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伊犁非物质文化代表作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伊犁非物质文化代表作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哈萨克族传统舞蹈和同名乐曲。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成吉思汗西征,给哈萨克族先民们的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1954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正式成立后,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被搬上舞台,舞蹈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舞蹈动作及配乐日趋完善。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伊犁非物质文化代表作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

申报单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

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治区级传承人:吾布勒森·木卡麦提江克孜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卡拉意为“黑色”,角勒哈意为“走马”,合称“黑色的走马”,通称“黑走马”。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尤物,它剽悍雄壮,通体黑亮,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由此而形成了以卡拉角勒哈命名的哈萨克族传统舞蹈和同名乐曲。

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的哈萨克人聚居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等国也有分布。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塞种人和公元前2世纪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天山以北的乌孙人是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15世纪中叶,楚河流域的哈萨克人建立汗国,于是,哈萨克开始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民族。

长期生活在草原、高山、森林、大漠环境中的哈萨克人以丰富的情感、豁达的气质,在大自然的养育下,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哈萨克族传统舞蹈“卡拉角勒哈”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哈萨克族舞蹈卡拉角勒哈(梁立拍摄)

文物工作者在哈巴河县唐巴尔塔斯等山石上、额敏县玛衣勒山唐巴拉羊圈等地方都发现刻有和卡拉角勒哈舞蹈动作基本相似的岩画,这种岩画的产生年代至少有几千年以上的历史。伊犁巩留县哈萨克族民间老艺人道列提·哈孜跳的卡拉角勒哈中,有一个“双手合掌胸前”的动作,据他讲,这个舞蹈是他一家四代人相传下来的,而“双手合掌胸前”的姿式,在吉木乃县拉斯特出土的高9厘米、宽8厘米的元代拱形龛泥塑像中亦可看到。

据资料记载,13世纪初,成吉思汗亲自率大军西征。1219年秋至1220年春,成吉思汗的军队进攻七河流域的城镇以及锡尔河沿岸的奥特拉力、萨吾兰、吉恩迪、锡嘎那克及其他城镇,这些城镇的许多文化遭到破坏。在奥特拉力城,一座堪称是世界第二大图书馆被焚烧。(引自:哈萨克族文化大观,贾合甫·米尔扎汗主编)。成吉思汗西征,给哈萨克族先民们的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丰厚的物质文化被埋没,大量精神文化失传,但是音乐和舞蹈被保留下来。传说在当时的劫难中留传下来的就有卡拉角勒哈乐曲和舞蹈。就此还有一个说法,传说在一次战斗中,蒙古军队战胜了哈萨克人,掠走了哈萨克人的马,哈萨克人很悲愤,站在高山上吹起了哈萨克人特有的乐器斯布孜额,黑走马听到斯布孜额后,立即竖起马鬃,不断嘶鸣,带着马群向哈萨克牧民奔去,将被抢走的马全部带回了哈萨克部落。哈萨克人为纪念这匹黑走马,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改进形成了黑走马的舞蹈和乐曲。

卡拉角勒哈的来源,哈萨克族民间有两个传说:其一是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发现了一群野马,他挥动套马索套住了其中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马。小伙子历经种种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它驯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马。当他骑着黑走马回到阿吾勒(家乡)时,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祝贺。小伙子在马上和马下,用各种动作自豪而诙谐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驯化黑走马的整个过程。(www.xing528.com)

卡拉角勒哈舞蹈大赛(庞庆锟拍摄)

其二是传说很久以前,在新疆赛里木湖畔生活着一对老夫妇,以放牧为生。他们有一个像月亮一样美丽的女儿,夫妇俩对她视若珍宝。在赛里木草原有一个放马的小伙子,看上了这个姑娘,多次向姑娘的父母提亲,姑娘的父母都没有答应。这一天,小伙子骑着一匹黑色的走马又来到老夫妇的毡房前,再次恳求。姑娘的母亲正在毡房前缝衣服,她说:“如果你能在我打好一个扣眼的时间内,骑着你的马绕赛里木湖一圈,我就将女儿嫁给你。”赛里木湖的周长有90公里。小伙子骑着马就走,走马通体黑亮,步伐矫健,小伙子骑马技术也很高,老妈妈一看就着迷了,她随着走马的步幅动作,跳了起来,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卡拉角勒哈,老夫妇也将女儿嫁给了这个草原上的骑马能手。

1954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歌舞团正式成立后,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被搬上舞台,舞蹈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舞蹈动作及配乐日趋完善。

卡拉角勒哈即兴起舞(邱海拍摄)

卡拉角勒哈主要表现了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矫健姿态,舞蹈动作多用动肩,步伐多用马步,配乐旋律悦耳动听、轻松活泼、节奏明朗。曲与舞的配合非常密切,表演风格粗犷剽悍,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卡拉角勒哈的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粗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上身动作有“翻手硬肩”、“板腰”、“合掌致礼”、“紧握缰绳”等,形象地表现了捕马、驯马的过程。其中“翻手硬肩”是主要动作,贯穿于舞蹈始终,舞时双手翻掌,两肩一前一后交替摆动,随着音乐节奏不停变化,配合脚下的“踏步”和“点步”形成优美的舞姿。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如显示姑娘美丽而自豪的“花儿赞”,窥视恋人的“羞窥”,前俯后仰的“展裙吊花”。男女的这些动作,都包含着特定的内容,与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和丰富的面部表情融为一体,并根据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发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动作。表演者时常把劳动和生活中具有浓厚特色的各种动态揉进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语汇和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卡拉角勒哈是一种即兴、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既可以在欢乐的大型集会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毡房里即兴起舞。表演形式可以由一人单独跳,也可以双人对跳或多人集体舞蹈。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异。视当时的气氛和环境,在舞蹈时根据表演者的兴致,有的轻松愉快,有的刚健有力,有的幽默滑稽,从而得到各种不同的现场效果。卡拉角勒哈以同名乐曲伴奏。这种乐曲的节奏感极强,明快活泼,旋律宛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它由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布拉伴奏,按照舞蹈的快慢来变换节奏。卡拉角勒哈即兴表演时不需要专门的服饰和道具,可以随时随地即兴起舞。在民俗活动等演出时男子通常戴毡帽,穿衬衫和绣有彩色图案的坎肩,穿长裤和靴子,扎牛皮腰带。女子常戴插有猫头鹰羽毛的花帽、小圆帽、凤冠帽等头饰,身着各式荷叶连衣裙、绣花裙、绣花坎肩、绣花无袖短外衣,脚上穿着尖头高跟绣有花纹图案的各式皮靴,翩翩起舞。

卡拉角勒哈深受哈萨克族人民的喜爱,每逢节假日、婚礼喜庆或亲朋聚会、劳动之余,在草原上、毡房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民间乐手便会弹起冬布拉、唱起歌。当响起卡拉角勒哈的乐曲声时,人们便情不自禁地相互邀请,跳起欢乐的卡拉角勒哈舞。男女老少踊跃参加,或一人表演,或两人对舞,更多的是众人欢舞。舞蹈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和队形变化,舞者可随音乐节奏任意连接动作,随意的加入或退出表演。高潮时,围观者合着节拍呼喊“嗨!”、“乌依!”为舞者助兴,此时众人自动散开,让技艺高超的舞者在场中施展技艺或斗舞,幽默滑稽的表演常常令围观者捧腹大笑、赞叹不已。

卡拉角勒哈是表现哈萨克人生活风貌的民间舞蹈,其特点是风格轻松愉快、舞姿欢快简洁、气氛热烈、淳朴自然,自由性和随意性极强,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点。乐曲的节奏感强,明快活泼,舞者神情自如地描摹坐骑的走式、步伐、习性和姿态,生动地展现出哈萨克人对马的喜爱。卡拉角勒哈深受哈萨克族人民的喜爱,当响起卡拉角勒哈乐曲声时,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相互邀请,尽情舞蹈。

卡拉角勒哈通过粗犷的舞蹈动作反映出哈萨克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展现了哈萨克族的生活风貌及民族性格。

卡拉角勒哈通过对动物形态和生活场景的模仿,把哈萨克先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和劳动技能提升到了审美的高度,对研究哈萨克族舞蹈历史源流及艺术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