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壮丽设计:17世纪艺术中的凡尔赛宫

壮丽设计:17世纪艺术中的凡尔赛宫

时间:2024-0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他的设计一项也没有实行。巴黎市中心地皮有限,卢浮宫也永不能呈现壮丽的景色,如伯尔尼尼使圣彼得大教堂呈现的那样。人们于是看中凡尔赛一个原先的打猎小棚,它一点一点被扩大,最后成为最辉煌壮丽的宫殿。虽说凡尔赛的雄伟壮丽是无与伦比的,它却仍然为17世纪末和18世纪的宫殿建造树立了楷模。

壮丽设计:17世纪艺术中的凡尔赛宫

人们态度的转变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上表现得最清楚。我们知道米开朗基罗曾想使它呈对称十字形,上面覆盖圆顶。这种完美的对称只在一边略有打破,那里将造一个巨大的有三角形山墙的门廊,如罗马万神殿那样。他大概设想教堂建成后周围的旧房屋都要拆毁,让它像16世纪较小的类似教堂一样孑然而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计划就从没有实行过,马德纳建造的长形中殿取代了臆想中的门廊,这个中殿有一个宽阔的正门,既没有特色,又高得足以遮住大半个圆顶,圆顶现在是在它后面相当远的地方了。门前有一块空地,不规则地伸展出去,中心附近竖着一块古代的方尖石碑。这空地不仅是去教堂的必经之路,还可以供人群聚集,在这里接受教皇祝福

68. 吉安洛伦佐·伯尔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柱廊,1657——1666年。

伯尔尼尼以他素有的才华把空地改造成人能想象出的最壮观通道,同时,又基本上弥补了马德纳正门建筑的不足。他围绕方尖石碑造了两条有顶大柱廊,四列纵深的巨大柱子在左右两边盘桓弯曲,包围住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如伯尔尼尼自己所说,就像两条拥抱欢迎的手臂一样。这两条曲廊由直廊连接在教堂正面的两端,由于它比正门矮许多,而且水平地向外敞开,柱廊就通过简单的对比夸大了正门的高度,而且使它看起来显得更接近一些。这儿的一张鸟瞰图多少可以说明这项设计,但只有亲身在回廊的柱子中走一走,并穿过那巨大的中心广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规模和特点。当然,对那些向教堂走去的人来说,这还只是伯尔尼尼的华盖和圣彼得座椅在其中起重大作用的辉煌内景的一支序曲呢!

69. 夏尔·勒布朗路易·勒·沃和克劳德·佩罗设计的巴黎卢浮宫,东面外墙,1667——1670年。

大约在将要完成柱廊和圣彼得座椅的时候,伯尔尼尼作了路易十四的半身像。经过17世纪的战乱分裂,法国这时已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国王在柯尔贝建议下,想改善宫廷的居住条件。伯尔尼尼于是应召去巴黎,讨论市中心卢浮宫的完工方案。他提出好几套建议,正面都以附加的柱子或壁柱为主,向上直升两层楼高。但他的设计一项也没有实行。任务交给三个法国主要的建筑师:勒布朗、路易·勒·沃和克劳德·佩罗,但伯尔尼尼的影响仍显而易见,虽说是被典型的法国式拘谨冲淡了。初看之下,可以说其外观几乎就是一座展开的罗马古典圣殿,但很快就能看出:柱子是成双的,中间和两头部分略微突出,墙上有覆以拱券的窗户和诸如此类在古典圣殿上决不会有的细节。整个外表是一个完整的复合体,以中央为焦点,给人以单一有力的总体印象。一般来说,17世纪建筑也使用柱子、柱顶盘及其他古典建筑成分,但使用的方法是新的。(www.xing528.com)

70. 路易·勒·沃、J.H.芒萨尔安德烈·勒·诺斯特尔设计的凡尔赛宫,1669年开始建筑。

巴黎市中心地皮有限,卢浮宫也永不能呈现壮丽的景色,如伯尔尼尼(及米开朗基罗)使圣彼得大教堂呈现的那样。人们于是看中凡尔赛一个原先的打猎小棚,它一点一点被扩大,最后成为最辉煌壮丽的宫殿。前面已就其内部装饰谈过一些,但它最突出的特点却是宫殿和周围环境的完全融合。它入口的那一面有一个空旷的前庭,伸向深深退往后面的正门。另一面则中央突出,两翼远远地伸向左右,都对着向远方舒展的整齐湖泊和花园。

虽说凡尔赛的雄伟壮丽是无与伦比的,它却仍然为17世纪末和18世纪的宫殿建造树立了楷模。在英国,人们首先会想到布林痕宫;而雷恩格林尼治慈善院很可能主要应归于(虽说是间接的)伯尔尼尼的柱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