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在台北逛花市,路经信义路与建国南路口时,突然被闪闪发光的捷安特招牌吸引住了,在好奇心驱使下,我决定进去一探究竟。店里的空调舒适柔和,与外面蒸笼似的湿热相比,简直是世外桃源。地面和墙架上放满了各种尺寸、类型和颜色的自行车,真正是琳琅满目;店员在忙着招呼客人,指手画脚的,好不热闹。我注意到从天花板垂吊而下、悬挂着一台别致的车子,颇有“本日特展”的架势。看到标价新台币350 000元,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惊呼这可不相当于美金11 000元吗?这价钱足够在上海买一台国产小轿车了!我忍不住拍拍店员的肩膀,请他确认价格。店员转过身来,笑容满面地看着我说,“没错,先生,这是我们最近推出的、最新型的碳纤维自行车,所标的价格是正确的。如果您有兴趣,我可以帮您登记在等候名单上,预计两个月,就可交车。”
回想起25年前,巨大机械公司董事长刘金标说,碳纤维自行车的目标售价会是2 000美元。我当时反驳说,谁会花那么多钱去买一辆自行车呀?他很礼貌地回答:“林所长,看来我不能把您列在我的第一批顾客名单中。”往事历历在目,在这光景,我倒真想问问刘董,为什么他的产品对我来说,是越来越高不可及了。
以材料技术建立新品牌
年届76岁的刘金标穿着制服,看来格外帅气。在暌违将近25年后,我们热烈地握手,庆贺故地重聚。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大甲总部的会客室,简朴大方如故,很显著不同的是现在墙上挂满了许多奖章奖牌。其中最为醒目的,是自1990年代起陆续因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颁发的台湾产品形象金银质奖。许多相关得奖的产品都是台湾第一,甚至亦是全球首创的。
我称赞他能够保持运动员的体态,不像是一般亿万富豪或呼风唤雨的大老板,一点也看不出数十年来酒肴应酬累积的痕迹。他显然颇为得意,高兴地说,这得归功于他据以成名的优秀工具——也是玩具——碳纤维自行车。骑自行车上班是他正规的日常运动,此外他多年来屡次参加环岛或其他长距离的自行车运动。最长的一次,是2009年他参加两岸自行车手从北京到上海的骑车旅程,全程超过1 668公里;他应是队伍中最年长亦最知名的团员。
在许多方面,他跟我在25年前认识的那个刘金标一样:谦和有礼,坦直率真,我脑海里仿佛重现1984年我们首次会面的那一幕。在一场以“发展产业技术加强产业竞争力”为主题的会议中,他为台湾中小企业的困境大声疾呼。他说在美国市场,标准自行车的平均售价,已经压低到100美元以下,台湾产品夹在精美高价的日本车与简陋廉价的印度车之间,腹背受敌,竞争惨烈,但是政府和工研院对协助台湾产业的作为却十分有限。
我当时出任刚成立的工研院工业材料研究所所长,自觉要对台湾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传统性工业,要作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在1980年代中期,常常到全省各地和实业家见面。在这个时候,工研院以开发电子技术闻名,为台湾产业开辟了新的机会,成效已经非常明显了。然而大部分的传统性工业,觉得政府只看着新产业,忽略了他们。所以我认为工材所应该多照顾些传统工业,协助他们从事技术升级。我当时亦正在策划工材所未来的方向,使能为台湾整体的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在多种场合中,我常常宣扬通过三个工业产品的基本元素去加强竞争力,那就是设计、材料和制造。我称它们为工业产品的三大切身技术(Relevant Technology),就像中国古鼎的三个脚一样。这三项对任何产品,无论技术性高低,传统或新式,都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在这次运动产品的产业会议中,巨大公司的刘董事长不想放过我,要求我说个明白。
我说那就让我们将这三种元素放到自行车上来思考吧。自行车设计不外乎是一个车架加两个轮子,一时看来好像没什么发挥的空间,对吧?在制造过程方面,各位比我更了解,此外,任何用机械取代人工的建议显然得增加设备投资。那么材料呢?各位能不能考虑采用新的制造材料?市场能不能接受同样大小但更新颖轻巧的自行车?
听到最后一个问题,刘金标的眼睛里亮起光芒。他已听说工材所在开发玻璃纤维网球拍,市场上很受欢迎。这种球拍易于操控,球员非常爱用;拜轻量球拍之赐,许多球员甚至能发挥新的技巧!但玻璃纤维的强度足够吗?骑自行车在公路上有很多安全的顾虑。
对于这点,我说,强度不成问题,可以改用碳纤维。我们已经有实例证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合金钢材一样,而且已经成功地运用在高功能的机械上,例如直升机螺旋桨叶片。一般来说,在同样的体积和性能下,它的重量只有金属制品五分之一。此外,就像塑料、碳纤维复合材料能耐腐蚀;众所周知,腐蚀是金属材料的先天缺陷。我建议我们可以一起研究开发,说不定可以创造一个新品牌。
我想刘金标当时就定下迈向技术创新之路的决心,当时巨大公司的制造主要是代工,最终产品大都是贴上别人的名字如Schwinn等等,自己只拿到微薄的加工费用,说穿了,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刘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企业家,他希望有自己的品牌,能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所以这碳纤维复合材料,说不定会给他一个崭新的机会。
基本上这就是台湾碳纤维自行车发展的开端,实际的过程当然并不如看起来那么简单。
产学研合作
1985年夏季,巨大机械公司与工材所签订合作计划,共同开发以碳纤维及环氧树脂聚合物为基材的自行车架。材研所负责研究材料配方、迭层设计、基本制造方法,以及设计物性和效能测试。而巨大公司则负责厂内制造、质量保证、现场试验与市场推广等。工材所原在“经济部”支持的工业材料研究计划项下,对于复合材料力学、聚合物制备及材料处理等已具有经验,和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校亦有许多合作研究在进行,清大的马振基教授就是常来工材所指导的一位。所以与巨大公司的合作案便由复合材料小组执行,订明和此项目相关的支出如物料、仪器、工时、人事等成本则由巨大公司负担。双方并同意研发产生的专利权属工研院工材所拥有,但巨大公司可在支付授权金后,优先取得商业使用的技术授权,工材所并有提供技术辅导的责任。刘金标和他的总经理罗祥安,亲自督导公司内的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金标和罗祥安的合作领导非常优越,是30年来台湾企业领导协作管理的典范。
工材所团队由项目经理刘荣宪领军,包含大约十名成员,包括刘荣隆、刘文亮、陈中屏、姜达铭、吴宗麟等。这些人员,基本上是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及成功大学的毕业生。其中有几位对高分子及涂料产业具有实务经验,并且熟悉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预浸渍体(Pre-preg),但没有人对碳纤维有研究。因为当时碳纤维具有战略重要性,受到美国多边出口管制委员会(CoCOM)的严密管控,在台湾属于罕见材料。多年之前我曾在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使用过高强度Kevlar聚酰亚胺纤维,这是应用在许多高功能机电器材的复合系统的重要成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这是一项棘手的挑战,我们需要专家的协助。
全球化技术
幸好我的朋友蔡维仑博士因为公务要来台湾,他是国际上复合材料力学的知名学者,从前是美国空军莱特斯毕德逊基地(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此时已从空军退休,在斯坦福大学担任研究教授。他精通复合材料力学、产品设计及物性关系,因此我请他到工材所给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上课,讲授一套有关碳纤维设计及加工理论的速成课程。
工材所的年轻学员得此机会由大师教导,深受启发,认真地投入学习。蔡博士也受到他们孜孜不倦和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所感动,他表示过去很少看到如此充满学习热诚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工材所小组成员对碳纤维环氧化物的制程设计及管理、结构性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等,已经有很好的概念;至少他们已经学会如何独立执行技术工作和评估测试的结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及反复的试验探索,我们终于能向巨大公司,提供一系列的碳纤维环氧化物自行车架的制造方案的选项;这些选项都通过了我们在实验室中的测试。
刘金标看完这些资料后,静静地说:“我们如何确定这种材料在自行车上真正可用并可以耐久?”
他提出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理所当然。合金钢材特别是铝合金在自行车上普遍使用,已数十年。民众熟悉这些材料,能放心使用,但碳纤维环氧化树脂是什么东西?这就像新来的陌生人一样,在小区里格格不入,没有人认识他,更别说相信他了。
针对巨大公司的疑虑,我们马上研究碳纤维环氧树脂自行车在实际使用环境下的耐久性。很明显地我们需要建立特殊测试设备和方法,但若要从头做起,在时间和经费上都会是极大的负担。就在我们转而向外寻找协助的时候,荷兰TNO很快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多年来,我们一直与全球重要的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
骑自行车在荷兰是很受欢迎的运动,据说荷兰的自行车数量几乎是人口数的两倍,在城市与乡村间,沿着公路都设置了自行车专用道,因此荷兰人自然十分关心自行车的安全问题。与工研院性质相似的“荷兰应用技术研究院”(TNO),已建立了完善的自行车专用测试实验室。这个实验室能赋以自行车多类型的负荷、骑车模式和姿势,在不同地面及天候环境下测试它的性能。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亲自去访问TNO,评估他们的测试方法和设备,回台湾后立即安排,送我们的车架原型去作全面的测试。
我们再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配方及迭层配置,改良车子的性能,在反复进行试验和调整后,找出具备最高耐久性的最佳参数组合。事实上,我们的测试是持续到许多金属零件断裂或损坏,但复合材料车架仍是完好为止。
看到这些数据后,刘金标很高兴,他满意了,便决定投入生产,他计划于1987年间正式将产品以捷安特品牌推上市场。捷安特是“巨大GIANT”英文名称的音译,表示快捷、安全、独特,非常响亮而翔实。这个品牌问世后,甚为轰动,广受好评,巨大公司并于1991年荣获台湾产品形象金质奖。
品质至上(www.xing528.com)
在我回忆这个历程时,会议室中洋溢着愉快的气氛。我不觉得带着一点邀功的意味问刘金标,对他而言,恐怕这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吧。
没料到他说:“不,这带给我很大的烦恼。”我惊愕之余,一时语塞。好不容易吸了一口气,恢复镇定,准备接受更多意料之外的批评。
他慢慢地说:“美好时光,那是以后的事。”他微笑着说明:“这应是很自然的。你的工作是完成了,我的工作才刚开始。当时我们实在还没能掌握这项技术,每天要跟生产线上此起彼落的技术问题相搏斗。”
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工厂作业,但也可以想象制造是最繁重的挑战。事实上,处理碳纤维预浸渍体对巨大公司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工材所的材料系统配方,需要特定纤维设计迭层的贴合,经过精确的热处理,才能获得所需的物理性能。此外由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做小量试验是一回事,但放大到工厂规模由生手处理,那就全然不同了。任何在成分、程序、时间、压力和温度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最终产品的差异,影响到成品质量和制造成本。这是技术性很高的制造程序,需要有相当训练的技术人员、一步一步地笃行,绝不是以前只要将金属管来料锯开纽合的简单操作可比。
面对挑战 扭转危机
显然,双方都预见了制造上可能的挑战,但却也都低估了挑战的困难度。
材质的问题没有表现在车架的本体上,而显示在车架上的金属接合点。不同材质的接合一向是工业产品的难题,需要针对特定材料系统在特定应用环境下作深入的探索和磨合。工材所项目小组对于接合点只作原则性考虑,所设计的安全系数显然是不足的。虽然所有原型样品的测试都没出现接合或黏着问题,但在工厂里因配方及制程条件等变动的加乘作用,任何系统缺陷都可能被放大。巨大公司的质量管理甚为周密,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刻去追踪解决。
当一切技术工作仍在进行中,部分新型自行车制品已经推向经销通路中。刘金标得知这些接合点缺陷,未来可能在使用时浮现,所以他主动下令召回产品。这是一项非常正确但所费不赀的决定,但这杜绝了一切可能发生在新产品上的故障、损伤或意外,保障了品牌的信誉,但自然亦有代价。
总计巨大公司召回了近千台的碳纤维自行车,全部被埋进新工厂实验室大楼的地基里。套用刘金标自己的说法:“这是一项痛苦的决定。”听他诉说这一段经历时,我非常沉重,丝毫没有因为事隔25年而减轻心中的难受。
虽然工材所技术人员常常访问巨大公司,但只是在应他们的要求,提供咨询和协助,不容易知道较机密的管理数据。很遗憾地,我在1988年担任工研院院长后,个人对这项项目的追踪亦不像以前仔细。
回想起来,我当时若得知巨大公司所经历的接合问题的程度,肯定会立刻寻找解决的方案,并可能寻求外援。但若消息走漏,当可能会造成市场的疑虑。因此先保持机密,由公司先独力承受此项挑战,或许是刘金标权衡下的抉择。最后由于这种努力,巨大公司建立了更好的技术团队,获得了重要的实务技术(Knowhow),使它在碳纤维自行车制造上巩固了领导者的地位,打造了捷安特的响亮品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技术达成创新莫过于此,这个案例应是科学研究付诸商业化的极好教材。
培养独立技术能力
在1992年左右,我注意到巨大公司在以自有的“一体式”制程,在碳纤维自行车新产品在线有了重大进展。我很高兴看到工研院的技术伙伴,能持续从事技术升级以加强本身竞争力。捷安特的这项成就,在1994年又获得国家产品形象金质奖。
对我来说,巨大公司现在已被广称为捷安特公司,是工研院的模范技术伙伴。因为它能积极开发自有的技术知识,在国际市场上力争一席之地。加上它的全球营销经验、经销网络与对质量的坚持,捷安特自行车能享誉全球,并非意外。此后他屡获国际奖项与认证,对捷安特的全球经营,可说是如虎添翼。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巨大公司由中小型制造商成长为全球化企业,营收提高将近十倍。捷安特碳纤维自行车获得“台湾精品”的认证,它亦成为台湾产品的一个国际品牌。
自行车是一个传统性的产品,但经过新材料和新制程的应用,它已转变为科技性的产品,得到了新的生命和竞争力,如图3-1所示。
图3-1 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
后来我注意到巨大公司为了改善制造能力,建立了许多质量工程计划,包括六个标准偏差(Six sigma)和精实技术(Lean Technology),这些是它们在建立技术上努力的结果。现时代的碳纤维自行车,是一个传统性外表、科技性内涵的制品。
企业的社会责任
听了刘金标说明他如何决定召回市面上可能有问题的产品,我深受他对顾客和社会的责任感所感动。这充分反映了企业价值,也是商业道德的一课。
我认为企业是对顾客,不论是个人或团体,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平台,这些产品或服务,在整体上必须对顾客和社会具有价值。不论公司的性质为何,它必须言而有信,销售如所承诺的质量、价格和交递。这样的企业,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并成为它所服务的社会中能负责任的公民,捷安特的作为就是这个原则的具体实践。
无怪乎它的产品广受全球顾客欢迎,捷安特公司的销售额在2010年已成长超过6亿美元。碳纤维自行车产品线目前约占总销售车数的2%,但它的营收比例则高达近20%。所以,质量至上、顾客导向和社会责任绝不仅只是优良管理实务而已,这些企业价值是多样化经营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这是刘金标三十年成功故事的启示。
创新是企业家的平常心
我问刘金标,如果在1985年当时他完全知道过程上可能遭遇的困难,还会不会决定研发碳纤维自行车。针对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会,一定会。”
他接着说明,企业要能在全球化竞争,就得持续创新,必须勇于面对挑战。“要成功,企业必须面对消费者,了解他们随时代变化的不同需求。世界在变,我们不能站着不动,自满于现状。”
刘金标在1990年代初因推出碳纤维产品,在全球市场取得遥遥领先的地位,但时至今日,许多台湾与中国大陆业者也纷纷投入这个领域,所以他的企业必须维持在技术与创新的前沿。近年来他也开始投入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当然,整体自行车的轻量化要求仍是焦点所在,他认为材料与能源技术创新将是未来的重要需求。
刘金标从不隐瞒对自行车的热爱,他相信骑乘自行车是最佳的运动方式,零污染又能让人增进健康,享受自然,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做得到的简单活动。他希望世界上更多人走出户外享受骑自行车之乐。根据报道,全球仅有15%人口骑自行车,他愿以传教士的热忱去打动那遗失的85%,他相信“自行车文化”可以造就绿色环境与和谐社会。他致力推广骑乘自行车的生活方式,不是为了推销特定产品。由于他年事已高,但仍然尽可能每天骑车,这种积极的作风已引起广大的社会注意。
我们热切地握手告别,互道珍重。步出捷安特工厂时,我看到职工们忙着处理许多带有捷安特商标的碳纤维自行车,工作虽然忙碌,但似乎都享受这家享有技术和市场领导地位的龙头企业中的环境,他们的工作成果已以不同的面貌奔驰在世界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