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开发及阅读文化构建的成果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开发及阅读文化构建的成果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阅读文化的构建,师资力量的加强是关键。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有1000多万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级普通学校就读,各级普通学校专任教师达几十万。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是西部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开发及阅读文化构建的成果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对阅读文化的影响

(一)师资力量对阅读文化的影响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为西北少数民族广大农村贫困儿童的上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然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从调研来看,师资问题是当前制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基础教育的重点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难点在西北,西北农村教育的难点在少数民族地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发展,阅读文化的构建,师资力量的加强是关键。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有1000多万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级普通学校就读,各级普通学校专任教师达几十万。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是西部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而从课题组到基层调研的情况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少数民族教师状况堪忧。在这里我们课题小组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是偏远的农村,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积石山县)为个案做一探讨。积石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是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的典型,具有很好代表性。

积石山县2006年总共有专任教师1649人,公办老师948人,具体学历如表5-3。

表5-3 2006年积石山县教师学历结构

积石山县2011年总共有专任教师2238人,聘任制老师794人,具体学历如表5-4。

表5-4 2011年积石山县公办教师学历结构

从2006年和2011年甘肃积石山县对比来看,2011年教师的学历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无论是2006年还是2011年,我们都可以看到,大专学历的教师比较多。调研数据还显示2011年有71位教师是大专学历,但在高中上课,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是72.2%。初中还有50名教师的学历是高中及中师中专。这些数据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是有差距的,例如北京市平谷区截至2008年年底高中教师原始研究生毕业占0.4%,本科毕业占52.5%,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4.1%。初中专任教师本科毕业占90.3%,学历合格率现已达到99.2%。[1]阅读的深度来自思维的深度,而学生是否具有这样一种探求的渴望、钻研的热情和创新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是否给予了学生这样的开掘思维深度的氛围;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自身是否具有思维的深度。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深度虽然与学历不完全是正比关系,但我们绝不能否认学历高低对思维深浅度的影响。“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语)中学生的阅读既关乎其人文情怀的养成,更关乎其思维品质的铸造,对于承载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追求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的重任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学历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负责者,对校园阅读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校园阅读文化又是学校文化和阅读文化的交集,所以教师的文化水平、阅读习惯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阅读文化构建的前提。教师的学历高低、专业优秀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面宽窄,老师有爱阅读的习惯,必然支持和鼓励学生去阅读,老师的阅读经验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阅读文化是学校所有人员的共有文化,特别是学校所有专职教师参与的一种文化,只有师资力量强大,校园阅读文化才能建立起来,也才能有真正的阅读文化的构建。

(二)学校环境对阅读文化的影响

1.学校硬件条件差,设备不齐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教学设备不齐全等硬件问题。仅有的一些设备只是维持正常的教学运转。在国家实施“两基”达标工程中,学校也建立了图书阅览室。但从课题组的调研来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学校的图书室基本没有对学生开放,有的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的书很大一部分都是学生自己从家带来捐献给学校的。省市县配发给学校的新书,城市的学生还有微弱的机会看看,农村的学生基本没有机会接触。调研过程中当问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校的回答是学生没有时间看;或者是害怕学生弄坏、弄脏书以至将来没有办法应对上面的检查;或者是说管理图书的老师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给学生借书等等。我们知道图书室或者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中小学的图书室或者高校图书馆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体现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倡导文化阅读,构建阅读文化,中小学图书室或者大学的图书馆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经过充分的调研后,我们觉得硬件建设及其使用频率直接影响了阅读文化的构建。

2.学校资金短缺,影响购书。目前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地加大,“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为更多贫困儿童的上学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是同时也给农村学校,特别是西北经济落后、财政紧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学校资金紧缺,影响到了学校整体运行。如此就更谈不上为学校的图书室添置新书。时间一长,在很多中小学图书室里面所看到的书很大一部分都是陈旧的书。课题组在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中心学校看到,该校一间简陋的图书室里灰尘厚积,柜内不少书籍竟是许多年前的科普扫盲读本。校长告诉我们:“目前学校藏书共680册,有40%是科普扫盲书,根本不适合学生阅读,放这些书是为了凑数。根据省级小学标准化要求,在校学生每人应有20本的藏书量,按全校405名学生计算,我们最少应藏书8000多册。由于经费缺乏,无法添置新书。”由此而见,学校资金的短缺就会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量的扩大。而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阅读的广度,往往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文化阅读没有阅读“量”怎么去谈“质”的变化,也就更谈不上阅读文化的构建。

二、家庭教育对阅读文化的影响

(一)家庭藏书阅读文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家长带头读书,孩子自然会仿效,身教重于言教。家里最好的装饰品应当是书,没有比书籍更美丽的东西。但从课题组的调查来看,当问及“您的家里大概有多少本藏书?(不包括杂志和课本)”,具体数据见表5-5。

表5-5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家庭藏书比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藏书数量普遍偏少,大多数家庭的藏书量处于50本以下,在我们课题组调查中发现城镇地区、文化程度高的家庭藏书量都多于农村家庭、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数据显示家庭藏书量大的多为私人藏书家、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家庭。

(二)家庭阅读习惯对阅读文化的影响

家庭的读书氛围对一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如德国总人口中,28%是酷爱读书之人。而在父母都爱读书的前提下,酷爱读书者的比率便上升到52%,若只有父母一方爱读书,则降至25%。父母双方都不读书的条件下,全民的阅读比率大约仅有9%。[2]家庭成员最多的活动应当是读书,读书应当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不可或缺的行为。但现实生活中,家庭阅读开展得好的比较少,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家庭更是如此。经调查研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

1.家长的工作和孩子在家学习的时间互相冲突。农村学生的家长,不是在外经商、打工,就是在家开厂或从事家庭手工业或者从事农业,根本不能保证每天腾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即使有时间,也只是居高临下的命令读书。有的父母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傍晚和晚饭后孩子在家需要父母的这段时间,他们正在忙碌着挣钱。

2.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没有威信督促孩子。现在的城市家庭大都是一个孩子,农村一般两个孩子,比较宠爱。孩子任性以后,家长想教育孩子分清是非、善恶,却没有足够的威信令孩子信任,想让孩子改变坏习惯,却磨破嘴皮子也没起色。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相对较多,家长更是没有时间对每个孩子花费很多时间督促、陪伴孩子读书。

3.孩子沉迷于电影电视电脑手机游戏,家长阻止不力。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悦的主要途径,对控制能力弱的孩子更具有攻击性和影响力。父母如果喜欢看电视甚至上网,孩子也肯定受其感染,欲罢不能。孩子沉迷于此,家长阻止不力,没有严格的规定观看操作的时间,本应该属于孩子阅读的时间必然长时间被现代信息媒体所霸占,对儿童的文本阅读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家庭阅读习惯差,家庭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所导致的就是阅读文化的无法构建。

4.家庭成员观念及文化水平对阅读文化的影响。由于思想保守等原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农村学生的家长认为教学生是老师的事情,自己没有必要再去给孩子教些什么,更不要谈教给孩子阅读。2011年4月24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进行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在北京发布。调查发现,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整体较高,2010年我国9~13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最高,为92.1%,14~17周岁为83.0%,0~8周岁为74.3%。综合以上各年龄段,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2.7%,而14~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阅读量最大,人均阅读课外书量超过9.99本。另外,我国近八成(78.9%)儿童在3周岁前就开始早期阅读,其中25.2%的儿童在1周岁前开始早期阅读。我国学龄前儿童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2.78分钟陪孩子读书,有9.5%的家长每天陪孩子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3]有关资料证明,早慧儿童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从中国古代的王勃、骆宾王白居易等直至近代的胡适梁启超鲁迅郭沫若等,几乎都是在3、4岁就开始进入阅读的。而在五十年代初的美国,便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内容,在全美各州强力推行。由此可见,孩子的早期阅读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阅读习惯及阅读观念,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但家长观念的落伍直接影响着本人和孩子的阅读,从而也影响着阅读文化的构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很多的家长初中毕业或小学毕业就走上社会谋生创业,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面对精彩纷呈闻所未闻的中外课外书籍束手无策,无从下口,没有能力和孩子一起阅读,不敢和孩子一起阅读。从课题组的调研来看,文化程度越高,阅读的量也越大,阅读的时间也越多。(www.xing528.com)

人一生中大多数的知识,还是来源于书本,即便是在网络时代,人类获取知识80%靠阅读。阅读效率低是制约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最大障碍。根据科学家的判断,人的知识90%以上是通过视力来获得的。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有阅读能力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甚至是成败。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三、教育中构建阅读文化的策略

调查数据显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阅读情况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鉴于此,为构建阅读文化,营建阅读社会,我们必须自上而下,殚精毕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以期提高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以求改容更貌,跻身于阅读之林。对此我们的建议如下:

(一)改善办学条件,推广“双语”教学

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一般较差,学校布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办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有限的教育资源也造成了浪费。此外,师资力量依然薄弱、学前教育严重欠缺。随着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很大一部分西北少数民族农村学生需要通过寄宿学校完成学业。加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建设一批上规模的寄宿学校,促进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继续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力争在师资力量培育上实现突破。根据实际情况,国家应当适当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生的补助标准。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的同时坚持“从学前抓起,从教师抓起”,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如东乡族在语言上较为独特,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东乡族聚居地,若不接受学校教育,则很少有接触其他民族语言的机会。东乡族女性讲汉语有的还显困难,而男性由于受教育或外出做生意,与外界的接触较多,一般都能讲流利的汉语。所以要实现少数民族的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课题组认为首先实现每个乡镇至少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少数民族正常适龄儿童接受两年学前“双语”教育、小学起始年级“双语”教学一个不能少,在自治区(县)率先普及农村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争取自治区(县)的“双语”教育覆盖率达到85%以上。未来形成学前、小学、初中、高中较为全面的“双语”教育体系。这样也有利于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

(二)从娃娃抓起,重建当代家庭藏书

少年儿童应成为阅读推广的重点关注对象。孩子如能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将更容易获得健全人格和自主意识。这样的孩子往往独立,具有较高心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读书是一种爱好和习惯,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实践才不致荒疏的技能。社会全体应协作出力,共同推动少儿阅读习惯的形成。在德国和英国,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可以获得政府赠送的读书包或者类似的礼物,里面往往有一些启蒙书刊,蜡笔文具等[4]使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教育能尽早开始。这是政府固定支出的一部分。而在中国,可能暂时做不到,但是也应该注重尽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庭是对孩子进行阅读启蒙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阅读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也应该注重早期教育,家长应有意识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对书籍感兴趣,逐渐养成独立自主阅读的习惯;家庭保持适量的藏书,同样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受教育场所,如果幼儿出生在一个有文化的家庭,这样的家庭藏书丰富,大人们经常看书,幼儿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就捧起了书本。这样,幼儿就先学会重视阅读。也许幼儿还只有l岁多,但他会拿着婴儿画报看的有滋有味。在幼儿2岁到3岁之间,要坚持讲故事给孩子听。再大一点,要经常读书给孩子听。不管孩子是否听得懂,都不要丧失信心。正是从大人们读书给他们听开始,幼儿发展了他们在概念上对阅读的理解,这将决定他们学习阅读的能力。阅读培养了儿童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儿童学习了情感和语言,整合了社会文化,并从中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经验。青少年的成长主要是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影响,家庭阅读是青少年成长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对于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和兴趣的培养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阅读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我国开展“知识工程”以及“全民读书活动”以后,全民阅读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现今我国的全民阅读从理论上讲主要还是依赖公共图书馆,全民读书活动也主要是由公共图书馆来承担。但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还不够快,公共图书馆系统还不够发达,公共图书馆目前普遍面临资金、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困难,因而倡导家庭藏书与读书就更为重要。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书籍也相对越来越容易,在这种条件下,依靠提倡家庭藏书和阅读来提升民族素质就显得十分必要。家庭藏书在目前能够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家庭藏书可以给家庭成员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可以构建书香家庭,这个优良的传统也应该得以继承和发扬,家庭藏书,会给社会营造一个书香氛围,从而渲染出整个的书香社会,所以重建家庭藏书是营造书香社会,继承我国爱好阅读优良文化传统、构建阅读文化的一个基础。

(三)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吸收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西北少数民族阅读文化的构建,教育是关键。从积石山教师的学历构成的个案来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师的学历还是普遍偏低。所以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比如现在国家提出的考入10所国家直属重点师范学校的学生,免除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毕业之后为家乡服务就是很好的一个策略,这一政策应该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另外,对于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他们的工资应该高于同地区城市教师的工资,而且应该幅度很大,这样农村的教师才可以在地位上、收入上和城市教师持平,从而鼓励他们专心的从事教育事业;再者,对毕业之后一直到贫困地区教书的教师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这部分教师的子女将来上学的问题、职称问题等等。服务一定年限的老师,到城市工作或免费攻读研究生等,我们只有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激励机制才能让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才能让正在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安心育人。这样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才有利,这样才有利于构建学校的阅读文化。

(四)强建设校园图书室,满足学生阅读

图书室是中小学校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它的职能主要是采集各类文献信息,为师生提供书刊资料、信息;利用书刊资料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知识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图书室图书资料的配备应以学生需求为主,兼顾教师。图书室的藏书,应当包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供师生使用的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研究的理论书籍和应用型的专业书籍。

中小学校图书馆常被誉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它的目标是帮助青少年培养有目的的利用图书和图书馆的能力与习惯,为此应通过提供阅读指导、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利用图书馆的经验等,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有效地利用图书和图书馆。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指导小学生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的指示》,要求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场所,引导他们在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中小学图书馆改称“知识传播媒体中心”(或“教学资料中心”、“知识资源中心”),它的收藏和服务范围较传统的学校图书馆更为广泛,除了收藏印刷型书籍和报刊以外,还收藏影片、电影胶片、幻灯片、透明软片、唱片、录音带以及供教室内分组教学使用或供学生个别使用的各种资料和设备。它便于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料因材施教,为学生独立地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现代教育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农村中小学因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当地财政除了维持学校基本运转外,没有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图书室建设上,导致农村学校图书室的现状不容乐观。图书室的规模一般偏小,藏书中新书少、旧书多,甚至三五年都难得添加一批新书。如青海省目前在校小学生约52万名,初中学生23万名,小学、初中分别藏书450万册和180万册。2003年教育部确定的标准,一类小学人均藏书30册、二类小学生人均藏书15册;一类初中人均藏书40册、二类初中人均藏书25册。按此标准,差距很大。文学、艺术等素质培养类书籍紧缺,在广大农牧区,少数民族本族语言书籍更是缺乏。国家每年在基础教育的投入很大,但没有校园图书建设专项经费。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小学校图书馆宣言》宣告:“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也是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信息资源匮乏的山区孩子们来说,阅读可以改变他们较为枯燥的精神生活,也能激励他们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命运。所以我们要努力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的尴尬处境,针对中小学校图书缺乏现象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的问题,建议国家能设立校园图书建设专项资金,丰富校园藏书,按学生人均拥有图书标准,逐步解决图书不足问题。上级或者当地政府也可以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捐书助学活动,帮助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爱心图书室”;鼓励发达地区中小学校旧书下乡活动,引导书籍循环使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对图书室加强管理,让图书室成为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好地方,从而构建阅读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五)狠抓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建设

本地化又称本土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本地化是显示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的过程,教育信息资源本地化的最佳效果是既能适应本地要求,又尽可能地保持教育信息资源原有的特定情境含义。将全国的优秀教育信息资源本地化,为我所用,既降低了建设成本,又避免了重复建设,同时还实现了优秀资源的共享,并继而可形成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建设要坚持区域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在资金投入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坚持区域整体规划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省属高校、地方民族学院的校园网、重点中小学的校园网和各县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为中心,加强规划的规范性、协调性和方向性,联合组织各学校共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库。并探索教育信息资源库构建的新模式,构建具有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并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教育信息资源仓库,这样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也有利于将资源的规模效益和资源特色建设结合起来,既可以避免重复,又能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根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建议县域内的所有学校资源统一管理,共用共享共建,这对于目前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可能是更为实际的一条路径。

(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可以缓解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出现的供需矛盾。民族地区教育中出现的矛盾之一就是文化程度低,文盲率高,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教育的供需矛盾。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现代远程教育能利用它的便捷、快速、覆盖面大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偏远、落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目前,教育部已完成CERNET主干线路提速工程,建成20000公里的DWDM/SDH高速传输网,覆盖我国近30个主要城市,主干总容量可达40Gbps;在此基础上,CERNET高速主干网已经升级到2.5Gpbs,155M的CERNET中高速地区网已经连接到我国35个重点城市,这些建设成果大大缓解了主干线路的网络拥塞现象,为我国开展跨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CER-NET中高速地区网的建成,解决了从省节点接入CERNET主干网的瓶颈,为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高速接入Internet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CERNET网络资源具备了独立完整地提供各种基础网络服务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如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将现代远程教育延伸到西北民族地区,可以更充分地支持西北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满足目前西北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也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阅读文化的构建。

(七)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信息资源

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村学校课程依赖于国家统一的课程资源,而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课程资源能力比较薄弱。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全面兼顾不同地域的时态动向、民族习俗、学校背景、学生身心素质结构等因素,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特殊文化背景出发,要充分整合、突显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例如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景观。这种基于当地现实的课程资源最容易吸引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眷恋故土的深厚情感,为当地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多元文化背景、教育的多语言性等特征,决定了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特殊性、复杂性与艰巨性,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背离民族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少数民族青少年生活经验的误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充分展现教育的人性化。所以,建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打造特色信息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的构建是非常有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