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士军
当几十年前,彼得·杜拉克提出“不创新,即灭亡”这一警句后,整个世界在事实上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句话的真知灼见,甚至大可以应用到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可以应用到企业以及教育、金融各种组织机构,小可以应用到个人──尤其所谓的“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身上。时至今日,问题已不在于创新是否重要,而在于如何能够实现所称的“创新”。
累积至今,有关“创新”之主张或理论可说是车载斗量,汗牛充栋,往往使人有莫衷所是之感。然而,拜读了林垂宙教授大作后,深深感觉,这是继他前一大作〈中华崛起来〉(2010,香港大学出版社)之后,再一次提出一整套经由长时期深思熟虑所孕育的结晶,相信对于当今台湾社会以及政企学界对于创新的想法和做法,有如醍醐灌顶。
创新不是一种单线发展的程序,而是一个多面向和多层次的系统
传统上,人们讨论“创新”,往往采取一种一条龙式的“程序”(process)观点:自“基本研究”至“应用研究”再至“产品与制程开发”,经过“试产/销”以至于“规模化产制”再到“销售与服务”。这显然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线性思维;事实上,如本书所论述的,创新乃一种多面向和多层次的“系统”。
将这种“系统”观念应用到一个国家或社会上,创新之出现,乃取决于十分复杂的条件与因素,互相激荡与互动而来。首先,本书清晰地区别科学、研发与创新三者间的差异:“科学”所追求的,乃是新的知识,尤其表现为“理论”的形式,这种“知识”属于人类所共有;“研发”所追求的,乃是某种独特的“技术”,人们可以利用技术以达成某种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相较而言,创新不同于科学理论和实用技术,其目的在于创造某种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服务;重要的是,此种“市场价值”,并非取决于产品与服务本身,而在于它们所创造出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和满足。不可否认的,这三者之间固然存在有某种密切关系,但它们又各有其本身之活动范畴与规则。譬如说,技术根源于某些科学知识或理论,但从科学知识到技术发展这一过程并不简单,也非直接;而创新的成功,也并不只靠知识或技术本身,有时甚至不需要靠新的知识或新技术,而在于其有效的经营模式。因此要推动和实现创新,必须有一整体观点建立一个能够统领这些复杂构成要素的架构。
一个由作者亲身经历所孕育的总体创新架构
本书中所发展的,就是这样一个总体架构。基本上,它包括有三个层次:一是如何发掘与利用有利于创新之外界环境因素,二是如何发展和建立一种相互分工与协作的创新机制,再则是最根本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令人敬佩的,也是本书的特殊价值,在于这一总体架构,不是教科书式的,而是作者以亲身经历与参与的台湾在过去四五十年的历史经验为主轴,并参照美国硅谷的事例所发展出来的,弥足珍贵。
愿景是动力来源和指南针(www.xing528.com)
首先,创新不会发生于一个真空状态,它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如国际环境和潮流所带来的机会与竞争,所处社会层次的基础建设与文化价值,加上政府政策与法制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群聚等,创新要从这些环境或条件中获得营养与支持。在这个层面上,作者特别强调社会愿景的根本重要性;有了某种足以激励人心的愿景,才能赋予所有参与者以努力奋发的热情,并导引策略和政策发展的方向。
其次,所谓创新机制,就是由产、政、学、研四类机构所形成的一种机制,它们各自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互相搭配及协调以支持创新活动。但是在本书中,作者特别将讨论的焦点放在属于“研”这一部分机制上。譬如以大学而言,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然而这种上中游性质的研究往往和企业所致力的产品与服务开发间,存在有某种鸿沟,因而有赖像工业研究院所扮演的“桥梁角色”予以连接。
这种创新机制的提出,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政策和策略上涵义。有了这一架构,不同性质的机构才不会以为自己要包办整个创新程序──由基本研究到产业化,或由原料到产品再到经营模式开发──而是根据本身之能力与专长,设定本身之定位和其他性质机构互相配合。
譬如以作者最为熟悉的工研院为例,书中说:“它的能力再强,如果不尊重这个定位,企图向两端发展,便会走入它所不擅长的领域,而被边缘化;或者促使两端反向整合,就把它压缩以至消失了。”同样地,大学也应该有自己的创新定位,不宜捞过界,更不可追求急功近利,侵入企业或研究院的角色领域。例如目前许多大学孜孜一意地,只是在追求排名先后或发表论文篇数多寡,就是令人忧心的一种现象。
不可或缺的创业家和创业精神
真正说来,本书和一般纯粹自经济或科技观点探讨创新之最大不同,在于特别强调创业家团队与文化价值之重要,这一部分的讨论几乎占了全书一半篇幅。有关创业家的关键角色,诚如书中所言:“无论任何方式的创新都需要创业家去实践执行,才能实现”,也就是要靠创业家所坚持的理想、热诚和毅力,才能排除困难向前推进。书中并举出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所出现的创业家,如爱迪生、莱特兄弟和福特,20世纪中的惠莱(Hewlett)和派卡(Packard),比尔·盖茨(Bill Gates),戴尔(Dell)以及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Steve Jobs(Apple),Jeff Bezos(亚马逊)与Sergey Brin &Larry Page(Google),Mark Zuckerberg(Facebook)这些人物。令人惊奇的是,他发现,这些创业家都不是出身于某科学院或工程学院院士,然而他们所表现的洞察力、冒险力、行动力与毅力,赋予创新不可或缺的动力。
非常幸运地,在台湾也产生了类似的创业家,书中以专篇描述了十多位这样的人物,分别说明了他们如何在创新事业上所发挥的开创和带头作用。谈创新,如果没有这些创业家以及他们所带领的团队,我们难以想象台湾过去所创造的经济奇迹是如何发生的。仔细读来,本书以这些创业家的成功故事作为本书主体,并非只是教人如何致富之道,而是从这些成功案例背后发掘所蕴藏的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一方面代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底蕴,另一方面,作者更大声呼吁,我们应如何加以发扬光大以支持地球未来持续性的发展。
读罢全书,对于本书作者垂宙兄之博学深思及民胞物与的胸怀,不得不表示衷心的感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