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地说,跑得快不快,不是由天生的才能决定的,而是由运动经历积累到什么程度决定的。
这样说来,大概有的父母会说,“我们的孩子,很少让他到外面去玩,已经耽误了”。
请放心。开始运动的时间没有过早,也没有过晚。只要通过活动身体,就会提高运动能力,跑得更快。
而且,仅仅是身高的增长,也自然会缩短跑步时间,所以没有必要轻言“已经不行了”而放弃。
为了跑得更快,“玩和运动经历”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
这就是,“跑步姿势”。
是否掌握跑快的姿势,在跑步速度上具有天壤之别。
即便是孩童时期常在室外玩,且掌握了基础体力的孩子,如果姿势不正确的话,跑步时间也不会如愿缩短的。但是,一旦掌握了合适的姿势,跑步时间上就会不断地缩短。
在指导小孩子跑步的时候,姿势等跑步方法的要点,我会一个一个地教。于是,即便是只改正了一个要点,大部分孩子的跑步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通过对近年来日本运动员比赛的观察,姿势对跑步速度有重大影响的观点渐渐被人们接受。
2003年巴黎世界田径大赛中,200米比赛项目上,末续慎吾〔4〕进入了前三名,日本人是首次在这一项目摘得铜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幸运之神再次降临,以朝原宜治〔5〕为代表的男子团体获得了400米接力的铜牌。
在黑人选手称霸的短跑项目上,体型不占优势的日本人获得奖牌可以称得上是壮举。
在这样的壮举背后,也受到了某种已经普及的常识的影响。
过去,大家可能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被告知“为了跑得更快,要高抬腿,踢着地面走路”。在日本,长期以来,这种走路方法都被当作一种常识。
但近年来,才弄明白这种走路方法不适合日本人。
“高抬腿,踢着地面走路”的方法是从卡尔·路易斯〔6〕活跃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推行的。大家的记忆中或许还有高抬腿、用力踢地面这种卡尔·路易斯式的走路方法吧。
但是,这种方法适合黑人选手。黑人选手具有骨盆高、腿长的身体特征。所以,即便高抬腿、腰部落下来也能跑。
另一方面,同黑人相比,日本人骨盆低、腿短,所以如果把腿抬高,腰也就落下来了。于是,重心后移、身体向后倾倒。此时,在行进的方向上就不能借力前行。(www.xing528.com)
因此,“高抬腿、踢地面”的方法是不适合日本人的。
那么,现在亚洲运动员之间主流的跑步姿势是什么呢?
这就是以末续慎吾的跑法为象征的“不抬高腿、膝盖向前”的跑法。不是重重地踢地面,而是膝盖使劲向前、落脚的地方支撑身体前进。
女子100米、200米日本纪录保持者——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获得100米、200米两个项目冠军的福岛千里〔7〕,以及活跃在美国大联盟、以快跑巧打而闻名的一郎〔8〕,看看他们,就应该能够发现他们都不是高抬腿,而是膝盖使劲向前的跑法。
通过确立“不高抬腿、膝盖使劲向前”这种适合日本人体型的跑法,可以说日本人向世界顶级水平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跟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讲“请模仿末续选手和福岛选手的跑步方法”,孩子们也不会明白是什么样的跑步方法。对普通孩子来说,完全掌握他们的跑步姿势,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是,如果掌握几个姿势要点,看上去倒是不错的方法。
关于这一要点,后面会按照顺序进行说明,但这里,请大家暂时先记住“掌握了正确的姿势,就可以跑得更快”。
适合亚洲人体型的跑步方法
抬高腿的跑法
不可取的要点
◎如果过于抬高腿,重心就会向后移动而无法产生向前推动的力量
膝盖向前的跑法
要点
◎膝盖向前的感觉
◎脚落地时,承载体重而向前推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