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爱美的舞台
爱美的剧社往往不能得到现成的合适的舞台;而在目前的中国境内,几乎寻不出一个适合于现代戏剧艺术的舞台。近来各省虽有由学生临时组织的爱美的剧社偶尔出现,但是他们只求满足自己一时的冲动(就是所谓“过戏瘾”);在急不暇择的时候,往往鼓着少年冒险的精神,把排练未熟的剧本演将出来,甚至舞台与布景的问题在演剧两天以前尚没有解决。大约他们忘记了,或是竟没有知道,舞台与布景底重要,以致闹出许多笑话来。看见他们闹笑话的人想到他们是学生,而并不是专业演戏的人,自然就以一笑了之;而剧社的社员也自以为“我们并不是为戏剧的艺术而演剧的”;甚至于为自己残缺的设备辩护着说:“我们原来不是‘戏子’,何必一定要求完美?‘戏子’是下等人!”
设备没有完美而敢于登台演剧,确是一种可贵的冒险精神。如果爱美的剧社都是非常谨慎,非到设备完美之后方敢演剧,或是他们有看破自己设备缺陷的精锐眼光,只怕至今尚没有一个爱美的剧社敢于实演戏剧,中国戏剧艺术底进步不是更少希望了吗?所以他们底冒险精神实在是可贵的。我所不能明白的,就是为甚么他们要看轻关于戏剧艺术的各种智识而自以为不屑研究,为甚么一方面心里梗着一个阶级观念看不起戏剧,而一方面又不能不登台去“过戏瘾”。我不久遇到一位北京著名的票友,听他竭力自谀其歌唱的工夫之后又费了许多言词竭力表明“唱戏是下等的事业”,他自己却是一个高出于“京戏”万万丈的人,但是他心中那个望尘莫及的偶像却原来就是这“下等事业”中的人物!
我们既不愿为时代的落伍者,我们所要提倡的既是现代的戏剧,我们所要建设的自然是一个现代的舞台了。莎士比亚时代的舞台上不适于演现代的戏剧;而现代的舞台上也不适于演莎士比亚底戏剧。要知道我们所要建设的是何等样的舞台,我们就不得不先知道舞台进化史中的三个时代。
(一)演坛式的舞台(Platform Stage)这就是十六与十七世纪间莎士比亚演他那些韵文的剧本时用的舞台。其形式与我国各处庙宇和会馆里的戏台大致相同。舞台的前、左、右三面都可以容观众看见。那时候的背景与现在各处旧戏院里用的相仿,每一幕里也可以换几次背景,所差的就是莎士比亚用的乐队,并不像我们旧戏里的“场面”要占去背景底一部分,并且也没有我们旧戏里那些搬桌椅送茶水的“检场人”;因为“认有形体的人为没有”这个本领只有我们贵国里中了旧戏毒的人才够得上有。(外国人看了我国底旧戏之后,就“称赞”这些“检场人”有隐身法。)在这个时代的舞台上演剧,演者底三面被看客包围;所以演者不能承认观众底存在,常常向台下人说话(如“你们听见了没有?”“他又来了!”又如我们旧戏中的小丑说,“老爷们,您瞧!”之类),以及“背躬”、独白等种种不合理的玩意儿。总而言之,在这样的舞台上,演者用不着想像自己是在一个想像的世界中做人,演者竟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可以腾云翻斤斗自由往来于人的世界与那个想像的剧中的世界;他们自己往往把自己当作看客底娱乐品与消遣物。
(二)圆口的舞台(Apron Stage)这是十八世纪末叶的产物。这就是由演坛式的舞台向后方略为退缩,只在台幕之前保留一块半圆的地位为显现特殊表情与向台下人说话之用。彼时台幕之后的布景已渐进步,不像从前所用的背景那样简陋了。现在北京以及各通商口岸所谓“最新式的舞台”都属于这一类。为甚么要留住半圆形的台口呢?原来因为那时照耀台上的光都是由台底前面向后射来,却不能由台顶上面往下射或由环门里面的墙上和景片上向左右前后射。环门以内既不能发充分的光,演者做有关全剧生命的表情与说重要话时自然不得不走向台口光耀最高处来了。
(三)镜框式的舞台(Picture Frame Stage)这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出品。他底外形不过是把从前台幕前面那块半圆形的台口废去就是了。何谓“镜框式”呢?原来是因为受了写实派剧本底影响,台上的戏与台下的观众已画成两个世界,台下人看台上的戏犹如镶在镜框中的图画,把台沿环门(Proscenium Arch)认作藏图画的镜框;所以称这一种新式的舞台为“镜框式”。在这样的舞台上演剧,演者可以用全心全力去做他那剧中的人,只顾到剧中的各个人,与他们同在这戏剧的世界中生活,不须再学从前的演剧人常常要讨台下“听戏的老爷们”底喜欢,常常要与他们去周旋。在这样的舞台上演剧,“背躬”是用不着的了,因为现时的看戏人已不肯相信与你同在一处的剧中人都是聋子;“独白”也不相宜了,因为你既不能钻出“镜框”来向台下人接谈,而你所扮演的又并不是疯子。我们何曾见过不疯不癫的人能自言自语呢?目前除通商口岸有几个外国戏院有这一类的舞台之外,我们国内几乎寻不出一个这种新世纪的舞台来。所以没有的缘故就是因为现在国内还充塞着各种非人的戏剧。这新式的舞台只适于演人生的戏剧而不适于演那些新的、旧的和半新半旧的、非人的戏剧,换句话说就是因为现在各种戏剧的演者尚没有认识他们所应当要求的独立的艺术生活;他们只认自己是在台上“浑饭吃”,是社会底寄生物,而没有承认戏剧艺术底存在。既认自己是“浑饭吃”而无所谓艺术,他们自然不得不与台下的观客相周旋,常常用目光向他们表示种种的意义;因为非此不足以“浑”到自己底“饭”,非此不足以得到阔人、富翁与报棍底助力。
我们现在所要建设的就是这二十世纪底镜框式的舞台。我希望将来各学校在建筑礼堂时,学生组织的爱美的剧社动议要求在演坛后面留出一块充裕的地位来为建设舞台、安置布景以及化妆室之用;并且要求把这凸出的演坛造成能移动的,遇到演剧时可以随时移去,藉此可以增加座位底容量,并可不致与现代的剧本相抵触。(www.xing528.com)
圆口的舞台何以能进一步而为平口的镜框式的舞台呢?写实派剧本之盛行固然是这里面的主要原因。但是假使没有汽灯与电灯之发明,只怕这样的舞台至今还不能够在各国实现,至今还是戏剧的理论家想像中的东西呢。何以呢?原来舞台上的布景以及一切挂件都是易燃的材料制成的;所以布景中间不宜点蜡烛与油灯一类的东西。没有电灯或汽灯那样的光耀,演员在“镜框”内做些甚么,台下的观众无由看见。所以戏剧艺术的各种进步处处与科学有关系。排斥科学以及否认进化原理的朋友偶尔认到几个西洋字就想借来瞎说,偶尔寻到几个好古怪的西洋人底一言半语,就想借来利用。他们鼓着夸大狂的豪兴,以为凡是中国人所已有的都是好的,凡是中国人所未曾有的都是不足论与不必要的。这样不虚心的荒谬议论现在到处都看得见。他们不但自己掩目充耳不肯从事于研究,而且还阻止他人底研究,以为我们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凡是人类所应有的我们已尽有了,而且件件都比他国的高过万万倍。现在有许多荒谬的西洋人也中了“东洋迷”,帮助他们兴波作浪。记得从前有一个亡清遗老向我一个朋友说,“他们西洋人也说我们底袍套翎顶在各国底礼服中比较起来要算得第一美观”。我那位朋友老实不客气的回问他说,“那么阁下何不劝那位西洋朋友回家去提倡改服制留辫子去呢”?我们对于那班否认进化原理以及利用西洋人恭维话来阻止国人进步的朋友也可以借用这句话来答复他。在他们夸大狂底后面还有一种毒害中国的伟大的势力——就是一个“懒”字!
世界戏剧艺术底进化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当然不能认镜框式的舞台是世界的舞台形式中惟一的尽善尽美的而不可以再进步的。但是我们现在为实验世界的现代剧本起见,不能不认定一种形式以建设我们理想中的舞台。各国舞台的建筑师天天在那里求建筑上的进步,而戏剧的艺术家又天天在那里求艺术上的进步。现在英美诸国中有主张恢复希腊时代回廊式的舞台的。饥寒交迫的德国人竟有主张废去舞台在观众丛中辟出一块地方来演剧的。这些试验底价值目前尚难预定。我们一方面想把中国引上世界戏剧底水平线,一方面又不忍坐视我们这些精神饥荒的国人沉迷在各种非人的戏剧中向堕落方面乱碰乱撞,我们自然不能坐待几十年,等他国正在试验的理想舞台成功之后,然后顺手取过来占一个现成的便宜。我们要求目前的实行,自然不能不取法于世界的戏剧艺术中已成功而且最适宜于医治我们目前种种病症的一种舞台底形式。这种舞台底形式就是上面所说的镜框式了。
剧社自己没有舞台,而借得到的只是圆口的舞台自然也只得迁就借用。这些舞台都是几个毫无舞台建筑的专门智识的寻常建筑师底出品。这些建筑师既没有在声学上用过深工夫,而且屋主底目的原是为赁给带锣鼓带唱的旧戏用的,所以由这样的舞台上发出的声浪松散于周围,回转的机会绝少。在这样的舞台上演剧原本是牵强的,当然不得不走出台上环门之外——幕线之外——来说话,因为非此不足以使后面座位中的观众听见。住在租借来的房屋里,如何能够称心如意呢?但是在这种可怜的情形之下,我们有务必留神的一件事,就是每个演员必须牢牢记住,不要在幕落时把自己关在幕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台幕外左右两个旧戏用的上下场门应当用与墙壁同色的布把他遮堵起来,不许有一个演员由那两个门出入,因为与舞台画景底意义相悖。
万一必须借会馆中的古式戏台演剧时,我们可以用不惹目光的深色布把台底左右两边遮拦起来。左右两边在台口线以内倘有楼上或楼下的厢房亦应设法堵绝,以免小孩们从那里窥破幕后的一切布置。
在学校礼堂或操场里临时设台时,应当留宽裕的地位为舞台之用;台口至少要有二十五英尺宽,由台幕到景片至少有十五英尺深,由地板到屋顶片至少有十四英尺高。以上是最小的限度,较之寻常舞台小得多了。缺乏登台经验的朋友往往想把台的容量缩到愈小愈好。这是不对的。
如果因受地位底限制,横里不得充分宽裕,我们只得向台底后身扩充进去,使布景可以显得深些。台的高度与戏剧底精神最有关系;因为台上常有站着的人,从他底高度上最容易比出舞台底高度来。太低的台往往显得房屋顶在剧中人底头顶上,压得观众都觉得闷气了。
台幕最好由上落下,或如床帐式的两边落下。从前“文明戏”学了日本小戏园式从一边掩过来,由一个人在里面拉着幕跑。“新式舞台”上旧戏用的那个变戏法式的幕竟用两个人拉着由两边向中间跑来掩拢。这样的工人叫做“跑幕的”。旧戏班往往含有“养老院”与“栖流所”两种性质,所以人丁兴旺。我们爱美的剧社做不起这些不经济的“善举”,不妨利用地心吸力,让台幕由上面式两边落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