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探讨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探讨

时间:2024-01-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以创新的精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乃是当务之急。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实施一定专业背景下的通才教育,大力开拓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自动化人才培养的探讨

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前提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本文结合学校和自动化专业在培养人才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以及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抛砖引玉,供讨论和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当以现代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其目标取向,一是面向21世纪的,能为高科技迅猛发展为特征的社会服务;二是具有中国特色,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奉献。对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其具体培养目标的确定,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并将其落实到专业方向的设置、育人环境的构建、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等方面。

1.从社会需求看目标定位

社会的需求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它主要体现在专业的设置和方向的选择上。以自动化专业为例,在现今的各行各业中,不论工业生产过程、精益农业,还是航天、航空、国防安全以及人民生活都离不开自动化。自动化技术是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自动化人才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对自动化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高端研究型、创新性人才,也有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学校在设置专业和选择方向时,要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加以考虑,科学地予以设置和选择。

2.从人才基本素质看目标定位

大学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每位大学生学习的专业可以不同,但都应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知识,能力,素质”被认为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知识是素质的重要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唯有素质,才是决定人格之内在品质。在诸多素质中,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而文化素质的核心,在于人文素质,也就是为人之道。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当以德为纲,育人为本。

因此,在培养目标定位时,学校要积极探索与建立以育人为核心的本科“素质教育框架,营造良好的校内文化,既注重人格的养成,又努力开拓理、工、商、文相结合的途径与渠道,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3.从专业特点看目标定位

每一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确定目标定位时,除了考虑人才培养的共性之外,还必须考虑各专业的特殊性。例如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及外延的信息类专业,它诞生于多学科交叉,并在与各类学科的结合中不断发展,它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针对自动化专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时,既要突出专业核心主干,又要体现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和广泛性。此外,由于自动化应用的广泛性,容易造成“千校一面”的现象,因此各学校在专业方向的目标定位时,要努力形成专业的学校特色。华东理工大学是一所化工特色鲜明的学校,为了发挥学校化工学科的整体优势和自动化学科的传统优势,确定“过程控制”为专业特色。

以上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目标定位时应综合考虑,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新世纪对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要求来审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人把这些不足与问题概括为“九重九轻”,即: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智力,轻品行;重统一,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主动;重知识,轻方法;重循规蹈矩,轻开拓创新。这是长期以来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封闭办学和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导致的后果。因此,以创新的精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乃是当务之急。

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为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培养模式涉及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内外教育协同、生产实践、科研训练、创新实践等一系列内容、措施、手段;也涉及学科专业结构、科研水平、学术氛围营造、校风、学风等环境因素。在人才培养上并无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师资和生源、不同的校园文化和环境,其培养模式都可以不同,我们应该在创新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自动化人才培养不能采用单一的模式,要坚持德才兼备和体现创新的思想。我们应以德育教育为中心,实践能力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两翼,解放思想,创新我们的培养模式。充分有效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追求效益最大化。以下根据我们的实践和体会,列举几种培养模式。

1.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

我校在本科教育中,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树立通才教育的教育思想,但不照搬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实施一定专业背景下的通才教育,大力开拓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这种模式既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又要大力拓宽专业面,淡化专业方向,构筑大学科(学院)背景的宽专业课程平台,要求大学科所辖的专业在培养计划中的前两年或两年半,必须有相同的基础与技术基础课程平台,保证学科知识结构由“窄而专”转变为“宽而博”。

对自动化专业而言,要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通才与专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其必然。在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必须跳出传统专业体系的旧框架,拓宽传统的自动化专业的“小平台”,构筑以信息科学与技术为背景的“大平台”,同时辅以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的课程。形成以工程为对象的各门课程知识的整合与集成,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新体系。

我们培养的具有本、专科学历的自动化人才,应该是可以胜任各领域有关自动化系统的维护、设计、开发、管理以及自动化设备销售、技术服务的技术人才。培养的自动化专才应该是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应该是可以对自动化领域中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或可以解决实际工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的专家。

2.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于学生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在因材施教中,要体现“有教无类”,以对每位学生负责的精神,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也要注重培养少数杰出精英,特别要关注那些有这样那样一些缺陷的“偏才”、“怪才”,要不拘一格选人才。我们在教育管理中的“循规蹈矩”,往往会扼杀一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分析学生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传授知识,而在于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予以诱导和启迪,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启学生的“兴趣之门”和“智慧之门”。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以张扬。

在自动化人才培养上,我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给学生搭建多款课程平台,充分提供选择性,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规定的学分,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弹性学制。例如达到一定的学分,即可提前毕业或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优秀生班等措施,为有能力或特长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好比是来就餐顾客,应能为其提供多种丰富可口的饭菜,以满足不同口味需求。这样,我们的“餐馆”才能门庭若市,我们自动化专业的生源才会兴旺。这里的关键是如何配好“菜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把全校2 000多门课程都在网上公开,建立Open Course Way(公开课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可以灵活、自由、自主、主动学习的环境。这种做法,我们应当借鉴。

3.学、产、研结合的培养模式

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表明,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教育情境、教育资源与条件、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高校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其教育功能高效简捷,这是它的优势所在。但它的劣势在于缺乏真实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氛围和训练过程,这使它实际上又难以真正完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任务。从优势互补考虑,让大学与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以合作的形式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即构建学、产、研合作的教育系统,无疑将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学、产、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就可以对长期以来囿于课堂的传统教育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生跳出学校的“小课堂”,置身于科技和生产实践的社会“大课堂”,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竞争能力和自信心等综合素质。

近几年来,华东理工大学在建立学、产、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紧紧围绕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由师生组成课题小分队,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就业一条龙模式;又如学生下厂实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直接“顶岗”,以工作者的身份进入企业各部门,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些形式不仅教学效果好,而且深受企业的欢迎。学生通过下厂实习也充分感受到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强化了实践性教学,开发学、产、研基地,完善了大学生课余研究计划(USRP)。通过实践课及USRP计划,给学生以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的课程可在教室内采用边讲、边实验、边讨论的灵活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动者”。在实际运作时,学生将所学的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制作了电子水平仪,声光报警熔断器,温控小儿奶瓶实用新型产品,其中部分取得了专利。此外,鼓励学生的毕业论文在企业实际中完成,既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为同学今后的工作就业打下了基础。有的企业在毕业论文阶段就将学生送出国外培训,也有的企业在学校设立了奖学金

这种培养模式,对学校而言,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开辟了培养人才的新渠道,也减少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企业或科研院所而言,缩短了新进人员的见习期,也增强了科技创性的活力;对学生而言,丰富了自我,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就业创造了机遇。(www.xing528.com)

4.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需求的预测决定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数量,按照各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教育,毕业后让他们按专业方向“对口就业”。这是高等教育中通常的运作模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因此,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引发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复合型人才通常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个方面,他具有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和知识融合的特征,而且在能力上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可以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有知识和能力的超越。

目前各高等院校都在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应体现在科学研究上,也应当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利用这种优势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条件。培养复合型人才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工理商文等各学科都可以交叉复合,这种复合可以通过开设第二专业来培养“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通过拓宽专业面和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来培养知识复合或能力复合的复合型人才。

华东理工大学较早开始试办第二专业,开设了包括英语、计算机、工商经济、数学等8个第二专业课程,提供给10%~15%的优秀生选修攻读。近年来通过大力拓宽专业面,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交叉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全校从原先的42个专业调整合并为28个专业,实现了系设专业、系办专业的新格局。在实现系办专业基础上,学校调整了办学的组织机构,成立了相关的学院,对招收的新生按学院(学科大类)统一集中培养,以利于开拓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新内涵,实现加厚基础,注重能力,提高素质,开拓创新的目标。

自动化学科是学科交叉的典型,其拓宽后的培养方案,加强了基础,拓宽了专业,按一级学科和《专业目录》中电气信息大类进行培养,以适应学科交叉的互动发展,为鼓励学生学双专业,取双学位创造条件。同时,按广博教育的培养理念,单凭工科的优势是不够的,还应学习文、法、艺术、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如选修世界历史中国通史、数理经济、文化艺术、说文解字唐诗宋词等讲座,并将一些高雅文化艺术,渗透到育人环境,使学生既有人文的素养又有自动化专业的科学素养,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全面、合理,为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5.国际合作的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和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校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迅速发展,为培养人才的国际合作创造了条件。目前,通过引进国外经典教材,引入国外师资,推行双语教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的普遍做法。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宽广眼界和国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和校情,推动高校的教育改革,开创学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华东理工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在2002年中,就有哥伦比亚教育部、美国犹他州立大学、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学院等近二十个海外代表团来访;与美国、英国德国等七所院校新建合作关系;有计划地派出骨干教师、管理干部、优秀学生出国学习、进修或挂职,全年共有252人次出国学习、访问。目前我们正在与澳大利亚的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CQU,中央昆士兰大学)洽谈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事宜。一年在我校读学分,另一年在CQU进行论文工作,可以授予我方学位也可授予对方学位。

三、关于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

从系统和控制科学的角度看,人才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结为一个具有约束的复杂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其优化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质量的标准是多元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上;约束条件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及生源条件等,约束条件是动态的、可以变化的;为了实现目标的优化,学校可以实施的调控策略主要来自“教”与“学”两个方面,教与学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耦合、相互促进的。由此,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可以描述为:在一定的动态约束条件下,寻求“教”与“学”相互关联和相互促进的策略,实现多元培养目标的优化,即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是一个典型的求解具有动态约束的,多目标、多策略的复杂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

学生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提高质量的优化策略可以从教和学两个不同的角度加以考虑,从“教”的角度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分制及教学管理系统,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都是可供选择的优化途径。从“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之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方法、治学之道,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文化素质等都是可供选择的优化途径。此外,“教”与“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促进是实现优化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由上可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在优化过程中,要坚持改革精神、创新精神,对学校的教与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国外学校的做法,要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以下结合学校和自动化专业的一些做法,从几个侧面来探讨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化。

1.构建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新框架

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人才的质量首先体现在以德育为核心的文化素质上。“德育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欲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宁无才”等观念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为此,学校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对学校的德育、“两课”教育、人文教育、经济管理类知识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精神文明活动、校园环境营造等有机糅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德育网络体系。“两课”教育强调实效性,突出邓小平理论“三进”;人文社科类教育,致力开拓教育与教学的新形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开设大量高水平、高质量讲座,引进高雅文化艺术展演,组织社会考察与社会调研,活跃社团活动,充实每年举办一次的“三大节日”活动(学术思想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的内涵,所有这些,都要重实质,重内容,而不流于表面和形式;把课堂教育、环境熏陶、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一些课堂教学的课时,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来完成;一些课外活动与实践,可以形成“隐性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给予无学时学分;只有把文化素养升华为学生的心理品质,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才能使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奠基于扎实牢靠的基础上。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观念应贯穿于本科四年的教育中。在一年级新生中开设《自动化专业概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动化的起源、发展、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激发学生对自动化专业的热爱,提高其学习的动力,坚定其胜任自动化工作的信念。对自动化的粗线条了解可以使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平稳地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阶跃过程,使他们树立起新的学习目标。

在高年级的教育中,开展实例教育与特色培养。要让学生知道学校的专业特色;让学生了解我们的教师做过哪些实际课题,哪些是我们的优势和专长,让学生了解案例中存在和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方向。成功的应用实例会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自豪感,实际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攻克难题的探索激情。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采取提早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或企业的实际项目,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减负松绑,少而精、学到手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把学生作为“塑造”的对象,一切听从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安排,“包”、“抱”得太多,统得非常死,在培养计划制定中,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致使学生置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下运转,只能疲于应付,自觉或不自觉地照着“现有的模子”塑压成型,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自主化、个性化发展及创造性发挥,根本无从谈起。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首先要给学生减负松绑,使学生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性和个性发展的较大空间与时间的自由度。减负的措施,一是压缩培养计划的总学时,目前控制在2 500学时以下;二是区分各类课程的要求,即按照各门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在整个人才培养目标与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将之分为核心课程、普通课程与目标控制课程三大类,对于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倾注较多精力,确保学深、学透、学到手,达到“优秀”目标;对于普通课程,则可以放开一些,达到“合格”目标即可。

4.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是教书育人、教学质量的关键。加里宁说过:“加强对培养人的培养比直接培养人更重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质量率先要得到保证和不断地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人常说“业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学业的传授者,而且还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典范。此外,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目前在高校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不够。许多老一代的名师,他们不仅学问好,还潜心研究教学,精心备课,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上好每一堂课。这种典范和精神要大力弘扬,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的风气。

我们要鼓励知名教授给本科生开课;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要建立教师任课上岗制度;要对教师实行定期培训制度;要拆掉围墙,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向全社会聘用任课教师。要邀请国内、外自动化学科的名家经常性地进行专题讲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

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传统教学模式,应推行师生双主体、双向互动,多媒体、多信息源并重、课内外相结合,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教学方式。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下属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提出的重建本科生教育中,关于改革本科生教育的十条途径,可以借鉴,作为对优化培养人才的质量的一些措施。这十条途径如下:

使“研究为本的学习”成为标准;建立“探索为本”的新生年;巩固新生基础;消除跨学科教育的障碍;将交流沟通与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塑造顶峰体验;培养研究生成为实习教师;改革教师奖励机制;培养共同体(Community)归属感。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根据“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能力、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指导思想,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和探索,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自动化教育事业是科学、哲学、技术、艺术的结合,只要我们目标明确,勇于实践和创新,我们的自动化专业一定会越办越好,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自动化专业人才。

【注释】

[1]本文的主要内容曾在2003年“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上作大会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