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孩子不是父母发泄的对象,建议控制情绪

孩子不是父母发泄的对象,建议控制情绪

时间:2024-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建议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怨气和不满发泄到孩子的身上,而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的“出气筒”。小明的妈妈也许没有想过,孩子是个人,他是有感受的,不是父母们对人或事不满发泄的工具。社会竞争压力大,父母们面对工作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候是夫妻间的矛盾,有很多烦恼无处发泄,这时弱小而又缺乏反抗力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不理智父母的“出气筒”。

孩子不是父母发泄的对象,建议控制情绪

我不是你们发泄的工具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又有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家庭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纠纷和矛盾。每个家庭都和谐美满,这只是美好的愿望,却是不现实的。每个家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难处和纠纷,但是家庭的纠纷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假如每一个家庭都把纠纷最后转移到孩子身上,这对孩子很不公平,也会让孩子面临着危险和伤害。

有的母亲在结婚的时候稀里糊涂,和父亲的感情并不好。因此对孩子有怨气,没有从心底接受孩子。勉强维持家庭的同时,父亲母亲都拿孩子当发泄工具,只要稍不顺心,就会拿孩子发火。还有的爸爸妈妈,脾气不好,只要心情不爽,就要打骂孩子出气,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体会不到爱,在心理上像孤儿一样,很容易自暴自弃。我们建议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怨气和不满发泄到孩子的身上,而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的“出气筒”。

一、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怨气和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

作为成人,作为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两人的怨气和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这个问题,请父母们问一下自己,孩子就是孩子,孩子是需要呵护的,不要把成人的情绪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的发泄工具。当看孩子不顺眼,总是发生拿孩子撒气的行为时,父母就要沉下心回头想想,自己真的爱孩子吗?自己是如何在对孩子,孩子的反应又如何?其实孩子很简单也很天真,而且很无辜,当孩子因为父母的怨气和不满受到伤害的时候,父母才来梳理彼此关系,恐怕为时已经晚矣。所以,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造成对孩子终身的伤害。

小超和小明都刚一岁半,他们的妈妈领着他们在楼下的花园一起散步,小明的妈妈看到小超很可爱,便捏了小超的脸蛋一下,也许是被捏疼了,小超大哭了起来,这下可惹怒了小超的妈妈,小超的妈妈于是抱着小超就到另外一边玩,不再理小明的妈妈了。小明的妈妈一口气咽不下去,叫来小明,让他站在了花园中间开始大骂:“你怎么搞的啊,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对你好你都不知道的,还要惹我生气。”本来在一边玩得很开心的小明被妈妈拎过来骂,一脸茫然吓得大哭了起来。可是小明的妈妈还是不肯罢休继续大骂:“就知道哭,有什么好哭的,丑得要死,这么难看的人还不让人碰呢,有什么了不起的。”

一听就知道小明的妈妈是在指桑骂槐。但是小明的妈妈为什么要拿无辜的小明当出气筒呢?这样做会给宝宝带来多大的心理伤害?小明的妈妈也许没有想过,孩子是个人,他是有感受的,不是父母们对人或事不满发泄的工具。(www.xing528.com)

二、控制情绪,不要让孩子成为“出气筒”

不少家长很情绪化,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和蔼又耐心,一旦心情不好就对孩子轻则大声呵斥,重则动手就打。社会竞争压力大,父母们面对工作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候是夫妻间的矛盾,有很多烦恼无处发泄,这时弱小而又缺乏反抗力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不理智父母的“出气筒”。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那么负面影响很有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他们长大后常表现为暴力倾向,缺乏责任感,喜欢推卸责任,等等。作为成人,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情绪给孩子带来“语言暴力”,避免让孩子成为“出气筒”,是每位家长应该修习的课程

小伟的妈妈因为一点小事与丈夫起了争执,心里十分烦躁,儿子放学回家,高高兴兴地看电视,她心里那股无明火不知道为什么就燃了起来,冲着小伟一顿大吼:“你不做作业吗?看什么电视!”小伟被这突如其来的怒骂吓住了,胆怯地说:“我作业在学校已经做完了。”小伟的妈妈火气更大,对着小伟又是一顿吼:“作业做完你不知道去看书吗?总是看电视学习成绩怎么会好!”小伟委屈地哭了起来。后来妈妈冷静了下来,才意识到自己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后悔不已。

建言献策

孩子是最无力保护自己的人了,因此,他们需要爸爸妈妈的呵护和照顾。成年人的问题需要成年人自己来解决,不应该把孩子当作“出气筒”。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爱情的结晶,但他们同时也是家里比较弱势的群体,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当作家庭纠纷的牺牲品,那只能说明这样的父母也不够称职,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