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绣和布绣(哈萨克族)
自治区级传承人:巴合夏古丽·胡安
毡绣和布绣(哈萨克族)是哈萨克人文化心理的外向物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哈萨克族的审美情趣。
哈萨克族布绣集锦(尼勒克县妇联提供)
毡绣和布绣(哈萨克族)技艺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以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等哈萨克族聚居区,此外在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在古代塞种、乌孙、匈奴、突厥、克普恰克、瓦克、乃蛮、克烈等部落刺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的,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刺绣的特点,并与自身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使得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具有了独特的风格,是哈萨克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仍旧保留了塞种、乌孙、匈奴等古代部落的服装样式。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加之贯穿欧亚大陆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和繁荣,哈萨克族牧民把毡子制成长、方、矩、圆等形状,用途更为广泛,并用牲畜换取丝绸以及各种棉布。哈萨克氏族部落也开始用毛毡、丝绸、棉布和布匹做原料,然后再以本色或彩色毛装饰点缀成工艺毡制品和布绣品,合理地引进了中亚其他相邻民族的刺绣品款式,与其他手工业工艺一道不断引进改造并得到了发展,做成了帐、被、垫、衣、帽、靴、鞋等多种用品,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哈萨克族传统毡绣和布绣的发展。
新疆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种类繁多、独具特色、色泽艳丽、引人注目、加工精细,凝聚着哈萨克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由于哈萨克族自古从事畜牧业,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毡绣和布绣图案题材和素材均来自创作者的生活体验,是哈萨克族传统游牧、狩猎生活的反映,内容自然离不开山水、转场等生活。哈萨克族民间图案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造型大方,生活气息浓郁,民间性强,图案中包含了放牧、打猎、生活地域地形和风景、搬迁生活等,题材大致有自然环境图案、几何图案、花卉树木图案等。其中自然环境图案题材包括动物、鸟类、山川、日月、星辰、风云、波浪、火焰等。其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就是“角纹图案”,民间艺人们以“角纹图案”为基准,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民间图案。此外,佛教的纹饰、伊斯兰教阿拉伯文书法纹样等,也被哈萨克民间艺人纳入其中,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这些图案都是根据刺绣的布料和需要而定,并且采用各种颜色的线来装饰,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意义,表现出民族精神、文化气质和对世界的理解。蓝色表示天空和自由;白色象征知识、智慧或忧郁;红色象征太阳和光明;绿色象征春天和青春;黑色象征大地与和睦。这些色彩组合在一起,便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数世纪以来,在哈萨克族毡绣中,黑色和白色搭配几乎约定俗成,成为基本色,而常用组合的色彩有蓝黄组合、蓝绿组合、红黑组合。具体到某个图案中,往往有核心色彩和辅带色彩,核心色以白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为主。
布绣手工艺技能比赛(尼勒克县妇联提供)
哈萨克族传统的毡绣制作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支美丽的奇葩,其纹样多,由粗犷简练纹饰和自由自在的软花纹组成,多在黑色毡上用多色毛纹刺绣(勾勒)花纹,并以大针平绣填充纹饰空底。哈萨克族绣花毡多用彩色的羊毛线、棉纱、毛纱刺绣制作。“毡”,被解释为擀压兽毛而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用狩猎获得的兽皮铺地、做衣,用以御寒取暖。最初的针是用坚硬的木材、牲畜骨头、铜、铁来制作。早期缝纫所用的线有皮线(皮制品裁成)、羊肠、牛筋、马筋、牲畜毛、亚麻、棉线等。饰纹多以羊角、鸡心、梳齿、飘带、驼眼、双喙纹为主,用线毯还可以制作坐垫、壁挂、褡裢等。
毡绣
图地双关纹互换拼花毡
这是一种传统纹样的花毡,在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中都很流行。最初为2色互换,即将黑、白两张花毡,以相同的纹样剪下互换,形成黑底白纹和白底黑纹两张花毡,再用“人”字针法将纹样边缘缝合,然后在背后纳上一层普通褙毡即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轻工业的发展,染色技术的提高,由2色发展到3—5色。如将红、黄、绿、紫红、黑等几种大小、形状相同的色毡,绘上相同的图案剪下,然后进行互换,再用“人”字针法将纹样边缘缝合,然后在背后纳上一层普通褙毡即成。这种拼花毡色彩更丰富,纹样更细腻,线条也更加流畅,但同时也失去了往日的原始、自然、粗犷。
拼花毡的图案纹样,通常采用传统的植物芽蕾纹,有人也称羊角纹、鹿角纹。这种花毡的特点是:传统性强、纹样平面变化、特点浓郁、工艺制作简便,具有明显的程式化,实用性强。
平纳绣花毡(尼勒克县妇联提供)
平纳绣花毡
这是一种从平绣移植来的绣毡方法。其工艺是,先将纹样描绘在毡面上,然后,按花卉、枝叶、花蕾的造型和色彩变化,用不同的染色毛线绣在上面。其花卉纹样吸取汉族平绣的写实方法,但又较平绣粗犷,比传统的缝花毡细腻得多,有时还将蝴蝶、孔雀、天鹅绣在上面。绣完以后,再以同样的方法纳上褙毡。这种花毡的特点是:纹样新颖、生动、活泼、自然,取写实手法,色彩变化丰富,坚实耐用。
几何纹缝花毡
这种缝花毡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轻工业发展,化纤的色毡制品种类繁多,先将色毡剪成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齿形等,然后按照事先想好的排列方式,将这些图形用“人”字针法缝成一个矩形花毡,最后在背面纳上一层普通褙毡即成。这种花毡工艺简单,纹样简洁大方,省时省工,价格低廉,颇受人们喜爱。
“十字绣”花毡
这种绣法与维吾尔族服装、格兰姆花帽及日用十字绣品的绣法完全相同,原是欧洲的一种绣法,后经苏联传至新疆。这种绣法多绣在白布上,因为经纬分明。但要绣在毛毡上,没有经纬交叉点,需要上铺一块坯布绣完后再将坯布抽掉,所以绣工慢,又较其他花毡欠耐磨,费工费时,但纹样及色彩含蓄而典雅,是一种创新花毡,尚不普及。
擀花毡(www.xing528.com)
这种绣法是将染成不同颜色的羊毛揉搓成毛条和用单色毡子剪裁的条齿纹等,按预先设计的纹样在擀毡帘上用不同颜色的毛条拼接组合成图案纹样,再用染好的不同散毛填充花朵、枝叶的底色及分块底色,全部纹样和色彩形成后,再在纹饰上铺盖大底彩色羊毛,洒水卷帘,反复踩蹬滚擀,解帘阴晾,一条花毡擀制工艺就可完成。
素毡
这种绣法是将各色布头剪出刺绣者所喜爱的花纹,然后以彩色粗线镶边,缝绣在素色花毡上。
素毡、擀花毡、图地双关纹互换拼花毡,是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的制毡方法;平纳绣花毡,是吸取汉族平针绣法移植到绣毡工艺上的一种制毡方法;几何纹缝花毡,是改革开放后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制毡工艺;十字绣花毡,首先这种十字绣法源于欧洲,通过俄国、苏联传至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继而传至我国,先是在衣服、花帽上刺绣图案、移植到刺绣花毡上,这还仅仅是在近十几年内的事,由于工艺复杂,且不耐用,所以未见普及。
布绣
平绣
汉族的传统刺绣多用平绣,如苏绣、湘绣、粤绣等,哈萨克族的平绣也是习汉族绘法,但不是绣在纺织品的面料上,而是绣在布料上,更多的还是绣在黑色、紫红色的平绒上。因为绣在黑、红色平绒坯布上,底色深,所绣彩线图案色彩亮而鲜艳,十分明快、醒目,利用棉线或开司米毛线绣成的图案色彩沉着、鲜艳而不反光。
索子绣
这是哈萨克族传统刺绣工艺,通常绣在壁挂、帐幔、墙围子、被套、枕套、台布、衣物边缘、靴帽、窗帘、礼巾等。其绣品的工艺特点是,以植物花卉和藤蔓为主,纹样细腻、色彩丰富、线条流畅、造型变化优美。伴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实施以及交通、通讯、旅游业的发展,商品的流通更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如今的刺绣工艺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是:
传统绣法,以黑平绒或黑布做坯布。彩色棉线用钩针刺绣,功效快。叶片、花瓣、藤蔓必须用索绣填满,整体感好。
新材料色线色彩鲜艳丰富,且沉着而不浮躁。
花型纹样由平面表现变为立体表现,花瓣分前后,叶形有反转,有时还表现明暗,有时还绣有孔雀、天鹅、蝴蝶等动物纹样,这些都是现代文化的渗入。
十字绣
这种针法源于欧洲,由苏联传至新疆。该针法的特点必须在经纬交叉空处下针,为了绣得平整,须在坯布上每隔两条经线,抽掉一条,每隔两条纬线也抽掉一条,然后安小孔小针。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十字绣,多喜爱用黑色平绒做面料,而黑色平绒上面看不到经纬线,也就找不到经纬交叉点,他们的方法是:先取一块白色平布做坯布,将其每隔两条经、纬线抽去一条经、纬线,这样,白色坯布上就均匀地出现许多小孔,将坯布敷到黑平绒上,就可以看到许多黑点。按照这些黑点做十字交叉绣,即可绣满全幅。但这块坯布不一定很大,只能按纹样集中处一片一片来设定。绣完后,再将坯布按经纬线抽掉,这样才算绣完。所以,这种针法较索子绣要慢得多,也正因为这种绣法考究,妇女们越发使用这种绣法,以表现自己技艺的娴熟。这种绣法也多用于被套、枕套、台布、衣帘、礼巾、服装等。
绒面绣
这也是一种新传入的绣法,只要有钩针抽、扎即可,有时绣完后剪断线头、露出绒面。工艺简单,易操作,手感好,所以多用于枕套、靠垫、坐垫、背包等小件绣品。
串珠绣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串珠绣因其品种多、色彩丰富、价格低廉,使哈萨克族开始使用这一绣法。该工艺同样以黑色平绒做面料,先将所需串珠及装饰片穿好,然后缝在图案纹样上,图案变化及内容与索子绣相同,但装饰效果要比索子绣更引人入胜。该绣法多用于壁挂、衣帘、台布、服装、花帽等,成串的珠落,线条流畅且闪烁,有的缀成大片面积,更显富丽堂皇、晶莹艳丽。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有十字绣、钩绣、平针绣、珠子绣、贴花绣、镂空绣、挑花、补花、嵌花等手法。在衣领、袖口、衣服的前襟、下摆和帽子、套鞋、靴子及挂毯、窗帘、毡毯等日常生活用品,多饰以花草纹、羊角纹、人字纹等组成的图案。
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选料也更为广泛,使得原有的民族刺绣得到了发展和繁荣。如今,哈萨克传统民族毡绣和布绣的部分样式也被其他民族吸收采用,哈萨克族精美的刺绣,以其独有的特色,展现着哈萨克族的风采。
在婚庆、重大集会、群众性活动、阿肯弹唱、传统节庆、文艺演出、民俗展示、文化交流等场合,民族服饰和所用的各类装饰品上的毡绣和布绣图案已成为一种亮丽的风景。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是哈萨克族毡房文化与图案文化优美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它所绣出的各种花纹表达出一个民族的美学观点,含有丰富的寓意,作为刺绣艺术品,其精、巧、绝、妙,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选料独特,绣法多种,做工精细,色彩斑斓,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展示了哈萨克族的才华和智慧、审美观和价值观,深刻反映了哈萨克族的民族风貌、生活习惯和世代相传的民族意识。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在民间大多靠师徒相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保护、传承、研究毡绣和布绣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特定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社会文化特征、民族风格、生活风俗乃至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丰富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以及加强中国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均具有深刻的意义,对研究新疆少数民族民俗学、人类学也有一定的价值。
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这一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以其生动、丰富、质朴的生命力,美化了生活,提高了人们艺术审美情趣。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品就地取材,原料充足,方便实用。它既对人们的物质生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又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研究和保护该项目对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繁荣刺绣工艺推陈出新,促进我国民族工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