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密的敦煌藏经洞之谜
20世纪初的敦煌莫高窟是一个冷冷清清的地方。但在这昔日的佛教圣地,却经常有一个人出出进进,他不是念经的喇嘛,也不是信佛的俗家子弟,而是一个道士,他的名字叫王圆。他看着日渐破败的佛教洞窟颇为心痛,雇人对这些洞窟进行了整修。1900年6月22日在清理第16窟时,奇迹发生了,一位被雇来清理洞窟的老农,在上烟休息时,发现墙壁是空的。他赶忙告诉王道士。王道士也很诧异,料想其中必有宝物。他是一个贪心很重的人,怕人来抢宝物,就描淡写地把这件事应付过去了。晚上,他悄悄打开伪装的窟壁,打开洞口,出现在他面前的东西让大吃一惊:里面堆满了卷子、绢画和各种佛教法器。他拣了一些完整的写经和一些绢画,送给当地的官绅。于是敦煌有古物的消息不胫而走。
敦煌是中国汉唐时期中原与中亚、南亚以及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会合点。一批批的宗教信徒,一批批宗教圣地,随着商路的开通,纷纷云集在敦煌。从宋代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曾经十分辉煌的敦煌逐渐为人所忘却。王道士发现的这些所谓古董就是“敦煌文书”或“敦煌遗书”,其内容有佛教、道都、摩尼教、景教等宗教文献,有儒学经典,有官私文书,还有藏文、于阗文、突厥文、回鹘文、梵文、粟特文、希伯来文等现已成为“死文字”的多种文字写本,是5到11世纪敦煌繁荣的历史见证。如此丰富的文书是何时被封上的?又是因何原因而封上的?这些问题从藏经洞被发现至今,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有人认为洞中的文书是被敦煌各寺集中在一起的废弃物,即所谓“废弃说”;还有人认为洞中的文书是因为避免战乱而有目的地藏起来的,即所谓“避难说”。
主张“废弃说”的代表人物是斯坦因,他也是第一个来掠取这批宝物的外国人。斯坦因是匈牙利人,当时在英国所属的印度政府供职。他是一位考古学家。1907年来到了敦煌,几经周折,终于买通了王道士,当斯坦因进入藏经洞时,眼前的一切使他惊喜不已,那密密麻麻的手抄本几乎堆得有3米高。信手抽阅几本,更叫他们叹为观止,因为这些古老的卷轴毫无残缺的迹象,完整如新,既不见破裂,甚至连一页也没有松脱。在沙漠边缘的断崖下,900多年来雨雪不侵,里面极为干燥,正是最好的藏书地方。斯坦因从中挑选了许多好的写本、绢画等,拉了满满24箱写本和5箱艺术品,经过长途跋涉,于1909年运到了英国伦敦,入藏伦敦大英博物馆。他对这些写本和绢画及佛教法器等,都是宗教用品,具有神圣性,是不可随意毁弃的,于是,宗教人士就把这些没多大用处的东西集中在一起,保存下来。同时,斯坦因根据所见到的写本和绢画上的所题写的时间最晚是11世纪初,因此断定这个藏经洞封闭于11世纪初。日本学者藤枝晃也主张“废弃说”。(www.xing528.com)
主张“避难说”的代表人是法国人伯希和,他是一位汉学家,不仅精通汉语,而且还精通中亚的几种文字,当时供职于设在越南的法国远东学院,负责为该院收集有关中国的书籍、艺术品等。1908年,他到莫高窟后,当进入洞内时,虽然洞内的宝物已被斯坦因洗劫了一部分,但剩下的东西也足以让这位法国的汉学家大饱眼福,他决心把全部藏品翻看一遍,再挑选自己认为最宝贵的东西。因为伯希和是一位汉学家,比较内行,所以他掠取的文物虽然数量上没有斯坦因多,但质量远远高出斯坦因所洗劫的。伯希和根据他所掠取的文书,认为这些文物是为了避免当时的战乱而被封起来的。1036年党项攻占敦煌,虽然很快被沙州回鹘赶走,但在1068年还是被党项建立的西夏占领。藏经洞中的藏品中没有西夏文书,而且藏品的堆放也没有一定的顺序和分类,所以伯希和认为在第一次党项攻打敦煌时,为避免兵灾,当时的僧人匆忙将这些东西堆入洞中,封了起来。中国有的学者也主张“避难说”,但他们认为经卷的收藏是受到了黑韩王朝的威胁。
藏经洞被打开之时,正是腐败的清王朝走向了它的末日,从政府到地方官员根本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保护这些国宝。更为可悲的是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者王道士又是一个贪图钱财,缺乏民族责任感的人,就使藏经洞的命运更是悲上加悲。敦煌藏经洞中共出土文物5万余件,目前国内所藏藏经洞的文书仅有9000多件,大量的珍贵文物却身在异乡,我们期盼着它们的归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