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有民办学校问题与转制的必要性

国有民办学校问题与转制的必要性

时间:2024-0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您认为国有民办学校存在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何处?所以清除“假民办”学校势在必行。而当地政府经济困难,百姓支付能力差,那么若是国有民办学校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则应转成公办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则可改成纯民办学校或股份制学校。

国有民办学校问题与转制的必要性

2008年1月

媒 体:《教育信息报》

采访者:言宏

就近入学是国家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国有民办学校虽然在初期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家长的择校心态,使择校费年年攀升,加重了老百姓 的教育负担。

记 者:目前,国有民办的学校有很多种类型,有的是转制学校,有的是“名校办民校”,有人认为他们是畸形发展的。2004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时,您提出应停止“名校办民校”的提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声讨“假民办”的热潮。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国有民办学校退回纯公办学校或改为纯民办学校等现象,特别是在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江苏南通两所“假民办学校”的问题之后,南京市紧随其后在5月份勒令六所假民办学校停止招生。这一举动引发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公众的热烈讨论。对此您怎么看?您认为国有民办学校存在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何处?

朱永新: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好事。不管是退回“公办”,还是改成“纯民办”,都是归队,学校不能公立民营的好处兼得。

我在提交这份提案前,曾在一些教育网站上进行过公示,引来各方评说。我认为不要再审批新的“名校办民校”,对原有的“名校办民校”,要么改造成真正的民办学校 (含股份制学校),要么改造成公立学校;同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确保“名校办民校”的教育收益投入到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中,而不是挪作他用。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我认为现在国有民办的学校,与国外的政府把比较困难的公办学校交给民办教育机构经营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很多是公立转制学校或是名校办的民校。名校的优质师资是由国家培养出来的,名校的形成也是国家长期支持和倾斜的结果。而国有民办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利用国家培养的师资和长期积累的优质资源去赢取家长手中的钱,这样将使义务教育的实现大打折扣。

就近入学是国家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国有民办学校虽然在初期对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强化了家长的择校心态,使择校费年年攀升,加重了老百姓的教育负担。另外,它也导致一些普通公办学校大批优秀生源的流失,进而越办越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国有民办学校还对现有的民办学校造成冲击,因为有些学校教师基本上是由国家发放工资,许多资源包括无形资产都是由政府无偿给予,用国有义务教育资源办高收费学校,将使现有的纯民办学校无法生存。如果“国有民办”之风盛行,将很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纯民办教育,这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很不利。尤其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五年前,一些城市的名牌中学开始办起民办初中,其师资、校舍和财务基本归属于公办学校。据一些学生家长介绍,民办初中的收费高出公办初中数倍,但由于教育质量有保证,很多家长宁愿放弃普通初中而选择这些“名校”所办的“民校”。一位公办初中的校长认为,这些民办初中造成学生家里有钱就可以自由择校的状况,有悖于教育公平,也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使很多普通的公办初中生存艰难。这些“假民办”学校利用国家的办学设施和条件,由公办老师上课,收费却高出公办学校十几倍甚至更多,影响十分恶劣。更关键的是民办初中越来越多,使择校风不断盛行,而公办初中也在民办初中的挤压下生源寥寥,难以生存。所以清除“假民办”学校势在必行

记 者:苏州市在国有民办学校改制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朱永新:主要的障碍在于人们的认识问题,主要是部分领导与一些教师想不通。最后我们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策略。这是指原来已经在名校办的民办学校的教师仍然保持国家教师的身份,档案在教育局,工资待遇不变,只是全由学校支付。新教师们的档案在人才交流市场,以后将按市场化操作。

记 者:同是国有民办学校,是转为公办学校还是纯民办学校,其依据是什么?

朱永新:国有民办学校不利于纯民办教育的顺利发展,所以,是转为公办学校还是纯民办学校,要依据当地的经济和公办学校的情况而定。

我个人认为,一看当地政府的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如果财政实力比较薄弱,对教育的投入很少,则国有民办学校可改为纯民办学校,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民间资本。而当地政府经济困难,百姓支付能力差,那么若是国有民办学校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则应转成公办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则可改成纯民办学校或股份制学校。(www.xing528.com)

二看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少。若当地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不到50%,则转成公办学校;若公办优质教育资源达到80%,可转成纯民办学校。特别是一部分学校,如果在整个的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探索卓有成效,政府也没有继续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撑,且逐步有社会资金进入,学校运行也是按民营来做的,就应把它们推向民办学校,不要再挂国有民办学校的名称了。

就苏州市来说,我们鼓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到公办初中读书,初中布局已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每个“小升初”的学生都可以在公办初中有一个相应的“学位”。苏州4所国有民办学校,基本上是原来的完全中学分流过程中成立的,基础比较好,属于“名校办民校”的类型,其学生占生源总量的14%,苏州经济发展虽然不错,但这几年主要发展了高等教育。要把4所国有民办学校都转为公办学校,政府财力有点吃不消。所以,就进行了股份制办学的试点。我们准备逐步进行转制的探索。

记 者:您认为,在国有民办学校转制过程中,最难办的问题是什么?

朱永新:一是产权要明晰。国有民办学校的产权不明晰,增值部分算谁的?现在,国有民办学校办学最长的已经有10年了,校长面临换届或退休,许多校长的心态很不平衡,他们可能会在换届或退休前发生国有企业曾经发生过的问题,如大量发钱不考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所以,转制学校一定要产权明晰。二是教师利益的保证。要保证教师的切身利益不受到伤害。三是学生利益不能受到伤害,要为他们找好学区,制定好标准。

记 者:政府在这些学校转制过程中应做些什么?

朱永新:政府应支持学校改制,应尽可能把国有民办学校改成公办的学校,扩大公办的优质教育资源,降低收费标准,把转制后的实惠还给老百姓。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用公允的方法保证学校的产权明晰,同时保护师生的利益。

特别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公有学校是国有资产,一般情况下国有资产都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无形资产是无实物形态的资本性资产,它能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获得经济效益。一个优秀学校的品牌一般是经过几代教职员工含辛茹苦树立起来的,因此名校的品牌毫无疑问是国有无形资产。由于以往国有无形资产长期被国有企业及类似学校这样的公益部门使用,并且没有实物形态,因此,在学校由国有民办转型时,无形资产的价值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在改制中,存在低估和不确认无形资产的现象,更缺乏对国有无形资产的保护意识,同时,对改制的决策者缺乏有效监督,从而极易导致其利用所掌握的国有有形或无形资产为个人谋利,低估或不估无形国有资产价值,进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苏州在改制中就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苏州立达学校的无形资产就占了3000万元。

记 者:不少教育界人士认为“国有民办”是政府对民办教育的一种支持,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如何支持民办教育?

朱永新:我认为“国有民办”是政府对民办教育的一种支持这种说法不合适。在早期,民间资本没有进入教育领域,为了吸引民间资本,实行“国有民办”的改制是可以的,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而现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实施条例颁布了,民办教育发展不错,政府就应该退出民办教育的微观领域,让民办教育自身好好发展。

一位校长告诉我,民办学校的存在与否,不在于是不是有政府干预,而是在于它究竟有没有市场。不管是“真民办”还是“假民办”,学校的招生一直很火是一个事实。所以政府退出民办教育的微观领域后如何支持民办教育,应该有很多种模式。比如控制公办学校的规模,给纯民办学校生存的空间;给予资金资助,特别是在民办学校建设大的项目,而自身资金匮乏时;划拨部分学生的公用经费给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对办得好的民办学校进行奖励等。

记 者:您认为“国有民办”这种形式的学校以后的发展走势会怎样?

朱永新:这些国有民办学校的出路大致有三条:一是改为纯粹的民办学校(包括股份制办学),二是还原为公办学校,三是直接停办。我认为,取消“国有民办”,即“假民办”学校,是发展的必然。

当初,人们通过公立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等方法,让家长交纳高额学费以使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其目的,一方面,是可以解决择校问题,另一方面,所回收的巨额资金又可以用于改造薄弱学校,做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全民教育办学质量。现在我们自然可以想到“民退公”的原因是:“公办转制”或“名校办民校”的高收费,将穷人排斥在优质学校门外,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比如,上海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充足,转制学校提高学费已不能适应上海教育发展的形势,那种挂着扩大优质资源的牌子,以高收费为转制目的的学校,已经丧失了它生存的依据。上海将6所学校退回为公办学校也是顺理成章的。

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最好是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自上而下开展一些工作,这样可以加快做好这个工作的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