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山遗址
位于青浦区的重固镇西侧,是一座东西长约94米、南北84米、高约7.5米的大土墩。1962年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其中蕴藏古文化遗址。1977年,当地学生在土山东侧劳动,掘出崧泽文化的陶罐与陶壶。1979年,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进行试掘,探明在福泉山的周围农田下,西部有马家浜文化层;北部有崧泽和良渚文化层;东部有良渚文化层;南部有马桥和吴越文化层。至于吴越文化和汉代的墓葬,各处都有。(www.xing528.com)
遗址范围大体以福泉山为中心,东西长约500米,南北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2年,配合当地挖土筑路工程,对福泉山进行第一次发掘。1983~1984年以及1986~1987年,为研究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又做了第二、第三次发掘。三次发掘面积达2235平方米,发现福泉山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古人在崧泽古遗址上堆筑的一座高台墓地,其下有崧泽文化的居住遗迹1处,墓葬18座,其上有良渚文化墓葬32座,此处还有吴越文化墓2座、楚文化墓4座、西汉墓96座、唐墓1座、宋墓3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良渚文化大墓的发现,是福泉山遗址三次发掘最突出的收获。32座墓都埋葬在人工堆筑的高台墓地上,与良渚平民都葬于平地的不同。中心部位是二组上下层层叠压的墓群,其他墓葬分布在周围。葬式是挖土坑埋葬,并有凹弧形大木上下相合的棺具,棺内有斧、钺、琮、璧、锥形器、冠形器、半圆形器、带钩、纺轮以及珠、管、坠、环、镯等玉、石器随葬,棺外有鼎、甗、豆、盘、壶、杯、罐、盒、簋、熏炉等陶器。墓坑外靠近南壁往往还有1件祭祀用的大口尖底缸。这些玉器和陶器,工艺水平极高,如青玉鸟纹神像琮,玉质淡绿色,半透明,琮的四角以角线为中心,各雕琢一位神像,神像的上下四角细刻四只飞鸟,纹饰有主纹和填纹,有浅浮雕和线刻,呈现极高的雕琢技巧,器表还作细致抛光,反射出一种玻璃般的光泽。1件黑衣灰陶阔把翘流壶,造形类似立鸟,器表乌黑发亮,显现金属般光泽,通体细刻曲折纹和鸟纹,也是良渚黑陶工艺的代表作品。这些高规格的埋葬,反映墓主人具有特殊地位。
在土墩中心墓群的上面,尚有燎祭的祭坛。祭坛南北长7.3米,东西最宽处5.2米,作阶梯形。自北而南自下而上,有三级台阶,每级周围散乱地堆积经过切割的土块,形成不规则的方圆形,最高一层的东南角,有一块长1米、宽0.4米,厚约0.1米,上下面平整的土块平台,平台下有1件祭祀用的大口尖底陶缸。这些土块都被大火烧红,并且每一层台面都撤有介壳屑,但未见残留的草灰,在土墩的北坡上,则有一个大灰坑,坑长约19.25米,宽约7.5米,四边较浅,中间较深,坑中心有一个略呈圆形的小土台,径约1米、高1.15米,坑中满填纯净的草灰,而坑壁、坑底,连同中间土台,无任何火烧痕迹,坑中积灰为山上燎祭后清扫堆此。在土墩东山脚下,还有一堆从海岸遗迹冈身上取来的介壳屑。这些遗迹是研究当时祭祀方式的重要资料。土墩中心部位的二组墓群中,还出现用人殉作祭祀的现象;139号墓的棺内人骨架,是成年男性,仰身直肢,头向南,随葬器物数量多,且很珍贵,头骨口内有玛瑙琀1件,上下肢骨上分二行放置石、玉、钺12件,手臂上有玉镯,头前有玉锥形器,身上还有玉管和小饰片多粒,足后棺外有一堆精致的陶器。而在墓坑和木棺的东北角上面,另有1具人骨,是青年女性,屈身,上下肢弯曲而分开,似跪着倒下的样子,头向西北。头顶上有玉环1件,面颊骨有玉饰片1粒,颈部和下肢骨上各有玉管2件,是在墓主掩埋后,以人牲作祭祀的现象。145号墓,在长方形的墓坑北端,另有一个长0.97米、宽0.8米、深0.37米的小坑,坑内塞入2具人骨,一为青年女性,一为少年,都是头向东,屈身屈腿,双手朝后,面颊向上,呈反缚挣扎状,身旁无任何随葬器物,当是145号墓主的人殉祭祀坑。
福泉山是一座早于夏代的使用上万人工堆筑的良渚文化显贵墓地,发现的各种迹象是研究中国国家起源的新资料。1962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摘自《上海文物博物馆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