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了更好地追寻福特的脚步,向格力学营销

为了更好地追寻福特的脚步,向格力学营销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商业精神赋予追逐利润的行为以合理性,即便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上类似的论述。对于同样处于世纪转折点的中国企业家来讲,亨利福特的生平是一部卓越的教科书。有了这种“工业精神”,就可以把人的力量和智慧无限地聚合起来,实现最大程度的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和经济向前发展,并与世界接轨。在做空调的过程中,秉承工业精神,是格力一直倡导的方向。任何工人少这一抹,发现两次立即开除。

为了更好地追寻福特的脚步,向格力学营销

孔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荀子云,“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管子言,凡人皆“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商业精神赋予追逐利润的行为以合理性,即便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上类似的论述。

而当今社会,由于健康的商业文化的缺失,没有可供商业文明之花繁荣的土壤,浮躁的人们对“利”的追逐被放大到了极点。功利成了商业时代种在人们心中的“毒瘤”,人们开始只注重结果而不问过程,似乎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是与利益相关联。在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的博弈过程中,这一点表现得更为突出。以史为鉴,事实上,以往的商场沉浮历史证明,在纯粹商业精神的引领下,市场不会有真正的赢家。

对于实业的专注,中国企业没有多少人可以坚持不动摇,很多企业的目标只是上市。实际上,资本只是一个手段,中国企业总是误把手段当目的。试想,企业上市后,它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在没有工业精神,没有商业灵魂的环境下,如何诞生“奔驰”“宝马”这样的世界品牌呢?

商业精神的泛滥,造成企业盲目竞争的混乱局面,它已经成为企业营销长远发展的枷锁,这种现状需要每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去认真思考。

“消费者是我们工作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想着我们的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亨利福特自传》一书扉页上的一句话。

1908年,福特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T型车,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由此改变;1913年,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20世纪大规模生产拉开序幕;1914年,首次向工人支付8小时5美元的工资,美国工人的工作方式由此变革。

福特公司企业内部的三项规定,堪称“20世纪的商业史上三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亨利•福特,这位伟大的创业者、管理思想家,以其对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经济环境的深刻洞察创新了企业生产工艺的过程。对于同样处于世纪转折点的中国企业家来讲,亨利•福特的生平是一部卓越的教科书。

也正是阅读完这位给美国“装上了车轮子”的福特先生的自传,董明珠颇有觅得知音之感。

“我喜欢书中执著得有些傻气的福特——他不断地离开一个又一个稳定的工作,离开父亲农场,不断地研究、实验、再研究、再实验……如此的艰辛只是因为他喜欢机械,因为他有一个‘不需要马拉的车’的梦想。”董明珠谈及福特,感触颇多,“在许多人看来,只有傻子才会放弃安逸的生活去追求一个无法承诺财富的梦想。或许也是性格使然,我总觉得事业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至于宗旨和理念是人人都可以说的——有点偏执的感觉,或者说有点傻但我想,不太聪明也许正是成功的开始。”

与传统的“商业精神”不同,董明珠在《人民日报》发表专文阐述“工业精神”的内涵:工业精神,应该是指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全心全意关注消费者需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企业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所有行为都必须抱着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简单说,就是“吃亏精神”。有了这种“工业精神”,就可以把人的力量和智慧无限地聚合起来,实现最大程度的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和经济向前发展,并与世界接轨。

在董明珠看来,“工业与商业是不同的。这是一座用思想与汗水、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构造起来的大厦。大厦的高度,取决于地基的牢固程度。因此,侥幸与投机在这里都不管用,只有秉承一种‘工业精神’,朝着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走向未来”。

100多年前,福特秉承执著的“工业精神”而获得巨大的成功;100多年后的今天,“工业精神”依然是商界做企业、做事的重要指导和归宿。

在做空调的过程中,秉承工业精神,是格力一直倡导的方向。“好空调,格力造”,而要做好的空调,首先要讲究“真材实料”。

格力首先重视原材料的选配,保证空调的真“芯”——核心部件全部采用优质材料。首先,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它的质量直接决定空调的寿命。格力的压缩机,普遍采用谷轮、日立三菱、松下等世界知名品牌。其次,原材料是空调的骨骼和血脉,它们组成了空调的大体结构。使用性能优异的ABS塑料作为外观塑料;选用最优质的铜管做关键部位材料;使用性能更好的发泡橡胶保温管材料等等。再次,电子元器件是空调的“五脏六腑”,空调的正常使用离不开优质的原材料。在电子元器件方面,格力将压缩机电容的耐久性提高到1000小时,远远超过行业内规定的600小时标准。(www.xing528.com)

为了进一步保证真材实料的应用,朱江洪在逐步构筑格力的质量体系。

1995年3月,格力成立了空调界唯一的筛选工厂,主要任务是对进货所有零件进行100%的筛选,然后提供给组装车间。总公司负责所有600名工人的成本,筛选工厂不必考虑运营成本。

这看似浪费了大量的人员和财力,然而朱江洪却认为:只要有1%的零部件不合格,那么生产出来的整机便100%不合格。尽管是“笨方法”,筛选工厂的钱省不得,因为即使一部整机一个零件出问题,你再怎么维修好,再怎么服务好,消费者心中都会有抹不去的阴影与不舒服感。

筛选工厂对格力的质量控制功不可没。目前格力在社会上保有量已达600万台空调,这样大的保有量,一旦有1%的空调出问题,格力面对的维修量可想而知。而筛选工厂就是保证格力在质量得到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迅速轻松地扩大生产规模,而不必有后顾之忧。如今,希望进入该厂参观的要求,都以“商业机密”理由被拒绝。

除了筛选厂,格力总共有400多个检测员。在格力车间,不像其他厂在终端设有一名检测员,格力每一道流水线的工序都有专门的检测室和两名检测员。检测员工作态度认真严肃,丝毫不敢怠慢,因为一旦漏过一个机器或未检测出问题,查到一律开除。

格力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可谓非常苛刻。公司规定中,其中一条甚至专门规定海棉条贴法,称:要两头按好,中间一抹,这样才服帖,才能减少噪音。任何工人少这一抹,发现两次立即开除。也正因如此,朱江洪被很多人戏称为“质量宪兵队队长”。

格力在苛求自身质量的过程中,坚持自己对产品品质的标准,丝毫没有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动摇自身的政策。

格力早在1998年就生产出了变频空调,但他们没有立即将之推向市场,因为在将变频空调进行恶劣环境测试时,发现出风口的导风板由于高温略有些变形。为此,有商家指责格力“太傻”、“坐失市场良机”。朱江洪却说,“变频空调是一个方向,但工艺还不成熟,国外也不成熟,让他人先行一步吧!”

格力不仅自已不愿拿消费者当试验品,而且当他的同行在某些时候走得太快时,他总会出于行业领导者的责任和良知站出来主持公道。

1999年,众品牌纷纷推出“健康空调”,一时间,活性炭过滤网负离子、换新风、光触媒、冷触媒以至于中草药空调粉墨登场,新名词新技术满天飞,竞相自我标榜,从而使不少消费者不明就里、上当受骗。朱江洪拍案而起,出于自身企业的利益和行业的责任,将“健康空调”的真相进行了揭露。《工人日报》率先发表了《健康大战该降降温,要在可靠性上下功夫》的署名文章。该文一经发表,“健康空调大战”很快便落下帷幕。

格力近年来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商业精神的泛滥与经济的繁荣并不相关。只有依靠工业精神的回归,才能促进商业时代的健康发展;只有在良性和谐的商业氛围中,企业的营销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我不知道还要放弃多少、付出多少,才能完成格力的梦想。”董明珠语气坚定,“但我坚信,在工业精神回归后,以社会责任的名义,中国零售企业和制造企业必将共同迎来一个商业时代的大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