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的关系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的关系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需求获得形式更加灵活,可供选择的表达方式、地点更加广泛。其次,信息资源开发环境与阅读环境让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需求呈现出精确化、模糊化的两极化趋势。这势必对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心理预期产生影响。从研究来看,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和阅读文化的参考价值是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的两大最基本的价值。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的关系

信息资源的开发,一般指信息资源提供方的行为,是一种对原始的、初级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新信息的过程。即它是信息源的建设、生产和提供;而阅读从信息用户角度来讲,是一种用户行为,是信息消费的过程。尽管从某种角度看,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本身也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和阅读活动进行的过程,但就特定行为主体而言,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的构建是两个不相同的东西,就像原料与产品不能等同一样。信息资源的开发和阅读活动,既是独立的,又是重合的。信息资源要通过利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它潜在的作用,如果不加以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资源就丧失其存在的意义,信息资源就会白白浪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两个独立的过程,开发是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和动力,只有以利用促开发,用开发保利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不佳的状态,使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处在良性循环之中。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人(用户)既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者、生产者,也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者,更是信息资源开发的最终受益者。

阅读文化的构建是把阅读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置于社会历史的整体环境中综合考察,从宏观上揭示阅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首先阅读的对象是文本,文本包括一切可读的文字信息材料,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从文本形态来看,从历史上的甲骨、青铜器、莎草纸、羊皮、竹简、木版、缣帛、纸张到今天的胶片、磁带、光盘、电脑网络等都曾成为阅读的文本。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文本在形态、数量、质量、传播规模乃至内容上的每一次变革,必然带来阅读的方式、数量、规模和功能的变化。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读者有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和文本形式的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并最终改变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文化研究的视角看,读者是阅读主体,阅读文化是读者与文本相互影响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一种体现。在阅读文化研究中读者是阅读的主体,读者通过阅读获取知识、增长智力,无论是潜在的,还是显性的读者,都是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

一、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环境对用户和读者需求的影响

21世纪,以人为中心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开发环境与阅读文化的服务环境与20世纪相比较呈现出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给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环境改变了用户和读者的需求获得形式

需求获得形式是指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信息需求用什么方式方法获得的问题。较之传统的信息资源开发环境和阅读环境而言,信息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需求获得形式更为丰富、复杂。首先,信息资源开发环境和阅读环境让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需求获得方式方法更加多样化。随着信息网络的平民化,社会公众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载体获得信息、进行阅读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查询和阅读;除了到传统的馆藏实地进行咨询、查考、阅读外,还可以在家、在单位甚至在行走坐车中利用网络、手机进行查询和阅读。可以说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需求获得形式更加灵活,可供选择的表达方式、地点更加广泛。其次,信息资源开发环境与阅读环境让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需求呈现出精确化、模糊化的两极化趋势。一方面,专业信息需求用户和读者因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和知识基础,可以充分地利用专业知识,如网络导航、专业检索工具等在网络上、手机上和图书馆中把自己的信息资源需求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但另一方面,一些非专业用户,对信息获取知识的手段相对缺乏者,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和日益变迁的信息载体,他们反而会在信息海洋和知识载体多样化面前表现出“手足无措”,无法精确利用载体获得自己的信息需求,从而出现模糊化趋势。

(二)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环境改变了用户和读者的需求实现预期

需求实现预期是指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信息需求满足程度的心理期望问题。在信息环境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主题的观念要求为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提供一切可能满足的需求。这势必对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心理预期产生影响。其一,信息需求实现在广度上要求更广。现代信息社会里,仅凭一种信息资源载体或者单纯的信息是很难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在更多的时候,往往需要综合化的、集成化的信息或者从几种信息载体上获得信息。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信息资源用户或者阅读文化读者所需要的信息往往会突破一定载体的信息资源的范围。它需要把各种信息资源载体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资源进行综合集成处理,形成更为宽广的资源结构和阅读结构。其二,信息需求实现深度上要求更深。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一些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有大量专、精、深的信息和阅读为其提供保障。可以说,信息资源和阅读文化环境将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需求预期引向了更高层次。

(三)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环境改变了用户和读者的需求价值取向

需求价值取向是指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对信息价值的心理选择问题。在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需求内容更为丰富、多样,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从研究来看,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和阅读文化的参考价值是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的两大最基本的价值。随着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对信息资源需求的利用价值和参考价值的需求并不会减弱,反而会不断增加,如社会公众对政策、法律等相关文件的大量查考利用,对社会道德伦理等相关书籍的大量阅读等。除此之外,信息资源和阅读文化其他价值功能如文化功能、休闲功能等也将被进一步扩大化。

(四)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环境改变了用户和读者的需求意识观念

需求意识观念是指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对信息需求的向往程度。在信息资源日益发展的目前,普通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自己所需求的信息和阅读内容,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由此在社会公众中必然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信息意识和阅读习惯。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在长期使用信息和阅读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增强其需求意识,从而不断增强信息意识观念和养成阅读习惯。

二、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中用户和读者需求实现的要求

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信息需求在信息社会环境中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他们对自己需求的实现也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如下:

(一)信息和阅读内容及载体的多样化

随着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进展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日益增多,其信息来源更加广泛,阅读内容不一。从目前用户和读者的情况来看,既有对信息资源和阅读内容具有查考利用的用户,如一些管理者、科研者、生产者和有考试需要的社会个人,又有对信息和阅读内容有娱乐、休闲等需求的广大普通社会公众。为了满足广大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对信息和阅读内容的多样化需求,信息资源内容和阅读内容的载体也必然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与其需求相适应。

(二)实现服务技术的电子化和智能化

电子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对信息的利用和阅读的内容将会更多地依赖于现代化技术和设备,但是广大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关注的是他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及阅读的内容,至于服务部门在后台采用什么技术和设备,他们并不关注。这就要求信息资源开发部门和阅读服务单位在用户需求实现的技术手段上采用新标准和新技术。一方面,它要求信息资源开发部门和阅读服务单位为广大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提供电子化智能服务,把用户和读者需求实现所需的数据库技术、网络运算等技术、利用现代技术等进行高度集成、整合,简化用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的过程,降低难度。另一方面,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广大用户和读者面对的是“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和阅读内容。在信息网络和阅读中,为用户和读者及时准确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和内容是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现代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在智能化方面加强研究,尽量采用智能化导航系统,并提供智能化的搜索引擎,帮助用户和读者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和阅读的内容。

(三)实现方式的便利化和社会化

在电子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实现需求的要求比以前更高,在实现方式上要求更加便利化。一方面,它要求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能很方便地接触到和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和阅读内容,减少利用障碍,确保需求实现;另一方面也要求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具有人性化特点,如在信息组织中采用符合思维模式的非线性方式进行组织,在网络等媒体中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用户服务等,进一步增强信息资源利用和阅读的方便性。此外,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阅读需求实现方式上要求社会化。对于某一具体信息资源服务部门和阅读服务部门来说,资源是相对有限的,为了更好地满足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的需求,就需要运用社会的力量,把社会上的信息资源系统和阅读服务部门组织起来,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信息资源服务和阅读服务网络,由多部门协同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资源利用和阅读服务。

从以上分析来看,在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认为无论是面向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还是面向阅读文化理论与构建实践过程,都无法离开或绕过信息的开发者、利用者和阅读文化的阅读者、构建者—人。

由此,课题组认为从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环境对用户和读者需求的影响和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中用户和读者需求实现的要求两方面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在信息社会大环境的时空里存在着两种循环,一个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相互关系的循环和阅读文化构建循环,即内循环;另一个是信息资源开发及利用与阅读文化构建之间的社会化的循环,即外循环。

1.内循环。在内循环中存在着两种循环,一个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相互关系的循环,即人才资源→财力资源→信息开发→受众资源→人才资源;另一个是阅读文化构建循环,即受众资源→阅读文化→人才资源→财力资源→受众资源。在这两个循环系统中,当一个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的循环结束时,往往会酝酿、孕育着一个新的循环的产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又存在着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向下一个更新、更高阶段过渡的必然条件。由此课题组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都是以人为本的内循环系统。

2.外循环。用户(或读者)、信息产品、服务、管理与用户(或读者)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社会循环的关系链就是外循环,即信息产品和阅读载体→(服务)→用户(或读者)→用户(或读者)利用程度[内循环系统]→反馈信息→产品价值→(调节)→产品生产(结构、产品)→(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用户(或读者)。在外循环中无论是信息资源开发及利用中用户还是阅读文化构建中的读者实际都是用户,所以说以用户循环的外循环系统是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相互关系理论模式的概括。

从内外循环来看,课题组认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研究实际是遵循着一条传播的生态链:人才资源→财力资源→信息开发→受众资源→阅读文化→人才资源。在这里,前项要素制约后项要素,后项要素呼求前项要素,它们互动互助,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60]。根据这条生态链,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利用与阅读文化构建的决定因素是用户资源,是用户资源决定了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的构建,信息资源的利用与阅读的需求又再次推动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资源的建设,同时在政府的作用下,形成了资源的生态循环。从生态链看,用户或读者(人)处于生态链的高层,直接决定了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因此,让用户或读者满意,为用户或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才是信息资源开发与阅读文化构建的最根本目的,这也是生态链的关键之处。

研究信息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研究阅读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阅读率和普及阅读,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和构建阅读文化呢?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信息资源功能和效益的发挥,阅读文化的构建总是与人的需求和利用紧密联系的。如果没有人利用,任何载体的信息资源就只能是静态的“无功”资源。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阅读文化的构建必须重视对用户或读者需求实现的保障措施。

三、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需求实现的保障措施

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构建用户和读者需求实现的资源和阅读保障体系是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需求实现的最基本保障,也是确保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需求实现的最为重要的前提。

(一)优化阅读及信息资源馆藏结构

在电子信息环境下,用户和读者的习惯和偏好已发生变化,广大用户和读者更多地依赖网络,传统型的信息资源体系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用户和读者需求。所以,在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方面,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优化馆藏结构,建立面向公众的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资源体系。

1.继续做好传统基础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一方面,信息资源服务部门和阅读服务单位需要做好原有信息资源及书籍的收集、整理、保管等传统基础工作,构建丰富的馆藏体系,为信息资源利用和阅读服务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另一方面,信息资源服务部门需要加大对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投入,加快信息资源开发进程。通过对信息资源价值的深层次挖掘,为社会公众提供日益丰富的信息集成品。

2.加大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力度。现代电子信息环境要求有大量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能在网络上被广泛查阅、参考。这就要求信息资源和阅读服务部门一方面做好当前电子文件和书籍的整理工作,确保电子文件和书籍的及时利用,另一方面继续做好传统的数字化工作,采用通用标准和先进技术,为信息资源服务和阅读工作展开建立完整的数字信息资源体系。另外,信息资源服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着力建设特色馆藏数据库,如名人信息数据库、地方特色数据库等,为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提供特色信息服务。

3.正确处理好传统信息资源结构与数字化信息资源结构之间的关系。当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传统用户与网络用户并存。因此,我们在信息资源开发和构建阅读文化进程中,既要考虑到现代网络用户和读者的需求,也要尊重传统用户和读者的需求,力求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点,以便满足多样化用户和读者的信息需求。

(二)扩大信息资源的开放范围

随着信息的公开和信息的透明,社会民主意识的提高,传统信息资源开放范围难以适应信息资源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信息资源开放范围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其一,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信息资源,扩大普通民众了解信息的范围;其二,调整现有的图书馆、农家书屋等阅读场所开放时间,尽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开放时间,并根据社会发展及时调整阅读场所的开放时间。

(三)加强同其他信息资源建设的协作

对于单一的信息资源服务部门来讲,很难只凭自己的力量满足现代用户的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同其他信息资源建设部门的协作。同其他信息资源建设部门协作,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同一信息资源范围内的协作。要加强信息部门之间的沟通,互通有无,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网络,并且在信息服务时做到工作协同。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做法[61],建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联盟。二是不同社会信息资源机构的协作。如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台各大门户网站等之间的协作,不同社会信息资源机构都主动出击,通过与其他行业联姻、购买、交换等形式,积极从外部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这样可为信息资源服务提供广阔的信息渠道,从而建立起优化的馆藏体系。

(四)创建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需求实现的平台

1.加速信息网络环境建设。要满足信息资源用户和阅读文化读者的信息和阅读需求,在电子信息环境下,从当前的实际来看最关键的是为用户和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首先是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通过改进现有的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利用率等措施,不断提高网络通讯的稳定性和信息通讯速度,降低网络使用费用,为信息资源利用创造一个平民化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信息网络基础上,结合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继续扩大信息网络的延伸范围,让信息网络走进千家万户。其次是加大信息的监控力度。信息的真实性将影响到用户对其的公信力。从网络阅读的实际来看,要针对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制定有效的约束规定,加大监控力度,让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远离信息污染,从而创造一个净化的、权威的信息环境。

2.构建功能完善的用户服务平台。用户服务平台是信息和阅读服务部门与用户和读者进行交流的接口或界面,其内容、性能将直接影响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对信息利用、阅读的积极性及其需求的实现。为了满足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需求,在信息环境下需要构建务实的服务平台。

(1)服务层次。信息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信息产品。信息产品有多种类型,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所以对服务于信息资源和阅读的部门来说,其服务应该是多层次的,既要能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如参考咨询指南、馆藏范围、获取帮助的方法方式以及与参考咨询相关的各种链接、图书的索取借阅等,又要能满足特殊用户和读者的需求,提供深层次的、充满个性的服务,如专题咨询、专业阅读等。通过加强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服务层次建设,增强其用户和读者覆盖面。

(2)服务模式。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是不尽相同的,为用户和读者提供服务时,不能采用统一的服务模式。这就要求在构建资源利用和阅读服务平台时,要注重多种服务模式配合。一方面,应尽可能提供多功能、多层次服务模式,供有不同喜好的用户和读者选择。另一方面,信息资源开发部门和阅读服务部门应注重其服务模式的交叉互用性开发和构建,注重服务模式的复合使用,从而不断提高服务平台服务的效率

(3)服务便利。服务便利主要体现在使用方便上。在信息资源开发和阅读文化构建中,构建信息资源利用和阅读服务平台时,既要注重平台的实用性,也要注重平台的亲民性,要建立良好的“网络导航”和“阅读引导”,为用户和读者提供准确的方向,节省查找信息时间成本,并提高平台的易用性,减少用户和读者困难。

(五)加强用户和读者教育,正确引导信息资源用户和读者的信息需求

在目前,人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网上资源和进行网上阅读,但由于信息用户和读者各自据有不同的生活背景,拥有不同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所以他们所具备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以及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也有较大差距。不同用户对繁杂无序的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能力和阅读习惯不同,就出现了用户找不到有用信息和读者借不到自己想读的书籍而大量有用信息和书籍却被闲置的矛盾现象。为此,我们要对用户和读者进行必要的教育,以期正确引导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读者的阅读走向。

1.加强用户信息利用和阅读意识教育。在现实中,随着网络建设的推进和出版业的兴旺发达,社会信息意识普遍提高,阅读机会随处可得。但仍有部分用户信息意识较薄弱,部分民众阅读意识较差,不能提出新的信息要求和产生新的阅读欲望。为此,我们要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阅读的意义和作用的宣传,不断提高社会的信息开发利用意识,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

2.加强用户和读者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和阅读能力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尤其是现代数字信息资源的获取和阅读,它需要用户掌握一定的方法,如对现代搜索引擎的了解和门户网站的利用等。在实现利用及阅读中,一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用户和阅读意识的读者,虽然能充分认识和表达自己的信息要求和阅读需要,但对信息来源和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却是不甚了解。因此,在目前需要加强用户和读者获取信息能力的培训,帮助用户提高利用信息、阅读信息的能力。

3.加强用户和读者的信息道德教育。在利用或传播信息资源时,用户和读者应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维护信息和阅读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因此,在这方面,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制定各种信息道德规范,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并建立有效的“失德”防范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道德氛围和阅读环境。

【注释】

[1]马飞.数字化阅读让阅读更精彩[J].新世纪图书馆,2008(4):99~101,95.

[2]韩扑.非议名著[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出版,2008.

[3]阿达莱提·吾买尔.民族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设想[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7):107~108.

[4]包和.我国民族文献资源建设概况及其开发利用的未来展望[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4):59~64.

[5]金玲.民族院校图书馆民族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4):34~36.

[6]王学艳.西部开发信息先行——兼论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5):69~71.

[7]张劲松.西北少数民族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114~115.(www.xing528.com)

[8]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0]羊隽芳,朱庆华.新疆信息环境的多元化特征分析[J].情报杂志,2006(12):126~128,313.

[11]李育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2]张晋平.论西北地区信息用户的社会特点[J].图书馆理论与工作,2009(2):74~77.

[13]黄佳.中国民族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现状与前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6):55~57.

[14]陈德容.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特色优势及特色服务走向[J].晋图学刊,2003(3):43~45.

[15]李静.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评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3(6):30~32,18.

[16]何丽、史桂玲.民族图书馆事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5(2):65~67.

[17]赵宣.西部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开发之我见——以甘肃和西藏两省、自治区举隅[J].情报杂志,2001(11):101~102.

[18]艾棼.西部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浅议[J].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2(2):125~127.

[19]王学艳.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期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3(6):110~113.

[20]田向阳.西北地区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初探[J].规划与建设,2006(10):30~32.

[21]李继晓.面向青海农牧民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7(2):69~71.

[22]李青丽,田向阳.西北地区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及数字资源建设[J].情报杂志,2006(1):129~130,133.

[23]赵国忠.西北地区图书馆合作发展路向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8(5):91~95.

[24]李青丽.构建边疆地区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数据库[J].现代情报,2004(4):88~89.

[25]李青丽.西北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事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情报杂志,2007(7):110~113.

[26]张建生.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事业的发展阶段及问题和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04(l):1~3.

[27]张劲松,郑双怡,王梅源,李超峰,薛春芳.西北少数民族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114~115.

[28]包和平,王学艳.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J].情报杂志,2002(2):32~34.

[29]刘泳洁,王月娥.关于西部民族地方文献数字化的几点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4):47~48,54.

[30]戴苏芽.浅谈“中国民族研究数据库”的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141~143.

[31]包和平,宛文红.西部图书馆的特色数字化资源[J].图书情报工作,2003(7):60~64.

[32]包和平,刘斌.中国民族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3(12):102~106.

[33]王余光,汪琴.关于阅读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4(5):3~7.

[34]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02~303.

[35]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6.

[36]R.Chartier.“Texts,printings,readings”in The New CulturalHistory[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l989:154~75.

[37]Raven,James.New reading histories,print cultur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ange:The case of eighteenth[J].Social History,1998(10):268~272.

[38]James Smith Allen.In the public eye:A History of Reading inModern France 1800—1940[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39]D.R.WooLF.Reading History in Early Modern England[M].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0]H.S.Benette.English books and read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41]Carl.F.Kaestle.Lite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Readers andReading since 1880[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42]Roger Chartier.The Order of Books:Readers,Authors,andLibraries in Europe Between the Fourteenth and EighteenthCenturies[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43]Guglielmo Cavallo,Roger Chartier.A History of Reading intheWest[M].University of Mass Press,2003.

[44]Steven Roger Fischer.A History of Reading[M].Uk:Reaktion Books,2003.

[45]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6]王真.高校图书馆构建阅读文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5):18~19.

[47]杨惠.构建阅读文化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3):43~44.

[48]尤庆.浅议图书馆在构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优势及发挥优势的途径[J].新西部(下半月),2010(11):147,144.

[49]黄俊贵.提升阅读理论构建阅读社会[J].图书馆论坛.2005(6):38~42.

[50]樊普.高校图书培养阅读文化和服务和谐校园文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5):46~47,48.

[51]任蕊.公共图书馆与阅读文化建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4):81~82,88.

[52]孔德超.适应大众阅读需求推动阅读文化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1):19~21.

[53]柯平,闫慧.网络阅读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3~7.

[54]刘尔明.网络阅读文化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3):73~76.

[55]刘亚平.阅读方式变化的人文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9(12):71~73.

[56]戴文红.论网络时代新阅读文化的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09(10):46~50.

[57]夏沈陵.推动安徽农村阅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以合肥地区农家书屋利用状况调查为例[J].新农村(黑龙江),2010(10):47~50.

[58]于国华.浅议新农村农家书屋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0):100~102.

[59]段宗社.论“农家书屋”工程中的阅读问题[J].安康学院学报,2009(4):49~52.

[60](英)吉登斯.社会学[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27.

[61]林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32~34,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