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上课走神值得注意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4月举办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状况不容乐观。这项名为“中国青少年注意力关注计划”的调查,覆盖了包括上海、北京、南京、广州等全国8个大城市。绝大多数中学生认为上课最应集中注意力,但真正能做到的刚过六成,都认为应对之法是睡眠或休闲,但只有22.9%的中学生每天能保证9小时睡眠,每天有1小时休闲时间的也只有40%。
调查显示,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受调查者中,在一节课上能坚持30分钟集中听课的比例都在半数上下,八成受调查者承认自己上课“走神”。与此相对应,在自习阶段,能坚持集中注意力的青少年比例较高,逾70%能维持1小时以上集中精力学习。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学习方式的差异有关,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更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正好印证了近半数受调查者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单调、课程内容枯燥。
调查发现,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是影响青少年注意力集中的最重要原因。数据显示,53%以上高中阶段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每天在学校的时间超过9小时,高三时这个比例更达六成。在“一天课后学习时间”的调查中发现,近六成高中生回答在3小时以上,其中12.7%的高中生竟要学习4小时以上。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大多数,其中17.5%的受调查者每天只能睡6小时。在休息时间的安排上,回答“几乎没时间”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总计超过55%。专家认为,由于课堂上学习效率不高,学生被迫挤出大量课外时间“加班”,而休息睡眠的不足又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形成恶性循环。
在回答“家长老师是否关注你的学习注意力状况”这一问题时,做出肯定回答的青少年只有五成。青少年的注意力状况值得全社会注意,但目前这一情况并未引起足够关注。在中学阶段,社会引起关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状况,尽量为中学生减负。家长则不应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关注孩子全面发展和身心平衡。
那么,作为一个中学生,怎样才能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呢?从原则上来说有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在学习中,目的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就认识得越清楚,注意力就越能集中、稳定。心理学上曾有实验:在被试者面前设置一面屏幕,屏幕上开始一个窗口,窗口后面是一个由转轴带动的长纸带,纸带上画许多圆圈,以每秒3个圆圈的速度通过窗口。被试者的任务就是把从窗口通过的圆圈用铅笔划掉,结果,被试者能在20分钟内的工作中毫无错误。这证明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对注意力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在活动中就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每次思想“开小差”,自己就有所警觉,把情绪收回来。
(2)积极思考。研究证明,活动中注意力的稳定和集中与思维的活跃程度呈正比。思维越活跃,注意力就越集中、稳定。许多科学家在工作中的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是超强的,他们在工作中常常忘我地思考。这里有一个牛顿的趣闻,有一次牛顿邀请几个朋友过来就餐,但由于他当时正在思考某个科学问题而未能作陪。朋友都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勉强,吃过晚餐就转身离去。等牛顿把工作做好了,回到餐厅,发现餐桌上一片狼藉,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已经吃过晚餐了。可见,牛顿对先前手头的工作注意力集中到何种程度。
(3)培养兴趣。如果一个人对活动本身心情盎然,在参与活动时就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而当一个人对活动兴趣寥寥,注意力不加控制就会随时飘散。比如要是你喜欢看书,当你拿起一本小说,别人即使在你眼皮底下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你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因为你的注意力已经深深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就可以运用这个原理,训练自己在学习这门学科时的注意力。具体可以这么做:“选择你不喜欢的一门学科,静坐,充满信心地想象着这门学科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并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我从今天开始要好好学习这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一定能够学到很多有趣的东西,获得无穷的乐趣。”这样,几周学习下来,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这门学科真的很有趣。有了兴趣的作用,我们的注意力就会逐渐集中起来,学习自然就变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www.xing528.com)
(4)控制情绪。在活动中,我们要经常性地做一些自我提醒和自我暗示,不管外界刺激多么强烈,多么诱人,也要克制自己,不动声色。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文具盒里贴一张纸条,也可以在自己的书桌上立一块牌子,写上“集中注意力”几个字。这样,也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请身边的老师、家长加以提醒、监督,从而逐步培养起自己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静心钻研”学习法
“静下心来,钻进去,就能有所得。”这是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金牌得主河南开封市的石长春同学获奖后的经验之谈。
1992年7月3日,石长春随团来到芬兰的赫尔辛基之后,生活的节奏立即紧张起来,7日进行理论考试,9日进行实验比赛,每次考试都是整整5个小时,十几张卷子堆在面前,谁能不紧张啊?石长春说:“虽然开始我有些紧张,可是我看到外国选手东张西望的样子以后,反倒增强了我稳定的自信心。”
他的自信心从哪来?长春同学深有感触地说:“记得老师平时在课堂上讲学习目的要明确,同学们就笑。其实,我觉得无论干什么,只要有了目的才能有动力,有了动力才能钻进去,才能够有兴趣,而一旦有了兴趣再苦再累心情也是舒畅的。我一回到开封,就有人问我有什么经验。有啥经验呢?学习这件事,只要肯沉下去,静下心来,钻进去,就能有所得。其实,我说的这些大家都懂,只不过有些同学没有实实在在地去做罢了。”
长春的班主任说:“石长春走向成功的关键不是他的智力超群,而是他的学习的条理性和对目标的不懈追求。”他的学习环境并不优越,虽然生在城市里,却从未进过幼儿园,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不能辅导他的学习。他的父母说:“长春这孩子在学习上从未让我们费过心。”不错,石长春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放学回家总要先做完老师留的作业,然后复习全天所学的课程,接着去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程。在他的课本上,那些只有他自己才能够认识的圈圈点点铭刻着他学习的历程。遇到难题,他去住在附近的同学求教,或者写到本子上去学校找老师。正是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使他有了越来越扎实的知识基础。
石长春同学凭着那股子倔强的韧劲,叩开了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大门,荣获了这一国际性大赛的最高奖牌。他的成功启示我们:只有明确目的,培养兴趣,脚踏实地地学习,就能获得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