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把科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过程:先用财富创造新知识,再以知识创造新财富。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不是光有科学或技术就可成功。许多科学家或工程师,高估了自身的能力,总以为一个个人就能独立完成科技产业化,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或者叫他“迷思”吧。实际上科技产业化是需要很多不同才能的结合、共同努力才能成功的。我们看看从基本研究到销售服务这整个过程中,其间经历了什么步骤。请参考图1-4。
图1-4 创新的过程: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化
基本研究是探讨自然界的真、善、美,以追求知识为目的。应用研究是寻求知识的应用,以解决社会问题或工业问题为目的,这就关系到经济价值。接着是产品和制程的开发;然后是试验性的生产,亦就是批量性的试制。经历这些步骤之后,才能谈到商业制造、销售和服务。
这以科技为源头,逐步往市场推动的程序,是技术导向性的产品开发,通称Technology Push,即技术推动。技术推动的优点是合理性高,容易作计划管理,多以技术人员为领导。这个程序的缺点,是达到商业化时,市场可能仍未成熟;或者市场大好,但已为他人捷足先得。
创新过程中亦常以需求为源头,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向科技端寻求解答的,这种产品开发通称Market Pull,即市场拉动。一般来说,这种做法多以市场人员为领导。这种程序的优点,是能充分了解市场的动态,但缺点是如缺乏若干关键技术而需开发时,时常产生空隙,以致错过了大好商机。
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很少是直线性的从一头走到另外一头,往往中间有许多大小循环;许多时候,需要几个平行的步骤,然后往复推演。然而图1-4中所表示的这些步骤,肯定都会遇到的。
一般来说,创新过程的前期是研究,是科学的范畴;中期是开发,是技术的范畴;后期是商业化,是产品和服务的范畴。由此可见,科学研究和产品商业化,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槪念。(www.xing528.com)
科学探讨以大学为主体,产品商业化以企业为主体,两者自有极大的差别。从任务来说,大学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使命,企业主要是为股东谋利润。从工作产出来看,大学要培育优秀的毕业生,并从事高端的研究;产业是制造和销售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从量度成功的标准来看,大学以学术地位、毕业生的就业和表现、在校教师的研究质量为标的。产业的成功标准一般说来,不外有三:能否占有市场,能否创造利润,能否持续经营。
归根到底,大学和企业是两宗不同的事情。相似的地方是,它们都需要有优秀的人才和杰出的管理。所以政府或社会,如果要求大学都能变成企业去营利,那是不合理的,是不可能的,亦是不应该的。如果对大学施以压力,要求他们去开公司求自足、谋利润,最后这个国家一定没有一流的大学,亦不会产生一流的企业。大学的教授或学生可以离开大学去创业,并通过技术移转和大学建立多种科技合作的关系,这是正常而健康的。但头戴两顶帽,脚踏两条船,不论是船或船夫,最后必难达到彼岸。
从投资层面来看,产品制造比科学研究需要更多的资金。一个科学家在研究时,可能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都失败了,但他不屈不挠地继续改良和努力,如果第十次成功了,他只要把新的观察、新的发现确定了,就可以对外界公开发表。但在产品制造中如果在十次中只有一次成功,他肯定是不愿意公开说明的,因为那是绝对没有经济性的,这个公司亦会濒临关闭的危险。所以把科学结果开发成为可制造的技术(Manufacturable technology),是必要的步骤,这就是技术研发的重点。产和学之间的桥梁是研,道理是很明显的。
一般来说,一个工业程序,如果没有80%以上的合格品率,是不可能商业化的。一个公司能否获利,往往就在合格品率的最后几个百分点。所以从事技术开发工作,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以支持重复的改善,最后才能成功。以电子业为例,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开发,投入的资源一般来说,约是1∶10,在生物医药产业约是1∶20。
资源投入也和公司本身的定位有关,像许多石油公司,营业额虽大,投入在研发的资源只有1%不到,只进行维持营运的更新改良。我在工研院担任院长的期间,曾倡议公营企业以中国石油公司及台湾电力公司为首,每年固定提拨1%的营业额支持政府相关产业技术的研发,可惜未能实现。虽然对这些公司本身的营运来说,研发的功效不一定直接,然而能源产业毕竟是影响国家竞争力非常重要的一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