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嘉定孔庙:历史遗址、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嘉定孔庙:历史遗址、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2024-01-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嘉定孔庙在嘉定区嘉定镇南大街。嘉定县第一任知县高衍孙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创建,称文宣王庙。1958年嘉定县划归上海市后,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修缮嘉定孔庙,由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程师乔舒祺负责修复设计。1962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嘉定孔庙:历史遗址、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嘉定孔庙

  在嘉定区嘉定镇南大街。嘉定县第一任知县高衍孙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创建,称文宣王庙。庙左建儒学,额为化成堂。从南宋到元代,规模不大。淳祐元年(1241年)在庙中置孔子塑像,凿泮池,建兴贤坊。四年(1244年)修儒学,改化成堂为明伦堂。咸淳元年(1265年)重建文宣王庙易名大成殿,天历二年(1329年)又移至大成殿东南,至正十三年(1353年)建棂星门。
  元代孔庙初具规模,进至扩充阶段,天顺四年(1460年)重建大成殿、两庑、大成门、明伦堂。因庙南有留光寺,开门见寺,当地士人认为有碍风水,在庙前筑土山障蔽。成化十年(1474年)建尊经阁,正德四年(1509年)重筑土山,命名应奎山,并引水环绕。嘉靖十九年(1540年)将原文昌祠改建启圣祠。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大修各殿堂,并疏浚野奴泾、唐家滨、新渠、南北杨树滨5条河道汇合于应奎山周围,寓“五龙抢珠”之意,取名汇龙潭。
  清代孔庙规模已定,各殿宇堂室几度重修,咸丰年间,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军东征,战火纷飞,孔庙建筑亦有损坏,同治、光绪年间,陆续修复大成殿、两庑、大成门、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崇圣祠等。重建门外仰高、兴贤、育才坊、筑魁星阁于汇龙潭畔。
  明伦堂东,原为训导署,后废,雍正初建兴文书院,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建应奎书院;三十年(1765年)祀前嘉定知县陆陇其,改名当湖书院。
  清末,孔庙范围内有棂星门、三坊、泮池、石桥、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省牲所、神厨、土地祠、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悌祠等。县学部分有明伦堂、尊经阁、号楼、致斋所、更衣所、洒扫公所、教谕廨、礼门等。
  门外有汇龙潭、应奎山,庙内植松柏、树木,栽种花卉,构成景点,明人罗列为“庠八景”:汇龙潭影、映奎山色、殿廷乔柏、黉序疏梅、丈石凝晖、双桐揽照、启震虹梁、聚奎穹阁。
  1958年嘉定县划归上海市后,经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修缮嘉定孔庙,由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程师乔舒祺负责修复设计。1959年开工,1961年11月修复三坊、棂星门、大成门及两旁祠宇、东西庑、大成殿、明伦堂、当湖书院等。1981年又大修大成殿。现为嘉定县博物馆基本陈列室及办公地址
  孔庙前的汇龙潭、应奎山、奎星亭等于1976年开辟汇龙潭公园时,划入园林。今孔庙大门前为甬道,东西有兴贤、育才坊、正中沿潭为仰高坊,均为3间4柱。沿潭石栏望柱上端雕姿态不同的小石狮72只。棂星门为石柱,门楣上雕鲤鱼跳龙门。入门为半圆形的泮池,池上跨3座石拱桥。大成门正中3间,有石碑及贔屭碑座,壁间亦有碑刻,记述修庙、置学田等事迹。东西两庑中12间,原为名宦、名贤、乡贤祠,现为嘉定文物艺术品陈列室。大成殿双檐歇山顶,面阔五间,檩、枋上施木纹彩绘。明伦堂前有礼门、庭院。堂面阔五间,凸出抱厦3间,两侧以花墙围绕,构成小庭院,各植桂树,明伦堂东为当湖书院,前后二进,祠宇式建筑。
  1959年修复时,在明伦堂庭院西侧,东庑后墙建碑廊,长达48米,集中散失在嘉定县各处的碑刻墓志有“唐故京兆府君墓志”盖,朱熹书法碑,倪云林和金粟道人项子京生前自绘自撰小像及墓志铭。碑刻中有记述地方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史料。
  1962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摘自《上海文物博物馆志》(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