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内心和外貌(整顿外貌,牢骚,辩解,借口等)
佛教有句话“外形整齐,则内心也自然协调。”就是说,修正外形的话,内心也自然而然地相应变得美好起来。坐在佛前,双手合十的话,不知不觉间虔诚之心油然而生。为了生活变得美好,首先从改变自身外部形态做起,比起改变心态,先改变外形来得容易,且富有成效。
有叫做“杰姆斯”的学说,认为人不是因为悲伤而哭,而是因为哭了才悲伤。不是因为滑稽而笑,倒是因为笑了才滑稽。道理上似乎反过来在说,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咬紧牙关、握紧拳头的话,想要心情舒坦也不可能。或者一副皱着眉头很不开心的表情,情绪也开朗不起来。外形如何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精神内涵。
一穿上运动服,运动神经就开始活跃起来,穿浴衣的话就不会这样。军人和警察穿统一的制服,有一个目的,就可以从思想或气质上来统一成军人或者警察特有的形象。禅宗的僧侣们,一举一动不能采取敷衍的态度,就是依靠形象把内心统制成一体的方法吧。
神经症患者,所谓的观念性倾向特别强,“待干劲充分了再干”的态度,或者“待懒惰心消失了再干”,“治好了胆怯后再……”等等,其中“待到充分的人生观建立后”,以及“条件齐备后”再工作、再学习等等想法的人很多。
这种想法乍一看好像很合理,实际上实现起来是非常非常的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内心中虽有向上发展进取的愿望,但同时也具有回避困难、贪图享乐的一面。
如做非常喜欢的事,干劲会充分显示出来,但工作或学习上,因为伴随着困难,往往会产生畏难、拖延的情绪,把积极性完全施展出来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待干劲充足了再干,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懒惰心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胆怯、谨慎也是人的共同本性,是不能消除的。人间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观,完备的条件也是没有的。要等待这些不可能的事,一辈子不就什么也干不成了吗。
把这些唯心的观念束之高阁,不管内心如何,先把外形整顿好,是步入建设性生活的捷径。整顿外形可以从服装穿得整洁、利落做起,或者勤快地收拾房间,也包含着日常按时就寝、起床、用餐,以及平日的礼仪规范的遵守。与人交往应和蔼可亲也是其中的内容。神经质症的人,因社交恐惧却要表情上温柔,一旦做不到,就以为自己在固执己见,其实,脸上的表情肌是由随意肌控制的,可以凭自己的意志来支配脸部表情。这样一来心情就自然变得开朗了。
住院的患者中,有两手插在衣兜里闲晃的人,这副外表里面其实隐藏着一颗懒散的心。尽管有懒散的内心,只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就会渐渐地培养出活动的节奏而内心会慢慢充满活力,活动的范围也会变得更扩大。
焦虑神经症的人,因担心疾病的发作,整天卧床不起。向家人述说不安的痛苦,到处求医,用尽手段。有的乘电车途中,一感到不安就下车坐出租车回家;或者上医院看医生。我把这些现象称为“扰乱了手脚”,自身阵脚一乱,永远也产生不了突破障碍的自信。
这种场合,要忍耐住不安,不能在发作前就先把自己的“手脚”扰乱了。工作中发作的话,就要忍耐着坚持工作;在电车中发作的话,也不要下车,坚持乘到目的地。这样去对应的话肯定能行,先不扰乱自身阵脚,采取无论怎么样坚持下去的客观态度的话,发作就能很快被平息。
向周围人不断唠叨自己的症状,也属于“扰乱了手脚”。神经症的人中,有的人对自己症状以外的事不感兴趣,也不顾是否妨碍他人,一开口就唠叨自己的痛苦症状,这不但使听的人无精打采,对本人也起着自我暗示的作用,会越来越削弱自己。不发牢骚的人是比较少的,可以说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我们不是绝对对神经症的人说“不要发牢骚”,但尽可能地控制住自己的话,这也是需要相当的锻炼的。
和“发牢骚”相似的有找“借口”啦,寻“理由”啦,这些广义上来说,也同样属于“扰乱了手脚”。
孔子云“小人文过饰非”,我们凡夫俗子一碰到什么不顺的事,就会寻找借口。比如,打碎了茶杯遭到批评时,就申辩说“我明明很当心的,却……”言下之意是,很当心照理不应掉下来的,可是……找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寻找借口,是一种不承认自己错误的态度。这样的话就不可能进步。失败的场合,对失败应该感到遗憾。没有遗憾之心的人是因为没有上进心。而且,感到遗憾的同时,对失败敢承担责任的人,自然会养成对相似失败能产生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准备。(www.xing528.com)
另外,把过失推诿与他人而自己不承担责任的人,不可能有反省之心。因而还会不断犯同样的错误。有的人把自己的际遇不佳、失意、不称心统统归咎于社会制度的缺陷,常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于是越发地使自己处于失意落魄的境地。
有神经症的人,不认为症状的痛苦不安是自己的原因所造成,而归咎于父母的教育不当,或者是由于不好的遗传,以及目前的工作不适合等等,这样考虑的话就难以治好。如果处于这样的状态,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觉悟,也难以冶炼真正的修养。
近来盛行这样一种学说,认为“幼小时代父母的教育方法(如过度保护等)与成年后神经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若父母们理解这个道理并付诸实施的话,这个学说将有重大的价值。
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上了年纪的孩子中,他们把自己的意志薄弱、懒惰、任性束之高阁,却把自身的性格缺陷,或神经症的症状统统推诿于父母的不良教育上,一味地责备父母。甚至苛责父母生下自己本身就是错误。这样把现在根本无济于事的责任推到父母身上,根本看不到任何的进步迹象。
有种叫做外伤性神经症,在工厂里工作时受了外伤,等伤好了后,依然有各种神经症症状(如失眠、不安、头重、头痛、身体各部分的异常感觉,情绪失调等)表现出来,并呈慢性状态。这种场合,患者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出现要求公司对自己的疾病承担责任或要求赔偿的欲望。这也会妨碍疾病的康复。
如制订了公司不负担对这类神经症责任的规定,这类神经症的症状也就不容易发生。业余运动员即使负了伤,也不会发生这类神经症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诉讼这类赔偿的法律规定。
把自身的症状归责于自身以外的因素,抱有这种想法的时候,症状就无法好转。神经症者对此必须要好好反省。
我们考虑一下关于“借口”这个问题吧。
一般的人无论是谁,都会有“避难趋易”的本性。若燃烧着向上的欲望,知难而进的人们身上理所当然会昭示出胜利的光芒。
但是,尽可能想回避困难的心情,即使你自己不发觉也肯定是存在的。常常这种情绪不知不觉间就会以“借口”的形式表现出来。
讨厌学习的人,一想到要学习,脑子里就会浮现各种各样的其他事情。于是觉得比起学习来,另外有件事首先必须要处理它,这样就把学习先往后挪一挪再说了;某个人学习前说是“先把脑子清醒一下”,于是去了理发店,理完发又去洗澡,又剪指甲等,忙活了一阵后,学习又无限地往后拖延了。
有个在我这里治疗的青年,他认为作为一个人,比起学习来最重要的是先要树立人生观。学习可以往后放一放,他收集了《托尔斯泰全集》,但这种态度,一辈子也可能不会迎来学习的时期。本人为了逃避艰苦的学习,制造出“确立人生观”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但其自身并未觉悟到这一点,只是因为自尊心不允许不学习,所以才不知不觉找出了听上去很体面的借口。
“对疾病的逃避”也是制造借口的一种,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倾向。碰到并不乐意去的聚会,若有点轻微的感冒就会想,把感冒加重了不好,于是就把活动打发了。但倘若是去打喜欢的高尔夫球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么一点小感冒,到了高尔夫球场就会烟消云散的。
有癔症性格的人,一遇到要花费工夫的事或者麻烦的事,就会出现头痛啦等种种感觉症状,或出现情绪失调等现象,并把这作为借口而逃避现实的人很多。但是这并非本人故意制造症状,也并非是有意识的逃避。
而有神经症的人,具有各种各样的症状,他们往往把这些症状作为逃避现实的一种理由。可是把症状作为幌子来逃避现实,症状会越来越固定,这样做反而会强化了症状。
所以神经症患者能否充分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仅仅充分认识到了无意识地制造借口的人的弱点,也会提高神经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