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层司法实现民心共赢

基层司法实现民心共赢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让人民群众走近司法,司法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则是赢得民众信任的基础所在。四是必须坚持司法公开。上饶法院已推行公开“院长接待日、院长邮箱、天平热线、法院网站、法院公众开放日”等,以多种方式疏通辖区群众参与司法渠道,构建起司法与群众互动平台。**《人民法院报》通讯员。[2]*《人民法院报》记者。

基层司法实现民心共赢

窦玉梅[1] 程晓斌[2]1

记者:去年,上饶法院的司法协理网络机制得到充分肯定,今年你们没有停步不前,又探索人民法庭能动司法工作模式的转型突破,动因是什么?

江涛:司法的最终目的是使法律被民众所遵守,恢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实现定分止争,而要达至这一目的,就必须使司法活动获得应有的社会认同度。让人民群众走近司法,司法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则是赢得民众信任的基础所在。司法的大众化让广大基层组织干部亲自参与各项司法活动,亲身感受司法活动的专业性、严谨性和公平性,并以各种渠道向上级党委和政府转达,由此可增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对法院工作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对司法的政治认同。司法活动中较为封闭的话语体系和操作规程使普通群众难以理解和把握,这在很大程度上添加了司法活动的神秘性,也拉远了司法与群众的距离。推行司法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心贴心,让群众参与司法活动,切身感受司法的正义与阳光,从而在无形中提升群众对司法的认同。我们去年形成的司法协理网络只是走司法大众化新路子的基础,我们还要以基层人民法庭为切入点,探索司法大众化的新发展。

记者:具体思路是什么?

江涛:我们推动人民法庭能动司法转型的目的就是要做到“审判工作与多元解纷机制对接,综治维稳与司法协理网络工作互动,司法便民与广大人民群众连心”,努力营造出“巡回审判进村落、多元调解到农家、普法教育在基层、综合治理遍乡村”的生动局面。如果基层法庭不能在观念上、工作方式上有所改变,工作视角仍停留在案件上、法庭内、工作日的话,不可能全面推动辖区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社会管理的积极创新。法庭必须坚持能动司法,按照“服务型、主动型、高效型”司法要求去实践、去转换角色。要自觉主动地将工作职能从诉讼环节向前延伸,从审判法庭向外延伸;不再“单一办案”,而要与基层组织对接,联动解决纠纷;不再“坐堂办案”,而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不再限于“八小时”工作制,而要“全时制、全天候”地开展法律服务和便民诉讼,才能实现基层司法大众化的新发展。

记者:经过前一阶段的实践,上饶法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院长,您下一步有何想法?(www.xing528.com)

江涛:前一阶段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基层司法大众化必须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必须更新法官司法理念。让法官自觉地融入群众中去,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司法工作的自觉要求。二是必须切实落实综合保障。实行人、财、物向法庭倾斜,上饶中院要求辖区基层法院改善法庭硬件设施,落实法庭干警驻庭值班补助,强化巡回办案经费定期核报列支,并列入对基层法院的目标管理考核。三是必须不断强化激励措施。上饶法院通过推行“四个一”法来推动司法走进民心,即每天一日志,从中反映法庭每天的工作情况;每周一汇报,由庭长每周向分管副院长汇报法庭工作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协调解决;每月一巡视,实行每月两天时间院领导班子集体巡视法庭工作,帮助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工作难点;每季一考核,中院每季度对各基层法院及法庭司法服务群众工作情况进行分类考核通报。四是必须坚持司法公开。司法要追求看得见的公正,能感受的高效,被认同的权威。上饶法院已推行公开“院长接待日、院长邮箱、天平热线、法院网站、法院公众开放日”等,以多种方式疏通辖区群众参与司法渠道,构建起司法与群众互动平台。仅今年1至9月,一审案件陪审率就达到98.26%,5479名司法协理员共参与了6409件案件送达、调解、执行工作,24小时“天平热线”开通的今年8月当月就接到群众来电68次,且均已办结并回复。今后,上述各项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

【注释】

[1]*《人民法院报》记者。**《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2]*《人民法院报》记者。**《人民法院报》通讯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