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格力员工严格控制,取得显著成果

格力员工严格控制,取得显著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2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管理之道,犹如收放风筝之法;控制之道,亦大体不差。在“对工作实施严格控制”管理理念的影响下,格力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努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考虑到违背戒律后果的严重性,同时为了给员工以足够的时间过渡,在戒律正式实施之前,格力对所有的在职员工进行了相关培训,并反复学习考核,保证每个员工都对“十二条戒律”的要求和违反的后果了然于胸。“总经理十二条戒律”正式实施后不久,先后有5名格力员工

非洲西部的几内亚热带雨林,聚集着许多黑猩猩。它们喜欢结群而居,天然地形成了若干秩序井然、分工明确的群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漫长的繁衍和进化过程中,智慧颇高的几内亚黑猩猩充分掌握了团队协作的技巧发现目标后便会有效组织,各司其职地觅食、御敌。随着捕食经验的积累,黑猩猩们发现,猎食的团队越大,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事实上,数量优势并不是这支几内亚丛林最佳捕杀团队的最大优势,黑猩猩的捕杀习惯和猩群首领的领导能力,才是捕食成败的关键。

黑猩猩捕食的过程将猩群的效率和秩序体现得淋漓尽致。发现猎物后首先由哨兵发出信号,通信兵接收到信号,立刻将有效的信息上报猩群首领首领听到信号后,作出部署,并亲自挥师督阵。在成功地捕杀了猎物之后,猩群会集中在首领周围,开总结大会,论功行赏,按过受罚。猩群首领便以严明的赏罚来强化对种群发展有利的行为,使整个猩群得以有序而高效地运转。

其实,黑猩猩群落的这种控制模式,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可以借鉴的,它突出的优点在于:依靠强有力的纪律控制,保证企业有序、高效地运转。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现代企业内部,“西学东渐”的民主风刮得太厉害,管理者们大多以为只要给员工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员工就可以快速成长,为企业带来效益。然而,这种“民主”管理虽然对于员工的自我成长有益,但员工的这种成长,并不代表企业真正的成长。

一旦这些员工的意志与企业发展愿景不相符时,他们极有可能会成为企业前进的阻力。企业之外,生存风险巨大,资源之争愈演愈烈:供应商、经销商、顾客,无不影响着企业的生死;而企业内部同样矛盾重重,企业如果不主动控制,必将受制于人,进退维谷,最终沦落为任人羞辱的“纸老虎”。

试想,失去引线的风筝,纵使可以飞向远方,但它已经不属于放风筝的人了;倘若将引线加粗放长,紧紧控制在自己手中,而另一端的风筝在自己的天空里,按自己的意志,飞出想要的美丽,是不是会更有感觉?

企业管理之道,犹如收放风筝之法;控制之道,亦大体不差。

作为格力的领军人,朱江洪和董明珠下达命令:任何人不容许以任何借口推迟工作指令的执行,格力人更不可以私自更改工作指令的执行内容。董明珠明白,企业聘请员工,最终目的是创造效益。尽管民主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但企业发展并不是用来推动民主进程的。对于按工作指令执行的员工,即使犯了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对于拒绝执行或执行不得力的人员,格力不会给他们第二次机会。

在员工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企业既能够监督员工的执行情况,也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修正工作中的失误,而这就是格力成功的关键。

在格力的领导体系中,如果说总裁董明珠是外交部长,那么低调、执著的董事长朱江洪则更像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对工作实施严格控制”管理理念的影响下,格力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努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发现光是领导转变观念,而员工不转变观念也是不行的,所以要灌输市场经济规律,灌输‘打破铁饭碗’的思想,让他们转变观念。”朱江洪的思路非常明晰。

就在格力蓬勃发展之际,格力却意外地出现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问题,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处理问题的过程,居然给格力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发展契机。

原来,有段时间,格力接连出现几起空调质量比较粗糙的问题。在格力领导看来,这是足以影响企业今后发展的大事,所以立刻成立专门的质量调查部门,负责处理此事。经过深入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控制不到位。

企业成立之初,格力就将工作控制的流程严格化、制度化,但这种控制还存在缺陷,不够完美。朱江洪经深思熟虑之后,与格力其他领导达成了共识:格力的控制应该再严格些,控制应该制度化,并按制度严格执行。

于是,“总经理十二条戒律”应运而生。(注:后经过调整,格力“总经理十二条戒律”已经发展为“总裁十四条禁令”)以下是格力不同时期的各种禁令的汇总:

一、违反以下禁令之一者一律辞退,触犯法律的送司法机关处理:

1.严禁人为破坏,盗取公司财物。

2.严禁利用职务之便故意刁难、打击报复、敲诈勒索。

3.严禁威胁、报复检举及监督管理人员。

4.严禁聚众闹事、赌博、打架斗殴。

5.严禁违反公司保密规定。

6.严禁勒索、受贿。

7.严禁在公司内外公开场合、报纸杂志、大众传媒及互联网上恶意散布或张贴有损公司形象和声誉的言论文字。

8.严禁违反公司消防禁令。

二、违反以下禁令之一者一律辞退:

1.严禁违反充氮焊接工艺。

2.严禁擅自减少工序、改变工艺、改变技术参数和工艺参数。

3.严禁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转入下道工序。

4.严禁违反生产过程氟利昂回收工艺。

5.严禁强拉电机、电器导线。

6.严禁未经评审合格的产品上线批量生产。(www.xing528.com)

7.严禁违反真空氦检工艺。

8.严禁擅自改变调整专用工具、检测仪器。

9.严禁擅自更改成品包装箱。

10.严禁安排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人员直接上岗。

11.严禁安排关键重点岗位无证上岗。

12.严禁造谣生事、恶意诽谤。

13.严禁非对外人员未经批准与供应商往来。

14.严禁撕毁、伪造标志、伪造或擅改记录、伪造签名。

15.严禁在供方公司兼职。

16.严禁虚报、瞒报、弄虚作假。

17.严禁违反海绵粘贴工艺。

18.严禁违反制冷系统防尘、防水操作规范。

19.严禁违反压缩机过载线插接工艺。

20.严禁违反控制器防静电工艺。

三、违反以下禁令之一者一律降低一级工资:

1.严禁在工作场地追逐打闹。

2.严禁违反标准机定期清洗工艺。

3.严禁野蛮摔打产品或零件。

4.严禁安排未经评审的生产线生产从未生产过的新机种。

5.严禁未经批准安排验收不合格的模具进行批量生产。

格力规定:作为格力人,公司戒律是不能违背的,一旦违背其中一条,马上除名。而除名的惩罚力度,就算在以严格管理著称的日、韩企业中,也极少使用。砸掉员工的饭碗,看似过于苛刻不近人情,但为了企业的长足进步,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生产和工作的质量,朱江洪还是坚决地批准了“总经理十二条戒律”。

考虑到违背戒律后果的严重性,同时为了给员工以足够的时间过渡,在戒律正式实施之前,格力对所有的在职员工进行了相关培训,并反复学习考核,保证每个员工都对“十二条戒律”的要求和违反的后果了然于胸。

“总经理十二条戒律”正式实施后不久,先后有5名格力员工明知故犯违反戒律,按照规定,他们立刻被格力除名。“总经理十二条戒律”不是徒有虚名,自此之后,无人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去贸然违反这十二条戒律。格力人开始相信,为了格力几千人的饭碗,朱江洪一定会首先砸碎那些违背“总经理十二条戒律”员工的饭碗。

“其实对企业来讲,无章可循的很少,关键是有章不循,制定的东西没有执行,看上去各种制度都非常多,也非常严,可只是一张纸。”朱江洪总结道。

针对营销人员的控制,可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营销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和开展。

“有的企业好不容易挖来一个营销人才,‘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上怕飞了’,即使违规操作,企业也睁只眼闭只眼,那么这一个人就会殃及整个网络,甚至会毁掉整支销售队伍。”董明珠不无担忧地说。

在格力建立初期,各地销售队伍散漫、无组织无纪律,为了有效管理队伍,董明珠规定:凡格力的营销业务员不许拿回扣,拿一分钱,即开除。格力设计调查表,要求业务员认真填写自身的出行原因、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然后她随机随时抽查,如有问题,当即处理。由于管理严格,格力的营销队伍常常能够以一当十,在市场上攻城拔寨屡建头功。

平日里,董明珠雷厉风行,工作上近乎苛刻,无论是谁,做错了她一定会指出来,凡是考核不合格的部门负责人,就地免职。说假话是董明珠最痛恨的行为,她认为,由于说假话而导致企业错误的决策,并造成损失,这种人最不可饶恕。有的业务人员赚了几百万元以后觉得自己是富翁了,飘飘然之余对工作不放在心上,不把公司的规定记在脑中,觉得完成完不成目标已不再重要,只要自己赚钱就可以。董明珠对这种人的态度是,一定要清理出队伍,“你不想再发财了,就让别人来发财”。

手中牵线,让风筝在天空中划出自己最美丽的弧线,才是放风筝人的最大乐趣。同理,企业要成功,光有员工的热情和企业资源,是不够的。遵循严格而有效的控制之道,管理者才能将员工的热情、才干和企业资源拧成一股绳达到“热情有所专注、才干有所发挥、资源能充分利用”的和谐发展状态,从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员工自身的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