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雷锋:一位超越者的故事

雷锋:一位超越者的故事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雷锋的身上集中了丰富而朴素的美德。雷锋是孤儿,他的父母兄弟都被地主、资本家迫害致死。雷锋做的忆苦报告非常感人,每次谈到亲人遭迫害身亡时,就要大哭一场,听众也往往潸然泪下。“雷锋的爱是一种大爱。”第二天,李健羽和佟希文来到雷锋住的军区第一招待所,正式采访。隔了一天,又与雷锋同乘一趟火车返回抚顺的连队。雷锋的事迹都是点滴小事,但这些单纯的故事塑造起了一个可爱而丰满的雷锋。

雷锋:一位超越者的故事

2009年9月28日

一个最高学历只有小学水平的人的日记被一代代人传阅,并奉为道德经典。这个身高1.57米,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战士是中国最著名的士兵。他无与伦比的操行甚至超越了国界和种族,成为中国少有的能够以头像传世的人物。

雷锋的身上集中了丰富而朴素的美德。他的脸上挂着阳光般纯洁的笑容,这是经受着60年代初自然灾害影响的中国迫切需要的典型。

李健羽和佟希文是最早采访雷锋的记者,那是1960年的10月,他俩是新华社驻东北军事记者,接受沈阳军区和新华社的双重领导。

“雷锋的个子不高,但很敦实,长得也很清秀。他与我们部队中那些同样来自农村的战士很不一样,精明处又富有一种少见的成熟与深沉。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性格外向,表达能力非常强。”时隔40多年,李健羽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回忆,他当时就感到这个战士很不一般。

事实上,在李健羽报道雷锋之前,他在部队甚至沈阳军区就已经非常有名了。雷锋是1960年1月8日入伍的,这名身高不足靠后补名额走进军营的士兵,入伍半年,就受到三等功表彰一次,1960年9月被授予“艰苦奋斗节约标兵”称号,这年10月荣记二等功一次,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再次荣获三等功一次……从连、营、团到军区的各级荣誉,几乎是月月受奖,他还当选了抚顺市人民代表。

历史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自然灾害与“大跃进”使年轻的共和国进入第一个困难时期。国际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我国实施经济封锁,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陷入空前未有的艰难境地。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中国像一艘大海中的扁舟,上下颠动,内外交困。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克服暂时的困难。在那个艰苦的时代中国人需要战胜灾荒、战胜封锁,需要勒紧裤腰带,这就需要一种精神、品格和斗志,需要一种来自凡人的震撼力。

这时候雷锋出现了。

在雷锋身上诸多典型元素中,最先被挖掘的就是他的苦难出身。雷锋是孤儿,他的父母兄弟都被地主、资本家迫害致死。他是无产阶级的典范,代表了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当时,阶级教育被认为是“团结同志,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于是,雷锋的苦难家史就成为引导大家对新旧社会进行对比,更加热爱新中国的一个情感源泉。

“毛主席要求,军队要加强忆苦思甜的教育。”李健羽告诉我们,虽然雷锋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有超乎常人的表达能力、感染力和口才。雷锋做的忆苦报告非常感人,每次谈到亲人遭迫害身亡时,就要大哭一场,听众也往往潸然泪下。

雷锋不仅在本部队做忆苦报告,也经常受到其他兄弟单位的邀请,除了去部队外,还有国家机关、学校、工厂等等。有时候一次巡回报告就要10多天。他报告的题目是《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父母就是党》。但雷锋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旧时代的仇恨和控诉上,而是将这种仇恨转化为对新时代的热爱,对每一个陌生人的热爱,以及对领袖、国家的忠诚。“雷锋的爱是一种大爱。”沈阳军区《前进报》前社长冯荆育在接受采访中告诉我们。

李健羽和佟希文第一次见到雷锋也是在他的忆苦报告会上,并被雷锋深深打动。

1960年10月上旬,沈阳军区《前进报》收到了一篇写在白纸上的小稿,内容很简单:有一个工程兵战士,每个月的津贴只有6元钱,他却拿出了200元的积蓄支援遭受水灾的驻地人民公社,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赞扬。《前进报》总编辑,同时也是沈阳军区宣传部副部长的嵇炳前看到后很受感动,敏锐感觉到这条线索的价值。

“当时国家困难,提倡节约,艰苦奋斗,也提倡团结互助,一个小战士居然省吃俭用捐了那么多钱,太不容易了。”李健羽回忆说,“于是,嵇炳前就打电话给我和佟希文。他给我们看了那篇小稿子后说:‘这是一个对内对外都很有挖头的报道线索,那个雷锋可能很不简单,二位就准备采访吧。’”

10月底,李健羽与佟希文跟随嵇炳前先行访问了雷锋所在工程兵部队政治部主任王寄语,王寄语讲了很多体现雷锋无产阶级觉悟的实例,“最后他告诉我们,雷锋正在沈阳师范学院做忆苦思甜的报告,不妨先去听听,亲身感受一下”。

时隔多年,李健羽对那场精彩的报告仍然记忆犹新。雷锋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首先讲到他是怎样走进解放军这个大学校和大熔炉的,接着讲起为什么要参军和他的苦难童年、悲惨家史。“讲到动情的地方,雷锋流下了眼泪,在场的人包括我们都跟着他哭了。然后,雷锋又报告了他入伍后,如何学习毛主席著作,刻苦训练,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其实都是一件件小事,但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无法忘记的印象。”

第二天,李健羽和佟希文来到雷锋住的军区第一招待所,正式采访。隔了一天,又与雷锋同乘一趟火车返回抚顺的连队。在途中,李健羽翻看了雷锋随身携带的日记和笔记,这是王寄语为了了解雷锋的成长经历,特意叮嘱雷锋带上的。在火车上,雷锋帮助列车员清理卫生,给旅客端茶倒水,忙了一路。

“到了连队后,我们又在工程兵运输团十连听取了指导员高士祥的介绍,采访了雷锋的同班战友、连排干部,同时拜会了十团政委韩万金、附近小学少先大队辅导老师,以及一些与雷锋熟悉的地方干部、社员。他们都讲述了他的很多先进事迹。”李健羽向我们回忆。

雷锋的事迹都是点滴小事,但这些单纯的故事塑造起了一个可爱而丰满的雷锋。

返回沈阳后,李健羽和佟希文开始写作,最初的题目是《党的好后生》。稿子写好后,李健羽拿给嵇炳前与新华社辽宁分社社长鲁蛮看,他们都表示满意,随即上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审定。杜平给了很高评价,将标题改为《毛主席的好战士》,并且亲笔批示:“他(雷锋)只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人中的一个,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彻底翻了身,正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忘我劳动,可是,有的人竟在短短十一年中忘了本,生在福中不知福。因此,雷锋同志这种精神显得十分重要,值得学习。”

1960年11月24日,杜平审完稿。11月26日,《前进报》在一、二版发表,并刊出杜平手写题词,在第一版同时还发表了社论《不忘过去,发奋图强》和张峻拍摄的雷锋捧读《毛泽东选集》的照片。稿件还同时发给了新华社、《解放军报》等,各报刊在发表时,标题都做了修改:《解放军报》(1960年12月13日)的题目叫《茁壮的新苗》,《辽宁日报》题为《红色的战士》,新华社发稿的题目是《苦孩子成长为优秀战士》。

雷锋于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著名典型,他走到哪里,都会出现激动人心的场面,他被称作“东北的一团火”。

《前进报》在发表了雷锋的通讯后,于12月1日又发表了15篇雷锋日记,标题是《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同志日记摘抄》。这是雷锋的日记第一次发表,并作为辅助学习材料,在部队中流传。

1957年的秋天雷锋开始学着写日记,当时他在老家湖南省望城县县委当公务员。当时雷锋在组织部的同事彭正元还记得,雷锋特地向自己请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从那时到雷锋牺牲,四五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写了9本日记。

李健羽、佟希文采访雷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看到了雷锋的日记。随后《前进报》借走了5本日记,嵇炳前安排编辑董祖修研究一下是否能摘录发表。当时董祖修是党政组的组长,分管党团生活。

“雷锋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尤其是学习《毛泽东选集》,他做了很多笔记,也摘录了很多名言警句,与普通战士非常不一样。”当时的《前进报》编辑冯荆育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他的学历虽然不高,但文字简洁干净,叙事动人,常有充满哲理句子。”冯荆育参与了雷锋日记的最后出版工作,后担任《前进报》社长。

《雷锋日记》中的文字,被那个年代的政治语汇所包围着,但抽离掉这些政治气候的印迹,压抑不住的却是一个年轻人喷薄欲出的青春激情。他通过一件件小事,每一次的思想斗争,鼓励着自己追求理想、无私奉献、报效国家。“真的没有什么日常的生活。”冯荆育说,依稀可以看到的,只有他在伙房偷吃锅巴被发现后的自我反省,以及被冤枉恋爱后的委屈。

1962年8月雷锋因意外事故牺牲。1963年1月20日,《前进报》又用了将近一个半版的篇幅,摘录发表了32篇他的日记,其中包括1960年发表过的15篇。此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发表的雷锋日记,均来自《前进报》。

这一年3月,总政宣传部已初步确定正式出版《雷锋日记》一书。总政的设想是:在出版前言中,从正面说明这是依据雷锋日记的原文,对已发表过的雷锋日记进行详细校对,并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内容而选辑成书的。这样,就可以借此机会把原来某些不准确的地方纠正过来,使今后的宣传有可靠的依据,使学习有个准确的版本。(www.xing528.com)

核对雷锋日记的任务再度落到董祖修身上。《前进报》原社长冯荆育也参与了编选工作,他向我们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董祖修从军区文工团借来10人,将雷锋遗留的9本日记、笔记,全部抄录下来,准备仔细核对后进行选编。对雷锋遗留下的日记,工作组都是按照时间顺序,一天天地核实、鉴别。本着保持真实性的原则,可改可不改的地方一律不改,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符号进行了修正。而最重要的工作,是对雷锋日记中的文字进行鉴定,哪些是雷锋写的,哪些是他做的笔记、摘录的名言警句。

例如日记里有一段话这样写道:“一个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后,除了早夭的以外,总要活上几十年。每个人从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几十年的生活,就构成个人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写自己的历史。每个共产党员和每个共青团员都应该想一想,怎样来写自己的历史——我要永远保持自己历史鲜红的颜色。”当时工作组以为是雷锋自己的话,收录进最早的《雷锋日记选》版本中,列为第一篇。

过了几年,冯荆育才发现,这段话原来摘自中央党校杨献珍的一篇文章,于是在《雷锋日记》再版时便删去了这段摘记。这段话当时还曾被误认为雷锋的话,成为《人民日报》组织的第一次报道雷锋的文章的引语。

编辑工作组对雷锋日记中有关事实过程、人名、职务、单位、番号、地名、时间、数字等,都一一核对,不允许出现半点误差。最后一共选辑了其中的121篇,约4.5万字,编辑成书。1963年4月,《雷锋日记》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锋日记》。

《雷锋日记》至今已经多次重印,发行量难以计数。

在1963年5月的杭州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说:“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此人懂得一些哲学。”就在两个月前的3月5日,《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毛主席给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纵观历史,也只有三个人获此殊荣:张思德刘胡兰和雷锋。

雷锋日记中的哲学是什么呢?

冯荆育告诉我们,雷锋日记中有大量探讨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内容,诸如国家是一部大机器,个人是螺丝钉,个人应该服从国家利益。“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办不了大事的,群众的事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来办。”雷锋还探讨了有限与无限的命题,这是关于个人价值的理念,他最著名的警句就是“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匮乏的年代,国家需要一种具有强烈黏合效应的价值观,需要集体的力量更甚于个性的创造力,人民需要一个放弃个人主义、无私奉献的精神偶像。站在这样一个哲学高度上,宣扬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无疑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雷锋只有22年的生命,然而对雷锋的学习却已经持续了40多年。当政治生活逐渐退回为社会运行的背景后,每年的3月5日,仍然有许多中国人会有组织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冯荆育现在已经年过八十,他退休后依旧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各种学雷锋活动,他与他的子女都是学雷锋标兵。“很多典型价值只能存在于特定时期,但雷锋却穿越了历史。因为他的伟大源自平凡,他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所做的事都是在身边能触手可及。他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冯荆育这样说。

附文:《雷锋日记》(节选)

1958年6月7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1960年6月5日

要记住: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1960年10月21日

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961年10月20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2年4月17日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

我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决听党和毛主席的话,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随时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