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与阅读文化问题调查结果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与阅读文化问题调查结果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实地调查,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目前,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以乡镇文化站、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以机关、学校、企业为依托,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调查中得知,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二至三次,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调研捐赠、电影公映等,这种活动群众比较喜欢。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与阅读文化问题调查结果

一、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

调研数据显示,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如甘肃临夏图书馆馆藏书只有1.7万册图书,而且这些书基本是作者捐献的,图书馆的购书量和藏书量远远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电子阅览室只有十台电脑,且都是2004年购进的,网速较慢,平时基本没有读者使用。临夏积石山县图书馆新馆2005年6月投入使用后,无报刊架、无书架、更无桌椅板凳。馆藏图书仅有8000多本(册),远远满足不了广大读者需求,馆内没有电子浏览室,图书馆社会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谈不上发挥促进阅读文化构建的作用。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乃至具体的图书阅读需求具有近乎无限的多样性,并随着社会和个体发展而不断变化,公众的文化需求有众多的服务与获得途径,消解了图书阅读需求。但从临夏地区图书馆服务的实际调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业务技能较低,不能为读者提供检索服务,无法帮助读者利用数字化资源,更不能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二是没有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只把图书馆当成一个借借还还的地方;三是工作方式就是简单的“等客上门”,从来都不宣传推介,也不知道举办读者活动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

另外,由积石山县和东乡县图书馆负责实施的文化共享工程由于服务中缺乏许多配套设备(如刻录机配电盘卫星接收软件、课桌凳等)和卫星接收系统,二十四小时开机录制,耗电量过大,无法开支电费、维修费、设备购置费等,文化共享工程基本停滞。

农家书屋建设基本到位,但是由于管理问题和后期资金问题,很少或基本没有人到农家书屋中阅读。

二、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

调研中知道,积石山全县“十一五”期间没有建设一个乡镇文化站,才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选址建设。东乡全县共有24个乡镇,2009年已投资建设5个乡镇文化站,现19个乡镇没有文化站。据实地调查,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活动经费短缺。积石山和东乡县财政收入都比较困难,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投入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必然会捉襟见肘。而建成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的乡镇文化站,对于文化宣传、图书借阅、报刊阅览、农业科技培训将能起到很大作用,综合性的乡镇文化站在全面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缩小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均发挥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三、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临夏州图书馆90多个工作人员,但没有一个真正学习图书馆专业的,有偶尔参加过图书馆学培训的,但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积石山县图书馆工作人员4名,但目前图书馆在岗的就馆长一人,且主要是四处跑要经费。东乡县图书馆没有独立的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文化馆也没有人员编制,人员都属于文化局,难以做到专干专用。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就是有新分的大学生,基本还是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的其他中心工作,再者由于现有乡镇文化专干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四、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单调

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他文化活动。目前,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以乡镇文化站、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以机关、学校、企业为依托,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虽然又重新活跃起来,但是农民真正喜欢的不多。调查中得知,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二至三次,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调研捐赠、电影公映等,这种活动群众比较喜欢。但是限于人力、经费、地理环境的原因,活动次数与形式仍然十分有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