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孜别克族婚俗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孜别克族婚俗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乌孜别克族婚俗申报单位:伊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2年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孜别克族婚俗作为一种传统礼俗留存,主要流传于伊宁、乌鲁木齐、木垒、奇台、塔城、莎车、叶城、喀什等县市。乌孜别克族婚礼一般连续举行四天,仪式纷繁复杂。在举行婚礼的过程中,人们要身着色彩艳丽的乌孜别克族传统服饰,唱各种类型的婚礼歌。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孜别克族婚俗

乌孜别克族婚俗

申报单位:伊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2年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孜别克族婚俗作为一种传统礼俗留存,主要流传于伊宁、乌鲁木齐、木垒、奇台、塔城、莎车、叶城、喀什等县市。

乌孜别克族的先民由属印欧语系的伊兰人和南下的蒙古—突厥昔班尼汗国牧民混合而成。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最早来源于公元14世纪时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钦察)汗国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元史上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公元14世纪中叶,金帐汗国因汗位之争陷入了连年的战乱之中。到公元15世纪,金帐汗国土崩瓦解。这时,作为金帐汗国组成部分的白帐汗国日益强盛起来,其统治范围内的农牧民被泛称为乌孜别克人。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昔班尼汗率领乌孜别克游牧民南下,通过多年征战,最终确立了在河中地带和费尔干纳河流域的统治地位。这样,南下的乌孜别克人与当地从事农业土著人杂居在一起,开始了新的部落间的大融合。

18世纪初,从中亚陆续迁入新疆定居的乌孜别克人日益增多,其居住地也由南疆扩展到了北疆。18世纪50年代,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后,与以乌孜别克人为主的浩罕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一直友好往来了六七十年。

当时,乌孜别克人较集中地居住在喀什噶尔、叶尔羌、阿克苏、乌鲁木齐、伊犁、塔城、奇台、木垒、英吉沙等地。在乌鲁木齐、喀什、伊犁、塔城等地都有由乌孜别克商人开办的“洋行”。这种新的大规模的贸易方式客观上为乌孜别克商人定居新疆创造了条件。到了20世纪30年代,迁入新疆的乌孜别克人也由商人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乌孜别克族婚俗历史悠久,几经沧桑,而乌孜别克族的婚姻、家庭礼俗一直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传统,婚俗因受宗教影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现今乌孜别克族婚礼仪式趋于简化,融入了一些新的风尚和内容,但主要仪式和习俗仍然保持着民族风情。

乌孜别克族婚俗第一步是说亲,即说媒。男孩子长到十六七岁时,父母就要开始为儿子张罗婚事,当男方家相上中意的姑娘之后,就托媒人说亲。媒人腿要勤,要凭三寸不烂之舌打动对方。女方若看不上,则会婉言谢绝,如说姑娘年纪小或是姑娘已定亲,媒人就不再打扰。若女方有意,也不会在说亲者头次登门就爽快答应,而是找理由推迟答复,考验男方的诚意。

新人接受老人的训导(苏国辉拍摄)

第二步是定亲。女方同意这门亲事后,男方就为婚事忙碌起来,准备定亲仪式(乌孜别克语称“克齐可恰依”,意为小茶),这项活动主要由妇女参加。男方的女主人需在几位女性亲友的陪同下,带上布料、茶叶、馕、方块糖等礼品来到女方家,女方家会热情接待。男方家的女主人在此提出定亲的请求,这次女方一般都会当场答应。之后,双方就要商议有关彩礼的事情,这也是“克齐可恰依”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第三步是展示彩礼的“琼恰依”。“克齐可恰依”之后,男方就要按双方商定开始为女方准备彩礼和婚礼宴席所需的物品,女方也要准备新房所需的被褥、窗帘、桌布等东西。当双方准备好之后,就要商量举行展示彩礼的“琼恰依”的日期。“琼恰依”仪式在女方家举行,客人大多是妇女,也有少量的男性,主要是双方的直系亲属,准新郎新娘都不参加。这天,男方家来的人到了女方家,就开始用自带的物品,杀羊煮肉做菜,招待客人,而女方家的人都不参与。等大家喝完茶,吃完抓饭,男方家的人就把给女方的彩礼一一展示在众人面前,并请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介绍这些礼品,展示后,如果双方满意,就可以商定具体的结婚日期,并准备给亲友们发送“巴哈卡”(即婚礼请柬)。

乌孜别克族婚礼一般连续举行四天,仪式纷繁复杂。在举行婚礼的过程中,人们要身着色彩艳丽的乌孜别克族传统服饰,唱各种类型的婚礼歌。其中有《亚尔、亚尔》、《对唱》、《新娘问安》、《哭嫁歌》、《劝嫁歌》、《玉兰》等。

第一天,举行迎亲及证婚仪式。迎亲时间一般在傍晚。迎亲队伍分为两组,一组由新郎及他的朋友组成,一组由新郎的母亲、姐妹及女性亲友组成。女子组在前,男子组随后。迎亲路上吹打弹唱,喜气洋洋,来到女方家要唱婚礼曲《对唱》:

女:我们的姑娘道德品质优秀,

  登门求婚的人家很多;

男:娶到鲜花一样美丽的姑娘,

  是我美好的愿望。

  ……

乌孜别克族妇女唱《亚尔、亚尔》(苏国辉拍摄)

新娘家在屋门口铺一块白色的长布,由新娘母亲领人在大门口迎候接亲者。新郎的母亲及姐妹踩着洁白的长布进屋之后,双方致意祝福,有的人家还互相往脸上抹面粉,表示幸福如意,也有预祝新婚夫妇生活美满,子女兴旺的意思。紧接着,新娘家燃起一种草药,由主人捧着绕客人一周以示避邪。这时,迎亲队伍中的一位年长妇人打开带来的礼物托盘,当众展示送给新娘的服饰、礼物。无论家境如何,此时新娘家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招待迎亲的客人。一般先上糖茶水,然后依次端来糖、水果、油果子、馕、烤包子等。当然少不了面肺子、米肠、烤羊肉、抓饭一类。宴毕,迎亲的妇女去新娘屋里吟唱乌孜别克族婚礼歌曲《亚尔、亚尔》:

你将成为他人的女儿,

要向养育你的父母鞠躬行礼,

去了婆家嘴要甜,心要善良,(www.xing528.com)

要用自己的智慧得到婆婆信任。

……

新郎及朋友在外面等候,待以上仪式基本结束,再进入新娘家。新郎也要踩着白长布进门,这时,有些地方的年轻人哄闹着争抢踩过的白布,直到撕成布条,缠在腰上或衣服上炫耀喜庆。新娘家把事先准备的新郎服郑重地交予新郎,同时给随新郎来的迎亲人赠送手帕,然后设宴招待。

到男方家时,男方要在门前或院中点一堆火,新郎从马车上抱下新娘后,让新娘绕火堆走三周。然后新娘由伴娘陪同,来到新房门口向公公、婆婆、新郎的兄弟姐妹鞠躬行礼。礼毕,新娘同样踏着白色长布走进新房,随即坐在炕角。新郎家为客人端出“亚日德克阿细”(大米绿豆粥),让众人品尝。妇女们又一次唱起婚礼进行曲《劝嫁歌》:

不要哭,姑娘,

这儿就是你的新家,

门槛全是金银财宝铺,

你会富有的……

新郎听到歌声走进新房,与新娘坐在一起。一位年长的妇人拿起一面镜子,对着新人问,看见了月亮还是太阳,新郎回答月亮,新娘回答太阳。

入夜(大部分在凌晨乃玛子做完后),由一位阿訇为新郎、新娘主持伊斯兰教的证婚仪式。仪式开始后,新郎由父亲、亲友陪同站在庭院中间,聆听阿訇诵读的经文。仪式上,阿訇大声询问站在侧面的新娘:“你愿意嫁给他吗?”新娘起初一言不发,待问三次以后才轻声回答。然后阿訇转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响亮而爽快地答道:“我愿意!”随后,阿訇拿起一块馕,用盐水略浸,让新郎、新娘吃下,象征着新婚夫妇永不分离,白头偕老。

城乡证婚仪式略有不同。在乡下,新娘被娶来后,还要举行“搬新娘”仪式。“搬新娘”是女方家亲友来到男方家将新娘接回娘家。新郎只好带着礼物,追到女方家,献上礼物“赎回”新娘。按规矩,新郎再次来接新娘时,新娘要抱着母亲嚎啕大哭,表示不愿意离开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慈母。而姑娘的父亲,这时为女儿祈祷,希望真主降福于自己出嫁的姑娘。随后,新娘由女方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或新郎的嫂子陪伴回到婆家。当新郎“赎回”新娘时,男方家早已在院中点燃一堆火,新娘绕火堆走一圈后,踏着铺在门前的白布进入屋内,以此表示新娘已结束了姑娘时代,从今以后将与夫君恩爱一生。新娘进屋时,男家主人撒喜果、喜糖等,表示恭贺新娘回来安居乐业,早生贵子。然后,护送新娘的客人,除那位德高望重年迈的妇人留下外,其余皆在男家宾客的欢送声中返回。

第二天是探望仪式。早晨,新娘家要派人送一顿叫“伊斯格勒克”的早餐来看望新人,新郎要去岳父家向二老问安。新娘家这天邀请宾客,举办家庭联欢会——胡吉尔克派克。男方家则在下午邀约男女双方的女亲友,举行揭面礼。当新娘的母亲带着亲友到新郎家看望新娘时,新郎家同样在门口铺一块长白布,将她们迎进新房,热情款待。待丰盛的宴席结束后,才正式进行揭面礼。这时,在新娘面前铺一块擀面布——苏甫,其母往女儿手上放三次面粉,放三次抓饭,再拥抱三下,意为希望新娘今后勤快能干。最后由新娘的一位亲友将新娘的盖头揭去。此时要唱婚礼歌曲,把新娘介绍给新郎父母和男方亲友,在为新娘揭面纱时唱《新娘问安》,此婚礼歌曲调优美,唱词诙谐幽默,充满喜悦之情。

第三天是新娘父母请客。主要由亲朋参加的答谢会,还宴请新郎及其父母亲友等人。席上按长幼分派座次,新娘父母向新郎和来宾分别赠送礼物。这一仪式叫做“恰利拉克”。

第四天是新郎父母请客。同样举办“恰利拉克”表示对亲家的答谢。在这一仪式上,新郎父母将为儿媳妇准备的东西交给新婚夫妇,新娘父母也送上为女儿准备的嫁妆,大家过目后,整个婚礼才告结束。

按照传统习俗,乌孜别克族妇女从结婚那天起,就必须戴上“赫瓦兰”或“帕兰结”(面纱)。头脸遮蔽很严,只有脸部位置用马鬃编织而成,便于通风透光。不过现在不戴面纱的妇女越来越多。

乌孜别克族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不同阶层的人一般不实行通婚,特别是贫穷家的小伙子无法娶到有钱人家的小姐,但有钱人家的小伙子,却可以娶穷人家的漂亮姑娘,按照传统习惯,哥哥未婚前,妹妹不能出嫁;姐姐出嫁前,弟弟不能娶妻。

乌孜别克族的婚姻制度以一夫一妻制为主,曾经存在一夫多妻现象,但为数不多。20世纪50年代后,完全实行一夫一妻制。乌孜别克的传统婚姻实行包办,青年男女没有婚姻自主权,更不能自由恋爱。随着社会交往、民族个体之间的不断流动和迁徙,过去盛行的包办婚姻形态基本上已被自由恋爱婚姻所替代。

个别只有女儿的家庭,可以招婿入赘。上门女婿一般是孤儿或兄弟多而家境贫困者。上门女婿一般不给彩礼,成亲时由女方请客。女方父母视上门女婿为自己的亲儿子。

在通婚范围上,乌孜别克族一般实行民族内部婚配。过去不提倡与外族,尤其是不能和非穆斯林的民族通婚。但长期以来,由于乌孜别克族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不同民族之间通婚的现象不少,但主要是乌孜别克族男子娶外民族女子为妻,本族姑娘嫁给外族男子的现象十分罕见。南疆的乌孜别克族由于长期与维吾尔族生活在一起,与维吾称族通婚的较多。北疆的乌孜别克族与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关系较密切,通婚的现象也不少。

乌孜别克族与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一样,曾存在“兄亡弟及”的婚姻制度。兄亡故后,若弟未娶妻,可娶嫂子为妻。弟如已有妻室,则不能娶其寡嫂。不过,若弟死后,其兄无论有无配偶,均不得娶其弟媳。这些习俗都是古代氏族习俗的遗存,一方面是为了较好地教育亡兄的子女,另一方面是可以避免亡兄的家产落入他人之后,以保证家族利益不受侵害。此外,还存在娶亡妻姐妹的现象。目前,这些习俗已不存在。

乌孜别克族非常重视婚姻的稳定性,一旦缔结婚约,如果非离不可,又是男方主动提出来的,女方可带走自己的嫁妆和其他用品,取得原协商好的“讨休钱”才离开。若要复婚,仍要举行一定的仪式。离婚后妇女要经过一百天的“待候期”,目的是察看她是否怀孕,“待候期”结束后则可改嫁。

对于少数民族婚俗的探究,其实质就是对人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一种探究和解读。这不仅从客观上反映着时代精神,而且也从微观上展示出社会的经济、民族心理、审美意识、伦理道德、宗教观念等诸多因素发展演变的轨迹。因此可以说,婚俗是文化的一面多棱镜,是人类文化的镜像

乌孜别克族婚礼歌曲、舞蹈、服饰、习俗对研究乌孜别克族的文化、民俗有一定的价值。

乌孜别克族婚俗,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其独特性,婚俗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历史遗风及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对研究乌孜别克族的历史、宗教和民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