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享誉新疆文化遗产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享誉新疆文化遗产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疆曲子”就是以新疆汉语方言为基础的戏曲品种。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较为著名的新疆曲子艺人。新疆曲子在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最终定型。1958年,新疆曲子戏正式成为一个地方剧种。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客观原因新疆曲子戏逐渐没落。目前活跃在霍城县的新疆曲子班社有两支,他们在节日、婚丧嫁娶、农闲期间,或自娱自乐,或应邀到文化站、广场及群众家中演出。新疆曲子戏按照腔系划分为平调和越调两种,俗称“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享誉新疆文化遗产

新疆曲子

申报单位:霍城县文化

2009年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自治区级传承人:杨秉仁

演唱新疆曲子(杨蕾拍摄)

新疆曲子是在陕西眉户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兰州鼓子词”、“秦安小调”、“青海赋子”、锡伯族的“平调”等民间曲子以及西北、东北、江苏流行的民歌小调,同时又吸收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经过不断改良,进而演变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地方剧种。

新疆曲子流传于天山南北汉族回族、锡伯族聚居的县市和乡村。以霍城县水定镇、芦草沟镇为中心,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伊宁市、伊宁县、巩留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新源县、精河县、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地区,吐鲁番盆地及南疆等地,以及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萨玛尔、潘菲洛夫、切列克地区,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及其周边地区流传。

“曲子”原名为眉户,是西北地区较为流行的一个戏曲种类,历来还有“迷糊戏”、“小曲子”、“地摊子”、“刨土坑”、“曲子戏”之称。“曲子戏”之源一说是依其产地或较为流行之地秦岭北麓的眉县、户县因地而得名;一说是由于它的音乐曲调悱恻缠绵、悦耳动听、乡土味甚浓、贴近民众似有迷人之感,而称谓“迷糊戏”。

“曲子”最早在西域出现,应在清乾隆年间,大批甘、陕、宁、青官兵入疆驻扎,各类商贸、互市以及驼运、车运业随之繁荣发展,各种文化习俗随着屯田官兵和商旅大批迁徙而传入丝绸之路北道、中道各地。曲子这种戏曲形式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混同秦腔逐渐传入新疆。

陕、甘、青等地人进入新疆后,在家乡话的基础上,通过继承、吸收、融合、变异,经过漫长的文化融合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地域之别的新疆方言。“新疆曲子”就是以新疆汉语方言为基础的戏曲品种。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林则徐在惠远,身临正月十五元霄节夜市盛况,他写道:“遏云歌板沸如潮”,指民间小曲、吹拉弹唱响彻云天。不难看出,清道光年间,以惠远为中心的伊犁九城,新疆曲子相当盛行。在当时的惠远城,一些传统剧目受到欢迎,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地方特色的曲目,代表作为《兆惠将军征伊犁》和《鸦片烟》。

1871年,随着沙俄入侵伊犁,昔日新疆曲子盛行的惠远老城已成残垣断壁,新疆曲子班社销声匿迹。1882年,伊犁回到祖国怀抱,新疆曲子如雨后春笋般,再次遍及各城镇村庄,掀起二次高潮。1884年,新疆建省,行政与内地划一,“关内汉、回携眷来新谋生,承垦、佣工、经商者络绎不断”,内地戏班接踵而至,以惠远为中心,社火、小曲子、眉户戏、河北梆子、秦腔、花鼓戏,融各省戏剧为一体,以惠远为中心辐射至伊犁河南岸锡伯营各牛录、伊宁县武功、苏拉宫、霍城县广仁城(今霍城县芦草沟镇)等地。每逢红白喜事、重大节日、庙会,曲子戏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

清末至民国为新疆曲子大发展时期,在北疆、东疆各地的演唱活动达到鼎盛,许多原属于戏曲的剧目被艺人们改编,使得演出曲目大增。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较为著名的新疆曲子艺人。在伊犁有三娃子和白生华(回族)。新疆曲子在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最终定型。如《兆惠将军征伊犁》和《鸦片烟》中就融合了锡伯族的东北小曲。

20世纪30年代,惠远城艺人三娃子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教传新疆曲子,从此锡伯族艺人开始用汉语传唱《兆惠将军征伊犁》等新疆曲子戏。1945年,霍城县芦草沟镇新疆曲子戏班传人王明、马庆、张玉林等人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传曲,再次掀起曲子戏的高潮,为今天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疆曲子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使锡伯民众中出现了一批“唱家子”,有寿谦、恭金宝、正录、安林、德林、正勤泰、春保等。还有许多女“唱家”,如谭秀英、春娃子、郑勤太、苏林、哈恰等。

新疆曲子班社(庞庆锟拍摄)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曲子戏再次得到普及推广。1958年,新疆曲子戏正式成为一个地方剧种。1959年在昌吉首次组建了新疆曲子剧团,从此,新疆 曲子戏在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争得了一席之位。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曲子戏班社解散,行头、道具几乎丧失殆尽,大部分手抄曲本被付之一炬,只有乐器因其能为“革命歌曲”服务而得以保留。20世纪70年代后期,许多老艺人又重新开始演唱新疆曲子。1980年自治区文化厅在呼图壁成立昌吉州呼图壁新疆曲子剧团,各地民间班社又逐渐恢复,至1990年前后,新疆曲子戏进入到又一个高潮,城市、乡村,到处都有曲子班社,霍城、吉木萨尔、奇台、昌吉等地几乎家家都能唱上两句“小曲子”。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客观原因新疆曲子戏逐渐没落。

目前活跃在霍城县的新疆曲子班社有两支,他们在节日、婚丧嫁娶、农闲期间,或自娱自乐,或应邀到文化站、广场及群众家中演出。

新疆曲子内容风趣,唱白通俗易懂,音乐优美。新疆曲子的剧目有百种之多,曲牌也有100多个,乐器以三弦、四胡、板胡、摔子、瓦子、笛子、鼓、钹为主,后来又加入洋琴、提琴等乐器。

新疆曲子音乐基本上属曲牌联缀体。由于它是由民间小调、曲子戏等说唱音乐发展起来的,其传承与创作基本是口头流传,即兴编唱,故灵活多变。同一首调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演唱者那里会有不同的风格,所以民间流传着“十曲九不同,同了没有人听”的说法。(www.xing528.com)

新疆曲子戏按题材分为历史戏、社会生活戏、家庭恋爱戏、神仙道化戏、风情戏五种。民间还存在着两种分类体系:一种依据表演形式分为坐场子戏和走场子戏;一种根据演唱内容分为文曲子、武曲子和耍曲子三类。因此,其唱词按表现内容来分也有两类:一类生活气息浓厚,即兴性强,全部为生活语言,通俗直白、直抒胸臆、引人入胜;另一类较文雅,常表现历史英雄故事、千古风流人物,唱词固定,文辞雅丽。

根据唱词修辞手法的不同,也可以将新疆曲子戏分为叙述性唱词和描写性唱词两类。叙述性唱词符合戏曲叙事的特征,因此比较常见。《兆惠将军征伊犁》和《鸦片烟》都属于这种类型。其叙述手法呈多样化,其中以“五更”、“十二月”、“十唱”等时间序列为主线的最为常见,这与西北民歌的叙事手法相一致。描写性唱词如《古诗八景》、《赤壁游》、《游春记》、《闲游欢》,皆为文人词作,多描写归隐山林、怡然自得之境,因较少传唱,曲目多近于失传。新疆曲子戏按照腔系划分为平调和越调两种,俗称“平调曲子”和“越调曲子”。其中平调曲子结构形式和宋代鼓子词相同,多为单曲体结构,常以分节歌形式出现。越调曲子为曲牌连缀体结构,结构形式与宋代的缠令和缠达相似,前面为曲头、最后为曲尾,中间是数量不等的若干曲牌。曲子戏曲牌前后有前奏、间奏和尾奏。

新疆曲子由音乐和曲词两部分组成,词即唱本或称戏剧脚本,音乐部分由唱腔谱、伴奏谱、曲牌谱组成,音乐的曲调是受曲牌调动的。演唱形式有独唱、二人唱、三人唱或多人合唱。

曲子戏的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新疆曲子戏还吸取了秦腔、眉户的艺术成分,道白用的是新疆汉语方言兰银官话。虽然新疆曲子戏唱腔与秦腔的36大调、72唱法的格局基本相同,但曲子戏的曲牌都以小调为基础,这些小调曲调明快,唱腔通俗,易学易唱,适宜在群众中普及。

新疆曲子戏的唱词和曲调杂糅了多种民族语言和音乐调式。曲调优美动听,它不仅以陕西眉户、兰州鼓子、青海干弦为基础,还吸收了西宁的俗曲、河州小调、苏北民歌《茉莉花》、东北秧歌二人转、回族的花儿、撒拉族的撒拉调、锡伯族的《太平歌》以及维吾尔、哈萨克族民间曲调。多种民族音乐成分的融合,使新疆曲子戏唱腔高亢明亮、悠扬婉转、旋律独特、调式生动别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新疆曲子戏早期的演出形式简便,往往一人饰多角。其演出形式有舞台演出和地摊坐唱两种。地摊坐唱俗称清唱,也叫“坐场子”,是不带表演动作,一个人可串唱多人唱段的演出。坐场子不受演出场地的限制,不需服装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调准、曲调多、板路稳就可以入座献唱。舞台演出俗称“彩唱”,也叫“走场子”,是有角色分工带动作的表演。其旦角扭得欢,走得飘,舞蹈轻盈活泼,形象生动;丑角则需幽默诙谐,滑稽伶俐。

20世纪20年代初期,新疆曲子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和四胡,其他还有板胡、甩子、瓦子、笛子、鼓钹等,乐器和演奏人员视情况而定,有则上,无则罢,灵活机动。成形之后的新疆曲子戏,伴奏以三弦、四胡、板胡、二胡为主,还有鼓、板、锣、铰等打击乐器,也可根据人员情况增加低音乐器和弹拨乐器。人手不足时,仅用碰铃(甩子)控制节奏。

新疆曲子戏大都为折子戏,剧目短小精悍,角色较少,既可在舞台演出,又能在农村地头走唱,农家炕头坐唱。

最受伊犁人民喜爱的新疆曲子代表作《兆惠将军征伊犁》以1755—1759年清政府命兆惠为右副将军,进军伊犁平定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和南疆大、小和卓叛乱为史实,清军将士在戎马倥惚时创作并流传的。其唱词真实地再现了清政府统一新疆的这段历史,是全疆各族人民(特别对青少年来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兆惠将军征伊犁》是平调曲子,由一人或数人演唱。伴奏乐器包括三弦、四胡、二胡、笛子、中阮、碰铃、梆子、板鼓。它是一个单二段曲式,由上下两个不完全对称的乐段构成,1—6小节为第一乐段,7—14小节为第二乐段,15—20小节为重复补充段,以增加曲子的情感,给人以整体感。

迄今为止,《兆惠将军征伊犁》留存于世有五种不同手抄唱本,内容大同小异,即大意相同,唱词小异。

新疆曲子是个博采众长、吸收融合各种音乐成分最杂最多的剧种。它在西渐的过程中融进了兰州鼓子词、敦煌佛曲音乐等。流传到伊犁地区演变为新疆曲子的过程中,锡伯族的“秧歌调”几乎全被吸收融合。新疆曲子戏音乐中的“天山令”还吸收了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成分。

新疆曲子演出所需演员少,只要七至九人,道具简单,不要戏台,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故而灵活机动。

新疆曲子贴近广大基层民众的生活,不仅深受汉族群众的喜爱,在回族、锡伯族中也很盛行。流传在锡伯族中的新疆曲子内容多是表现爱情和历史故事,服装、道具、乐器均与汉族相同,多有锡伯语与汉语杂用的情况。锡伯族不仅编创了一些反映本民族生活的戏,还移植了一些内地流传的新戏,对推动新疆曲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丰富多彩的衬词,是新疆曲子戏的特点之一。由于演唱曲子戏的艺人籍贯不同、曲牌来源不同,新疆曲子戏唱词中的衬词也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新疆曲子除登台演艺外,更多的是在男婚女嫁、老人祝寿、小儿满月、白喜凭吊、岁末节下等民俗活动中传唱传播。

新疆曲子具有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教化人们弃恶从善的功能。正因为它的通俗性、浅显性,使得许多目不识丁的平民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新疆曲子已在新疆这块多民族聚居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艺术奇葩。它是自清代以来西部开发的产物,是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结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