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达斡尔族及其独特文化

达斡尔族及其独特文化

时间:2024-01-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 达斡尔族是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达斡尔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

达斡尔族及其独特文化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今洮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

   达斡尔族是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达斡尔族人具有尊老敬贤、扶贫爱幼、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讲究信义、慷慨豪爽、谦恭互谅等传统美德。

   尊重老人和长者地礼仪表现在饮食家庭生活、走路、集会等各种场合。用餐时,老人先动筷子,晚辈方可吃饭。居住上,西屋为上,西屋南炕是老人坐卧的地方。在暂别相逢,儿女别父母7日、儿媳别3日、村中年青人别长者15日,晚辈都要向老人、长者行屈膝请安礼(萨因哈索贝,同满族人的请安),向前迈左腿,双手掌放膝盖上,曲右腿,目视对方,向前弯腰。春节和参加婚丧大典,要向老人行磕头礼。老人行将出门远行,儿女为其备齐携带品,套好车或备好马。回来时,出门相迎、请安,让进屋,坐定,儿媳给敬烟、敬茶(或水)。家中来客,对长者、老人都要请安、装烟、敬茶。年轻人外出串门,见到老者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请安。路遇老人要让路,老者与长辈谈话,晚辈不得随便插话。送来访客人,要让长者先走,女主人送到户门外,男主人送至庭院大门外。

   办理家庭大事,先要征求老人的意见。家庭、邻里或村中发生纠纷,老人们出面调解,双方肯于服从。吃饭要给老人先盛,有条件尽量让老人吃、穿、住可心舒适。坐车要有年轻人赶车。酒席上,要按辈份年龄排座次,按序斟酒,父子不同席。(www.xing528.com)

    同辈人相见,给年长者请安、互敬酒,问候老幼是否平安、家境如何等。男女老幼登堂入室,讲究老人和妇女先行。兄弟妯娌、邻里之间保持相安和睦,谦恭互让,热忱相助。

    参加各种集会、典礼,要衣冠整洁,举止文明。遇亲友、邻里办红白事,要送礼物。谁家遇有意外灾祸和困难,要问候、安慰、赞助。对无近亲的孤寡、病残者予以关照。

    达斡尔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每当宾朋光临,让座西炕,敬烟、献茶,问寒问暖,然后酒饭款待。客人告辞,主人常赠送自产的烟叶和土特产品,以表心意。

   逢年过节,杀猪宰牛,竞相邀集亲友村邻,欢聚一番。达斡尔族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世上谁见过背着自家房子出门的人呢?“所以对于求食、投宿者,不论相识与否,一律热情接待。上述竭诚好客之风,至今依然如故。

  在达斡尔族礼仪中,装烟礼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户户善于种植烟草,普遍嗜烟。装烟礼分单向礼和双向礼。为长辈敬烟一般为单向礼,而同辈相互请安、装烟为双向礼。客人到家,虽以酒、奶茶招待,还要行烟礼。即便客人口中叼着烟袋,也要请他换成自家的烟,临行前还要送客人一把烟,以示敬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