认为,每一个要想进入社会的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无数次的审美实践,不断学习社会的审美规范、审美价值观,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明确自己的目标。
4. 引导社会时尚主流,推动社会文化发展。虽然文学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动不定,但是由于文学的超越性和前瞻性,它不仅反映时代的文化追求、审美意向,更引领社会的时尚潮流。
文学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史同样源远流长,它在人类的历史(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因而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极其重视文学,将其视为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早在2000年前,孔子就指出诗可以“兴、观、群、怨”,认为文学艺术具有巨大的整合社会的作用。魏晋时期的陆机在《文赋》中写道,文章(包括文学作品)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汉朝的汉武帝专门设立“乐府”这一机构,负责去各地采集诗歌,从中获取百姓对朝廷的意见,以便调整法令政策。唐朝的统治者倡导写诗,并且以身作则,更有甚者,在科举考试中,还“以诗赋取士”。古代如此,现代同样这样。梁启超等改良主义者为了救亡图存,学习和借鉴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力主用小说启发民众,在《小说与群治》一文中疾呼:“吾以为吾挤今日,不欲救国也则已;今日诚欲救国,不可不自小说始,不可不自改良小说始。”文学成了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当然,在某些特定时代,文学的作用是被夸大了,被当做工具用于其他用途了。
文学对社会的个体同样给予了极大的助益。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增加知识,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强爱国思想,等等,这已经成为常识。其实文学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内心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这是因为在科学主义的引导下,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现代人头上高悬着“适者生存”法则这条鞭子,再加上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诱惑,理想和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无法跨越的差距。要克服这种焦虑,不能指望历史车轮的缓转、倒转,只能设法让社会的发展更合理,也就是我们国家现在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个国家用几年、十几年乃至数十年之功就可以完成的,它有待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民道德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还有待于整个世界环境的改善以及国际和平局面的形成。
然而,就个体而言,我们可以努力的,就是从自己做起——那就是经常阅读、欣赏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正如前文所述,文学的审美作用有助于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心灵舒畅。我们不能期待每一个人成为文学家和艺术家,因为这需要天赋、阅历、毅力等条件,但是稍加培养教育,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会欣赏文学艺术。在欣赏审美活动中,我们暂时摆脱了日常生活的细碎烦恼、忧虑痛苦,采取超越、关照的态度,通过想象,“物我两忘”,遨游在文学想象的世界里,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自由。这种暂时的解脱、超越和自由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获得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肯定。尼采说:“艺术在本质上是肯定,是祝福,是存在的神话……”,“艺术使生命成为可能的伟大手段,是求生的伟大诱因,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艺术是生命的本来使命,是生命的形而上学活动。艺术比迄今为止的全部哲学家更正确,因为他们没有离开生命循之而前进的总轨道”。很显然,在尼采看来,创作是文学艺术家生存的动力,创造作品是其生命活动的过程,而作品则是其生命意义的呈现。与此一致的是,人们通过阅读欣赏文学作品,也可以在精神层面及生命的意义层面上获得提升。我们的眼界开阔了,襟怀坦荡了,境界高远了,追求的目标和道德的层次也就提高了。我们不会再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也不会为名誉地位而钩心斗角,更不会为日常琐事而烦恼忧虑。相反,我们会为曾经有过的“低层次奋斗”而羞愧难当;我们会为曾经有过的“蹉跎岁月”而扼腕叹息、痛苦不已。焦虑的内涵改变了,焦虑的层次提升了,于是焦虑不再是心理的消极负面因素,也不再是生活中难以跨越的障碍,它变成了积极的动力,推动和催促我们参与到有意义的工作中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这句话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二是人要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意义上的生活。
◆ 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对医学生的特殊作用
医学这门科学具有两重性,它是运用医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人的问题,它包括技术要素和人道要求两方面。由于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医学中的技术因素大大膨胀。由于人道因素在新的社会转型中没能得到相应重视和张扬,于是出现了失衡状态。原先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金钱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因此需要重建科学的医学与人文之间的平衡。文学艺术是提供人文、人道精神的重要基地。小说家可以比医学家教给我们更多的人性知识,通过虚构方式更接近真实的人生。
另外,目前的医患关系具有不对称性。患者是弱势群体,医生则占主导地位。医生具有专业的威信和职业的权威,而患者由于特殊情境所造成的依赖性,他们必须服从医生,必须满足医生所规定的治疗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多的是医生感情的投入。医生应该设身处事地为患者着想,同情他们的遭遇,体会他们的痛苦和恐惧,甚至耐心倾听他们的絮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实践告诉我们,文学在这方面对我们大有助益。我们知道,感情渗透于文学创作的始终,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条:其一,创作起因于感情。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各种事情,集聚了相当的感情,当其达到饱和时,便会迫使他拿起笔来。巴金在谈创作体会时就曾经说过:“是过去的生活遏着我拿起笔来的”,“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正是为了倾吐感情、宣泄爱憎,巴金辛勤写作,笔耕不止,直至耄耋之年,依然壮心不已,为中国文坛奉献出一部部佳作。其二,作者的感情决定作品的主题倾向。感情与认识关系密切,高尚的感情才能提炼出深刻的主题。其三,感情渗透在创作活动的一切环节。从构思选材,立意布局,直至修改润饰,作者无一不受着感情的支配。因为作者在整个作品中所表现的已经不是纯客观的自然,而是“情化的自然”,即浸润着作者感情的自然。其四,感情的高下强弱决定着作品的感染力。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解释艺术活动时指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这里,托尔斯泰以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概括了艺术创造与欣赏的特征,即作者用形象表达感情,而读者也是通过感情的媒介进行欣赏。因此经常阅读欣赏文学作品,会净化、丰富我们的感情,对我们善待患者、改善医患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经济大潮裹挟一切,社会转型为以经济为中心的形态,原先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开始走向边缘。经典作品受到冷落,长篇小说无人问津,“写诗的人数多于读诗的人数”成为嘲笑文学的流行笑话,连不少作家也耐不住寂寞,纷纷跳离文学的“苦海”。尤其是,据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文字将成为明日黄花。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文学过时了吗?文学要消失了吗?其实,文学不会过时,更不会消失。文学将伴随人类始终。现在的文学只不过是卸去了以往强加在它身上的重重盔甲,回到了原本的地位和意义上去了。马克思说:“作家绝不是把自己的作品作为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作家或是其他人来说,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文学回归本体以后,它将不再是知识精英的专利,在精神上,从贵族化转向平民化,通过更高程度的开放而复归艺术本质。
◆中国文学史的时期划分
中国文学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 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从上古至秦以前),秦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
2. 近代文学:鸦片战争至1917年“五四新文学运动”。
3. 现代文学:1917~1949年。
4. 当代文学:1949年至今。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述
先秦文学的内容主要有诗歌、散文,此外有民谣和神话。民谣的创作想来在当时一定为数不少,但由于时代久远,现在仅存数例。神话主要涉及自然神、英雄神和异人异物的故事。虽然与古希腊的神话相比,我国神话显得比较单薄,但是它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高贵的美学理想、奔放的幻想以及夸张的手法给后世作家起着积极的影响。
1. 诗歌。以《诗经》和屈原《楚辞》为代表。它们分别代表了文学上的两种不同流派,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在我国文学史上起着典范的作用。
《诗经》的内容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雅、颂原来是地方、王城、庙堂音乐的名称,后人将其指称内容),其中风和小雅中的作品最值得珍视。它们表达了人民反剥削、反压迫的斗争精神,对理想爱情和婚姻的向往追求以及对劳动生活的热爱。《诗经》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复沓的章法,灵活的句式,和谐的韵律,最为重要的是赋比兴的手法。赋,即直接写景抒情,铺写内容;比,即比喻;兴,用于开头,先用一两句诗描写景物,以引起下面的内容。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中国南部楚国一带的一种新诗体。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离骚》是一篇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诗。全诗373句,共2400多字。其思想内容主要表现诗人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伟大的爱国献身精神、高尚的操守人格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2. 先秦散文。这里说的散文与现代意义上的散文概念——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有所不同,它是与古代韵文相对的体裁。可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种。诸子散文,如:《论语》《墨子》《庄子》《孟子》等,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论说性文章。这些散文思想解放,敢于批判陈旧的制度、意识和传统,要求对一切事物作出新的认识和理解。其中很多思想、观念和理论都带有原创意义,构成了一个百家争鸣、学术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历史散文如《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是以历史人物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历史著作。其中又可分为记录帝王诏命言辞的记言体和记载重大事件的记事体。虽然这些著作理应属于学术著作,但是由于讲究语言技巧、注重谋篇构思、擅长形象表现,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极高的文学价值。
3. 秦汉文学。内容包括汉赋、诗歌、司马迁的《史记》。汉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分为大赋、小赋。大赋内容主要是歌颂国势之强盛、都市之繁华、物产之丰饶、宫殿之富丽以及田猎歌舞场面之壮观。有时带有讽刺劝诫的意味。小赋则反映了黑暗现实、讥讽时世、抒情咏物。赋体的特点主要是铺陈写物,“不歌而颂”,手法夸张,辞藻华美。代表作家作品有贾谊的《鹏鸟赋》、枚乘的《七发》和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秉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公正态度揭露统治者的暴行暴政,刻画他们的丑恶面目;热情描写人民的反抗和斗争,歌颂爱国人物和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物。这部作品在艺术上也有相当高的成就,精粹的语言艺术,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复杂的情节描写和细节刻画。
4. 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乐府诗中具有较高价值的是民间歌辞,它们反映了劳动人民受欺凌的穷困生活,揭露战争和徭役带给人民的苦难以及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向往。古诗十九首主要反映的是下层知识分子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悲叹和游子思归的愁思。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诗的典范,为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5. 魏晋南北朝文学。这一时期是我国文学的自觉时期。其标志为:(1)玄学的兴起。这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宇宙、人生和人类自身进行纯哲学的思考。(2)文艺理论的盛行。新的诗学使文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形成了新的美学追求。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成为共识。(3)文学团体的形成,如建安七子、二十四友、竹林七贤、竟陵八友等。这一时期的文学内容:
“建安风骨”与建安七子。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但是文学史通常把这一时期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开端。他们的诗歌主要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写个人的抱负和遭遇。“建安风骨”是刘勰对建安文学的概括:“观其时义,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意思是建安的作品能饱含感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和描写现实生活的真实面貌。其中曹操父子对此都有很大贡献。
陶渊明及其田园诗。他的作品主要表现对劳动和农家生活的热爱,摆脱官场、返归自然的悠然舒畅的心情。艺术上具有外表平淡冲和与内在意味隽永相统一以及抒情、绘景和说理融为一体的特点。
文艺理论著作有刘勰的《文心雕龙》、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以及曹丕的《典论·论文》。
小说的兴盛。此时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一为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琐事、言谈举止。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后者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唐代诗歌的发展。唐代诗歌成就尤其突出。据《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2200余人,其中独具风格者五六十人,作品48900多首,共900卷。
唐诗兴盛的原因:(1)经济繁荣;(2)思想解放、文化活跃;(3)文学摆脱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为中下层知识分子所掌握;(4)统治者重视和倡导。
唐诗分期及其代表作家: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李白和杜甫,孟浩然、王维和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和边塞诗。
李白浪漫主义表现在:(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反权贵、轻王侯、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3)狂放不羁、谋求个人自由。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感情激越,夸张大胆,想象奇特,意象超越现实,语言清新、不拘一格。
杜甫的现实主义表现在:(1)面对现实,讽喻时事;(2)反映民生疾苦;(3)热爱生活,描写日常生活。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高度的艺术概括,雄宏壮阔的艺术境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语言苍劲凝练、准确有力。
中唐——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李贺。
晚唐——杜牧、李商隐。
唐代散文:韩愈与古文运动,柳宗元的散文。
唐代小说:统称为传奇,这是有意识创作小说的开端。录在《太平广记》内,代表作有《李娃传》《缇萦传》等。
6. 宋朝文学。诗歌和散文仍占有重要地位。唐宋诗歌进行比较,前者以情胜,重风神,其本体为非理性的心理体验与感觉;后者以意胜,重气骨,其本体是技巧上的巧思与内容上的道性。
散文方面,“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宋人。
宋词成就最高。词起源于隋唐之际民间流行的“曲子词”。在形式上具有“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的特点。每首词有词牌,即原先之曲谱。在词的发展史上,柳永、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多写羁旅行役、离愁别绪、男欢女爱、都市繁华,艺术特点是长于铺叙,曲折委婉,语言通俗,创制大量慢词。
苏轼开创豪放风格,扩大题材,其艺术特点为意境阔大、豪放飘逸、情感奔放。
辛弃疾的词是爱国之士的心声,词风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调,而又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宋话本,在说话艺术的基础上产生,是我国白话小说的开端。
7. 元代文学。代表是杂剧和散曲。散曲由词演变而来,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中国戏剧性表演早在《诗经》《楚辞》中就有反映,而戏剧的形成期则在北宋末年至金朝末年,直至元代而兴盛。杂剧的结构一般由四折组成。折是音乐的单位,也是情节发展的段落,相当于现代戏剧的一幕。杂剧的剧本主要由曲词和旁白组成。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作家。其作品内容有三类:一类为揭露黑暗政治,涉及社会冲突;一类为描写妇女生活和斗争;另一类是历史剧。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另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窦娥冤》通过窦娥和黑暗社会现实的冲突,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的反抗精神。
8. 明代文学。以小说为主。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另有白话短篇小说“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国志通俗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军事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谴责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寄托了明君贤相的政治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部小说结构严谨,故事情节井然有序,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文白相间,简洁明快。
《水浒传》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歌颂了反抗黑暗势力的英雄,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在艺术上,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浓墨重彩地刻画出带有民族特点的人物性格,人物与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
《西游记》运用游戏笔墨,通过神话故事歌颂了敢于反抗权威、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也从侧面寄托了对现实的激愤。这是一部神话小说,想象夸张奇特,幽默诙谐,带有深刻的寓意。
戏剧主要有汤显祖的《牡丹亭》。
9. 清代文学。主要有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戏剧《长生殿》《桃花扇》。此外,晚清还诞生了话剧。
《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在艺术上,《红楼梦》通过日常生活的精心提炼和细致描绘,如实再现了各色人等的本来面貌;善于以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语言生动流畅、色彩鲜明,富有表现力。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略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时间跨度从1917~1949年。其开端的标志是1917年《新青年》1月号和2月号发表的两篇文章,即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家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结束,当代文学的开始。
◆中国现代文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 1917~1920年,现代文学发生期(“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www.xing528.com)
这段时期提出了新的文学主张和观念,如:文学的目的是为人生,文学要有“宏深的思想,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博爱的精神”;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新的文学创作大量涌现:议论性散文、现代白话诗(胡适等)、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2. 1921~1927年,为发展第一期。
此阶段成立了很多文学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这时期的作品有:鲁迅的《呐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新月社诗人徐志摩、闻一多的诗歌等。
3. 1928~1937年,为发展第二期。
这时期的作品有:鲁迅的杂文,左翼作家(柔石、丁玲等)的创作,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日出》,沈从文的《边城》,张爱玲的《金锁记》,戴望舒的现代派诗歌等。
4. 1937~1949年,为发展第三期。
这时期的作品有:艾青的自由体诗歌《向太阳》《火把》以及赵树理、孙犁、沙汀、艾芜等人的小说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区别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意味着贵族化精神转化为平民化精神。
2. 从以善为中心到以美、真为中心,意味着社会化转化为个体化。
3. 从封闭到开放,意味着单一性进步到多元性。
4. 从时间型、故事型转化为空间型、人物型,意味着以往从事件为本位过渡到内在世界为本位。
◆中国诗歌的分类
中国诗歌分为三大类:1. 根据作者群体分为:民歌、民谣与文人诗歌。2. 根据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叙事诗与咏物诗。3. 根据所用语体分为:传统诗歌与新诗。
新诗分为:新格律诗、自由诗与散文诗。
传统诗歌分为:
1. 古体诗:四、三、五、七及杂言(以语言划分);骚体、乐府、歌行及古体绝句(以体裁划分)。
2. 近体诗:律诗与绝句。
3. 词:小令、中调及长调(以字数划分);正体与别体(以节拍划分)。
4. 散曲:小令、套曲及带过曲。
◆诗歌的特质
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诗歌的特质是用意象语言呈现出来的原创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既是原发的(主要不是推导或因袭而来的),且又创造了具有感染力的想象的事物及其语言表现形式。它涉及这样几个特质:
1. 原创性的思维。它饱和着新鲜丰富的想象和感情。这是诗歌最基本、最显著的特质。当然,所有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感情和想象,但是在诗歌中却最为强烈鲜明。
2. 意象。意象不同于形象。形象主要指感官可以认知的具体语言形象,而意象则不但包括形象,而且包括内心活动之象;形象是来自意识的更具客观现实存在性,意象是来自无意识的更具深厚的主体意蕴。美国大诗人埃兹拉·庞德说:“意象是理智和情感刹那间的错综交合——哪怕一生中只表现一个意象,也强似写下长篇累牍的冗长。”
3. 诗性语言。首先要求精练,用最俭省的文字传达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其次是委婉含蓄,让人把玩回味;再次要求内在音乐性,不一定是声音的韵律,还可以是情感和思想传达的节奏感;最后要求独创性。不能因袭,不能重复,要始终保持新鲜感。
◆先秦文学
诗的起源与《诗经》
诗歌是上苍馈赠给华夏民族的最好礼物。从刀耕火种的洪荒时代起,身穿兽皮树叶的华夏祖先,就已经学会了用简单而整齐的语句在艰辛的劳动中呼喊,在恐怖的灾难前祈祷,在黑夜的篝火旁吟唱。诗歌伴随着人们走过最贫瘠的年代,慰藉着人们灰暗而无助的灵魂。
轴心时代的百家争鸣:历史与诸子散文
对于黎民百姓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残酷而痛苦的。无数的战乱、兼并与征伐,给那些诸侯王公带来了利益,却给普通百姓带来了苦难。对于中国的文化来说,春秋战国则是灿烂、辉煌的。动荡的社会造就了活跃的思想,各种各样的士人活跃在这个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以自己的学说为历史上著名的“轴心时代”添上浓重的一笔。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由此形成。在这以后的2000年封建社会中,再也没有出现这样壮丽的景观。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尽管已经有了《诗经》《左传》《战国策》这样的巨著,尽管已经出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样的文学和哲学大师,然而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要么就是依赖于集体创作而缺少个体意识,要么就与历史、哲学混合在一起而显得模糊。直到屈原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现状。他高举着抒情的大旗前行,把一个空前高大的背影留给了后世,他和他所独创的“楚辞”的出现,标志着缪斯女神在中国的真正觉醒。
◆两汉文学
富丽堂皇的大汉颂歌:两汉词赋
赋作为汉代最流行的一种文体,几乎垄断了两汉400年的文坛。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一方面具有诗歌的音乐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散文的灵活性。从整个赋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的诗歌特性在不断削弱,而散文性则不断增强。汉赋借鉴了楚辞和战国纵横家文章中主客问答的形式,吸收了那种铺张扬厉的行文风格,又继承了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汉赋通常以丰辞缛藻大肆铺陈,着力描写帝王宫苑的华丽、京邑的繁华以及田猎声色之乐,以达到“润色鸿业”的目的。
史传文学的里程碑:《史记》与《汉书》
汉武帝时文学的鼎盛,不仅表现在辞赋的创作上,历史散文也出现了里程碑式的杰作,这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铸就了一部享誉千秋的史家绝唱,成了后代文人时时仰视的一座高峰。顺着司马迁开辟的道路,班固的《汉书》也在历史散文的殿堂里取得了一席之地。有许多学者对于《汉书》的评价比《史记》还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风骚之后的诗坛奇葩:汉代诗歌
在《诗经》和《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成为诗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这种来自民间的新的诗体,在汉代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诗人们以独具匠心的立意和命题,高超熟练的表现技巧创作出美妙的华章,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模范。同时,文人诗歌创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五言诗取代传统的四言诗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古诗十九首》就是一组成熟的文人五言诗。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文学
建安文学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号称“七子”的一批文人。他们的创作普遍抒写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地哀叹,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形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正始时期的文学创作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主要表现的是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西晋时文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在向前人学习的同时也颇有创新,形成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小高潮。到了东晋,隐逸之宗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的新园地,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大诗人,对后世文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江南烟雨与塞北秋风:南北朝文学
从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到公元589年杨坚立隋,一共169年。这一段历史空前纷繁而复杂,中国处于长期南北分裂的状态。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北方共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统称北朝。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现象是永明体的发明,它直接影响了律诗的产生;民歌创作也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这一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有谢灵运、鲍照、谢眺、瘐信等人。此外,小说创作在魏晋南北朝也初具规模。《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两部书,一写神圣,一写人间,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唐朝文学
初唐文学
如果说大唐是一部辉煌的乐章,那么和秦王朝一样短命的隋朝就是短到只有几个音符的过门。杨坚立隋到唐睿宗景云年间的130多年,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诗歌。而诗歌仍然步武梁陈余风,创作的中心完全在宫廷,内容大抵是为帝王歌功颂德之类。武则天当政时期,唐诗揭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初唐四杰、宋之问、陈子昂等人陆续登台亮相。他们改造了诗风,完成了律诗的体制,让诗歌走出宫廷,走上了广阔的社会舞台,从而为大唐乐章奏响了嘹亮的序曲。
盛唐文学
从社会历史来看,陈子昂之后,就是唐代的开元天宝时期,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逐步上升到了顶点。经过100多年的准备和酝酿的唐诗,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盘的高峰。诗坛呈现出一片大军云集的盛况。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仿佛是早就约好了似的,一齐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众多大家足以流传千古的华章,风起云涌般地出现。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若,无论是寂寞还是喧哗,都是生气勃勃,这就是让整个中国文学为之骄傲的盛唐之音。
李白与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最能动人心弦的,是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李杜二人饱满的诗情,如奔流的大川,一似宽阔的大海。李白其人倜傥风流,自出机杼,开创百代雄风;杜甫则蕴藉含蓄,致君尧舜,忧患苍生,把民间的疾苦化做了笔底的滔滔波澜。这一仙一圣可望而不可即,可羡而不可逼,可钦而不可学,可敬而不可亵,在盛唐高高的顶峰上,树立起两座擎天的丰碑。
中唐文学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唐王朝迅速地由盛转衰,作为时代精神反映的文学也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诗歌为例,那一种仅属于盛唐的豪迈自信、自由飞扬的精神面貌,再也看不到了,奔放的激情受到了压抑,或转化为哀苦,或转化为闲适,或转化为琐细。但是,唐代文学富于创造性的生命力并没在中唐就消失,相反,中唐时期文学形式的多样化、各种不同风格之间的差异,比盛唐更为显著。在盛唐的高大背影之下,中唐文学顽强地寻求突围,终于展现出了新的风貌。
晚唐文学
“兴亡谁能定,金衣岂无凭。”大唐的历史终于还是无可逃避地走向终点。时代把失望与沮丧的阴影笼罩在文人的心中,他们既没有盛唐自由奔放的朝气,也没有中唐满怀激烈的勇气。诗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在历史、自然和爱情上面。对历史的追怀是对现实的喟叹,对自然的眷恋是对红尘的疲倦,对爱情的追求是对真诚的呼唤。精致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细腻的心灵体验,达成了一种幽美深婉的诗境,在整个唐代诗歌的天空里,是一抹艳丽的晚霞。
晚唐五代词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也就是歌词的意思。它又称为长短句,因为一首词中每句的字数不像诗那样是固定的,而是长短参差。它的性质和今天的流行歌曲相近。词也要配合音乐来演唱,这种音乐主要是达官贵人在宴会时演奏的,所以词的最初的产生环境不离花间月下、酒席樽前,它的创作者除了风姿绰约的妙龄歌女而外,更多的是那些倚红偎翠的风流才子。这种新的文学体裁,最早在隋朝时可能就有人进行创作的实践了。中唐、晚唐、五代十国各个时期,都有词作流传下来。这些优秀的作品,是宣告宋词繁盛时代即将来临的一束曙光。
唐代传奇
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明清时期它指的是一种戏剧体裁,而在唐代,它指的是一种小说体裁。唐代是诗歌的王国,诗歌的创作占据了绝对的主流地位。在这悠扬婉转的抒情旋律中,唐传奇作为一种叙事文学,就像一支小小的插曲。但是如果从整个文学发展的角度去加以考察,唐代传奇是我国小说创作的一个飞跃,对后世的小说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宋元文学
北宋的词
宋词无疑代表着宋代文学的高峰,无论是从参与创作群体的水平,还是它在抒情言志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我们都可以这样定论。它的来源广泛而驳杂,从里巷市曲到酒边樽前,从贩夫走卒到硕儒文人,都能听到它或轻柔或刚健,或豪迈或苍凉的旋律,走进宋朝,我们就会觉得有一股浓烈的词香扑鼻而来,让我们无法逃避,也无须逃避,就那样沉醉在它馥郁的浓香之中。
南宋的词
赵宋政权南渡到杭州后,偏安江南,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恢复。当权者安于现状,不再想收复中原,而辛弃疾、陆游等文人和广大人民则日夜思念生活在中原的亲人。那里曾经是大宋的锦绣河山,现在却成了蒙古和金人胡马纵横的沦陷区。因此,恢复和反恢复就成了南宋百余年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成了贯穿南宋文学的一条主线。然而,到南宋末年,眼看恢复的无望和元军的大兵压境,文人们或隐匿江湖,或出仕元朝,或不知所终,如吴文英、蒋捷等,他们的作品也因此显得各具特色,不再是南宋初年较为单一的思想和风格了。
宋词
唐诗在走到了自己最辉煌的顶峰的同时,也为诗歌的发展埋下了种种障碍。它本身就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巨峰,它以极其卓越的成就为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打造了形形色色的标准,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100多年后的宋朝文学家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倍感艰难。然而即使如此,宋代的诗歌还是在唐诗偌大的阴影下艰难地走了过来。宋代诗歌继承了唐诗的传统,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有所创新,也出现了一些优秀诗人和一些值得一提的诗歌流派,形成了有宋一代自己的诗歌特色。
宋代散文
散文从来就是我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先秦诸子以其空前绝后的勇气和智慧将中国的散文推上第一个高峰,为了挽回魏晋六朝以来的骈骊颓风,以韩愈、柳宗元等人为旗手的散文大家力挽狂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散文重新确立了文坛上的地位。然而,由于科举等方面的原因,再加上骈文确实易于使事用典,凸显学问,所以在晚唐五代,它们重新占据了文坛。宋初散文一度退隐到无人喝彩的角落里了。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有欧、王、三苏、曾巩等人的积极投入,到了北宋中前期,中国的散文终于出现了第二次中兴局面。
元代戏曲
元朝统治者凭借其战无不胜的铁骑,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要统治阶级的封建国家,疆域空前辽阔。由于蒙汉在文化程度上的迥然差异,元代统治者一方面加强对部分汉族文人的利用,另一方面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和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酷。元初八十多年科举的中断,使得大多数文人处境艰难。一时有“十儒九丐”之说。这些文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只得将一腔热血付诸文学创作。他们和勾栏院里的歌妓们关系密切,经常为她们编写剧本,有时甚至亲自参加演出,这不但锻炼了他们的写作才能,而且也为他们创作实践夯实了基础。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等人无疑代表了元代杂剧创作的最高水准,而关汉卿和王实甫则是这片璀璨星群中最为夺目的双子星座。他们各自以独具魅力的作品为元代日渐荒芜的文坛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明清文学
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
元明之际的小说高潮,和大动荡的时代特征密切相关。风云激荡的时代,唤起了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与生俱来的使命感,他们挥动手中的如椽巨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呼吁,为民族呐喊。江山的得失流转,在中国从来就是一个十分重大而神秘的问题。元主失政,群雄并起,谁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这是当时有志之士反复思索的一个问题,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的解释写进《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于是,中国初具规模的小说便负载了阐释江山易主这样一个沉重的主题。
神话小说与世情小说
到了明代中叶,章回体叙事小说已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育得比较成熟了,而明代100多年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市民阶层的兴起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他们由于远离战争和动乱,他们的视线开始从历史上的英雄好汉转而投射到自己身边的寻常人物上来。《西游记》虽然满纸妖魔,但它所写的人情世态,其实并不在《金瓶梅》之下,取经路上的悟空,与其说是一位曾令天地失色的造反英雄,不如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江湖老手。而八戒的形象,已经被公认为小农生产者代表。这一时期的小说,其实可以说还是在描写现实生活。
明清传奇
元代无疑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黄金时期,它形成了一本四折的固定模式,也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但随着元代的衰亡和江南城市经济的复兴,舞台艺术的重心开始由北转南,在元中期“南戏”的基础上,形成了明清时多本多出的传奇剧本。专门演绎爱情的作品发展到此时已经蔚然成风,无数的才子佳人的生离死别,都被作家搬演上了舞台。然而,历史的兴衰更替,政治的风起云涌都有机地融入传奇之中,成了这一时期传奇独有的特色。
明清散文
在整个明代,诗和散文都退隐到时代的二线了,这两种文体中都没有产生伟大的作品,却产生好几次流派的论争,主要表现为拟古主义和反拟古主义的斗争,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如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和小品文等,这些流派纷纷打出自己的旗帜,却并没多少可以拿得出来的家底。相比之下,倒是比较平淡的小品文作家为我们留下了一些隽永的篇章。
清代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唐宋时繁盛的诗词创作到了清代,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它的作者之多以及数量之大,都远远地超出了此前任何一个时代;而就其创作的质量来说,虽在元明两代之上,但是比起高歌低咏的唐宋差得又实在是太远了。不过,在这广阔的沙滩上披沙拣金,亦往往见宝。也有个别诗人词家的创作,展现了自己的独特风貌。在“好诗都让唐人写光了”和“好词都让宋人写光了”的创作困境中,竟然也能走出自己的道路,这些文学家们也自有其可钦之处。
清代小说
当中国叙事文学的接力棒传到了清代小说家手里的时候,他们面前横亘的是由明代的四大奇书形成的一座座高峰。如何在这个高峰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成了中国叙事文学的一个历史问题。历史以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们,而他们也没有让历史失望。由蒲松龄、吴敬梓、李汝珍所组成的小说景观,足以和明代的高峰形成对峙。
《红楼梦》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时代为背景和旗帜,以自己最优秀的作家为歌者,唱出了每一个时代最杰出的旋律。它们或雄浑、或豪放,或缠绵、或精致。而一代文学必有其最为突出者,如汉代司马相如、唐代李白、宋代苏轼、元代关汉卿。明清文学也是如此,在浩如烟海的明清小说中,如果要找出一部而且只能找出一部作为代表作的话,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是《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以单部作品而形成影响海内外的专门显学的,迄今为止,也只有《红楼梦》。
巅峰后的低谷:谴责小说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文人已经在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一种文化的坍塌所带来的社会震荡。在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屈辱,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剧痛后,古老的中华帝国终于开始探索现代性的发展可能。而伴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开展,伴随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流行和西方文化的输入,中国的小说也开始了新的嬗变。“小说界革命”勃然兴起,小说成为晚清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运动中成绩卓著的领域。作为针砭时弊、开启民智的利器,新小说以其干预现实、卓厉风发的思想锋芒而震撼文坛,出现了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的四大名著——《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现代文学
无论有些人怎么诋毁,鲁迅依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他的骨头最硬,也不必说他的文章犀利有如投枪匕首,也自有敌人的恐惧证明,而他长久地战斗在黑暗中的人性,在有些人眼里,似乎只剩下了“好斗”和“尖刻”。事实上,只要稍微翻翻文学史,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真实的鲁迅。他并不像有些人口诛笔伐那样可恶而且简直可杀,他始终走在我们思想和行动的前面,他以一个盗火者的精神,用自己的肋骨,点成了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这就是我们的鲁迅!
新生中的小说与戏剧
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不能与诗文同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但是到了清末民初,小说从文学的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的移动已经开始。这一时期西方小说的大量引入,对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五四时期,除了鲁迅这样的天才,大部分的小说家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并无十分成熟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则出现了小说创作的高峰阶段。茅盾、老舍、巴金等作家先后发表了他们的长篇代表作,青年小说家们充满锐气地登上了文坛。此后长期的战斗并没有割断文学的命脉。各位大家锐气不减当年,而沈从文、钱锺书等人的创作,又为文坛增添了亮丽的色采。在现代文学史上,话剧的创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曹禺的《雷雨》和《日出》,标志着这种体裁的成熟。
探索中的现代散文
在五四时期,最早发端的是议论性散文,其代表是鲁迅的杂文,抒情性的散文在这一时期常被称做“美文”,冰心、周作人、朱自清多致力于这一美散文。五四前后的散文创作,大都洋溢着反封建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出现了一批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抒情小品文作者,比如丰子恺、梁遇春等作家,林语堂在这一时期提倡脱离现实斗争的幽默、性灵和闲适的小品文,形成了一时的风尚。叙事性散文繁荣的标志则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从抗战爆发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时代脉搏的变化,散文创作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抒情散文与叙事散文数量减少,而杂文和报告文学的创作仍然兴盛。不过从总体上看,成就比二三十年代低。
嬗变中的现代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晚清,已经走到了尽头,它的所有的辉煌都成了无法追回的历史,清末民初已有人发出了诗界革命的呼吁。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集聚了最早的一批新诗尝试者如胡适、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代表新诗创始时期的最高成就的是郭沫若。他的以《女神》为代表的创作,在飞动和呼啸的抒情形象中传达出五四的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开创出一种以雄浑的调子、急速的旋律、囊括万物而又不拘形迹为特征的豪放诗风。随着新诗的勃兴,它的缺点也渐渐显露出来,最突出的是因为没有节制而趋于散漫。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创办了《新月》诗刊,并形成了新月诗派,他们在新诗的格律化方面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到了30年代,艾青、田汉、臧克家三位诗人异军突起,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
◆当代文学
沉默的17年
从旧社会过来的一批知识分子,满怀着希望和热忱走进了新的时代;新中国的文学,也因之现出了新的作风和新的面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新文学发展的道路上,政治的干涉总是如影随形。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一波接着一波,声势浩大,牵连众多。
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的提出,给文艺界吹来了新鲜的风,但是随后波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则是对这一方针的背离,给当代文学带来了深深的创伤。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调整,文学也有过一个短暂的春天,但的确是短暂的。从1962年开始,噩梦再次开始,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不但没有走入梦醒来的早晨,反而更深地坠入黑夜。
活跃的新时期
舔着渗血的伤口,抱着疲惫的身躯,从十年动乱的痛苦与迷茫中走出的中国文学,也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样,重新迸发出长期压抑之后的巨大激情来。一些早已经搁笔多年的作家重新开始创作,那些长期默默坚持的也更加努力,而大批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的加入,更为寂寥已久的文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忏悔到反思,从批判到寻根、从探索到创新,在老中青三代作家的努力下,新时期的文学,出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