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习模块:关系数据库设计基础

学习模块:关系数据库设计基础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系数据库是由多张二维表组成的。关系模型与关系数据库中的术语对应关系如表1.2所示。关系数据库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时提供多种控制功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性。知识点2关系数据库设计步骤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是开发的核心和基础。

学习模块:关系数据库设计基础

【任务引导】

如果使用较好的数据库设计过程,就能迅速、高效地创建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为访问所需信息提供方便。在设计时打好坚实的基础,设计出结构合理的数据库,将会节省日后整理数据库所需的时间,并能更快地得到精确的结果。

【知识储备】

知识点1 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被保存在不同的数据表中,每一个表中的数据只记录一次,减少数据冗余,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易于操作和管理。

1.关系模型与关系数据库

由关系模型建立的数据库称为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是由多张二维表组成的。关系模型与关系数据库中的术语对应关系如表1.2所示。

表1.2 关系模型与关系数据库的术语对照

2.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1)以面向系统的观点组织数据,使数据具有最小的冗余度,支持复杂的数据结构。

(2)具有高度独立性,应用程序和数据的逻辑结构及物理存储方式无关。

(3)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共享性,能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4)关系数据库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同时提供多种控制功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性。

知识点2 关系数据库设计步骤(www.xing528.com)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是开发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设计是指定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创建的数据库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设计数据库,一般需要遵循以下6个步骤: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阶段。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多方面进行调查、收集原始数据,全面了解用户的各种需求。需求分析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整个数据库的质量,决定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成败。

2.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把对用户的需求分析进行综合、归纳、抽象,建立一个独立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独立于具体实现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通常使用E-R图描述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所以概念模型也称E-R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也就是将E-R图转换为相应的二维表,并对其进行优化

4.物理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是在逻辑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应用系统的规模选取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5.系统实施

将物理结构设计的结果,创建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创建表、编写应用程序、对系统进行测试等具体工作。

6.系统运行与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投入运行后,为了保证系统运行良好,需要不断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存储、备份、恢复、改进等维护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