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青铜器的造型变化丰富,说明了青铜器的铸造要符合当时贵族生活繁杂的要求,也足以看出工匠们非凡的艺术创造。器形的创造利用了技术上的各种可能条件,加三足器、四足器、提梁、链条等都是主要的创造。这些器形的美学价值在于形象的创造满足了一定的情感要求。富于变化的各种造型给人以多样的印象,有挺拔、稳重、秀美等不同的感觉。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和造型一样,也体现了商代工艺家卓越的艺术匠思。商代青铜器上流行装饰饕餮、夔龙、夔凤等等幻想出的神话动物。相传的“饕餮纹”,是宋代人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而定的名称。饕餮是古代绘画形象中罕有的正面形象。夔龙、夔凤都是侧面形象,大多只表现一只脚,所以冠之以“夔”字。夔龙、夔凤时常和饕餮纹混合组织,例如相对称的一对夔龙,就共同组成了一个饕餮纹。饕餮纹一般布置在器物的主要装饰面上。夔龙、夔凤纹则在次要的装饰面上。
四羊方尊
全器最独特之处在腹部四角上都铸有一大卷角羊,每羊胸与尊腹合为一体,羊足铸在圈足上,而羊首、羊角则凸出器表。尊的四个肩部浮雕出极为生动的四条龙。据考察,羊角与羊头均系采用了分铸法后,再与全体铸接在一起。此尊器制浑厚,造型雄奇,设计精巧,采用分铸、平雕、高浮雕方法,使全器浑然一体。其风格特点不但在同类器中独树一帜,也是商周青铜器中的奇珍。
商代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也有直接取材于现实动物的。最多的是蛇、牛、虎、象、鹿、蝉、蚕等。而在此基础上,龙纹大量出现,成为商周青铜器中常见的纹饰之一。从商代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龙纹的变化形式较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青铜龙夔柱形器
器身为上大下小的圆柱形,上端站立着一条昂首向前的龙。龙的下身紧贴器壁,两个后爪紧紧抓住器壁的两侧,尾巴向上卷曲。龙口大张,露出齿牙,似乎想要呼啸而飞。在器壁的另一侧还有一条夔龙 向下爬行。
一、爬行龙纹,即龙纹形象,和兽面纹一样,此种龙纹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盛行时代约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早期。
二、双体龙纹,即以一个龙头的正面形象为中心,躯体向两侧展开,常饰于青铜器颈部的狭长范围内,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www.xing528.com)
三、卷龙纹,龙的躯体作卷曲状,其中一种是龙头的正面形象居中,躯体盘绕其外,形成一圆形,多饰于盘的中心,见于商末周初。
杜岭方鼎
口部近似正方形,平折沿,上有拱形立耳,壁微内收,平底,空柱状足。器壁四周均以饕餮纹与乳丁纹装饰,足部亦铸有饕餮纹与弦纹。
几何纹样也是商代青铜器多用的纹样。除了排成行列的四瓣纹及圆涡纹外,最多的是不规则的云雷纹,常装饰在空白处,作为底纹,或装饰在上面所说的幻想的或现实的动物纹样之上。
总的来说,商代青铜器大多装饰丰富,花纹布满全体,并有上下层次;也有少数青铜器装饰简单,甚至朴素无饰或仅有一道弦纹。除了平面纹饰之外,商代青铜器上也往往有凸起的立体装饰。如器物的耳上或上的牺首,或某些器盖上的兽形钮。这些兽形具有商代雕塑的一般风格特点及商代雕塑处理形象的特殊手法。
兽面纹铜瓿
瓿颈部饰有两道弦纹,肩部饰长鼻兽面纹,腹上部和圈足各饰目雷纹。腹部饰兽面纹,双目凸出,其余部分铺饰雷纹。圈足上部有三个不规则镂孔。瓿的器型存在时间不长,约在商中期至晚期,发现数量也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