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桥位于所城万年村东侧处,据县志及其它史料记载:万年桥是一座一孔石桥。全长23.3米、宽7.33米、高9.33米、圆弧半径8米。桥基建在舜水河两岸30余米高的悬崖上,河西桥基在悬崖巨石上凿槽而成,河东桥基因正对水流冲击方向,因此除凿槽下基外,还加砌了一堵长6米、高2米、厚0.8米的护基石埠。万年桥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它雄伟壮观,坚固耐久。故经数百年山洪冲击,石桥仍然固若金汤,丝毫无损。
明朝隆庆年间,羊车岭峡谷是衡、宝、永诸州南下广州经商挑盐的必经之道,每天过往客商、挑夫络绎不绝。在生产力低下,交通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人们肩扛手提,用双足“丈量”着这条跨省的道路,几百年间,这条路上浸透了挑夫们的血汗,有不少人因为辛劳过度,倒在路上。而最令人犯难的是过舜水河,舜水河上最初只有简易木桥,木桥屡屡被山洪冲毁。于是,修一座永久的石桥成为当地人们最大的一个愿望。
清乾隆53年,(公元1788年)县吏梁群长等人发起募捐,雇匠凿石,用工万余,耗银千两,于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建起了这座石拱桥。
位于所城镇的黄泥铺村南端有座鸡脚庙,建于唐朝。因庙中菩萨灵验,连皇上也来鸡脚庙祭拜菩萨。三年一大祭。还没到所城,就要下轿走路上鸡脚庙朝拜。就在桥刚刚竣工时,乾隆皇帝来鸡脚庙祭拜菩萨,听说这里的人在修建石桥,就想绕道进去看一看。大伙见皇帝来了,连忙跪拜。78岁的乾隆见石桥造得如此巧夺天工不由龙颜大悦,要同来的人即兴作诗。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架桥修路功德高,一辈辛苦万年好。”一个轿夫不等其它人来作诗,便随即答道。(www.xing528.com)
“好!好个“一辈辛苦万年好”这桥建得如此坚固,一块石紧镶一块石,这桥就叫‘万年桥’吧。”
道光6年,(1826年)当地人彭与龄父子及陈太虚等人在桥面加砌石栏,并立碑于桥西,为纪念78岁的乾隆来过此地,便镌文“万寿无疆”。
由于万年桥是露天桥,行人爬山越岭至此无处休息。几乎在同一时期,当地人修建了一座“积寿亭”。亭内置石茶缸一个,可盛茶七担,供过往行人无偿饮用。并把乾隆来此地时,轿夫作的诗刻在亭子的石柱上: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
当年乾隆一听轿夫的四句,就拍掌叫好,当即取名为“万年桥。”皇帝一言九鼎,金口玉言。万年桥一名也就这样传了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