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史学科是中国大学初建之时就已存在的传统学科,在我校已有百年发展历程。从学科意义上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历史学院)是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立之初的“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的,而中国古代史学科则是类、部下面的一个分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古代史学科教学已经有了相应的教材,陆懋德发表在《说文月刊》第4卷上的《沔县访古记》,他编写的《上古史》、《史学方法大纲》等讲义,都是这一时期的成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古代史学科也获得了相应的更新。这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其一,在教学方面,中国古代史成为中国通史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当时历史系对课程设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在通史设置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历史系的主要专业课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经过几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各自开设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四个部分,分四年学完。这种课程设计的明显优点,则是课程设置的计划性和授课内容的完整性。
其二,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史学系与北京师大历史系合并,当时很多著名的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学者,如陈垣、赵光贤、柴德赓、张鸿翔、尹敬坊等人,成为本学科的骨干力量,促进了中国古代学科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981年,本学科成为学校首批可授予博士学位的17个学科之一。学科分布于从先秦史到明清史的各个方向上,有利于通史教学。
1951年2月至1953年3月,北师大历史系主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专刊,共出刊53号,侯外庐、白寿彝、杨绍萱、赵贞信等多人发表中国古代史方面的文章,扩大了本学科在社会上的影响。
北师大中国古代史学科对于中国通史的重视,应该说也是从1949年以后开始的。当时侯外庐倡导成立了中国通史教学小组,由白寿彝任组长,陆懋德任副组长,主持教学改革工作,此事在1950年的《光明日报》上数次得到报道。在1958年开始的又一次教学改革中,重新制订了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学大纲,重点在于打破王朝史体系,也重点讨论了古史分期的问题。当时提出来的一些理论问题,比如如何整合政治、经济、文化等板块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与中国古代史实际的联系、通过什么来讲述人民群众的历史等,直到今天还有意义。20世纪60年代,白寿彝开始考虑编纂中国通史问题,赵光贤、何兹全、杨钊等参与编纂《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等,都为本学科后来的通史建设特色奠定了基础。
1980年,白寿彝主编出版了《中国通史纲要》,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日后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基础。
在重点研究的基础上,本学科特别注意继承传统史学的“通史家风”。由白寿彝任总主编,集校内外500余位学者完成的《中国通史》,获得学术界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何兹全、黎虎、晁福林、陈琳国、曹文柱、赵世瑜等分别参加了其中的主编或撰写工作,由曹大为、赵世瑜等同为总主编的《中国大通史》、曹文柱任副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社会通史》、《中国文化通史》,都列入了新闻出版总署“十五”重点图书规划。
本学科点承担了多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赵世瑜的《社会史研究导论》被列入教育部“十五”教材重点建设项目。1995—1996年,晁福林主编、本学科教师编写的《中国古代史》(上册)教材,吸收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在编写上采用了新综合体的新体例,既反映了教学改革与科研发展的成绩,又得到学生的积极评价,并再次修订出版。在本科课程设计方面,基本形成通史、专题史、断代史三个层级。
多年来,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教研相长的原则,担任本课的主讲教师近年出版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
二、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是本课程的学科基础,中国古代史(上)是中国通史的第一部分,是面向以历史专业为主体的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标,结合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主项,贯彻清晰勾勒中国历史脉络,突出重点的原则,知识传授与前沿学术结合的原则,力求使学生能感受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层内涵,并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引领学生对历史问题探究的兴趣与思考。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知识模块的顺序:以中国先秦到魏晋隋唐历史时期为讲授所涉及的主要时段。共60学时。
(2)秦汉时期: 14学时
(3)魏晋南北朝隋唐: 18学时
(4)教学实践与参观: 8学时
(5)辅导、复习、考试 8学时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点:勾勒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阐明中国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与特征,分析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主要制度、重要思想。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和研究历史。
解决好几个难点:一是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思维模式,摆脱中学历史教学的单向思维、以知识点为主、寻求标准答案的模式,尽快进入“问题意识”的境界。二是将史学的才、学、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专精与博通全面发展。三是坚持科研带动教学的基本原则,引领学生直接走进学术前沿。四是教学对象水平有差异,努力适应大多数,同时重点培养“精英”人才。
三、教学条件
1.教材:晁福林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上)作为基本教材,已经使用多年,取得很好的效果,曾获得优秀教材奖。目前,正在筹划编辑相应的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目前历史学院资料室有相关的书籍,还希望得到学校的支持,以扩充中国古代史图书资料。
2.实践性教学:中国古代史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限于经费和条件而往往不能实现课程本身的要求。北师大文博馆是由中国古代史主持建立,可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基地。
3.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正在建设中。目前已经储备了相关的教学录像、学术前沿讲座录像。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课堂讲授
中国古代史在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2.教学参观
配合教学的教学参观和教学实践,历史学专业的一年级学生,都组织在本市范围内的历史遗址教学参观,三年级同学组织赴外地考察和实践。
3.科研促学
历史学院设有“白寿彝史学论著奖”,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国古代史专业方向的学生多次获得优异成绩,有多人获得过教育部主办的“史学新秀奖”的一等、二等奖项。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步骤如下:
1.对教学方案开展再研讨,制订可行和充实的教学计划与方案。
2.继续完善教材建设,在现有《中国古代史》(上)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将最新的成果融入其中。
3.做好教学录像,保留教学成果和教学资料。
4.设计网络课程。
5.在完善讲授的基础上,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6.建立共享的资源信息数据库。
7.加强教学实践活动的力度,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及各类专业博物馆和其他高校博物馆加强联系与合作,以及与国家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和其他高校图书馆加强联系与交流。开展小规模的考察、调研,以加强直观教学。通过相关学科(历史地理、古典文献、经济学、社会史等)的交流与借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8.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宗旨,立足于学术前沿,提高和充实教学内容和手段。
9.如有经费支持,配合和深化教学内容,将聘请国内外一流学者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中国近代史精品课程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教研室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组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任教研室主任由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担任,所承担课程主要是中国通史近代部分(1840—1919年)。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它已经成为一门教材与教参配套、教学与科研互动、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的高水平课程,在全国同行中享有盛誉。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近代史课程的建设
白寿彝教授和教研室同仁为近代史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先生承担部分近代史的教学工作。教研室重视教学、教法的研讨,强调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共同商讨教学大纲,研究教学的基本框架、重点和难点,逐渐形成体系完整、内容充实、观点正确的中国近代史课程教案,并注重启发式教学。
其间,教研室编研了《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张守常教授编写了《中国近代史》;龚书铎教授主持、本教研室教师参加编写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这些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中国近代史课程体系建设。
2.20世纪80年代中国近代史课程的重大改革
1980年,在白寿彝教授主持下,北师大历史系在全国高校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将两门通史必修课由原来的4年压缩成2年,中国近代史课程相应压缩为1个学期。作为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拓展和延伸,配套开设了多门专题史和专门史课程。
这一改革使历史系几十年一贯制的课程设置发生了重大变化:通史课时缩短一半,却要求更“通”,质量要求更高;同时,要求教师注重科学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的互动;由此形成全新的学科格局,开拓了教师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为本课程后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此项改革在全国高校历史系引起强烈反响,荣获“国家重大教学成果奖”。中国近代史课程是这一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史课程组重视教材建设。70年代末由本课程组与其他兄弟院校共同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为全国许多高校所采用,不仅获得了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还被国家教委、教育部推荐为全国高校文科教材。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课程持续发展
90年代以来,本课程组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教学力量大为增强。中青年教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成为教学主力。多种专门史课程的陆续开设,逐渐完善了近代史课程体系。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受到普遍重视,教师的教学科研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郑师渠教授主编、本课程组全体教师参编的《中国近代史》,继承前人优点,同时在体例上大胆创新,增加了晚清政局、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社会风俗等章节,为中国近代史教学提供了更加新颖、丰富的内容。
4.中国近代史课程的综合实力与发展前景
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紧密结合。课程组成员先后在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达30余项。在全国学术机构排名中,中国近代史学科一直居于国内前列。其中,教改项目《中国近代文化史: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获2005年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我们将依托现有优势,不断改革创新,继续完善教学,深化科研,争取把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成全国高校精品课程。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目标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通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专业必修基础课之一。
课程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讲授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国人民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的历史。通过上述讲授,使本专业学生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大事件、相关理论等,有清晰的了解;掌握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按照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逻辑,本课程分为三个模块。
模块一 讲述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两次鸦片战争、进步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太平天国反对清王朝的斗争等。20个学时。
模块二 讲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内容包括清王朝对外态度的变化、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清政府内部洋务派的思想与活动、中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诞生、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运动等。28个学时。
模块三 讲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历史。内容包括义和团反帝斗争、晚清的新政与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北洋军阀、五四运动等。24个学时。
与此同时,各模块还注重讲述晚清政局、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思想学术等的变动,及其与时代主题变动间的互动关系。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讲清楚中国如何在列强的侵略下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与社会民主,走过了怎样艰难曲折的道路,进行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斗争。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革命与改良的关系;近代中国人民革命与社会近代化的关系等。
解决办法:(1)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历史唯物论的理论修养;(2)注意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3)强调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讨论。
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开放式、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观教学,通过参观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增加学生的历史感与学习兴趣;一种是史料辨识与研读,通过在档案馆接触原始清廷档案,培养学生利用档案的方法和能力;一种是通过参加论文比赛,初步完成从基础学习向学术研究的过渡。实践证明,这些方案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学生多次获得“白寿彝史学论著奖”、“全国史学新秀奖”。
三、教学条件
1.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1)重视教材建设
早在20世纪50年代,张守常教授就编写了建国后首部《中国近代史》教材。龚书铎教授与人合作主持编写的中华书局版《中国近代史》,自1979年出版至今,先后4次再版,印刷达30次,计150余万册,曾获得国家教委第三届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郑师渠教授主编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中国近代史》教材,1994年出版以来已印刷5次,最近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该教材广泛吸收学术界前沿成果,同时发挥本课程组成员科研特色,大幅度增加了思想文化、晚清政局等内容。
(2)加强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合理利用扩充性资料是深化教学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为中国近代史教学资料建设的奠基之作,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图书馆必备书。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了《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辛亥革命前十年民变档案史料》、《近世谣谚》、《义和团调查资料》等,对当时的中国通史教学改革起了很好的配合作用。课程组为规范教学,提高质量,还编写了《中国近代史讲授提纲》、《中国近代史学习手册》、《中国近代史地图》等。
(3)重视扩充性资料使用
每一章的第一讲为学生开列论著目录,共分四类: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目录,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和思想水平。②历史文献目录,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史料。③前沿成果目录,让学生了解研究状况。④与本专题相关的书目,使学生形成较系统的知识。
2.实践性、研究性教学环境
(1)利用北京近代史迹丰富的区位优势,配合课堂教学,组织参观故宫、圆明园、恭王府、湖广会馆、国家博物馆等。
(2)带领学生在国家档案馆、学校图书馆现场讲解档案、史料,赴南海会馆等历史遗址作调研。
(3)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历史学院“白寿彝史学论著奖”、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项目以及“全国史学新秀奖”的竞赛。
3.网络教学环境
(1)学校有配备整齐的多媒体教室。
(2)中国近代研究中心网站专门辟有中国近代史教学专区和论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者相统一的原则,遵循历史教学规律,努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在讲授中坚持教学与教材同步,以教材为基础,深化教学内容;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思想理论的辨析;注重学术前沿和研究方法的讲授,尽可能介绍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加强史料的分析利用。
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每学期组织形式不一的讨论课。在每一专题讲授之初,布置讨论题目,开列参考书。形式有两种:一是由主讲教师组织集体讨论,全班同学就同一问题展开辩论。二是分组讨论。课程组利用成员较多的优势,每名教师负责一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同时,我们还采取让研究生参与本科生讨论,带动本科生的成长。
(2)自主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培养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培养研究型人才是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从课堂引导、讲授,到课下指导,再到专门性课题研究,环环相扣。课程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白寿彝史学论著奖”、北师大本科课题、“全国史学新秀奖”论文的撰写。
(3)扩展性学习
我们积极开拓教学资源,利用“历史学前沿讲座”和“近代史前沿讲座”,先后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著名史学家,如戴逸、金冲及、李文海、刘桂生等先生,为本科生作专题报告,开阔学生视野,加快他们的成长。
开展实践性教学,进行教学参观、历史遗址调研等。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课堂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图表、录像、教学软件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影视片《林则徐》、《甲午风云》、《孙中山》等配合课堂教学。利用网络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进行学术答疑与思想交流。“非典”期间还通过网络授课。建设教学网站,丰富课程资源。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1.建设目标
争取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建设步骤
(1)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合理安排课时。
(2)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凭借已有的教材优势,编写一套适应教学改革新形势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3)建议图书馆努力增加已有图书的副本,进一步加大购置新近出版的相关图书的力度,以满足本科教学的实际需要。
(4)争取与有关文博单位、档案馆达成共建协议,以便更好地开展实践性教学。
3.上网计划
(1)借助电脑多媒体手段,不断丰富本课程的课件资料库。
(2)建设本课程教学网站,主要栏目包括“课程建设简介”、“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教学录像”、“学习网站”等,将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等内容上网。
中国现当代史精品课程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现代史教研室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系)于1956年成立中国现代史教研室,是国内高等院校较早成立中国现代史学科的教学科研机构。此后,一批学术造诣高深的学者在此任教和从事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国内高等院校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正常的教学和科研遭受严重冲击,学科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现代史学科在学科带头人王桧林教授的带领下,在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领域扩展、文献资料整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本学科已成为中国现代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中国现代史教研室成立后即开设了中国现代史专业必修课。当时的基本思路是,为使广大毕业生能很快适应中学的教学工作,必须加强其基本知识的系统学习。鉴于当时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和成熟的教材,教研室全体教师集思广益,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即首先由教研室内的教师共同商讨教学大纲,主讲教师编写讲稿初稿,然后在教研室内就教案的内容、观点、重点、难点等进行反复讨论,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内容充实、观点正确的教案。这种做法不但为日后编写出高质量的中国近现代史本科生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科研并重,求实、严谨的学风。
“文化大革命”前,中国现代史课程开设一年,每周6—8课时。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一起开设了辛亥革命史、抗日战争史等专门课程。1980年在白寿彝先生倡议下,历史学院进行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课时减少,在一个学年内讲授完毕,同时开设专业选修课,使学生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自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探寻在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历史系开展的本科生“白寿彝史学论著奖”论文竞赛活动和学士学位论文写作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研的基本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教师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的学术素养,还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在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中有一些成果在学术界影响较大,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此外,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教师也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在王桧林主持下率先提出构建中国现代史的学科体系,这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得到学界同行的赞同,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完成了一套较齐备的教学系列用书,这在国内高等院校历史系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既是中国现代史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的成果,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1988年,中国现代史课程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进步奖。1994年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一类课程建设项目,得到一定的资金资助。1997年和2001年,中国现代史课程体系改革两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为本科生开设专业必修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直到1999年在新的教学改革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国现代史合并在一起,作为一门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出现为止。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成为国家批准的第三批博士点。1995年,本学科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现有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基础上,在这三个研究方向上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目标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史,都属于中国近代史的范围,而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又可把近代史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49年以后,中国历史才进入现代的行程。我们这门课程1919年至1949年间的历史,之所以称作“中国现代史”,是沿袭近几十年习用的名称,也是高等学校课程表上一直还在使用的名称。同时,1949年以后的历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我们称之为“中国当代史”,也是借用学界的说法。所以,这门课统称为“中国现当代史”。我们力图通过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和教学,正确地探讨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历史科学的教育功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概论(现代史分期问题,本学科体系建立历程,本时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轨迹等等)(5学时)。(2)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4学时)。(3)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4学时)。(4)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4学时)。(5)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4学时)。(6)全民族抗战的展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4学时)。(7)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4学时)。(8)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学时)。(9)哲学、科学、文化思潮(3学时)。(10)中国当代史的特点、分期和研究状况(4学时)。(11)全国大陆的统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2学时)。(12)国营经济的建立,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2学时)。(13)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几大运动(4学时)。(14)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4课时)。(15)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2课时)。(16)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失误中的曲折(4课时)。(17)国民经济的调整(4课时)。(18)阶级斗争扩大化观点的系统化和四清运动(2课时)。(19)“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2课时)。(20)“文革”的进程及其经验教训(2课时)。(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课时)。(22)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2课时)。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民主革命纲领;北洋军阀的纷争和政府的更迭;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的兴起。(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意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思想;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3)国民党政权初期的内外政策和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中国政治派别的主要政治主张与活动。(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过程及其具体政策的变化;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的危害;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形成。(5)中国共产党的全国抗战路线和方针、政策;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及其统治日趋腐朽;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和重大意义及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6)三种建国方针的内容;国民党政府在行宪中崩溃;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和经济政策。(7)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斗争。(8)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社会主义改造。(9)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的成果。(10)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的原因;庐山会议及纠正失误中的曲折。(11)国民经济的调整及其成效;阶级斗争扩大化观点的系统化。(12)“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其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解决办法:第一,掌握每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注意纵的发展和横的联系。第二,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注意理论学习,特别要学习毛泽东等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学习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三,掌握原始资料也是研究历史的基本功,因为史料是研究问题的依据。学习中国现代史,适当读一些有关的专著和论文是很必要的,它可以加深对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条件
1982年,王桧林发表《关于建立中国现代史科学体系的问题》一文,在史学界率先提出构建中国现代史的学科体系问题,认为中国现代史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阶段。它应体现出通史的特点,应兼顾各领域、各阶层、各民族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得到学界同行的赞同。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王桧林主持下,中国现代史教研室教师郭大钧、鲁振祥、李隆基、李起民、李慎兆等集体编写了一部新体系的《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上、下),于198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91年又出版了修订本。全书分五编十三章,力求科学地反映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书中史料丰富、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对重大事件和人物的评述努力做到实事求是、公允。该书出版后被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历史系选作教材,迄今已发行20余万套。该书1985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并于1988年荣获国家教委高等院校文科优秀教材二等奖。2004年这部教材作了重新修订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次修订吸收了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趋完善,篇幅适中,便于学生阅读。这部教材成为本课的主要教材。
此外,1987年出版了由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编撰的《中国通史纲要续编》,同时还出版了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译本。1988年,由王桧林主编、郭大钧副主编,编撰了一套新的《中国现代史(1919—1987)》(上、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出版后多次重印,为国内许多高等院校选作教材,并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院校文科参考教材。
除了上述工作外,中国现代史教研室教师还开展了以下的工作:一是编写《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1986年,由王桧林主持,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与其他高校同仁合作编写了普通高等院校《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二是编选中国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为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版《中国现代史》的使用,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桧林主编、郭大钧副主编的《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一册),计46万字。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桧林主编、郭大钧和李起民副主编的《中国现代史参考资料》(上、下册),计103万字,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中国现代史》配套使用。三是编写《中国现代史研究入门》,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学参考书。该书1994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对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线索、文献资料和研究状况作了介绍,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大辅助作用。四是编写《中国现代史辅导与习题》,199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如果加上1998年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完成了一套较齐备的教学系列用书,这在国内高等院校历史系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既是中国现代史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的成果,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1988年,中国现代史课程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成果进步奖。1994年又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一类课程建设项目,得到一定的资金资助。1997年和2001年,中国现代史课程体系改革两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在为本科生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的基础上,开始了教材建设。198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1919—1987)》下册,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当中同样体现了通史的特色,力求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多视角阐释历史发展的进程。1995年,由郭大钧主编、耿向东等参与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作为历史系本科生专用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先后被许多高等学校选作历史专业课教材。2004年该教材完成修订工作,即将出版。2006年,该教材还获得教育部“十一五”重点教材建设立项。这部教材也是本课使用的教材之一。
作为中国现当代史,具备在教学中应用大量影像资料作为辅助材料的条件。历史学院现存有一定数量的纪录电影、故事片和声音资料,有些是很珍贵的。同时,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新中国的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对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以语言为主,演示法、参观法等以直观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又注重新方法的结合使用,如一堂课开始前,给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有目标的阅读并寻找解决方案(目标教学法);正式开课前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就指定问题作公开讨论(八字教学法),随后,由老师讲授,并穿插谈话,采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示(传统方法);最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就自己的个别问题提问并给予帮助。
当然,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应具体视课堂及课程内容而定,不是唯一的,而我们的老师完全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智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自信心;能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掌握阅读方法;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课外阅读及经验交流会,提高阅读效果。自学,观察问题能力,合作与读书能力。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总体目标:申报国家精品课。
步骤:首先建设成为学校的精品课,围绕这一步骤,展开教师队伍组合,集体备课,购买图书资料。
上网计划:创建中国现当代史课程网页。我们在给本科生上课时进行录像,然后结合教案挂在网上。
世界古代史精品课程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古代史教研室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世界古代史这门课程在我校于1952年开始讲授,当时成立了世界古代史教研组。根据苏联模式,将世界古代史作为一年的课程讲授,分成四大块,即原始社会、古代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其中第一个学期讲授原始社会和古代东方文明,第二个学期讲授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基本上使用苏联的教材。
1958年以后,该课程改为讲授一学期,教学实践中开始尝试突破苏联模式。60年代开始采用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教材。本课程负责人参与了该教材的编写。
70—80年代,由本课程负责人参与编写的《世界上古史纲》出版,该书对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分成不同的板块进行介绍,注重每个地区文明的整体性。这种体例对于本课程的讲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80年代以来,本课程负责人主编的《世界上古史》一书出版,该书在体例上以地区为单位,将世界古代文明分成不同的区域,书的最后附有余论一章,介绍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各文明地区间的联系,强调世界古代史的整体性。书后并附有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便于学生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掌握世界古代史。该书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我国高校世界古代史的教学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该书被许多院校作为教材使用,并被评为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90年代本课程负责人作为第一主编的《世界史》(古代部分,上卷)出版,该教材体例较新,注重历史发展的横向联系,强调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对国内世界古代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0年代,我院教师周启迪教授主编的《世界上古史》出版,作为90年代以来我校世界古代史教学的教材,取得良好效果。2005年对该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并作为面向新世纪的教材。2006年该教材又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规划教材。
目前世界古代史这门课程作为历史学主干课程之一,受到学生的高度重视和欢迎。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2004年该课程荣获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目标
定位:本课程是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基础和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学好整个世界史的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主要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各大文明的主要特色以及彼此间的共性与差异。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原始社会 3学时
古代埃及 9学时
古代西亚 9学时
古代印度 9学时
古代希腊 12学时
古代罗马 12学时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世界各主要文明的发展线索。
难点:
各主要文明间的共性和差异。
方法:
学生预习、教师讲授以及课后思考三者相结合,并且通过专题讲座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对难点问题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条件
1.教材
(1)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吉林文史出版社。
(2)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古代部分,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刘家和、廖学盛主编:《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扩充性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史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有关内容,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课堂上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教师并对难点内容安排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课程的难点内容。
2.教学手段
课程讲授与多媒体技术密切结合。制作丰富的powerpoint幻灯片以及利用国外网站提供的教学专题影片,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生动,学生在欣赏图片和影片的同时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内容具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1.建设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建设,使之近期内成为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2.步骤
(一)通过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本课程教材,能够体现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动态。
(二)进一步充实本课程的参考资料,使之紧密配合世界古代史的教学。
(三)进一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图像、声音和教师讲解的有机统一。
3.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拟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尽快实现世界古代史课程课件的网络共享。
世界近代史精品课程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教研室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世界近代史是本科生基础课程,在我院一贯得到重视。这门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近代史课程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世界近代史这门课程在我校于1952年开始讲授,当时成立了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下设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教研组负责课程教学工作。那时,任课教师根据苏联的《近代史教程》编写讲义,油印后供学生使用;教学时间是一年。1958年以后,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始尝试突破苏联模式。其中一个表现是,他们集体编写《世界近代史讲义》,于196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前半部(上册),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近代史教材。1961年,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与亚非史教研室合并,并开始分为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个教研室。这一建制延续至今。60年代以后,课程教材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的近代部分(张文淳、刘宗绪、马家骏等先生都参加了这部教材的编写工作),教学时间依然是一年。这一时期,世界近代史课程除了在历史系开设外还在政教系开设,教学时间同样是一年。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文革”时期是一个特殊的过渡和混乱时期,世界近代史课程虽继续开设,但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等都受到了无端的干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学招生制度的恢复,世界近代史教学也进入新的时期。从78级开始,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时间改为一学期。1987年,世界近代史教研室的教师们在刘宗绪老师的带领下又开始编写本科教材,形成了关于近代世界历史的一套看法,建立了以生产力标准为特色的世界近代史学科体系。这一教材于199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这一时期,世界近代史课程从各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因而在1996年被学校列为重点建设课程。
(二)突出特色
1.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质量的教学必须由高水平的教师来实现。世界近代史教研室注意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做到每个教师都能高质量地承担该基础课教学。
20个世纪80年代,我教研室有一批在国内世界近代史学界享有盛誉的优秀教师,如刘宗绪、马家骏、张文淳等教授。他们在各有关学会担任重要职务。刘宗绪教授曾获多种学术奖项,还曾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我教研室还注意青年教师的培养。90年代以来,中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努力进取,取得骄人的成绩,如刘北成、杨玉圣在学术界都有一定的影响。
我教研室一直坚持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教研室的教授和副教授无一例外都多年讲授这门基础课。陆续退休的教授在退休前一年都坚持讲授该课程,并认真备课,结合国内外的学术进展更新教学内容。年轻新教师上课,均安排有经验的教授或副教授做指导教师,并承担一半课程,既做出示范,也形成压力。因此,年轻教师都重视基础课教学,迅速提高了教学质量。
由于上述努力,该课程的教学始终保持了高水平,无论学校领导听课检查,还是学生评估,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2.连续不断的教材建设
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学术水平。我教研室对教材编写十分重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刘宗绪教授主编,我教研室教师集体编写了两部世界近代史教材(卫星电视教育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大学本科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前一个高教本,在学术观点和编写体例方面都有创新,不仅被卫星函授教育广泛使用,而且被许多大学采用为本科教材。高教本发行了约30万册,成为80年代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大学世界近代史教材。
后一个师大本,在学术观点和编写体例方面又有新的突破。史学界的权威刊物《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都发表书评,认为该书“不仅是一部高质量的大学教材,而且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师大本于1996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并于1997年被列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于1999年出版了修订版。该教材已发行2万册,被许多大学采用。90年代,在我国各种版本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中,完全由一个学校的教研室编写教材而有这么大的发行量,这种情况是独一无二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师大本的许多学术观点已被目前的中学历史教材所采纳。(www.xing528.com)
3.教学实践的再创造
教学实践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我教研室的教师在教学方面都勇于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格。譬如,刘宗绪教授的教学既贯穿着长期持续的学术创新精神,又具有深入浅出、生动幽默的讲授风格,其声誉远播全国;刘北成教授的教学既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又注重与学生的对话。学生反映说:上这些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
毫无疑问,北师大的世界近代史本科基础课程具有厚实的积累和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但如今,世界近代史课程的师资已更新换代。对我们来说,如何在继承前辈教师的优良教学和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适应现时代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的现实问题。我们将以这次校级精品课程申报为契机,深入了解这门课程发展的历史,系统梳理其教育教学和科研传统,以便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继承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主干课程,为学生在高年级阶段选修国别史、专题史打基础。
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方面打下基础并培养能力:
(1)知识: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达。
(2)能力与技能:培养学生较熟练地阅读世界近代史英文教材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思辨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
(3)态度与情感:使学生具备广阔的视野并树立开放的心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追求真理的严肃的学术态度;培养学生尊重世界文化的态度。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导论2学时;第一讲,绝对君主制的兴起与发展,6学时;第二讲,17世纪的荷兰与英国,4学时;第三讲,东欧的变化,4学时;第四讲,18世纪英法争霸,4学时;第五讲,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6学时;第六讲,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8学时;第七讲,19世纪世界史导论,2学时;第八讲,拿破仑时代(1799—1815),6学时;第九讲,进步与反动:1815年到1848年的欧洲和世界,6学时;第十讲,革命与秩序:1848年至1870年的欧洲,4学时;第十一讲,民族国家的巩固(1859—1871),6学时;第十二讲,西方文明(1871—1914),6学时;第十三讲,欧洲扩张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1871—1914),6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500—1800年阶段: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近代西欧文明如何崛起、扩散,最终发展为影响整个世界的现代文明;难点在于在讲授西欧的崛起、东方文明的衰落的同时,如何避免让学生产生西欧中心论的观念。解决办法是推荐学生阅读《白银资本》、《大分流》等反西方中心论的前沿著作,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1800—1914年阶段:让学生理解19世纪欧洲的发展和扩张及其对世界的冲击,重点在于民主的进程及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民族主义的兴起;难点在于让学生通过19世纪民主的曲折进程理解民主的特点,掌握19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复杂内涵,思考民主、民族主义和现代性的关系,认识现代社会的特点及其内在问题。解决办法:(1)学习相关的理论;(2)在课堂讲授中注重就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3)就民族主义问题集中组织讨论;(4)通过论文写作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条件
1.教材
(1)英文教材:R.R.Palmer,JoelColton,LloydKramer,AHistoryoftheModern World(NewYork,2002),任课教师每次课前复印从英文教材中选取的英文资料,课上发给学生,要求课后阅读,下次课上提问、讨论。学生对英文教材反映较好。
(2)中文教材: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004年各版),学生集体购买,人手一册。中文教材对于英文基础差和一外非英语的同学十分重要。
2.扩充性资料
课堂讨论涉及的扩充性阅读书籍,由学生自行购买或复印,譬如:刘祚昌、王觉非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和《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等,从课堂讨论效果来看,学生十分认真地阅读了这些资料。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要求学生课前阅读与下次课相关的英文材料,达到了预习部分重点内容的效果。
2.课堂系统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史学知识与理论,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前阅读的英文材料,逐步提高自身的英文阅读能力。针对英文材料中的难点,提问学生进行翻译,再由教师补充讲解。
3.制作了大量ppt教学课件,不仅包含课堂讲授的重点文字内容,还配有大量插图。以图证史,能将学生更好地带入到历史情境之中,提高了学生听讲的兴趣。课件可在指定邮箱中下载,解决了课堂容量大、记笔记跟不上的问题。
4.组织两次课堂讨论并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围绕着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思考题、参考书目。先由学生课下自愿结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以确保在课堂讨论中能更深入地交流。课上讨论先分组进行,后选派代表进行汇总发言。通过讨论,学生们开阔了思路,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自选相关问题撰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就选题原则、写作规范等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
5.在课堂上就有关重要问题随时进行简短的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后通过电子邮件回答学生的提问。
6.利用课余时间,为听课有困难的少数民族生、留学生及转系生进行两次串讲补习。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1.建设目标
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我们拟定的建设内容如下:
(1)力求准确地反映世界近代史研究水平的新进展,更新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经过一定的积累之后,重新编写教材;
(2)使本课程教学更加适应本科教学特点,广泛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3)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双重的发挥和调动;
(4)努力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通过建设,首先使本课程在近期内成为校级精品课程,5年内成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2.步骤
(1)计划于下学期初,召开主要由世界近代史教研室的退休教师、外调教师以及在职教师参加的教研座谈会,明确应继承的优良传统,探讨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2)充实本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使之紧密配合世界近代史的教学;
(3)进一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图像、声音和教师讲解的有机统一。
3.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拟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尽快实现世界近代史课程课件的网络共享。
世界现当代史精品课程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现代史教研室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1.课程创设与沿革
世界现当代史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开设的、最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当时全国各大高校中第一批开设的世界史通史类课程。
1952年院系调整时我系开设世界现代史,由王绍岳先生、吴世俄先生讲授;1959年前后,世界现代史教研室从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中独立出来,有了教学与研究的实体单位作为依托,世界现代史教学日益正规化。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现代史始终是历史学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而且向其他院系开课,讲授时间为一学年(120—140个学时),“文革”期间仍然开设了一段时间。
1977年恢复高考后,世界现代史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卢文璞、黄安年、张宏毅、段炳麟等分别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80年代中期,该课程由本科生向研究生阶段拓展,开设世界现当代史理论与专题课。1990年,世界当代史从世界现代史的授课体系中独立出来,单独开课,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各开一个学期。1999—2000学年,应教育部教学改革要求,世界现代史和当代史合并,压缩课时,合上一个学期,这一授课体例延续至今。2006年,历史学系改建历史学院,成立世界史研究中心,以中心为单位,该课程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教材建设
1958年,我系教师独立编写《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60年代,与北大、人大等院校一起编写北京市统编教程,形成非正式版本供教学使用;1976年,独立编写《世界现代史》,属当时最早编写的教材之一。1990年,我系卢文璞教授主编的《世界现代史》出版,正式拥有、使用自己的教材;1994年,段炳麟教授主编的《世界当代史》出版,世界现当代史教材建设齐备。2005—2006年,为适应课程设置调整和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张建华教授主持修订了1990、1994年出版的《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教材,将其压缩、合并,并增删了部分内容,定名为《世界现代史:1900—2000》的新教材已于2006年12月出版,与之配套的辅导材料即将出版。
从历史沿革中显示出本课程的一些独特优势与优良传统:历史悠久,资历丰富;授课内容保持动态更新;在特定历史时期艰难的学术环境下坚持开课,延续了教学、研究的连续性;始终注重教材建设,将之作为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无论从学科的内在属性还是课程的发展沿革来看,本课程在历史学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都处于中心地位,是一门最基本、最重要的专业主干课。
从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上看,本课程是构成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没有世界现当代史,就没有完整的世界史,没有完整的世界史,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因此,在我国现行学科体系中,世界现代史是历史学一级学科、世界史二级学科之下最重要的三级学科之一。
从研究对象上看,只有了解世界,才能定位中国;只有立足现实,才能把握历史,世界现当代史以其广博、宏观的研究视野和强烈的现实感为包括中国史在内的其他历史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提供现实参照系。
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使世界现当代史的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为历史学的发展、更新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从发展沿革上看,本课程自20世纪50年代初正式开设时起,即是本科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在本专业各类课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2)课程目标
a.激发学习兴趣:纠正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等于死记硬背、枯燥乏味、学而无用的错误认识,消除部分学生对于世界现当代史感到茫然混乱、无从把握的印象,揭示人类文明形态的多样性,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性、规律性方面的重大价值,剖析世界现当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趋势,充分展示历史研究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信,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探求知识。
b.传授基础知识:了解现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内容与主题,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价值体系、科技发展等各个角度,对20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形成一个大体的认识。
c.培养研究能力:把握贯穿世界现当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变迁趋势形成独到见解,对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些重要流派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有一定了解,形成基本的历史感觉,具备初步的发现、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
d.形成方法态度:形成特定的历史观,对于现实问题有自己的把握和判断。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共80个学时,每周4学时。全部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板块:一是导论部分,二是世界现代史部分,三是世界当代史部分,四是科技与文化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世界现当代史的学科体系,计划占用6学时。内容包括世界现当代史的分期断代、概念界定与世界史观问题;20世纪世界历史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与文化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特征、阶段和发展趋势;世界现当代史的研究方法等。
世界现代史部分:包括六章,计划占用28学时。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与一战;战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与社会经济的恢复;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分化;“罗斯福新政”与法西斯专政的兴起;两次大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关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当代史部分:包括九章,计划占用40学时。战后初期的国际局势与“冷战”全面展开;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发展;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恢复与发展;战后世界范围的民族独立运动;50年代至60年代末的国际关系;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与调整;6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与改革;70年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发展与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70年代以来的国际关系旧格局的瓦解和世纪之交的新趋势。
科技与文化部分:主要介绍20世纪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状况,总计6学时。
这样划分的目的在于在介入历史研究之前,首先使学生对世界现当代史的基本框架、发展脉络、总体趋向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以便形成学术自觉,从专业的角度去研究这段历史;以时间为明线、以全球体系内在矛盾的表现形式及发展阶段为暗线,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几个方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世界现当代历史的演进历程及趋势;科技、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内在连续性,因此单独抽离出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资本主义的模式分化、阶段性调整与变迁的内容及原因;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改革的动因与结果。
难点:20世纪世界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其内在驱动力;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的障碍及出路。
解决办法:(1)主讲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素质,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2)改革传统授课方式,突破教材局限,拓展讲授内容,加强历史背景介绍,关注现实发展动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寻找认识问题的角度,同时,加强课堂互动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疑惑并及时解答;(3)引导学生独立研究和思考,提高发现、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4)采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注意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教学条件
1.教材使用与建设:本课程创建时间较早,经过前后几代教师的努力,课程发展已进入相对稳定的成熟期,总体教学条件较为齐备,其中,最有利的是有系统的教材。早在1990、1994年,就出版了《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两本本科教材。2006年,我们又结合课程变动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对这两本教材进行了修订。此外,我们还编写过一套供研究生使用的内部教材。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由于本课程有一个较长的发展和积累周期,且一贯坚持授课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思路,因此,主讲教师都能向学生提供大量不同层次的扩充性教学资料:(1)辅助教材:一些质量较高、发行较广的国内外相关教材,在授课之初即将这一部分书单提供给学生,方便其及早借阅。(2)相关专著与专题论文:在讲到相关专题时,主讲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和进度,向学生推荐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专著和论文。(3)相关的原始文献和英文资料:为配合学生对特定历史问题的理解,同时对之进行初步的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本课程有意识地推荐或要求学生自行查找一些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关的原始文献资料和英文资料。(4)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专题网站供其使用。
3.实践性教学环境:一方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另外,教师将一些重大问题带进课堂,在历史与现实的呼应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
4.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目前虽然尚未实现网络化教学,但所需前期条件已大体具备。例如,本课程主体部分都已做成课件,在以往教学中,注意通过电子邮箱、网上论坛等形式,传送课件,与学生交流看法和心得等。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课堂讲授法的革新:在中国现行基础教育体制下,完全西式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因此,传统的讲授法仍然在高等教育的实际教学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可以设法对之进行一定改进。例如,在教师主讲的基础上,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本课程将每次课的前10—15分钟留给学生,由一名学生主题发言,另外一到两位学生对发言进行评述,内容可以是对上次课所讲内容的总结、心得,或与之相关的扩展性资料的介绍。由此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研究兴趣,锻炼研究能力。
2.讨论课的调整:以往的讨论课,一是比重小,只有短短两堂课,二是分散化,优秀学生垄断发言,多数学生沉默寡言,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因此,本课程对此进行了调整。在时间上,预定的讨论课为6—8课时,视实际情况而定,如有必要,还可以延长;在内容上,将第四版块,即科技与文化部分全部交由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课下准备来自学,将听课班级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讨论和课上主题发言,由其他组对其表现进行打分。既扩大参与面,又培养合作精神。
3.调整课程结构安排,突出重点,优势互补:根据主讲教师个人对于世界现当代史的理解和把握,灵活调整课程结构,对教材的结构、框架和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实行风格化、个性化教学;结合主讲教师各自的学术特长,由几名教师分阶段共同开课,优势互补。
4.增加原始文献研读的环节,使学生尽早介入正规的历史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5.尽可能开设一些有价值的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6.尽可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快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1.建设目标
首先,将本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后,继续向更高一级目标迈进,将“精品工程”推向北京市乃至全国。
2.建设步骤
第一,进一步完善、更新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性与历史性、系统性与针对性、历史感与现实感的良好结合;
第二,进一步改进课程设置体系,与世界近代史在授课思路和方法体例上协调一致,以求得更好的课程之间的连接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结合;
第三,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结合实际需要继续修订现行教材;
第四,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争取再引进1—2名优秀教师,使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年龄与知识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加强在教学中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最大集体效应;
第五,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不但要将全部课件上网,而且要建立自己的论坛或网站,搭建共享学术资源、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
3.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在这一学年内先把本课程的课件上传到北师大历史学院主页,此后再逐步向其他网站扩展。
中国历史文选精品课程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文献学教研室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中国历史文选这门课的起源,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它是我校老校长陈垣先生首创。他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北大设置了史学名著选读课,而且讲授多年。新中国成立后,高等师范教育会议讨论课程设置时,肯定了这门课作为历史系的必修课,并改名为“中国历史文选”。可见这门课在我系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这门课作为历史系的工具课,受到历届系主任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就为这门课专门成立了教研室,这在当时全国的历史系中亦属罕见;该教研室一直持续至今,教师人数未少于3名。
20世纪80年代末,本教研室前任主任杨燕起老师作为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性的中国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研讨会,此后每5年召开一次,杨老师又积极参与了前三届大会的组织工作。第四届于2003年在我系召开,本教研室承担了全部组织工作,并由汝企和老师做了大会开幕式与闭幕式的报告。四届大会上全国同行们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了各地的教学经验。会后由本教研室主编大会论文集《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四集(23万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6月出版。
我们于1995年开始编写《中国历史文选》的新教材,由于新教材从整体思路到全书结构、选篇等,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在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大部分措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它成为全国近30种《历史文选》教材中唯一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之立项项目者。该教材于1999年6月出版,从而提前结项,受到教育部的通报嘉奖,并成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且于2002年10月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由于教学改革方面的突出成绩,本教研室于1996年获北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997年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于2001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编写的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于2002年获北师大教材优秀奖一等奖,于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目标
中国历史文选课是历史系的工具课,即古汉语课。古汉语是研究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学术基础之一,因此这门课受到历届系领导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系专门为这门课开设了实习室,以便学生通过实习更好掌握有关技能,而且还设立了古汉语过关考试,不及格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本课程设立的主要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有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古汉语的种种方法,切实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自学铺平道路。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1)先秦文选:第一学期,约50学时。
(2)秦汉文选:第二学期前半,约25学时。
(3)汉以后文选:第二学期后半,约25学时。
(4)相关知识(语法等):穿插讲授,约20学时。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为突出古汉语常用词这一重点,专门设立常用词系列———先讲其甲骨文字形,再讲其常见的三四个义项,再以相关成语相互印证———用这种方法教会学生理解、记忆常用词的能力。
(2)课文中的典章制度常常是难点。通常运用图解方式,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生动形象———例如昭穆制度,学生很难想像,然而一画出图来,他们便一目了然了。
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1994年我们为这门课专门设立了古文实习室,此后一直坚持在本科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实习来更好地掌握技能与方法———这在文科教学中尚属鲜见;在本课教学中则为全国独有。
三、教学条件
我们于1995年开始编写《中国历史文选》的新教材,由于新教材从整体思路到全书结构、选篇等,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在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大部分措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它成为全国近30种《历史文选》教材中唯一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之立项项目者。该教材于1999年6月出版,从而提前结项,受到教育部的通报嘉奖,并成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且于2002年10月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几年来在教学中,我们又对新教材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而且现有教材由于出版时电脑排版的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存在许多错字和标点错误,现正在整理,待再版时予以纠正。
我们于1994年为本课专门成立了古文实习室,里面配备了各种常见的工具书和线装的《史记》、《资治通鉴》等。通过实习,学生们不但真正学会了使用数种工具书,而且也开阔了眼界,对古籍有了感性的了解。
近年来我们上课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施,十分便于教学课件的运用。
我们到校外进行的实践性教学,也得到了学院的充分支持。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也做了多项改革,主要如下:
1.在全国首创实习室与实习内容的不断深化。1994年,在系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在全国首创历史文选课的实习室。开始时仅进行工具书实习;自1997年确立了教改的新思路后,实习中逐渐增加“小学”内容。这些实习消除了学生对大部头工具书、线装古书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其今后的自学铺平了道路。
历史文选课是陈垣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初创设的。为把历史文选教学搞得更好,汝企和自1999年起,对陈老当年创设此课及其教学情况进行了考察研究,并发现:陈老为此课设立实习室绝非偶然,这是他“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的一贯思想的结晶。这一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改仍具启迪意义,它使我们进一步确认:这门课的最大特点之一即实践性强,建立实习室就是满足这一特点的最佳手段。由此我们在实习室条件暂时很差的情况下仍坚持实习,而且还将实习范围扩展到校外,带领学生到石刻博物馆、孔庙等处进行实地考察。这些实习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他们真切认识到:要想读懂在祖国大地随处可见的石刻文字,就必须学好历史文选课,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在全国首创古汉语过关考试。各院校迄今为止只有英语设过关考试,对历史系至关重要的古汉语却未设。我们首次在大学三年级中期安排古汉语过关考试,不能过关者则不授予学士学位,因此其意义远胜于一般考试。特别是我系已被教育部确立为文科人才培养基地,过关考试也成为培养高层次史学人才的有效手段。自1998年始,我们已成功组织了8次过关考试,每次考毕都要求教师写出“考试分析”,及时总结出题方面的得失,以便使之逐渐完善,最终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古汉语检测题库。1999年6月30日又专门召开了“历史文选过关考试专家研讨会”,专家们对如何建立过关考试题库以及对本课程各方面改革的许多珍贵意见,已对教改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3.近年对其他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研究与新实践
几年前我们就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分析,认识到兴趣在大一学生认知内趋力中所占比重要比高年级远为突出这一特点,并以此为指导来安排教学。笔者还发表了论文《以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指导历史文选教学》,将这一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近年对陈老的研究,总结出其6点教育思想和14条教学方法。这项研究对今天和未来的教改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如陈老重视基础教育的思想和当年创设历史文选课的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这门课在历史系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削减本课学分则不利于历史系学生的基础教育,因此我们一直在为恢复本课学分而不懈努力着。
陈老重视能力培养的思想,使我们对突出“小学”内容的思路有了更加明确的理性认识,而且有了新措施———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中,已设常用词一项,我们在此基础上,又作了四项突出“小学”内容的改革:一为引入甲骨文;二为介绍文字学知识;三为引入音韵学常识;四为讲解一些训诂学方法。从而将学生对字词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高度。
又如四角号码在许多历史学工具书中广泛运用,为此我们专门向学生讲授了这种查字法,去年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了用四角号码查繁体字的比赛,优胜者给予奖励。这项措施对提高学生查找工具书的能力非常见效。
陈老“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思想,对教改亦有启迪:教研室的三位教师,学术各有专长,在这次研究之后,我们明确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的学术专长体现于历史文选教学之中,这样在基础知识传授方面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又可形成每位教师的特色与风格。这是使教学向高层次迈进的有效手段。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本课程的近期目标是进一步将前述的种种教学改革措施体现在课件之中,使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教学中逐渐成为各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补充与完善现有的课件———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争取在一年内完成。然后将各种课件逐渐上网,以便学生们学习使用。
本课程的远期目标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是在教学中逐渐增加“小学”内容,即对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常用字都用“小学”知识来加以解释,最终达到教会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小学”知识学习古汉语字词的目的。其次是在教学中增加古文化知识,这样做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更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开拓他们在学术方面的思路,对其日后的历史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好处。这两点看似简单,真正做到却绝非易事,它们需要任课教师具有更高的素养与水平。为此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这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
中国史学史精品课程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研室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中国史学史课程的设置,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我校著名学者白寿彝教授创办的。中国史学史课程是60年代我校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由白寿彝教授亲自授课,后来,又有顾诚先生、郭澎先生任该课程的助教及辅导教师。白寿彝先生还亲自撰写了《中国史学史教本》,作为我校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
20世纪80年代,该课程作为我校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重新开设。先是由几位先生分段按时间先后把一门课程讲完,具体情况是:由朱仲玉先生讲授先秦秦汉时期史学,由瞿林东先生讲授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学,由吴怀祺先生讲授宋元时期史学,由陈其泰先生讲授明清时期史学。经过几年这样接力式的讲课方式之后,该门课程在内容上的建设与充实已得到大大加强,同时本专业课程的中青年教师也逐渐成长起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史学史课程开始以中青年教师独立承担为主,讲授对象是本科二年级学生。
中国史学史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项目,以白寿彝先生作为学术带头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机构,我校具有一个梯队整齐的研究整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力争将中国史学史课程做得更好,使之成为本科教学中的精品课程,是我们必须做到的,也是完全有能力和有条件做到的。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目标
中国史学史这门课程,是本科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发展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专业其他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这就是本课程的重要作用,也是本课程在本专业的基本定位。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发展的大致面貌,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以扩大并加深本专业的系统知识结构,为本专业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并有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加强。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程以纵向阐述中国史学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分中国古代史学和中国近现代史学两大部分。在中国古代史学中,依次从先秦时期史学讲至清代中后期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学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学中,从鸦片战争开始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史学发展。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涉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情况。
应对学时为每周三学时,一个学期的课程。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是理清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强调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和学术价值,讲清中国史学的重要著作和重要史家,阐明中国史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本课程的难点是要从中国历史上众多史家和史书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来讲述,并且要兼顾到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历史文献等各个方面,还要结合社会与学术发展与史学发展的关系,将上述几点有机联系起来反映到课堂讲述中是非常不容易的。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以我校在本学科上所具备的学术优势为基础,一方面继续突出重点,另一方面则及时结合学术界研究的最新动向和研究成果,使课堂教学更具前沿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条件
本课程的教材主要采用白寿彝先生生前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本》,该教材最早撰写于1964年,铅印本印刷,使用于当时的本科生教学。2000年,以该“教本”为基础,仍旧由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史学史教本》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参加撰写的均为在史学史研究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包括瞿林东、陈其泰、吴怀祺、施丁、顾诚等。该书出版后,在教学使用中得到师生的好评,并获得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9月)。2004年,该教材又作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重新修订出版,书名更改为《中国史学史》,仍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外,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阅读的教材,白寿彝先生撰写的《中国史学史》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瞿林东先生撰写的《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张越主编的《史学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也都被介绍和使用于本课程的教学方面,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
配套试验性教材的教学效果良好,在主要使用本课程基本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配套性教材的辅助,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为学生们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了指导,满足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多方需要。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辅导为辅。课堂讲授是本课程最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主讲教师有系统地课堂讲授,达到使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知识的基本目的。
课堂讨论一般是先由主讲教师布置讨论的问题范围,由学生们在课下做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加强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所提出的独到见解,也会经主讲教师的提示而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课下辅导主要是指课余时间教师与学生就学习问题的交流和指导。这种指导一般是在课间和课后,近年又发展到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辅导和答疑。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改革方面,主讲教师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在课间的制作方面,主讲教师力求使课件的内容紧密结合于课堂讲授的基本线索,在形式设计上尽量朴实大方、紧贴实际,注意不过多演示课件技巧上的东西,而是力求将课件服务于实际教学,切忌因课件而喧宾夺主。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通过努力,将本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争取在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以及学术创新方面做出更大成绩;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市级乃至全国的精品课程。
2.建设步骤
(1)专门组织任课教师对以往教学经验、成绩与不足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指定今后的发展计划;
(2)拜访数位在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中有着丰富经验的老一辈专家学者,请他们对本课程的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3)加强教材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4)在现有师资条件下,强化任课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5)制作好教学使用课件,力争使本课程的教学课件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3.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本学年内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课件上传到我校历史学院主页。
博物馆学概论精品课程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教研室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最早是为历史学系2002级考古与博物馆学方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2003年调整为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基础课。
由于专业方向调整前后,面对的教学对象不一样,因此课程内容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充实调整。原考古与博物馆学方向除了博物馆学概论外,还有一系列的专业课作为支撑,如博物馆经营管理、博物馆陈列设计、文物保护等,因此本课程最初的重点放在博物馆发展史、博物馆理论、博物馆藏品上。而调整后,课程在博物馆史论、藏品、展教、经营管理的比重相当,有些内容进行充实,有些内容进行删除,以便于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在短期内对我国博物馆的历史、现状、特点以及博物馆各种具体业务的工作理论与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本课程努力的一个目标。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目标
本课程现定为历史学院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全院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型的综合博物馆、各类的专业博物馆以及私立博物馆相继成立,各类博物馆专门人才需求量大大增加。
本课程作为历史学院甚至北京师范大学唯一一门博物馆方面的专门课程,其目标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对博物馆的基本理论、博物馆的历史与现状、博物馆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国内外博物馆的不同点,博物馆基本业务的工作理论、工作方法、工作程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2.知识模块的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博物馆理论(博物馆基本概念、博物馆发展史、博物馆分类)3学时×4次
博物馆藏品 3学时×(3—4)次
博物馆陈列与教育 3学时×4次
博物馆经营与管理 3学时×3次
机动 3学时×(1—2)次
教学参观 3学时×2次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之一:中国博物馆的特点及其在当前社会中的作用
解决办法:
(1)通过中西方不同时期博物馆定义的比较了解博物馆的特点。
(2)通过对中西方博物馆发展历程的比较了解当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状况、博物馆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中西方博物馆之间的差距。
重点之二:博物馆工作的基本方法
解决办法:
(1)课堂讲授博物馆工作的基本内容、注意事项、工作程序等,主要包括博物馆藏品征集、鉴定、管理、保护、陈列设计的过程、不同类陈列的特点,对公众教育、公众服务的内容与方法。
(2)通过参观有关博物馆,播放大量的幻灯片,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重点之三:博物馆管理新理念
解决办法:
针对中国博物馆长期以来不重视管理方面的研究,尽可能介绍国外博物馆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为了加强学生对博物馆工作的感性认识,本课程专门设计了两次实习,一次实习针对藏品的管理与文物保护,另一次针对陈列的方法与博物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博物馆有关部门的参观、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座谈,加强对博物馆工作的认识;在参观博物馆陈列时更注重体会设计者的思想与技巧。
三、教学条件
目前,国内有关博物馆学方面的教材只有两种:《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严建强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前者主要为文物系统干部培训而编,后者由于印数太少,市面已经脱销。可以说,真正适合国内高校使用的教材还没有。
国外和台湾地区出版的教材多一些,如台湾陈国宁教授的《博物馆学》,An⁃drewWheatcroft主编的博物馆方面的系列丛书;另外,近年来国内学者许多论文集陆续出版,博物馆学会组织的一些学术会议也常有论文集出版;《中国博物馆》、《博物馆研究》等杂志,为我们带来最新的研究动向;主讲教师尽可能吸收这些成果,在逐渐完善讲课内容的基础上,出版自己的教材。
促进学生学习的扩充性资料很多,但目前学校各类图书馆中有关博物馆学的杂志、专著仍十分有限,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获得一些最新的材料。
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环境良好,北京地区的博物馆资源丰富,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都有。我院专门有文物博物馆,每周都有对学生开放的日子,为博物馆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主讲,另一种是参观实习。
教师主讲部分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目前只是部分内容使用多媒体手段,争取尽快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等
目标:
(1)在两三年内出版一部教材。
(2)实现全程的多媒体教学。
步骤:
(1)争取在2007—2008年前制作完全部的多媒体课件。
(2)2008—2009年完成一部教材。
上网计划:从2007年开始陆续上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