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颜祥
为林垂宙兄所著的《创新四重奏》写序,是我莫大的荣幸。
垂宙兄是知名的材料学者与管理专家,旅美多年有成,回台后先担任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工学院院长,后出任工业技术研究院材料所所长、工研院院长,主持台湾工业材料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推动台湾产业发展,并规划扩建工研院新研究院区,奠定工研院长期发展良好基础;他对台湾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贡献。
垂宙兄领导工研院期间,适逢台湾产业升级的关键时刻,社会上下齐心为发展经济而努力。科技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产、政、学、研的紧密分工合作。工研院适时扮演关键枢纽角色,先引进尖端技术,加以吸收改良之后,再移转产业生产,带动了新兴产业崛起,同时也引领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在这段时间正在“经济部”服务,主管科技发展项目业务,因与垂宙兄及工研院各单位来往频繁,对各项重大科技项目之规划及进展,知之甚详,亦乐为协助,共襄经建发展大计。工研院的成功营运模式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典范。
垂宙兄在本书中,详细说明产、政、学、研四重奏的各自角色,以及整合产生综效的关键因素。书中指出“定位清楚、连结紧密”是台湾新竹与加州硅谷得以成为科技创业摇篮的基本要件,而人的热忱、决心与毅力,更是将创意落实成为创新与创业的主导力量。
书中也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机制,有采取自由放任的“分离独立”模式,也有采取“集中整合”的做法,但是“定位链接”模式仍然是符合科技创新的最有效机制。台湾有幸在许多先贤的领导之下,能够勾画一个成功的模式,并戮力执行,而有今日的成就,实在值得大家珍惜。
本书详细讨论了工研院模式的成功要素,由定位为“民间组织,研究开发工业技术,提高整体工业水平,增进社会福祉”开始,到工研院组织制度的设计,绩效评估的推行,人事与财务管理机制的落实,以激励为基础的行政措施,多形式、多层面的技术的扩散等。甚至如何面对社会的质疑,与各界沟通,化解“与民争利”的误解等,书中都有清楚的阐释,的确可以作为国内外典范学习的参考。(www.xing528.com)
“创新四重奏”一书,又从环境制度回到人才的核心议题,不论是产、政、学、研,都仰赖人才运作落实。书中列举了12个值得学习的案例,由巨大的刘金标董事长开发碳纤维自行车开始,到三芳化工的王敬堂董事长引进超细纤维技术,多数与工研院都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也看到企业负责人如何坚毅地克服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这些案例由垂宙兄现身说法,读来更具亲切感与说服力,值得读者细心体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也引介了工研院出身的成功专业经理人,如投身创投事业的胡定华董事长、耕耘半导体业的卢志远博士等,各在专业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工研院院友”已经成为台湾产业的金字招牌,也见证了实务人才在创新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台湾目前又进入了另一个产业结构必须加速调整的阶段,这个阶段更须仰赖自主技术创新,以及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产、政、学、研四重奏的基本架构不需要改变,但是各自内涵则要有重大的调整,而主导力量仍然以人为核心。
台湾企业投入研究开发已有相当增加,但是仍然不足以因应国际竞争。政府的角色已在转向,以塑造环境为主,但需要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在政府大力支持之下,台湾学术研究能力已具相当水平,但是有价值的智能财产创造力依然不足。研究机构赖以发展的技术引进移转模式已捉襟见肘,扩大前瞻先进技术开发的需求已迫在眉睫。垂宙兄指出了台湾以及工研院成功的经验,但是新的挑战则需要新一代来积极面对,以建立更有效的产、政、学、研合奏机制。
垂宙兄离开工研院之后到香港科技大学任教,视野又从台湾扩大到亚太地区,也看到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对台湾工研院的经验,具有高度的兴趣。“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是台湾当前产业处境的写照,他适时完成本书的著作,相信可以提供关心台湾产业发展的广大读者一个反省、精进的机会。
再度感谢林垂宙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真知灼见,相信本书的出版,可以启迪国人掌握科技创新的精髓,共同使台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我以最诚挚的态度向所有关心台湾产业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的广大读者推荐本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