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由无数潜流汇集而成的长河。当我们了解了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成就之后,我们总会设身处地地想,在商代,商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是老死不出家门半步,还是足迹遍布天下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寻找答案。
绚烂多姿的服饰
由于商代距今时间久远,而衣服又属于难于保存的物品,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商代的服装实物。现在研究商代人穿衣打扮,除了通过古代文献对商代服饰的零散记载外,主要靠考古发现的商代玉、石、铜、陶人像雕塑所显示的衣冠来推测。
尚处奴隶社会的商代是一个由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朝代,处处显示着等级的高低,在穿着上亦不例外。奴隶和平民的衣饰简陋,而奴隶主贵族则要考究得多。
从衣料上看,商代平民和奴隶穿着的大多是植物草茎编织品,手工粗劣,色调单一。而奴隶主贵族们的则相当讲究,衣料大致分两种,即“衣”与“裘”。
“衣”是纺织品的统称,这些纺织品又可以细分为丝帛布和麻、葛布。比较起来,当时的贵族们更偏好前者,即那些柔软舒适的丝绸织物。商代的工匠们纺线主要使用纺轮,石制和陶制的都已经十分普遍。根据考古发现,那些几千年前的工匠们不但已经有了缫丝技术,而且还掌握了如何为麻葛、蚕丝纤维脱去表面胶质的方法,经过脱胶处理的纤维相当结实耐用。此外,他们还掌握了用羊、马、牛等动物的毛制作毛织物的技术。
“裘”是兽皮制成的衣服的统称。“裘”在商代属于比较贵重的服装,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含义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
在服饰上,商代人穿衣打扮最基本的模式就是“衣”与“裳”。“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泛指衣服,但在古时是有很大区别的,“衣”专指上衣和上装;而“裳”则是所有下装的统称。而且,当时的人下装是不包括裤子的,而只有裙子。商代人一般就是上衣下裳,然后在腰间束一条宽带。
饕餮纹瓿
同样,商代各个等级所穿的衣服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大多数奴隶们实际上是没有衣服穿的,只能赤身露体,或是在腰间束条布带。贵族们的服装样式则很精致讲究,而且不同等级的贵族们服饰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上衣的长度和领口的形式上。
据专家考证,当时中原地区的高级权贵们,衣服一般都带有华丽的图案或花纹,上衣的长度到达臀部,袖口比较窄,袖子盖住手腕,无论男女,下身都系一条带褶的短裙。他们的衣领和衣襟与现代的西装相差不大,两边衣襟交叠在胸前,只不过商代人的右襟要压在左襟上,与现代正好相反。中小贵族们所穿的衣服样式和高级贵族们大致相同,只是上衣的长度稍长,前襟在膝盖以下,后襟要达到足部,而且衣服上一般没有花纹。下层平民和奴隶则更简陋,衣服一般是圆领,下摆一直拖到地面。
商代金耳环
商代人已经开始逐渐摆脱了光脚走路的习惯,因此鞋子的质地和式样也显得尤为重要。平民和奴隶大多数仍是赤脚,但也有用树皮、草、麻等材料变成草鞋来穿的。这样的草鞋只有鞋底,用绳子穿起来系在脚面上,就勉强算是一双鞋了。高级贵族们的鞋子多是皮制的,鞋帮比较高,鞋尖向上翘,鞋底是平的。上层集团的统治者和妇女们的鞋子则多是丝织品,同样是平底高帮。中下层贵族们的鞋要简陋一些,多是用麻葛布制成的,式样大致相仿。
除了衣服和鞋子,商朝人也开始有了戴帽的习惯。不过当时的帽子式样很单调,戴的人也不多,他们更愿意注重发型和首饰方面的装扮。当时的人喜欢使用玉制或骨制的簪子来别住头发,已经能做出很多种别致的发型。他们还喜欢在衣襟上镶上漂亮的花边,在衣角、腰带上垂挂各种佩饰,并配戴手镯、项链等饰物。制作这类饰物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除了有玉制和骨制的之外,还有石头、蚌、贝壳等许多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已经颇为精致。
中华饮食基础的奠定
民以食为天,据专家考证,商代时,中国的饮食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不仅有了主食和副食之分,还有了为王公贵族专门服务的厨师,而且在厨师中已经有了详细的分工,也基本上掌握了目前常用的煮、腌、蒸、烤等多种烹饪方法,为中国饮食名扬世界奠定了初步基础。
据考证,商代时的平民和奴隶通常是一日两餐,两次开饭时间大致相当于现代上午九点和下午五点。王公贵族们则是一日三餐的,除了上述两餐之外,还要在晚上加一顿“宵夜”。
根据对甲骨文资料和其他一些考古资料的研究,专家们认为商代种植的作物最普遍的是“粟稷”和“黍”。“粟稷”是当时占最主要地位的粮食作物,这个名称是当时的叫法,实际就是小米。它之所以能成为商代人最主要的粮食,是因为在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下,耐旱的特性使它成为所有农作物中最容易种植的,而且产量比其他粮食作物要高一些,又更易于保存,因此地位最为重要。“黍”就是黍子(去皮后就称为黄米),它的产量不如粟稷,却是酿酒所必需,因此种植也颇为广泛。除了粟稷和黍,商代人也种植麦、稻、菽(豆)等作物,但这些东西在当时都属于奢侈品,只有贵族们才可能享用到。
商代副食与现代相仿,肉食的种类与现代基本没有差别。瓜果、蔬菜等素食的种类虽然远不如现代的丰富,但在当时是属于贵族们的奢侈品,平民和奴隶几乎没什么机会尝到。
据考证,商代人的烹饪方法已经相当高明了。商代的名相伊尹就曾是一位高明的厨师,《史记·殷本纪》里说他曾“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以饮食滋味为商汤诠释治国之道。从他关于烹调的精彩讲解来猜测,商代的厨师们多半已经能烹调出各种精致的美味,否则这位宰相大概无法通过饮食来说明那般深刻的道理的。根据对磨盘、杵臼这些商代前就已出现的粮食加工器具的研究,有的专家认为商代人很可能已经懂得用麦子制作面食;而甑和这两种炊具的大量发现,证明商代人一定已经开始在蒸饭吃了。他们肉食的烹饪方法更是多样,炖和煮是最普遍的方法,此外还有烤、晒干等,并且能够制作腌肉和腊肉。而且当时的炊具也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譬如鼎用来煮肉,鬲用来煮粥。(www.xing528.com)
商代人喜欢喝酒在学术界早已成为共识。在《诗经》中就有很多反映商代人喜欢喝酒的文字,大批酒器的出土再次证明了这一事实。不仅有喝酒用的爵、角;存酒用的壶、卣、;还有盛酒、调酒、温酒用的。商代还没有今天的白酒,当时的酒酒精度也较低,主要有用粮食酿造的米酒和用水 果酿造的甜酒。
商代人在多数情况下,直接用手抓着吃饭。但那时已有了筷子,筷子只有吃蔬菜和肉食时才使用。另外还有一种被考古界称为“匕”的食具,和今天勺子的用途非常类似,但和如今的勺子在样式上却很不一样。匕大部分都是用骨头做成的,前端呈扁平状,被磨制得极其光滑。他们盛放饮食的器具也有了明确的分工,盛饭和盛菜的器具、盛放主食和盛放副食的器具都是有区别的。商代人盛饭用的器具主要是青铜制或是陶制的“簋”,商代的“簋”多为圆形,有两只耳;盛肉的器具主要是盘和豆;盛酒的器具则多为青铜器。当时还没有出现桌子和椅子,吃饭时就席地而坐,因此为了方便起见,当时的食具都带有高高的足。
安居乐业
商代人建造的房屋设计更加合理,居住也更加舒适。从出土的台基、筑洞和建筑构建来看,商城内大有宫殿,小有地穴,单间与套间并存,回廊与重檐掩映,居住条件已经相当不错了。
商代的房舍建筑,已不仅仅是人们遮风避雨的需要,更是身份地位高低的标志。奴隶主贵族们已经住上了数百平方米的寝殿,拥有宽大的回廊和凸出墙壁的重檐,室内“宫墙文画,雕琢刻镂”,被称为“四阿重屋”。而地穴式的房屋,在商城内虽然仍可见到,并且数量也不少,但它已经不是最好的房屋,甚至可以说是最差的了。这种地穴式的房屋是奴隶或者下等平民的居所。
专家推测,商代的平民居室内应该已经有了诸如土床、灶、灰坑席等一些比较简单的家具和陈设。当时的家具陈设很少有木制品,大多是泥土垒造的。屋内最大的家具要算床,当时所谓“床”的概念与现代的不同,是兼有坐具和卧具两种功能的家具,一般的半地穴式房屋中都筑有一到两个长方形的土床,床上铺着竹席或苇席。席在商代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床上需要铺席,人们坐在地上时也需要席子,乃至死后也是需要用席子包裹着放入棺材中的。灶则是居室中做饭的地方,多位于屋子的墙角和墙根处。居室内还有特意挖出的壁龛,用来放置杂物,以及灰坑一类的坑洞,大体上类似于今天的储物柜或是垃圾桶。此外还有俎和禁两种青铜器,其造型和基本功能类似于现代的桌、箱、柜一类的家具,大概也是它们的雏形。
从今天所能见到的商代建筑来看,当时的人已经掌握了颇为高超的居室设计技术,地面划线、以水测平、日影定向等技术已经出现,而且手法相当先进。商代宫殿已经修盖了屋檐,既能保护外围的木结构免受日晒雨淋,又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宫殿建筑中,主要的形式有三大类:四合院式、回廊式和复合式。第一种类似北京胡同中的四合院格局,台基是正方形,四周有围墙,圈出庭院,正殿在北,其余三面都建有廊庑;第二种也是方形,不过屋室都并列在台基上,周围是回廊,廊外有柱子支撑着的挑檐,挑檐凸出,上端是重檐;第三种属于前两种的复合。有趣的是,甲骨文中有一个字,形状与“高”很相似,就像是在屋顶上又加了一层,有的专家认为,这很可能表明当时的宫殿已经有了阁楼建筑。
阴阳直立玉人
玉料呈淡灰色。器半圆雕而为,两面饰纹略异,其中一面,形作一男性像,一面为女性像,皆裸体,梳角形发髻,呈直立状。器于人双足下有一榫,原似作某器之柄用。整体直立式人,早在含山文化中已见,惟作两面不同性别直立人者极罕见,此为其惟一的一件,对了解当时制作玉人的手法和它反映的社会内涵有 重要的价值。
行踪遍天下
“商人”的称呼该是商族人善经商的最好见证,这种买卖经营的传统使他们的足迹遍及天下,加之商代的上层统治者们为了方便对内统治和对外扩张,一向都很重视道路交通的发展状况,因此商代人活动范围之广、交通网络之发达,是令现代人都难以置信的。
当时的交通发达,不仅在王都内有很好的体现,更引人注目的是由王都通向全国各地的道路交通网络。当时一共有6条主要干道,第一条通往徐淮地区;第二条通往东北地区;第三条从河南安阳通往山东益都;第四条通往湖北、湖南、江西等南方各地区;第五条沿着渭水而建,直接通往陕西,可以直达西北各部落;第六条经过太行山向西北延伸。这6条主干道与无数大小道路相连通,形成了一个由王都辐射往整个统治区域及各小方国的庞大的交通网络。
商代的交通网络如此发达与其统治者对于道路建设的重视是分不开的,不过仍然存在其客观上的原因,那就是生产的需要。众所周知,商代以制造青铜器而闻名,其实在当时,作为统治中心的王都附近地区是不出产青铜制造业所必需的各种原料的,全都需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运,这也使得人们不得不把解决交通问题摆在了显著的位置上。再加上当时重商的传统,使许多人都愿意到远方去,这在客观上也促使当时各种地理知识的积累和完善,这对于交通的发展实际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在交通工具上,商代人也已经比前人更进了一步。他们已经学会了用牛和马来作为脚力。据考证,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养牛了,因为牛的负载力很强,又性情温和,容易驱使,因此到商代时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家畜,尤其受到当时中下层民众的偏爱。不过牛虽然耐力强,却也有速度慢的缺点,只适合长途运输货物,或是拉一些比较笨重的货物,高层的奴隶主贵族们是不会对其青眼有加的。贵族们出行基本都是乘坐轻便、快捷的马车,牛车仅仅是他们用来运送笨重货物时的用具。
夔龙纹铜内玉援戈
礼器,玉援呈灰黄色,长条三角形,有上、下刃和中脊,前锋尖锐,末端插入铜内中。玉援很薄,不是实用品,可能用作仪仗。妇好墓中还出土铜钺4件,铜戈91件,铜镞37件,这些兵器樗着墓主的军事权力和地位外,也可以用于实战。
商代遗址中大量马车的发现,使人们确信商代人已经懂得驾驭马车了,不过据考证,马车的用途并不仅仅一种。作为交通工具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作为战车,然 后便是作为狩猎之用。河南安阳曾出土了数十件商代晚期的马车,车子的主体是木制结构,有两个轮子,多数是两匹马拉一辆车。
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推测,当时的人们乘车时都是采取跪坐的姿势的,因为这样比较舒服,同时可以用手扶住车栏杆。乘车时,主人一般坐在右边,乘客在左,因为古人虽然以右为尊,但在乘车时正好相反,左边才是尊位。
据考证,商代时已经出现了水上交通,而当时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舟”。但从当时的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条件来看,要造船实际上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再加上受种种社会条件的限制,坐船绝对不是一般平民能享受的到的,只有贵族们才有条件乘船在水上漂游。各阶层的贵族官员都有自己相应等级的船,而商王更有自己专门使用的船,称为“王舟”。
即便如此,当时的水上交通的确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舟船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渡河之用。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在各地交通要道以及河道交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津渡”,作用即类似于现代的码头。不过它们是由政府专门设来供贵族们来往之用的。而且有的专家认为,当时很可能已经出现了专为贵族们提供行船动力的“纤夫”,但他们并非像后来的纤夫们一样,以肩拉纤绳拽动船前行,而是在水中使力推动船前进。但具体情况是否真的如此,仍有争议而有待进一步考证的。
通过上面所有的考证和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商代时的人们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衣、食、住、行诸多方面都有着很明显的体现。他们已经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已掌握的对自然界的认识、以及各种科学技术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为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便利条件。但与此同时也不难看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无论优越的物质生活,或是先进的社会文化,都只有高高在上的贵族奴隶主才能享受得到,而作为社会下等阶层的平民和奴隶,仍过着悲惨的生活。客观地说,相较于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的确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当时等级制度的森严、社会的不平等、底层人民生活的悲苦,仍是不禁让人叹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