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热情的技巧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改的全面深入,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有效教学和有意义的教学。
如今的学生对娱乐消息、体坛消息等课外的东西往往了如指掌,说来头头是道,即使一目十行也是过目不忘,原因何在?这恐怕就是兴趣使然。他们是在极轻松,即毫无学习、背诵等压力的情况下掌握一切的。相比较而言,在教学中,老师要想让学生记住几首诗或者几种病句的病因却显得那么难,“一模一样讲三遍”还是丝毫不见效,最后害得老师不得不拿出“杀手锏”:“抄,你给我抄几遍几十遍。”可即使如此,没多少时间学生又忘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所以,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完成知识的传授,更是要艺术化些,把教学内容设计得让学生乐于接受,想办法把学生的热情调动起来,以此保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注。
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让自己的课堂更具吸引力,更富艺术感染力。
下面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采取的措施,颇具参考价值:
一、把“悬念”带入课堂,激起学生探究热情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讲过:教学“尤宜致力于导”,这个“导”字,就含有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含义。一堂课之始如能立马把“悬念”带入课堂,可以吊起学生探究的胃口,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心理,投入新课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次文学选修上的是《愚溪诗序》,课前走班来上的几个女生还在叽叽呱呱地大声嚷嚷,断断续续地我弄明白了,她们的话题就是说某某老师不公平、不爱生。我默默地看着她们,心想上课铃一响,你们总该安静了吧。可事实上,她们却越讲越来劲。情急之下,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郁闷。谁知笔未停,底下学生已哄堂大笔,并大叫:“老师,你也很郁闷呀?”我一愣,赶紧又写下了四个字:愤激不平。此时轮到学生愣住了,我转向学生,说:“你们郁闷,愤激不平了,只会用嘴巴叽叽呱呱地来表示,这是一种发泄途径,但它有用吗?”我话未说完,她们竟鼓起了掌。随即刚才那最会叫的女生“噌”地一下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就喜欢你这样的,对我们有意见直说,不在背后搞鬼。”其他学生齐声附和“对,对”。见她们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板书所吸引,我赶紧因势利导:“老师并没有批评你们的意思,老师只想导入新课,你们这是一种途径,但同样心中有郁闷、愤激不平。我国唐代的一位文学大师则采取了一种更有效的办法,想知道他是谁吗?想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来排解的吗?”“想”。底下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结果这堂课上得很流畅,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
课后,我反思只有巧妙地在上课开始设下“悬念”,才能快速吸引学生眼球,消除学生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二、把“情绪”带入课堂,带动学生听课热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确,从古到今,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诗人作家的笔墨,包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面对这样的佳作,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地走进课堂开始讲课呢?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只有教师把激情传递给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在教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我问学生:“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一学生答:“她比较穷吧,因为她都买不起书。”话未完,班级里的学生已笑得东倒西歪,或许,他们也在笑这位同学的回答很特别,但是,我们后来者怎能无知到不但没有对这样一位“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产生敬意反而还表现得这么幼稚呢?我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用很悲痛的语气问学生:“知道刘和珍死时多大吗?知道她是为什么而死的吗?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会称其为‘君’吗?”学生先是一愣,继而全明白了,这一堂课下来,尽管大家都再也高兴不起来,可是学生的思维却始终处于很活跃的状态。(www.xing528.com)
学生的情绪状态也是考查学生优质学习的第一个参数。所以,作为授课者,我们必须将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及自己对人物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而感染他们,使他们真正地投入书本的阅读中。不同的作品教师都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其情感的话,学生的听课热情才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否则,不管老师事先备课如何地细致认真,课堂上不把自己的“情绪”带进来,学生学习的专注性和有效性也是难以保证的。
三、把“意外”带入课堂,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不少老师备课时总要备到万无一失,才走入课堂授课。因而不管课堂上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老师都应付自如,一节课尽在老师把握之中;假如还是意外遭遇某位学生提出了令自己措手不及的问题,老师则避而不谈,或干脆装作没听见。这样的课表面上看固然很流畅,但也因为老师过于自如,反而也会使课显得平淡无味。其实,老师如能有意识地允许课堂上出一些“意外”,反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开“品质”市直公开课时,当绝大部分同学都如我事先预设的那样评价文中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很好品质”的人时,这堂课还显得非常平常,但突然间,有一位男生出其不意地说自己有相反的意见,认为这个人很笨,以致最终饿死。我一愣,显然,这就是课堂上的“意外”。“怎么办,是让这个问题过还是给这位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不料,就在我尚没完全反应过来时,其余的学生已坐不住了,他们急于参与解决这个“意外”,于是,我灵机一动,示意学生踊跃发言,结果这个环节成了整堂课的亮点,获得了市教研员的高度评价。事实上,有时我们越是期待课上得顺,课就越会平淡无奇;反之,不拒绝“意外”,让“意外”出现在课堂上,课反倒会非常出彩。所以,这样的“意外”我们不能不要。
四、把“讨论”带入课堂,提高学生发言热情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无论讲什么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有些教师甚至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固定的教学程序,有些明显无需探究的问题也每节课照着去做。从表面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动辄讨论反而会使学习浅层化、庸俗化和形式化。所以,此小标题所言之“讨论”绝非乱讨论,而是“真讨论”,是对真正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即对学生中存在的相异构想数多的进行讨论,进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热情。
在上高尔基小说《丹柯》时,冷不丁有学生在下面插话:“怎么可能呀,一个人的心怎么能掏出来,还举在头顶上燃烧呢?”再一细看,旁边还有几个学生在点头附和。见此,我干脆让学生把自己在以往阅读中碰到的很困惑的地方全都说出来,并希望借此引发学生进行思想交锋,借助讨论对话使学生对“相异构想”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这一下,学生话闸打开了,纷纷发表意见说作者可能是乱写的,当然还有同学提及《变形记》里人怎么会变成甲虫的,大概也是乱写的,但马上就有学生反驳说这样的写法有很多,比如《聊斋志异》、《孔雀东南飞》等都是这样写的。最后,学生在一番激烈的对话讨论中,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浪漫主义”手法,也最终弄懂了它的妙处所在。
五、把“深度”带入课堂,调动学生思维热情
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其实,课堂的活跃不只表现在外在的形式上,更表现在课堂的内涵上。一节课里或许没有学生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但只要他们的发言是有质量的,意即都是自己深入文本之后研讨的结果都是自己思索的结果,只要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这堂课就是活跃的。有一次在《哈姆雷特之死》的课外阅读课上,由于课堂上内容密度大、容量高,以致随机调节的余地不大,我原本担心这样会被评为沉闷的课。但事实上听课老师在评课时,几乎同时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状态这一点,因为这堂课上老师本身关注生命的强烈意识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哈姆雷特的延宕其实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关怀,而不是像武松杀人那样一刀一个连眼都不眨;哈姆雷特是为了美好的东西而献身的……这些精彩的解读无疑都能引学生进行更高层面的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