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欣赏近代摄影】
◆摄影概述
摄影是用照相机记录人的思想感情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按下快门。昂贵的单反照相机也不是拍摄不可或缺的设备,高超的摄影师使用简单的照相机依然可以拍出摄人心魄的照片。
摄影经验和技术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本条件,而摄影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更为关键的因素。摄影术与胶片的问世使人们借助科学手段能够便捷地获得准确、生动的影像照片,摄影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摄影人的行列,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创意的摄影大师,摄影艺术也随之不断向前发展。
◆摄影的概念
摄影,英文拼写为photograph。摄影之父达盖尔说,“我已抓住了阳光来帮我作画”,揭示了早期人们对摄影与绘画关系的认识。早期摄影术发明之前,人类通过绘画实现对图像的需求。摄影的目的是客观记录人类活动及其存在环境。法国著名摄影家布勒松认为“在所有的表现方法中,摄影是唯一能把转瞬即逝的瞬间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一种手段”。苏珊·桑塔格对摄影与绘画有如下描述:“画家的任务是构筑,而摄影家的任务是揭示。”摄影是拍摄者通过自己的视角,借助摄影技术完成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与揭示。摄影家经过大脑的思考,使用自身独特的视角,艺术地再现生活。摄影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宣传手段,现代新闻摄影成为影响人们政治、经济、社会、时尚倾向的重要工具。
现代摄影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视觉艺术和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有着绝无仅有的独特性、真实性以及主观性。作为一种表达人类感情的特殊形式,它不仅表现现实世界,也展示了摄影者和被摄物的情绪。
◆摄影技术简史
摄影技术的发展集中反映了人类长期在光学和感光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孔暗箱成像技术是摄影技术产生的物理学基础,摄影技术的应用则是借助感光化学的研究成果才实现的。
1727年约翰·舒尔茨有了一项重要的发现——银盐感光。虽然舒尔茨用这个发现制成了一些临时图像,但是他没有继续去寻求其中的奥妙。大约在1820年,涅普斯发现朱迪亚沥青感光。通过把这种感光物质和投像器结合使用,涅普斯成功地制出世界上第一批照片(他1826年摄的一张仍然存在)。由于这个原因有些人认为涅普斯应是摄影术的发明者。涅普斯摄影术大约需要8小时的曝光时间,产生的图像也相当模糊,因而影响了它的应用。
1837年,达盖尔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摄影术——银版摄影术,即后人所称“达盖尔摄影术”。图像被记录在涂有碘化银的平版上,曝光时间需要15分钟。达盖尔摄影术问世不到两年时间,有人在感光物质碘化银中加入溴化银,这大大地减少了曝光时间,使摄影术推向实用。
很快欧洲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行业和新的艺术形式,不论是巴黎还是伦敦当地的光学商店(人们在那里购买到镜头)以及药房(那里出售冲洗药品)都突然挤满了摄影爱好者,他们急于购买自己的摄影机和感光版。
不久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明了一种预先制作照相底片的摄影方法,已与今天所使用的黑白摄影术基本相同。
在达盖尔和塔尔博特之后摄影术有了很多改进,包括湿版法、干版法、现代式胶卷、彩色照片、电影、彼拉罗伊德摄影术、静电复印术和现代数字影像技术等。
19世纪50年代,摄影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伦敦雕塑家阿切尔(1813~1857年)发明了火棉胶“湿版”摄影法,它是将火棉胶(一种用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中的黏性液体)和感光化学药品的混合液涂于玻璃板上,并使之光敏化,然后将其放入照相机中进行曝光:曝光之后立即进行显影、定影和水洗,即湿版法。
1880年,美国24岁的银行记账员、业余摄影爱好者George Eastman发明了干版涂布机,并于1888年制造成功了第一台Kodak相机。干版和胶卷的发明大大推动了摄影事业的发展,它为动态摄影、感光性能的改进、照相机和镜头的发展、灯光摄影和照片的复制等起到了促进作用。
20世纪以来,摄影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胶片感光度成千倍地提高实现了照相机小型化和曝光自动化。1907年,法国的Lumiere兄弟发明了“天然彩色片”(透明正片),这是第一张实用彩色片。1963年,Kodak公司生产了第一张三层乳剂的彩色胶片。第二年,德国生产了同类的阿克发彩色胶片。1963年,波拉罗公司研制出了即显彩色感光材料,并与Kodak(1976年)先后发明了单页式即显彩色片。
1981年,日本Sony公司推出了磁录像机(即数字相机的前身),打破了传统摄影系统的垄断。数字摄影是电子计算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将传统摄影系统中的拍摄、冲洗及印放过程演变为输入、处理与输出三个环节。
摄影技术的百年历史,同世界上其他科学发明一样,是以各国、各民族科学文化成就为基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完善的。目前,世界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新的摄影技术一定会不断出现。
◆摄影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鸦片战争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沿海5个城市——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优惠的关税协议吸引了大批外国商人,各国传教士也接踵而来。日益频繁的外交、经济贸易活动开辟了诞生不久的摄影术传入中国的渠道。
摄影术最初出现在清政府的外交活动中,历史上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外交官”的耆英是最早拥有自己照片的中国人。首先将照相设备带入中国的是当时法国海关总检察官埃及尔和法国传教士南格禄。1846年在香港、广东等地的报纸上就已有关于摄影的记录,1860年前后外国人在广州和上海等地开设了照相店。摄影在中国出现后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都有不少职业画师开设“影像铺”以满足市民的需要,不少人也通过各种途径学会了摄影技术。
在摄影术传入中国后,19世纪60年代,中国职业摄影师已在东南沿海城市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费利斯·比特等英法联军中的随军摄影师把摄影术带到了中国北方地区。摄影术在中国经历了由沿海到内地、由城市到乡村的发展历程。
◆摄影的分类
摄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依据色彩可分为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依据内容可分为人像摄影、风光摄影、体育摄影、民俗摄影、军事摄影等;依据摄影所具有的价值及社会功能分为艺术摄影、实用摄影、新闻摄影等。
艺术摄影以追求美为目的,艺术摄影作品的创作具有艺术的真实性以及审美性。艺术摄影按内容又可以分为人像摄影、民俗摄影、风光摄影、广告摄影等,按流派又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等。实用摄影作为各行业的图像资料以客观、准确提供事物的图像信息为目的,具有认知与教育的社会功能。新闻摄影以真实、有效地宣传报道各领域的事件与人物为目的,具有纪实性且遵循新闻的基本原则。上述几种摄影类别除自身审美规律与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之外并无鲜明的界线划分。艺术摄影虽然不要求将其作品当做现实,但其艺术活动须有现实原型并以客观存在为依据;有价值的新闻摄影及实用摄影资料同样具备审美所需的各项要素且具有很高的可视性。
◆摄影艺术的发展
早期从事摄影的人多数是画家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画家借助摄影来完成肖像作品或转而从事专职摄影,因此早期摄影艺术带有很强的模仿绘画的痕迹。19世纪末摄影开始强调主题的真实感和回归自然,用照相机客观记录对象而非矫揉造作地摆布后期制作、拼贴。印象派绘画的朦胧感和瞬间印象的柔和之美影响了一代的摄影师,其作品是通过粗线条轮廓与柔和光感产生印象式的效果。
20世纪初期强调本体意识的觉醒,催生了摄影决裂主义,明确了摄影是独立于绘画之外的艺术,提倡从绘画之外的视野创作。新客观主义摄影选择了现实中的细节,在自然光照下放大物体的表面结构、细小部位的视觉效果,从平常中发现“美”。纯粹主义摄影推崇渗透于平凡、细微现实中的美。该流派用高清晰度、影调的层次、强烈的质感开拓了人的视野。社会纪实摄影强调真实、准确地记录下某种社会状态,力图通过摄影作品影响社会发展。“堪的”派摄影倡导拍摄对象在自然、生动、无察觉的形态下由摄影师抓拍,在拍摄过程中要理解此时拍摄对象的重要意义,并在瞬间找到准确的构图。后期出现的抽象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达达主义等摄影流派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摄影师的创作与表现动力。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如多种镜头的使用、暗房制作、数字处理等,将内心的情感贯注于自己的作品中。
◆主要摄影流派
高艺术派: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奠基人是亚当森·希尔,代表人物有雷兰德和鲁滨逊。他们以绘制好的素描稿为蓝本,将拍摄好的局部裁剪、拼贴,最后再翻拍完成。
自然主义派:反对高艺术派的主张和做法,代表人物是英国摄影家爱默生,他提出“视觉有限清晰论”,主张摄影要有自己的构图法则,强调自然的拍摄。
印象主义派:产生于19世纪末,代表人物有戴维森和卡梅伦。受到印象主义画派及“视觉有限清晰论”的影响,摄影作品以摄影家的艺术观念为主要因素,不强调视觉的清晰度。
决裂主义派:是20世纪初由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兹发起的,主张摄影不是绘画,明确树立了摄影的本体主义。
新客观主义派:起源于德国,代表人物有帕奇和布劳斯菲尔德。新客观主义摄影家主张:摄影艺术要依靠摄影的自身特性,注重拍摄现实中具有丰富细节的影像。
纯粹主义派:是世界摄影史中的一支重要流派。它主张摄影自身的本质和特点,摄影师用极小的光圈拍摄出大景深、纹理清晰、层次丰富的作品。代表人物有斯特兰德、韦斯特和亚当斯。
社会纪实派:注重所摄事件对社会的影响,注重对人们所处现实生活的揭示,注重影响人类命运重大事件的记录。纪实摄影要求摄影必须真实和准确。代表人物有汤姆森、利斯、海因和格兰等。
堪的派:“堪的”,为“真诚”“坦率”“自然真实”之意。“堪的”派强调真实、自然,在充分注重摄影特性的基础上展现摄影家的个性。代表人物有萨洛蒙和布勒松。
抽象主义派:是以各种摄影手法将具体的影像转换为点、线、面等抽象形态。摄影的抽象手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用镜头夸大与突出被摄物的某一特征,减弱或降低其他特征,使观众能够通过该夸张的特征产生对被摄对象的联想;其二是运用多元的手段使被摄物的形状、轮廓、色调发生改变,使观众对该抽象物的形式与色彩产生美的共鸣。代表人物是科伯恩。
象征主义派:是用暗示、联想等手法,借用具体形象表达意境、情感、抽象概念或哲理。代表人物有吉布森、怀特。
超现实主义派:超现实主义派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以下意识、幻觉、梦境为创作源泉与动力,用荒诞的形象表现人的潜意识。代表人物有哈尔斯曼、曼雷。
◆摄影艺术欣赏
面对一幅作品,观众所经历的是感知的过程,观众通过感知而完成审美。感知包含了感觉和知觉两项心理因素。审美对象的个别属性反映在审美主体(观众)头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就是感觉,在对感觉进行综合的基础上构成对审美对象的完整认识就是知觉。感觉让人知道审美对象的形状、体积和颜色,审美对象具体为何物需要知觉来了解,即知觉使人知道审美对象的全貌及意义。因此,对摄影作品的欣赏可以分解为作品的形式因素和内在因素。
◆尼埃普斯
尼埃普斯(1765~1833年),法国发明家。他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幅照片是法国人尼埃普斯于1827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是法国的达盖尔。在那个时期,摄影的产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们早在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墨子时代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奥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这一原理仍然适用于摄影术,但当时阻碍摄影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将影像保留下来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发明。1825年,尼埃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查尔斯·塞福尔(Charles Chevalier)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制作光学镜片,并于1827年(有说1826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Burgundy)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8小时。
◆达盖尔
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1787 ~1851年),出生于法国瓦勒德瓦兹省。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是法国著名的发明家、艺术家和化学家。他原为舞台背景画家,后发明达盖尔银版法,又称达盖尔摄影法。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购买了其摄影法专利,并公布于世,宣告摄影的诞生。
达盖尔出生在法国北方的科梅伊镇,年轻时是位艺术家,他约在35岁时设计出西洋镜,用特殊的光效应展示全景画。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时,他对一种不用画笔和颜料自动再现世界的景色装置──照相机──发生了兴趣。先前达盖尔为发明可使用的照相机作出了努力,但没能获得成功。
1827年他遇见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涅普斯也一直在努力发明照像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获得了成功。两年后他们成为合作人。1833年涅普斯逝世,但是达盖尔仍在继续努力。1837年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摄影术,叫做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1839年,达盖尔把他的技术公布于世,但未获得专利权,然而法国政府为达盖尔和涅普斯的儿子提供终生恩给金作为酬谢。达盖尔发明的宣布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达盖尔成了一代英雄,享尽了荣华富贵,与此同时达盖尔摄影术迅即得以广泛的使用。达盖尔本人不久就隐退了。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1864~1946年),现代摄影之父。生于美国霍博肯。从纽约市立大学毕业后留学德国,入柏林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并师从H.W.沃格尔学习摄影。1883年开始摄影生涯。1890年返回纽约,在对公共事业投入大量超凡精力之后,斯蒂格里茨转向自己的摄影事业,利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部时光探索他在阿迪朗达克山区乔治湖畔的个人世界。他拍摄周围的地方和事物——农场、风光、天空和他与亲朋在一起的生活,尤其与年轻妻子画家乔治亚·欧姬芙在一道生活的细节。他曾创办并主持《摄影评论》《摄影作品》刊物。1902年创立美国摄影分离派团体,先后开办“291画廊”“密友画廊”等。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是一位身兼各派的全才摄影家。他早期曾是画意派摄影高手,后又成为纯粹主义摄影的倡导者和写实摄影的先驱者。他的关于不借助任何其他造型手段,而仅凭纯净的摄影技术去准确真实地表现被摄对象的理论和实践,对摄影摆脱绘画主义羁绊,进而成为世所公认的一门独立艺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品《终点站》开创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摄影风格,将摄影创作由室内精雕细琢的“雅玩”,转向表现户外广阔的社会生活。着眼于从日常的平凡生活中挖掘富有艺术性的题材,以抓拍方式进行创作,追求忠实地再现拍摄对象原有的面目、品质和性格。作为一名卓越的组织者,他通过创办画廊和杂志扶植了一批摄影新人,同时率先向公众介绍罗丹、塞尚等欧洲近代艺术家的作品,使得他在美国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
◆路易斯·韦克斯·海因
路易斯·韦克斯·海因(1874 ~1940年),美国摄影师。对于海因而言,照相机既是用作研究的工具,也是推动社会改革的齿轮。1874年,海因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奥旭寇旭(Oshkosh)。海因18岁时,他的父亲因为事故而逝世。这使得海因家的经济支柱顿失,海因亦因此要外出工作赚钱,以支付他上学的学费。后来,他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纽约大学修读社会学,并在纽约市担任教师一职。在学校中,他鼓励学生多以摄影作为教学媒介,因此海因得以和这一班学生常常到处摄影。在1904~1909年,海因就拍下了200多张照片。最后,他更成为了一个摄影记者。
1908年,海因成为美国童工委员会的摄影师。到了1910年代,他记录了很多有关童工艰苦生活的记录,并以此支援美国童工委员会,向政府申诉童工的问题。在这以前,他是一个自由摄影者,为一份有关社会改革的杂志摄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美国红十字会记录了前线人员在欧洲工作的情况。1920~1930年,他把自己的相片整辑成“工作写照系列”(Series of Work Portraits),收录了很多平常工人工作时的照片,表彰他们对现代工业的贡献。1930年,海因被委任记录帝国大厦的建造过程。当时已经56岁的海因为此不惜冒险站在一个危险的位置为建造帝国大厦工人拍照。他为了取得一个最好的角度拍照,更站在悬吊1000尺高空中的篮子上。这个摄影项目持续了半年,海因同他的儿子一起拍摄了1000多张照片。
1936年,海因成为了美国工作成就管理委员会的首席摄影师,并继续参与国家研究计划,可是,因为政府及企业不再赞助委员会,所以这份工作未能完成。1940年,海因逝世,终年66岁。
◆贝伦尼斯·阿博特
贝伦尼斯·阿博特(1898 ~1991年),美国摄影师。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用黑白摄影表现纽约街头和建筑物而为人所知。同时,她也为1920年代巴黎和1930~1960年代的纽约同志社群留下了不朽的影像。阿博特是纪实派摄影的一分子,她强调摄影应当不被主题和后期制作所控制。她同时反对画意摄影师如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和阿博特相比,画意摄影师更受人民群众所喜爱。由于她的反对,画意派也不支持她的作品。虽然如此,她的“直接的”摄影风格使她对科学摄影带来很重要的贡献。1958年,她为高中物理课本制作了一系列的照片。
◆吴印咸
吴印咸(1900~1994年),江苏沭阳人。我国著名摄影艺术家。曾担任过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队长,东北电影制片厂技术部长、副厂长、厂长,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文化部电影局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副理事长、名誉主席,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
吴印咸是中国革命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和记录者。他用手中的摄影机和照相机,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潮流中,忠实地记录着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风云际会。在长达70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中,拍摄了数万张黑白和彩色照片;拍摄了7部故事片和5部纪录片,曾获得全国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摄影奖”;编著了20多本摄影艺术专著;举办了近20次个人摄影展览。拍摄了《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影片。抗日战争时期,吴印咸在延安拍摄了《南泥湾》《白求恩大夫》《陕甘宁边区二届参议会》《延安与八路军》党的七大会议等新闻纪录片,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白求恩拍下了很多历史珍贵镜头,成为中国革命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他的摄影代表作有《未来》《向人民致敬》《瓯江帆影》《玉屏夜色》《刘三姐》《红旗谱》等。
1971年,吴印咸为国务院文化组成员,后任文化部电影局顾问。在工作之际拍摄了《山乡果农》《老红军邹文楷》《牧民的怀念》《北海雪柳》《作家茅盾》等作品。20世纪80年代初,他的摄影作品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日本、法国和香港的多家报刊选用,美国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法国阿兰艺术城、巴西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等都举办过吴印咸摄影展。他曾先后获得新加坡影艺研究会授予的“荣誉高级会士”衔,美国国际摄影艺术中心授予的“摄影功勋”证书,北京电影学院授予的“金烛奖”,港澳摄影协会颁授的“摄影大师”名衔。(www.xing528.com)
◆亚当斯
亚当斯(1902~1984年),美国摄影师,生于旧金山。亚当斯曾被时代杂志(TIME)做过封面人物,还出任主角演了5集的电视影集《摄影——锐不可当的艺术》,是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象征人物。
亚当斯被誉为“最代表美国的摄影师”,他也是对中国摄影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个人。
亚当斯最初想成为一名钢琴家。1918年,他感染了致命的西班牙流感,到内华达山脉的约赛米蒂国家公园疗养。他幸运地治愈了,而山区的生活则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迷上了有着壮丽峡谷、瀑布,给人以精神洗礼的大自然,后来,约赛米蒂国家公园成为了他一生的拍摄对象。
1983年,玛丽·斯特里特·阿林德代表亚当斯前往中国,给上海人民文化宫举行的“亚当斯摄影展”布展。当时的中国官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展。阿林德被每天一大早就排成长队的观众惊呆了。此后,该展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再次举行,同样的热度再次发生。
亚当斯摄影展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摄影艺术界引起了轰动。阿林德也很快发现,这是自毛泽东长征以来在中国大型美术馆举行的第一次美国艺术展览。
亚当斯摄影展对无数的中国摄影人产生了关键的影响。到了今天,很多支持纪实摄影的业内人士指出,亚当斯的自然景观摄影直接导致了很长一段时间来中国摄影界内无视现实,只为官方服务的“沙龙摄影”“风光摄影”主流。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1908~2004年),法国著名摄影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马格兰摄影通讯社创办者。
作为一名摄影师,布勒松多年来游走于世界各地,到过几十个国家,足迹遍及美洲、亚洲和欧洲,目击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事件,可以说是过去一个世纪的见证人。1954年斯大林逝世后,他成为第一个被允许进入苏联的西方摄影记者。
从1932~1934年,他肩背相机,走遍了地中海沿岸、墨西哥、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于1947年同别人合伙建立了世界最具影响力、受到广泛尊敬的玛格诺姆图片社,并分别在美国纽约和法国巴黎建立了总部;1948年和1958年,他先后两次来到中国,亲自记录了毛泽东的军队和平解放北平这一历史性事件,拍摄了大量作品,并出版了《两个中国》等作品集。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获悉卡蒂尔·布勒松逝世后,称他是“法国一位天才的摄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师,在他那代人中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
◆大卫·西蒙
大卫·西蒙(1911~1956年),美国摄影师、摄影记者。他是在华沙出生的波兰犹太人,曾在巴黎学摄影,1933年正式成为独立摄影师。西蒙的摄影作品从西班牙内战、捷克独立到其他欧洲国家的历史大事都有,其中最感动人心的是他以孩子为主题的战地摄影作品。1939年他随着西班牙难民记录他们逃难的过程,飘洋过海抵达墨西哥后,他又回到纽约,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西蒙加入了美国陆军,主要职务是在欧洲战区当相片的口译员。1942年,他成为美国公民,同年,他父母被纳粹杀害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蒙回到欧洲推动以拯救难民孩童为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
1947年,西蒙与罗伯·卡帕等人成立了重要的马格兰摄影社,并在1954年卡帕过世后继任社长,一直到1956年11月10日被杀害为止。西蒙被害当时,是与法国摄影师尚·罗伊(Jean Roy)在采访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他与尚·罗伊在边界路边修车时, 被埃及游击队的机关枪扫射身亡。
◆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1923年6月24日~),法国著名摄影师,出生于法国里昂。马克·吕布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1957年发表了报道中的第一张图片,从那时起他先后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马克·吕布,1923生于里昂。在他14岁时,他父亲给了他一台柯达相机,从此马克·吕布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地下反法西斯游击队,反抗法西斯统治。战后,马克·吕布进入位于里昂的EcsleCentrale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并于1948年毕业。但到1951年,他决定放弃他的稳定的工程师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最初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到1952年加入到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1959年,马克·吕布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的副主席,又于1975年、1976年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
60多年来,他一直不停地行走于各种不同的地方,用镜头将一切被他眼睛捕获,同时又打动他的瞬间都记录在了最原始的银盐胶片中。一次旅行,马克·吕布在加尔各答结识了一位认识周恩来的人,于是,1957年1月,他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为期5个月的长途旅行,由此也开始了他和这个国家的不解之缘。他先后20多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观察和记录了在这里发生的许多历史大事,用无声的照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他相继出版了《中国的三面旗帜》《中国40年摄影集》《明日上海》等摄影集。当回过头来谈到对自己这些摄影作品的看法时,马克·吕布这样说道:“那些相片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它们不代表任何观点或价值判断,更无法为中国历史变迁提供见证。”“而我喜欢拍摄很细节的东西,很多别人所不关注的细节,我觉得那很重要,上帝是存在于细节中的。那些细节和摄影本身都是源于生活的。”
马克·吕布的作品并不一定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在他到世界各国旅行期间,他敏感地拍摄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通过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反映出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他不但用黑白材料拍摄新闻报道摄影,也用彩色材料拍摄,而他的这些彩色作品不但构图精彩,而且色彩优雅、细微。
◆顾长卫
顾长卫(1957~),我国著名摄影师。从小热爱绘画梦想当一名画家。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1984年任摄影拍摄滕文骥《海滩》,大量采用自然光寻求更加贴近现实表现手段,给中国影坛带来不小冲击,相继拍摄了电影《大明星》《神鞭》。顾长卫和张艺谋、陈凯歌长期合作,把中国电影推上世界舞台。《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不断冲击国际各大影展。顾长卫频频获得最佳摄影提名奖和柯达摄影奖,并作为亚洲摄影师代表试验柯达公司最新研制电影新胶片,同时顾长卫到美国奥尔特曼一部小成本影片中任摄影师,展示东方摄影师非凡的才华。后来到法国拍摄一部古装电影,顾长卫摄影才能得到世界认可和赞扬。顾长卫被喻为“中国第一摄影师”。
◆奚志农
奚志农(1964~),云南大理人,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中国野生动物摄影家和环保主义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实践着用影像的力量促进自然保护的信念。在这一信念的指引下,他将鲜为人知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展现在大众面前,并由此保住了它们所栖息的一片原始森林;他首次报道了藏羚羊被大肆猎杀的危机状况以及“野牦牛队”为保护藏羚羊作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公众对长江源头生态及藏羚羊保护的关注;他倡导举办了中国第一个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为在自然保护第一线的工作者提供了技术和设备的帮助,进一步壮大了以影像保护自然的队伍。他的作品在《中国摄影》《美国国家地理》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大量发表,并且成为各大国际环保组织宣传资料;获得英国BG野生动物摄影年赛“濒危物种”大奖、英国 “自然银幕电影节” “TVE奖”,是首位在这两项比赛中获奖的中国摄影师。这些优秀作品也为他赢得了《中国摄影》优秀摄影师、2004中国摄影传媒大奖年度摄影人物乃至 “地球奖”“保护母亲河奖”等大量荣誉。因为突出的贡献,他被云南省环保局聘为“云南省环境大使”。
◆摄影作品的形式因素
构图是摄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摄影作品构图要主体突出、画面平衡、注意到选光。构图还要讲究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在我国传统艺术里称为“意匠”。意匠的精拙直接关系作品意境的高低。构图是塑形的重要一环,但必须建立在立意基础上。优秀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了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
所谓构图就是艺术家在画面上把视觉要素组织起来的构成关系,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视觉的点、线、形态、光、明暗、色彩等形式元素的组合。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构成内容的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合适的构图会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光彩。下面是几种较简单的构图法。
横向构图与纵向构图
风景照片常用横向构图来表达景物的宽阔与纵深,纵向构图则常用来突出人物的神态与造型。有时采用相反的构图可以得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可以拍摄两张内容相同的照片进行对比,来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
对角线构图
表现充满画面的力量感与远近感觉时,可使用对角线构图,它可以表现出较大的空间感并增加照片的立体性。
曲线构图
在拍摄海岸线和曲线形的道路时可使用曲线构图,它能激活画面的律动感。
光与色。摄影艺术是靠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的造型语言,摄影师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构筑摄影艺术的美。影调、线条、色彩和光线的特殊审美作用:首先表现在它们独自或共同赋予人们的形式感和美感。摄影作品赋予我们的形式感十分丰富,有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我们从摄影艺术中所获得的美感与这些形式感密切相关。
摄影最重要的就是光,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用光必然讲究。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因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不同,被摄体的受光面、阴影面会随之改变,其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明暗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强调方向和角度,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摄影用光六大基本因素:
光度、光质、光位、光型、光比和光色。
光度,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摄影中的光度与曝光直接相关,从构图上讲,曝光与影调或色彩的再现效果密切相关。
光质,是指光线的软硬程度。光线可以分成直射光、散射光和反射光,它们的软硬程度不同。不同的光质能够在摄影作品中形成软硬不同的影调。
光位,就是光源所处的位置,不同的照明方向和照明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照明效果。摄影光位主要有正面光、侧光、正侧光、前侧光、逆光、侧逆光、顶光、脚光。
正面光,又称为顺光,其照明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相一致。
正侧光,指侧光的方位与被摄物的正前方成90°角。
前侧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在被摄物前方与被摄物、相机所在直线成45°左右的水平角度。
逆光,指光从正后方射向被摄体的光线,侧逆光从侧后方射向被摄体。在选用侧逆光、逆光照明时,应该在镜头前加遮光罩,以防止杂乱的光进入镜头,使底片产生光晕。
顶光:光源从被摄体的顶部向下射来。被摄物体在顶光照明下,水平面明亮,垂直面阴暗。
脚光:指从地面向被摄体正上方射出的光线。脚光在摄影中多用于背景光的造型,很少用脚光照明拍摄人物。
光型,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的类型,分为主光、辅光、修饰光、轮廓光、背景光、模拟光。主光,又称“塑形光”,指用以显示景物、表现质感、塑造形象的主要照明光。辅光,又称“补光”,用以提高由主光产生的阴影部亮度,揭示阴影部细节,减小影像反差。修饰光,又称“装饰光”,指对被摄景物的局部添加的强化塑形光线,如发光、眼神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等。轮廓光,指勾画被摄体轮廓的光线,逆光、侧逆光,通常都用做轮廓光。背景光,指灯光位于被摄者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线,用以突出主体或美化画面。模拟光,又称“效果光”,是用以模拟某种现场光线效果而添加的辅助光。
光比,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差别,通常指主光与辅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硬”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就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如拍老年人常用大光比,拍儿童常用小光比。调节光比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调节主、辅光的强度,调节主、辅灯至被摄体的距离,用反光板、闪光灯对暗部进行补光。
光色,指“光的颜色”或者说“色光成分”。通常把光色称为“色温”。光色无论在表达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重要的,光色决定了光的冷暖感,光的冷暖感能引起许多感情上的联想。光色对构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彩色摄影中。
影调和色调是由光线营造的。不同光线都会影响影调、色调的统一和影调的趋向。影调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色调分为冷调、暖调、中间调。照片的情绪很大程度上由这些调子的组合表达,因此光线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因素。好的照片都是以一种影调色调为主。一种影调色调并不表示只有一种光线或色彩。影调就像音乐的主旋律,色彩、光线的局部变化可以构成奏鸣与和声,使画面丰富而活跃。艺术摄影也是一样,画面中没有影调和色调的局部变化,就会死气沉沉。
影调、色调就像人的情绪变化,低沉忧郁的情绪中要有希望欢快,愉悦中要有沉思,这样才符合人的感情起伏和变化,才能更加辩证和深刻。没有色彩的黑白摄影最需要通过影调的变化表达情绪的变化。
色彩是彩色摄影中的画面元素,色彩更多地引起视觉刺激。色彩创造色调、参与创造影调和情绪,色彩参与构图分布,参与内容表达。经验证明,彩色摄影作品中也要强调以一种色彩趋势为主。没有对比难以体现色彩的色调优势。冷主调中掺杂一点暖调,会使冷调更加突出,同样暖主调中掺杂一点冷调,会使暖调更加具有表达力。为了突出某种色彩主调甚至不惜运用互补的色调进行鲜明的反衬。色彩的布局、流动要符合影调的情绪变化,同时色彩还有冷暖感、兴奋感、沉静感、前进感、后退感和轻重感等。
形式美。不论何种艺术都有自身的语言。摄影靠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师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作品的美。影调、线条、色彩和光线特殊的审美作用,首先表现于它们独自或共同赋予人们的形式美感。
摄影作品赋予我们的形式感十分丰富,有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我们从摄影作品中获得的美感与这些形式感密切相关。空间感,亦称深远感,在中国传统画创作和绘画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外摄影史上,一些经久不衰的作品,多是摄影家们运用透视规律成功表达深远空间感的结果。
摄影作品的空间感是怎样借助透视规律表现出来的呢?或者说,摄影作品表达空间感是运用什么“材料”和“语言”呢?摄影艺术表现出的深远空间感主要通过线条和影调。摄影作品对空间的表现,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形体透视即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即影调透视。这两种透视,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透视要借助选择适当光线和拍摄角度等实现。所谓线条透视,就是通过线条的交织关系表现景物的远近、大小,表现深远的空间感。
菲律宾摄影家拍摄的《寂寞之路》,利用墓地十字架有规则排列形成的线条会聚,表达了深远的空间和深邃的意境,耐人思索。所谓影调透视,就是借助影调的浓淡明暗对比,表现景物的远近和空间的层次。画面上的影调越暗,表现景物就越近;影调越淡,表现景物就越远。摄影家们常常利用丰富的影调层次,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画面深处,引导观赏者的想象进入深远的空间。
摄影画面的立体感,即体量感,是使摄影作品生动自然、真实可信的重要一环。摄影艺术与雕塑艺术不同,它是借助占有两度空间(平面)的画面塑造形象。要克服平面造型的局限,塑造出栩栩如生、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要运用平面造型语言,在两度空间上表现出客观对象的三度空间,即表现出所摄对象的立体形状。摄影艺术表现立体感时,所运用的技术、技巧、手段和具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运用的表达元素基本上是光线和影调。逆光和侧光以及富于变化的影调,都可以较好地表现立体感。比如,我们所看到的许多成功的黄山风光照片,就是采取了光线变化多、影调变化多的手法,使画面层次丰富。在灰色的影调间常有条条、块块、片片的明亮影调闪现,使人们真切地感到朵朵白云奇妙地穿行于山峰、松林之间。
摄影作品所表现的物体的质感,即物体的表面结构感,使一些作品的画面增色不少,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如果画面上所表现的对象,不是漆黑一团,就是白板一块,不能表现出质感,就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性,无法使人产生鲜明的印象。摄影画面要充分地表现质感,赋予人们质地美感,就要调动摄影的艺术语言,即要靠选择和运用光线、影调来实现。例如,表现物体的粗糙面要使用硬侧光,表现物体的光滑面可以使用柔和的侧光,表现物体的透明镜面使用柔和的逆光,这样既可较好地表现出它们的质感,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和美化物体的表面结构状态。巧妙地运用光线和影调表现被摄体的质感是一些著名的摄影家创造艺术美、赋予人们形式美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表现动感,使摄影画面呈现动态的美,亦是摄影艺术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有动感的画面,往往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如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摄影艺术属于空间艺术,要它表现出蕴涵着时间性的动态是受到很大局限的。然而,摄影艺术的科学性,又使其能利用自己的技术技巧和造型语言,较为自由地在平面材料上表现动态。摄影艺术的动感表现,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途径,除了技术技法之外,还可以运用艺术语言,就是技巧的运用,这往往是同“语言”的运用结合在一起的。摄影家可以利用摄影特有的语言形式,创造出许多富有动感的艺术画面。如第十三届全国影展获金牌奖的《银鱼》,将近百条银鱼巧妙地排列成涡旋形曲线,让人们的视线围绕着整个“小鱼群”旋转,给人以鱼儿在水中欢快遨游、追逐嬉戏的视觉形象。作者对涡旋形线条别具匠心地运用,使已经失去生命的小东西恢复了活力,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节奏感和韵律感也是形式美感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同人们常说的没有节奏和韵律就没有音乐和诗歌一样,摄影艺术若没有节奏和韵律,也就不会有真正的形式美。一幅摄影画面,仅有鲜明的主体和统一的基调,还不能构成完美的摄影艺术作品。有了美妙的节奏和旋律,作品才能有韵味,耐人欣赏。
节奏是一种韵律变化,韵律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过程,因此节奏表现的就是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摄影的节奏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影像、痕迹、状态变化,摄影的节奏主要表现在平面上、空间主体之间的位置排布、色调变化、光影分布、明暗搭配。
节奏韵律是情绪的一种物质可见形式,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摄影的根本是表情达意,而节奏与韵律是一种对情绪元素的累积和铺排。光影、色彩、色调、影调、线条、点线面的安排都是节奏与韵律的构成元素。
摄影作品选用曲、直等各种线条,黑、灰、白等各种光斑,红、橙、黄、绿等各种色块,通过对画幅的有规律的分割而构成画面的节奏和韵律。任何摄影画面都离不开线条和色调(包括影调)等的有机组合。简明、突出、有特定含义的线条和色调有规则地重复,往往可形成美妙的节奏、韵律。第十三届全国影展获银牌奖的《宝钢“圆舞曲”》是一幅由线条作“音符”构成的颇具音乐感的造型艺术作品。线条美是摄影艺术不可忽视的要素,摄影家们十分注重对线条的应用。他们既用线条美来建构和丰富形象,又把线条看做是有生命之物,借以表达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不少成功的风光和静物作品,之所以能将自然景物拟人化、性格化,甚至充满了人情味、亲切感,多半是作者发现和提炼线条,赋予它以人的感情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