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研究:目标与意义

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研究:目标与意义

时间:2024-01-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绪论一、研究目标和意义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连续进程中,建筑技艺始终以一种渐变发展的形式延续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对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的传统建筑技艺进行了调查、整理和研究,其目标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通过寻访苏北各地传统建筑匠师,抢救性地记录和保存其技艺和经验,为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积累原始的口述资料,这是研究的初衷和最低目标。

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研究:目标与意义

绪 论

一、研究目标和意义

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连续进程中,建筑技艺始终以一种渐变发展的形式延续着。但自近代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建造方式的突变,使得这一连续发展的进程戛然中断,原有的传统建筑技艺退出了主流的建筑舞台,只在部分专业古建筑施工单位和偏远乡村得以少量保存。在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由于城市和乡村建设的迅速发展,传统建筑(主要指使用传统技艺和材料、建造于1960年代以前的大量建筑,不包括已经受到法律保护的文物建筑)正逐步为现代建筑所替代;另一方面系统掌握传统建筑技艺的匠师(指出生于社会剧烈变革之前的20世纪早期,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建筑施工和材料生产经验的木匠、泥瓦匠、石匠、雕匠、漆匠、建筑五金匠、风水师及营造司仪),均已至风烛残年,且后继无人。随着这些传统建筑和匠师的相继逝去,传统建筑技艺日渐走向衰亡,记录和保存传统建筑技艺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历史研究领域的一个实际而迫切的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对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以下简称苏北)的传统建筑技艺进行了调查、整理和研究,其目标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寻访苏北各地传统建筑匠师,抢救性地记录和保存其技艺和经验,为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积累原始的口述资料,这是研究的初衷和最低目标。

(2)对苏北传统建筑遗产进行广泛调查,并与传统匠师的口述资料相参照进行整理和研究,为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系统、明晰的苏北传统建筑技艺史料打下基础。

(3)探讨苏北传统建筑技艺内部的区域分野,为进一步比较苏北和苏南、北京官式及周边省份在传统建筑技艺上的异同,并探索其深层的建筑和文化分区提供佐证。

(4)通过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为各地建筑遗产的维修、修复和保护工程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保持和延续各地的传统建筑特色,通过乡土建筑来“记住乡愁”。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苏北传统建筑技艺。

“苏北”的概念是指江苏省长江以北各地,包括现在行政区划中的扬州、泰州、南通、盐城宿迁、淮安、徐州连云港8个地级市,以及泰兴等40个县和县级市[1]

“传统”一词带有世代传授(传)和普遍性(统)的含义,并且带有区别于历史的现时性含义,所以“传统建筑”的概念在本书指建成于1960年代以前的、由传统匠师采用传统材料、传统技艺建造的传统样式的大量性一般建筑。具体到现存实例而言,主要以明清以降的居住建筑和少量的祠庙为主。各地衙署、文庙等重要公共建筑往往带有一定的官方督造性质,其建筑做法往往不带有代表地方的典型性和普遍性,所以不是本书的研究重点。明代以前的各类遗址、石刻、墓葬、城池、塔、桥、堤、闸等早期建筑由于失去了现时性的意义而应该归为历史建筑,或者尽管建于1960年代以前但采用近代西方样式或现代样式的建筑,也都不是本书研究的重点。

“技艺”是指传统建筑在选址、备料、建造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材料加工及施工技术(工),以及运用材料和技术的技巧、规律、原则和程序(艺)。

三、苏北传统建筑及其技艺现状

目前,苏北传统建筑主要遗存于城镇,农村地区相对较少。苏北农村地区传统建筑以土坯墙、夯土墙和草顶为主,本身在苏北黄泛区和里下河低洼地区频繁的洪涝灾害和历次战争中较易损毁;加之农村地区居民拥有可以自建房屋的宅基地,在“造屋盖房、光宗耀祖”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往往尽一切可能地翻建、新建住宅,因而苏北地区农村的传统民居早在1980年代以前就已消失殆尽。城镇地区传统建筑以砖墙、瓦顶为主,建筑质量较高,灾害和战争的影响相对较小;加之城镇土地公有制使得居民无法自由翻建或拆除,因此一直到1980年代末期仍然是苏北城镇建筑的主体。但在1990年代以后,各地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绝大多数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民居区被成片拆毁,导致城镇传统建筑的数量也急剧下降,许多城镇的传统建筑甚至已经凤毛麟角。

在传统建筑数量减少的同时,苏北传统建筑技艺也已基本失传。苏北以开阔平原为主,拥有长江、运河、淮河、陇海铁路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政令畅通而易得风气之先,较早地由传统营造体系转变为现代建筑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各地即开始组织带有行政机构性质的瓦业和木业工会以取代之前的行会组织,并陆续成立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公司。如泰兴于1950年成立建筑公司,所有的建筑工匠均必须加入,以集体名义对外承揽业务。认为个人或私营承包的民间建筑活动具有剥削性质而予以严禁,1957年成立建筑工程合作社后限制更加严格[2]。再如淮安1950年将原来的木、瓦、竹等11个行会合并为建筑工会,反对私营建筑活动,并于1950年代就使用《李伯林手册》[3]向工人讲授现代建筑技术,至1960年代建筑工匠已经普遍使用钢卷尺。民间个人或私营的建筑活动被指责为剥削,与当时强调高度公有制的政治方向相背离,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遭到禁止而绝迹,传统建筑技艺也被强调“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推出了主流的建筑舞台,这是苏北传统建筑技艺失传的主要原因。

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后观念开始放开,师徒相传的民间工匠重新活跃于农村的建筑市场,但此时的建筑活动已经以现代建筑技艺为主,建筑结构多为不用木梁柱的硬山搁檩、砖墙承重体系,建筑形象也已是现代农村住宅的三间红砖平房或楼房,唯一和传统建筑技艺较为接近的只有屋面和屋脊瓦作。现在各地古建筑公司或工程队的建筑业务大多以现代建筑或市政工程为主,只有少量的寺庙、园林建筑等仿古建筑工程,工匠一般称之为古典建筑。

伴随着传统营造活动的消失,传统建筑的技艺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几近失传的境地。现在所谓的古典建筑工程一般均使用现代工具和材料,做法也均以设计图纸和现行的古建筑施工教材为准,普通技术工人完全不了解本地的地方式样和技艺。即便是作者在苏北各地千方百计寻访到的16位老匠师(详见表0.2),也大多赋闲在家,已经数十年未从事过民间传统建筑的营造,仅有少数匠师仍然在民间从事小木家具的制作。除了红木家具雕刻等极少数领域外,由于传统建筑市场狭小,年轻人鲜有问津,所以这些老匠师均没有徒弟传承其技艺。如果不采取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对其进行记录和研究,苏北传统建筑技艺必将随着这批老匠师的谢世而最终失传。

四、研究的文献基础

本书在调研和写作前后进行了大量相关资料的阅读学习,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是作者知识的来源和写作的文献基础,其具体内容在书末参考文献已详细列出,此处仅就其中主要的七类说明其对于本书的贡献。

(1)以《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至第五卷中建筑技术章节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通论类书籍,是作者了解中国古建筑技术宏观发展史的主要来源。

(2)以《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营造法原》为代表的历代建筑技术专书,以及梁思成、刘敦桢诸先生对其进行的注释类著作是本书了解古代建筑制度和技术的主要来源,尤其是总结苏州传统建筑技术的《营造法原》一书对本书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有着极大的比较研究的意义,同时本书在写作体例和名词等方面对该书也有较多的借鉴。

(3)以《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为代表的古建筑分类技术专书,集北京官式做法和北方地方建筑做法之大成,通俗翔尽,对本书也有着极大的借鉴和比较研究的意义。

(4)以李乾朗、徐裕健、杨裕富诸先生为代表的台湾学者对台湾及闽南传统建筑技艺研究的系列著作和大量论文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思路上的启发和写作上的参考。

(5)以《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和《科技史文集(建筑史专辑)》、《建筑史论文集》、《建筑历史与理论文集》、历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代表的各类期刊和出版物中的相关文章也对本书的写作起到了参考作用。

(6)关于苏北古建筑研究的文献资料,除《扬州园林》等少量学术专著外,主要散见于《文物》、《考古》、《东南文化》等期刊。根据作者所能搜集到的资料,主要可以分为:①对以徐州、连云港为主的各地早期人类遗址、汉代墓葬和石刻造像的考古研究;②对扬州园林及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研究;③对扬州、淮安等运河沿线城市发展及会馆建筑的研究;④对南通近代城市和建筑发展的研究;⑤对东台富安等地较为集中的明清民居的研究;⑥对南通天宁寺、连云港海青寺塔、盐城海春轩塔等早期建筑单体的研究。尽管为数不多,且没有直接针对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成果,但对本书了解苏北古建筑遗存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7)关于苏北历史文化的著作及各地史志资料。包括以《江苏区域文化研究》、《江苏城市文化地理》等为代表的研究江苏历史文化著作中的苏北部分;以《扬州文化概观》系列丛书为代表的介绍苏北各地地方历史文化的出版物;《江苏省志》系列丛书及各地历代或新编地方志;各地政协主编的《文史资料选辑》。这些历史文化方面的著作虽然和本书传统建筑技艺研究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但对作者了解苏北历史文化、各地风俗、文物古迹及相关传说有着一定的帮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文史资料选辑》,由于其系各地政协或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的系列出版物,有着较好的连续性,内容多为各地耆旧老者的亲身经历,对研究近代社会变革、传统风俗、行业状况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由于历来不为建筑历史学者所重视,特提出说明。

上述各类前人的研究成果虽然并不和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有着直接的联系,作者并未能通读全部内容,其中绝大多数在本书中亦未被引用甚至完全未能涉及,但却对作者全面了解和研究苏北传统建筑及其技艺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在此谨对各位前辈学人的辛勤劳动和丰硕成果致以敬意和感谢。

五、调研过程及方法(www.xing528.com)

本书的研究范围是整个苏北地区,不同于某一地区、建筑单体的研究,所以必须建立在苏北整个地域范围内大多数现存传统建筑及其匠师技艺的广泛调查之上,具体而言在地域上应该覆盖整个苏北地区,在数量上应该占当地现存传统建筑的绝大多数,这样才有可能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对比和总结,从而归纳出苏北整体和各局部区域传统建筑技艺的规律及其差异所在。为了保证调研的全面性,本书在调研地域的选择上采用了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本书研究过程中,除结合保护工程项目、各类会议中的短期调查外,专门开展了三次系统的实地调研及野外调研,共计63天,覆盖苏北全部8个地级市,以运河、方言区和海岸线组织具体的调研路线。第一次调研以京杭运河沿岸为主线,从扬州至徐州历时28天。第二次调研以通泰方言区为主线,历时14天。第三次调研以苏北东部沿海地区为主线,从连云港至南通历时21天。每个地级市除市区外,另选择历史较长、传统建筑遗存较多的下辖县或县级市(1~2个)、县市下辖乡镇(1~2个)作为调研点,总计16个县和县级市,约20个乡镇(不包括县城所在镇),占苏北县级以上行政区的50%(表0.1)(图0.1)。

表0.1 本书调研范围一览表

0.1 调研过程及路线图

各地的调研内容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对当地文物、文化、建设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咨询和访谈。主要内容是了解各地文物建筑和其他非文物传统建筑的数量、分布和保护情况,了解其所掌握的传统匠师和传统营造行业的情况,进行录音、记录并请求提供传统建筑的相关资料。

(2)对所有文物建筑及大量的非文物传统建筑进行实地考察、摄影、绘图记录,在此过程中注意了解当地居民对本地传统建筑各类做法的称谓和理解。

(3)向当地建筑公司或古建筑公司和工程队了解传统建筑及其行业情况,并请求提供老匠师名单和联系方法。

(4)寻访各行业老匠师并对其进行访谈,通过文字、绘图、录音等方式记录访谈内容,邀请老匠师一同寻访当地传统建筑并就具体实例开展讨论,对其可能提供的照片、图纸、工具、书籍进行摄影记录。对传统匠师的访谈是本书调研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在世的了解传统建筑技艺的老匠师数量很少,且大多生活在农村不为人知,所以寻访十分困难,加之作者在每个地区的停留时间往往只有1~3天,有些老匠师外出无法联系或没有时间接受访谈,所以实际访谈过的老匠师只有16位,不能做到遍访无疑是本书的一大遗憾。此将这16位老匠师姓名列表如下以致感谢,并为以后致力于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表0.2)。

表0.2 访谈匠师致谢名单[4]

续表0.2

六、研究和写作方法

本书研究写作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考察笔记、录音、照片的整理阶段,第二阶段是对上述资料的比较研究阶段,第三阶段是总结和写作阶段。为了清晰地说明研究和写作方法,作者拟分几方面来阐述。

1.以实地调研和访谈为研究基础

本研究始于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江苏传统建筑技艺抢救性研究的子课题,抢救性地、忠实地记录、整理和研究实地调研和访谈的结果是最主要、最基本的目标。虽然作者在调研和访谈中收获巨大,但苏北建筑技艺已经濒于失传的现实情况决定了这些调研和访谈结果以及本书基于其上的研究和写作在广度、深度和完整性上未能达到严格意义上建筑技艺研究的要求,但也有些基于调研和访谈的研究内容超出了建筑技艺研究的范围,而延伸到建筑施工、民俗和文化领域。本书的绝大多数内容均为调研和访谈的记录和总结,由于涉及地域较广、内容较多,若逐一加注其来源和出处必然导致行文上的重复与含混,所以对于调研和访谈内容一般不加单独注解,而在具体行文过程中对资料来源的地域和匠师进行界定,列出各地匠师名录,并将各地主要访谈记录整理附录于书后,以供后续研究者查对。

2.口述资料和现存实例的对照验证

如前文所述,本书调研过程中未能幸遇足够多的传统建筑施工现场,对传统匠师的访谈数量有限,而且有些传统匠师由于多年未操其业,凭借记忆的口述内容本身存在着凌乱、含混,有时甚至前后矛盾,加之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交流、理解能力的不足以及对匠师的方言表达可能存在误解,仅凭口述资料进行研究容易导致讹误和偏颇。为了保证研究的正确性,作者注意将匠师的口述资料和现存实例相互对照验证,采信与现存实例基本吻合的口述资料作为研究的主要依据,对不吻合或者不清晰、不合乎逻辑的口述资料,作者也在文中一一指出,收录存疑以备来者。

3.注重在全面性的基础上总结特征和规律

本研究调研范围面广量大,基本做到了基础资料的全面性。在具体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努力运用类型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各地或各部件的技艺特征作出归纳和总结,并注意将规律性、结论性的论断都建立在检视过所有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并根据符合与否的统计结果指出该论断适用的地域范围和普遍程度。对多种技艺做法并存的情况做到逐一归类列出,并按其普遍程度区分主次;对没有明显规律、缺乏足够统计分析案例的部分技艺做法不作强行归类和总结。

4.以建筑部件划分章节

本书调研过程是按地区展开的,最初的调研报告也以地区划分。由于各地传统建筑技艺的做法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有些部件的技艺做法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间差异,但不同部件的技艺分野往往很不一致,为了避免过多的重复以及强行分区带来的缠杂不清,作者在书稿写作阶段决定以传统建筑部件作为划分章节的依据。在对每个部件的具体论述中划分其做法的分野,并在最后的结论中将上述各种部件做法的分野进行总结,以期获得苏北传统建筑技艺整体的大致分区。

5.以技艺的客观记录为主,以文化及观念形态的议论为辅

本书研究建立在对传统建筑及建筑匠师的调研基础上,所以主要内容均以对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的客观记录为主。但技艺尤其是传统技艺又不完全是一种单纯的技术,不但其内容本身包涵了风水、禁忌等传统文化的内容,而且其产生、传播、变迁的整个过程都受到社会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和制度观念的制约,一言以蔽之,即技艺是建筑文化的基础部分,是和观念形态相交织的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本书在客观记录传统建筑技艺的基础上,对作者认识到的其在社会文化及观念形态上的渊源和意义进行了一定的阐发和议论,虽不免浅陋,但反映着作者基于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注释】

[1]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省地图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本书中苏北地区地图均以此为准。

[2]泰兴建筑工会的相关情况根据泰兴市第一建筑公司退休干部顾美昌口述整理。顾美昌,木匠出身,为1950年泰兴建筑工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3]淮安建筑工会的相关情况根据淮安市楚州区(即原淮安市)黄世勋老人口述资料整理。黄世勋,出身木工世家,为1950年代淮安建筑工会主要负责人之一。《李伯林手册》亦为黄老口述,具体名称黄老难以确定,作者未能考证,大致是介绍现代建筑施工的手册读本。

[4]此表仅列出作者曾经作过较长时间访谈的16位老匠师,实际接触的工匠数量远多于此,但由于对方未从事过传统建筑营造或者没有时间等各种原因未能进行访谈。此外,书中部分资料也来自于各地文化、文物、建设等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或专家,由于不是工匠,故不列在此表之内,详见正文注释及文后致谢名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