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建筑的工程
甘肃省白银市是闻名全国的“铜城”。创建于1954年的白银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企业。从1959年投产到80年代初。累计生产有色金属100多万吨,其中铜产量超百万吨,为全国第一,白银470吨,黄金43万两,上缴利税30多亿元,其铜、硫产量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一。
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结合地带,原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50年代,第一代创业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为新中国建设开发宝藏。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硬是在戈壁荒原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建起了全国最大的铜硫生产基地,“白银”真正放出了光彩。
白银公司经历了20多年的鼎盛时期之后,到80年代初,由于主体铜矿山相继闭坑,年产铜由4万吨猛跌到不足万吨,生产经营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1984年1月,公司做出进行第二次创业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把白银公司逐步建设成为铜铝铅锌硫综合发展,具有较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的战略发展目标。
二次创业的重点是兴建日产铅锌精矿千吨的铅锌矿、一期工程年产5万吨的铝厂和年产15万吨的铅锌冶练厂的两厂一矿工程。全体职工发扬具有光荣传统的“白银精神”,像第一代创业者那样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新建的铅锌矿远在离公司500多公里的大山沟,公司和厂矿一批领导带头住进山区。没有公路,就采用化整为零、人背、肩扛的办法把设备运到位,使矿山剥离期提前了近1年。建设资金不足,公司暂停了生活设施的改善工程,全体职工勒紧腰带过日子。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职工自动集资,以保证新设备的启动。近9年来,他们先后建成年产采选矿33万吨的厂坝铅锌矿一期工程,年产铝锭5万吨的白银铝厂一期工程和年产5万吨铅、10万吨锌、19.5万吨硫酸的西北铅锌冶炼厂。一次创业只建设了一个年产3万吨铜的生产单位,二次创业仅“两厂一矿”就形成20万吨有色金属的生产能力,白银公司创出了更大的家业。
二次创业使白银公司避免了因资源枯竭而倒闭的厄运,又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好局面。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白银公司,欣然命笔,留下了“二次创业,再展宏图”的题词。
电子工业头号工程
太湖之滨、惠山脚下,新崛起一座微电子城——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所在地。它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被称为中国电子工业头号工程。
微电子就是使电子产品微型化,其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利用半导体技术、激光微细加工技术等先进方法,将计算机的存储器或处理器印制在计算机芯片——一块只有指甲盖那么大的芯片上,上面集成了数以万计的晶体管。集成晶体管10万个以上,就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微电子技术在今日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无以伦比的作用。现代经济发展数据表明,每1元集成电路产品,可支撑10元电子工业产值的增长,而每10元电子工业产值的增长,可支撑100~300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未来的国防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武器系统中微电子技术的水平。海湾战争的结局是“硅片战胜了钢铁”,有力地说明现代战争已从“钢铁的较量”转变为“速度、精确度和突袭性的较量”,即微电子技术的较量。
微电子技术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其核心集成电路产业的水平与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可以肯定地说,谁把握了微电子技术,谁就把握了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一直在密切关注集成电路这一产业。早在1956年,根据科学家的建议,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的我国12年科技发展规划中已把集成电路研究纳入新技术研究的国家重点项目。1965年我国第一块数字集成电路在美国人设计完成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7年之后问世,使得国际上刮目相看。
1983年6月,电子工业部决定利用已经具备的现代化设施和技术,抽调设在四川的电子部第24所的骨干力量到无锡建立分所。24分所与无锡江南无线电器材厂联合,组成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开始向微电子领域进军。
无锡微电子工程是我国建国以来投资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集成电路项目。总投资10.43亿元,包括了三大部分:原双极电路生产线扩产;新建具有6个研究室的科研中心;新建加工5英寸硅片、2~3微米工艺技术水平的MOS集成电路生产线。
MOS电路总厂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是目前国内洁净级别最高的0.1微米10级洁净室。工厂主体部分因其高技术高投资而被称为“黄金堆成的厂房”。MOS集成电路大生产线于1993年10月投产,它的设计能力为月产4英寸、5英寸硅片12000片,年产芯片5000万只,封装成品3000万块。生产的MOS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程控交换机、电话机、控制机、卫星通讯、移动电讯、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等投资类产品,以及电视、音响、录像机、激光唱机、钟表等消费类产品。这种大生产线生成的集成电路可供全国一半黑白电视机和1/3彩色电视机装配使用,对我国彩电生产国产化意义重大。
微电子基地的洁净度要求极高。尽管基地的自然环境很好,水质优良,空气洁净,但进入高级净化室的空气仍然要经过3次过滤,水也要多次净化,达到高纯度方可使用。管道是不锈钢做的,而且管内必须抛光。员工不允许带任何东西进入室内,连报纸都不允许带入,女工不能化妆,以免污染空气,影响产品质量。没有凳子,只能站着操作。在直径几英寸大的硅片上有许多小的集成电路图形,其中线条的宽度以及线条间的距离都要小于2微米。而1微米只有1根头发直径的1/80。在这里工作的员工,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是不行的。
无锡微电子工程是我国引进技术、自主独资建设的成果。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启动、模块验收和最终国家竣工验收的模式,建成一块即投入使用一块,充分发挥了投资效益。工程的科研部分已于1992年底建成,1993年为MOS电路生产线开发新品16个,1994年开发60个。双极电路扩产工程于1990年11月投产,使华晶公司的双极电路生产能力从2648万块增加到5000万块。MOS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于1993年2月通过西门子技术转让合同对外验收,其代表产品的成品率均以较大幅度超过合同规定的指标。1994年6月29日,无锡微电子工程在中国华晶集团公司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历时11年的这项“头号工程”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微电子工业跨上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化生产的新台阶。
第一个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简称宝钢)位于上海市宝山县月浦丁家桥至十洞口一带,于1978年12月动工兴建,厂区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建设规模最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宝钢一期工程以引进为主,集中了世界70年代末的先进技术,于1985年9月建成;二期工程以国内为主设计制造,1990年建成投产。一二期工程设计能力为:生铁650万吨、钢671万吨、无缝钢管30万吨、冷轧带钢210万吨,热轧带钢400万吨。(www.xing528.com)
作为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钢铁企业,宝钢的装备技术水平是一流的。一期工程共引进设备36万吨、专利172项、技术秘密249项,技术资料达320吨。二期工程既有以引进为主、集世界冶金80年代先进技术和装备于一体的冷轧、热轧、连铸工程,又有以国内设计为主的设备国产化率达88%的高炉、烧结、焦炉工程。属国家“七五”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的宝钢二期4063米3高炉,荣获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果奖。为使宝钢技术永远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宝钢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自1985年投产以来,已完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改造项目264个,取得专利发明权52项,国家和部级科研成果100项,开发新钢种112个,获优秀设计奖6项,优秀技术成果奖14项,创造先进操作方法19项。
宝钢从自身生产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出发,把市场开发定位在汽车工业、家电工业、石油工业等最具生命力的新兴产业领域,着力开发生产难度高的产品,替代了大量的进口钢材。“要好钢,找宝钢。”这已是宝钢新老客户多年的赞许。
一流的装备技术和高品质的产品实现了宝钢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以超过40%的速度在全国冶金行业中遥遥领先。投产第一年就实现了保本微利,之后,利润连年大幅度提高。1994年钢产量已达751万吨,销售额251亿元,利税80亿元,上缴国家各种税收45亿元。在此基础上,宝钢按照加快折旧、加快还贷、加快积累企业实力的逻辑,把固定资产折旧率提高到国家规定的最高界限,使折旧基金从1990年的7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6亿元,并把原来计划到2004年还清的二期贷款本息,提前到1996年全部还清。
现代化的宝钢既出效益又出人才。宝钢的职工来自四面八方,70%是进厂不久的青年工人,与现代化装备要求差距很大。宝钢严格按照现代化作业要求,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多层次岗位培训。对工人开展“一专多能”横向拓展型训练,要求每人掌握两个以上工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管理人员开展既懂专业,又懂经营管理,并精通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工程教育,重点是国外新技术学习和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培训。经过锲而不舍的培养,已涌现一大批优秀人才。如宝钢冷轧引进5台数控磨床,美国专家调试两年只能手动不能自动,宝钢自己培养的一名青年电气工程师被美方反聘,3个月全部调好。并解决了二期引进卸船机的自动控制调整难题。外国专家十分佩服。宝钢研究所一名高级工程师应邀帮助美国西梯钢厂解决了连铸板坯严重中心裂纹问题,年创经济效益270万美元。
宝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仅增强了自身竞争力,在199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最具竞争力的500强企业”中名列榜首,而且这些先进技术在冶金系统推广移植后,对加快我国老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整个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通信卫星发射基地
闻名海内外的“中国航天城”西昌到1994年底,已经把15颗中国的和外国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中国造的长征系列火箭从这里打开了一个天窗,在天地间立起了一个辉煌的惊叹,在宇宙间找出一道闪光的轨迹。
在这里,共和国的历史早已摆脱了老牛与磨盘发出的古老旋律,骄傲地向世界展示着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宏伟与壮美。通天塔拔地而起,指挥厅灯火通明,“长二捆”直插云霄!无怪乎美国卫星专家惊呼:“西昌——休斯敦!”
位于西北的酒泉发射场的地理位置在北纬40度以北,这对发射通信卫星是很不利的。为此,国家决定在西南建设新的航天发射场,就是今天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航天发射场。
工程的勘察定点和筹建工作开始于1970年。1978年进入大规模建设期,1982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
矗立在发射场上的工作塔,高77米,比西北发射场一号龙门塔高22米。工作塔固定在地基上,总重900多吨。3座高100多米的避雷塔,以品字形竖立在发射场上,像3尊守护神捍卫着整个发射场。
指挥控制大厅设在距发射场数公里的地下坑道内。大厅内装有总指挥台和一座宽18米、高6米的大型组合式显示屏幕,其中心部位是一个彩色电视屏幕,宽5米,高3.75米。发射前,它显示发射阵地的电视图象;运载火箭起飞后,它显示火箭实时飞行的弹道曲线和特征点。大屏幕上还有调度指挥口令显示板、阵地临射状态显示板、两块投影电视屏、阵地分系统状态参数显示板、地面设备工作显示板、发射流程显示板、飞行工作状态显示板、时间显示板、任务勤务板。利用这些现代化的发射指挥设备,指挥员可一目了然地观看发射前后的全过程。
1984年4月,“长征三号”运输火箭从这里起飞,成功地把试验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南北呼应,有了一个完整的发射运载火箭和卫星的试验发射基地,为进一步发展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际空间技术服务的需要,国家于1989年批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大型运载火箭发射设施。这座发射设施的主体是活动勤务塔和固定发射塔,南北方向运行的活动塔高97米,自重4000余吨;固定发射塔高74米,重1050吨,耸立在深达23米的导流槽上,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在这里完成发射前的综合测试及燃料加注等勤务保障。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发射设施。工程用了14个月建成。
大型航天发射设施的建成,使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如虎添翼。
1990年4月7日,由美国休斯公司和亚洲卫星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从西昌飞入太空。这是我国首次承揽发射的第一颗外国卫星,它标志着我国火箭、卫星技术进入成熟和实用阶段,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1992年8月1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传喜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邦式火箭顺利起飞,成功地把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I”通信卫信送入预定轨道。同年12月21日,第2颗澳星又从西昌顺利升空。
1994年11月30日,我国新一代实用广播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从西昌发射中心送入太空。
在短短10年时间里,西昌这座航天城创出了多少辉煌!战斗在这里的航天人,祖国最优秀的儿女们,用他们的血汗、智慧、青春和生命,在茫茫太空开辟了一个属于共和国的空间!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孕育和诞生了我国一系列型号运载火箭,成功地把一颗颗中外卫星送上太空的同时,也孕育出一代新的航天人。一批来自全国各院校的年轻科技人员,已成为发射中心的顶梁柱。他们远离城市,远离亲人,毅然来到航天城,把自己的欢乐与忧愁和祖国的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年华乃至生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