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永修县能仁寺导游词
历史上的九江地区,佛教兴盛。庐山有东林寺,那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代表着佛教中国化和中国佛教化的大趋势,此外庐山还有三大寺庙和五大丛林。永修县的云居山有真如禅院:修水县有黄龙寺;九江市区有能仁寺等,这些寺庙在佛教界都有较大影响。今天我们将去九江能仁寺参观。大家可能游览过庐山,已经对庐山的寺庙有所了解,为使各位对九江地区的佛教情况有一个整体认识,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真如禅院”和“黄龙寺"。
永修县境内的云居山,北临修水河,东眺鄱阳湖,方圆2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43米,山巅有块数百亩的平坦地,四周逶迤的山峦仿佛莲花瓣,平地似花心,人称莲花城,中外闻名的千年古刹真如禅院就处在城中。真如禅院原名云居禅院,始建于唐元和初年,开山之祖是道容禅师。禅院历经沧桑,先后大修17次,鼎盛时期曾有殿堂僧舍48幢,僧众1500余人。宋代人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亲笔书写“真如禅院”寺额。诏赐当时的契怀禅师,从那时起。“真如禅院”(俗称“真如寺”)之名沿用至今。这是一座有1100多年历史的佛教禅宗道场。1939年遭日军焚毁。至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长老应邀住持,他募缘重建,1957年基本修复。现在慕名前往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修水县黄龙山上的黄龙寺是佛教禅宗黄龙宗的发源地。由慧南禅师约于宋成平五年至大中祥符二年(1002~1009年)所创。禅宗有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北宋时临济又衍化为黄龙、杨岐两派,总起来称“五家七宗”。慧南俗姓章,信州(今江西上饶)玉山人,11岁出家,受法于临济门下的石霜楚圆。黄龙宗的禅风以“痛快严厉”见称。它的传教方式被称为“黄龙三关”,大意是:人人皆前世因缘转生,无从摆脱业报轮回;人的心性与佛相同,都有成佛可能;人与其他众生,也无本质区别,既能共同轮回六道,也能觉悟成佛。黄龙寺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现尚存寺基和一些摩崖石刻。(文章出自51导游词:www.51daoyouci.com)
说话间,能仁寺到了,这里位于市区东面,离甘棠湖东侧大约500米。古代的九江也有“三大丛林",除能仁寺外,还有龙池寺和舍利寺。但至今唯一幸存的是这座能仁寺,它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有1400多年的历史。能仁寺旧名承天院,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后来被毁,至唐朝大历年间(766~779年)又重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白云端禅师来院任住持,他一面扩建殿宇,一面开堂示讲,承天院声名鹊起。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寺庙又因战火被毁,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再次重建,弘治二年(1489年)更名为“能仁寺"。清咸丰年间(185l—1861年)几经磨难的能仁寺再次遭灾,毁坏殆尽,.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所建,是九江市现存的最为集中的古建筑群。
寺院以砖墙院落式山门为先导,请各位由此进院内参观。
能仁寺建筑依坡就势,布局规整,宽敞幽深,占地20余亩。纵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双阳桥、大雄宝殿、铁佛殿、藏经楼等建筑。寺内殿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现存的3000平方米左右的殿宇建筑,基本上保留着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复建后的风貌。它的特点是寺内有八景,称为“能仁八景”。这八景是:石船、铁佛、双阳桥、大胜宝塔、雨穿石、诲尔泉、冰山、雪洞。它们有的还颇具神奇色彩。请大家随我参观。
这是槽状的石船,长有一丈五、宽尺余。这边侧面有铭记,标明这石船凿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石船置于天王殿东侧的水池中,它又称“飞来石船”,关于它,还有一段故事。(www.xing528.com)
相传宋元事占年问,一面目奇古的铁佛托梦给这个寺院的僧人,说他将乘石船从江上至浔阳。次日,寺僧们不敢怠慢,早早地便到江边去恭迎。到江边一看,果然有铁佛乘石船泊于岸边。寺僧们极为隆重地将铁佛和石船请入寺内供奉,据说这“飞来石船”就是从那时起一直保留至今的。这就是传说中的石船和铁佛的来由。请看,坐于石船之中的铁佛,赤膊跣足,面目奇占,是用生铁铸造而成的。原物在“文化大革命’’期问被当做“四旧"毁掉了,现存的是后来复制的。
在这新旧天王殿之间,有一座三孔拱桥,跨于人工开凿的放生池上,其造型简洁、雅致。桥将池分为东西两半。相传过去每当夕阳西沉时,立于池东,可观赏到池中有双日倒影,所以得名“双阳桥”。
寺院的中心部位是大雄宝殿,重檐歇山式屋顶,柱梁式木构架,面阔三间,红柱黛瓦,八角飞檐,蔚为壮观。寺的东南侧和大雄宝殿珠联璧合的就是大胜宝塔。请看,此塔为砖石结构,七级六面楼阁式,通高42.26米。塔门朝西,从第二层越,每层六面均有门,三实三虚。塔内有砖砌梯阶,每上一层,需从外檐绕半圈,再人内登梯,如此盘旋而上。此种塔梯结构在我国古塔中,仅此一例。相传这座塔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但从石凿的斗拱、砖砌的牙檐等建筑风格看,专家们认为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可能性较大。据记载,此塔在清咸丰三年(1853年),遭兵火破坏,塔毁三级。同治九年(1870年)进行了修复。
这是一块方形石,边长二尺余、高三尺,上面有一个漏斗形洞穴,正面雕有云头花饰,底部有铭文,为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所凿。相传是因为放在檐下时间长,被雨水滴成,故名“雨穿石”。此石寓意水滴石穿,劝告世人对自己的追求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是一口坐落在大雄宝殿后的水井。圆形井圈的口径约一尺,井深约三尺。其中的水清澈甘甜,被寺僧视为仙水。相传寺中长老常于此讲经说法,僧众饮井水,听教诲,所以得名“诲尔泉”。
此殿称“铁佛殿”,这里保存有两块残石,为什么这两块石头被郑重其事地放在此处供奉呢?原来在能仁寺内原有两座小山,传说一座能喷冻雨,一座会冒雪花,所以它们分别被称为“冰山”和“雪洞”。这两座小山早已不存在,但这两块石头原是那两座小山上的,所以被保留至今。
大家听到了那幽雅的音乐吗?那是僧众们在做佛事,以佛教音乐在伴奏。能仁寺的僧众以擅长佛教音乐而著称,寺庙成立了一个专业的佛教乐团,能演奏整套殿堂唱念、赞偈、古兵及南北部分佛曲。让我们走近一点去欣赏。佛教音乐、晨钟暮鼓、袅袅青烟,一派浓郁的佛门景象。置身于这古刹之中,超凡脱俗之感油然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