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锡伯族西迁节:伊犁哈萨克非物质文化遗产

锡伯族西迁节:伊犁哈萨克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锡伯族西迁节及其文化传统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中心,向全国锡伯族地区辐射,现已普及至新疆锡伯族散居区以及北京、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的锡伯族聚居区。这一日,奉朝廷之命赴伊犁地区戍边的4000余名锡伯官兵和眷属,在盛京锡伯家庙聚会,与故乡的同胞生离死别,踏上西迁征程。西迁节展现出锡伯族西迁的爱国主义壮举清政府于1764年从盛京地区调锡伯官兵1000名,连同眷属共4000余人,西迁新疆伊犁屯垦戍边。

锡伯族西迁节:伊犁哈萨克非物质文化遗产

锡伯族西迁节

申报单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治区级传承人:苏崇安

西迁节在新疆也称之为“迁徙节”或“农历四月十八”节,在东北地区称“怀亲节”(因怀念乾隆年间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戍边屯垦的亲人而定此名),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举行庆祝活动。

锡伯族西迁节及其文化传统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中心,向全国锡伯族地区辐射,现已普及至新疆锡伯族散居区以及北京、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的锡伯族聚居区。

西迁节是锡伯族历史与文化的缩影,它以节日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锡伯族久远的历史演变过程、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集中展现了锡伯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古老强健、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民族性格;颂扬锡伯族屯垦戍边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示出锡伯族人民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的后裔,其早期活动区域北起大兴安岭北段,南抵辽河流域,东自吉林,西至呼伦贝尔,“江带三方,沃土万顷”,古代拓跋鲜卑人曾在这一带“畜牧迁徙,射猎为业”。后来大部分鲜卑人南迁进入中原,公元386年建立北魏政权;而另一部分人则以“室韦”自称,在嫩江、绰尔河、洮尔河流域过渔猎生活

17世纪中叶以前,锡伯族在祖国的东北部繁衍生息,后来随着历史变迁、气候地理因素、民族内部迁徙和国家调迁等原因,形成目前分居东北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东、西两个极边省区的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与其他民族交错居住是锡伯族人口分布和文化传承、传播的一个显著特点。

早期以“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落在沙锅里”、“飘飘雪花如蝶飞,驰骋骏马共撒围,搜遍一山又一山,猎队满载凯歌回”为谋生手段的锡伯族先民,形成了崇尚大自然的渔猎文化,以萨满教为原始信仰的萨满文化。每年的农历四月,族人都外出择水草丰美之地,共食野餐,举办祀祭、萨满跳神等仪式和活动,祈求人岁平安,生活富足。由此形成古老的“农历四月十八”这一传统节日

历史上,锡伯族有过十次大的迁徙,其中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间由伯都纳、齐齐哈尔等地奉旨大部南迁至辽沈地区,开始旗下当兵和从事农业生产。期间在盛京修建“锡伯家庙”,作为本民族的活动场所,“农历四月十八”节也由渔猎文化转换为农业文化形式,在保留古代文化传统和习俗的同时,还被注入更多的内容。

“农历四月十八”被称为“西迁节”,始于乾隆二十九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日,奉朝廷之命赴伊犁地区戍边的4000余名锡伯官兵和眷属,在盛京锡伯家庙聚会,与故乡的同胞生离死别,踏上西迁征程。自此,“西迁节”被注入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成为见证锡伯族重大历史事件的节日,形成承载锡伯族活的文化传统,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空间。

每年的这一日,往往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主要举办地,在新疆和全国各地,无论人口多少,何种环境,凡是有锡伯人生活、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那里的锡伯人穿上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举行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的热闹场面。由此“西迁节”像一条多彩的纽带,将锡伯族团结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西迁节”还承袭早期在大兴安岭一带从事渔猎生活时生成的崇拜大自然、信仰萨满教等原始文化形态,以及向大自然祈佑部落兴旺、消灾免祸、渔猎丰收的各种习俗。进入农业生产阶段,按牛录居住以后,在以赶庙会的方式庆祝这个节日的过程中,也将古老的习俗沿袭了下来。在现今的西迁节所承载的文化传统里,也可见到锡伯族古老文化习俗的许多痕迹和遗风,比如地点仍然选择山青水秀之处,往往在野外举行。

西迁节展现出锡伯族西迁的爱国主义壮举

清政府于1764年从盛京(今沈阳市)地区调锡伯官兵1000名,连同眷属共4000余人,西迁新疆伊犁屯垦戍边。锡伯族军民从祖居地出发,乘坐简陋的交通工具,踏上遥远的西行征程。从盛京出发向北,通过柳条边彰武台边门,折西行入科尔沁平原,再沿西拉木伦河逆行。绕过大兴安岭南端和达来诺尔,进入锡林郭勒盟境内及外蒙车臣汗部境内(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境)。再由此西行,经库伦(今乌兰巴托)行至乌里雅苏台。途中经达来诺尔通蒙古各旗的驿道时,遇到了一望无垠的蒙古大漠和荒凉无人烟的浩瀚戈壁。军民们在大漠深处凿井解决饮水问题,故而在今蒙古国版图上留下“锡伯吉尔孟”的地名(以前的我国地图上标有此名)。(www.xing528.com)

乾隆二十九年(1764)锡伯族官兵西迁路线图(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化馆提供)

锡伯军民抵达乌里雅苏台时,已是阴历八月底。蒙古高原青草无存,寒气凌人,沿途已无草供应牲畜,又遭遇特大风雪,牲畜由于长途赶路,疲惫瘦弱异常,倒毙之数,逐日增加。锡伯军民便在乌里雅苏台扎营过冬。过冬期间,牲畜因长途乘骑驾驭,疲惫瘦弱,加之雪原无草,开春时又碰上一场瘟疫,原由盛京起程时所带之牛3036头,先后倒毙2596头,仅剩400余头;所带之马2020匹,“大多疲瘦,生癞者众,不得其力”。要西行,首先要解决畜 力。经管带阿木胡郎、噶尔赛向朝廷呈报交涉,由乌里雅苏台将军报奏,朝廷允准从乌里雅苏台借给马500匹、驼500峰,抵伊犁后如数交还(后到伊犁后均由锡伯官兵分摊,折银赔偿)。

乾隆三十年(1765)阳春三月,漠北冰化雪消,锡伯军民就急于赶路西行。每人带了四个月的口粮和一个月的茶叶,从乌里雅苏台启程,向西进发。行至科布多一带,阿尔泰山积雪大量融化,诸河一时俱涨,“水深流急,不能行走”。锡伯军民改变行进路线,穿绕科齐斯山而行,寻浅水处跋涉。但受困多日,“所剩兵丁之口粮,只足月余之食”,所借马驼,亦倒毙甚多,管带阿木胡郎只得向伊犁将军府求援。在未得伊犁派人借济之前,余粮已尽,畜力短缺。面临如此困境,锡伯军民毫不惊慌气馁,沿途采摘野草,和着一点点粮食,聊以充饥(为了纪念这段艰苦的经历,锡伯人后来每年春季采摘一种叫“乌珠穆尔”的野菜吃)。期间架设浮桥渡过通往北冰洋大河额尔齐斯河,在渡河处留下“锡伯渡”地名(以前的我国地图上标有此名)。直至六月下旬,过霍博克赛尔、察罕鄂博等地,两队人马才得到接济。

继而,锡伯军民又经过额敏、巴图鲁克、博尔塔拉等地,穿越险关隘道果子沟,于乾隆三十年(1765)七月下旬先后抵达伊犁绥定一带。在进入乌哈尔里克城(绥定城)以前,这支长途中跋涉的队伍,无论男女老少,都换掉褴褛的衣服,穿戴上最好的衣帽,佩带武器,精神抖擞地接受了伊犁将军的检阅。

锡伯官兵与眷属,从白山黑水到伊犁河,冒酷暑、顶严寒,越千山、涉万水,风餐露宿,扶老携幼,横穿漠北,几次断粮,险境迭现,行程一万余里,将三年行期缩短一半,仅用一年零四个月,就出色地完成了西迁任务。他们在热爱祖国、保卫边疆信念的激励下,在祖国和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西迁节仪式与内容的演变

解放以前,新疆锡伯族的西迁节大多以庙会形式,在各牛录的寺院里举行。当时八个牛录都建有各自的寺院,寺院里建有关帝庙、娘娘庙、索木达庙等,形成集宗教仪式、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节庆活动内容。每逢农历“四·一八”日,举办诸如“给关帝磨刀”(意为像关云长那样忠君报国)、“向索木达神祈求安康”(意为祈求小孩无病无灾)、“向主管普天下生灵的娘娘神祈求多子多福”(意为人口繁衍)以及萨满跳神等仪式。同时举办射箭、摔交、赛马扭秧歌、民歌比赛、舞蹈表演等文体活动。当时的西迁节,往往在一种悲伤的气氛中度过。1955年,在堆依齐牛录举办的西迁节上,当民间诗人关兴才创作的《西迁之歌》在舞台上演唱时,全场男女老幼听后以泪洗面,痛哭失声。反映西迁历史的这首叙事长诗,演唱在节日的氛围里,勾起了锡伯人对那段沉重历史的回忆,引发内心深处的无限悲痛。又因当时与东北的父老乡亲仍未沟通信息,在别离近两个世纪之后,两地同胞们依旧未能相见。当时的西迁节,往往沉浸着悲壮的情绪。

改革开放后,西迁节的内涵发生了由悲凉到欣喜、由本民族部分人到整个锡伯族参与,由民办到官办、由新疆向东北地区普及等一系列变化。通过节庆活动,新疆和东北两地同胞终于相认相聚,相互来往日益频繁,民族情、同胞情、兄弟情不断加深,展示出锡伯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友善、开拓奋进的优良传统。

西迁节在锡伯族古老习俗文化的基础上,以西迁历史为表现对象,在新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近代屯垦戍边以及现当代生活中,经过250多年的创造和发展,成为锡伯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现。西迁节扎根于锡伯族的文化传统,早期以满语满文、后期以锡伯语和锡伯文为载体,包括渔猎文化、萨满文化,歌舞音乐、工艺、美术、戏曲、故事、歌谣、神话、传说、念说、服饰、饮食、文体娱乐、竞技、习俗等众多内容,反映出各个时期锡伯族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民俗和宗教方面的真实面貌。这一切都借助于西迁节这一特殊表现形式,得以保存、展现、传播和传承,使节日具有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文化内涵,营造出全民族成员都尊重和积极参与这一节日的深厚氛围。

西迁精神是西迁节活动着力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其可概括为:一是锡伯族先民在西迁实践中产生的群体精神,是锡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二是爱国奉献精神。当年锡伯族官兵背乡离井、万里迢迢,为保卫祖国边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三是自我牺牲精神。锡伯族官兵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顾个人安危,守卫边防,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做出重大牺牲;四是团结向上精神。西迁的锡伯族官兵依靠兵民团结、同兄弟民族友好相处,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五是开拓进取精神。当年锡伯族官兵在危困面前励精图治,挖渠拓荒,取得了生存发展的条件;六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锡伯族人民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保持了本民族的基本特征,并且代代相传,沿袭至今;七是与时代同步前进的精神。现今的锡伯人已经融入当代社会文化之中,并将西迁文化也带入其中,实现了本民族古老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大文化的有机结合。

现代意义上的西迁节,其内容与形式已有许多改变,在活动仪式上被注入较多的现代文化层面上的含义,但其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依然得以保留,而上述西迁精神依然是今日的西迁节所要颂扬的主题。

庆祝锡伯族西迁250周年活动剪影(郭金海拍摄)

西迁节作为锡伯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始终传承着锡伯族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成为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对其进行保存、保护和传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锡伯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运用传统节日,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大力弘扬锡伯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均有着重要价值。

对利用西迁节所具有的广泛性、代表性这一显著特点,突出其文化内涵,增强其张力,积极营造全民族成员尊重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热爱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参与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扩大其传承和传播范围,有效地开展对西迁节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促进其不断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