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以前,南疆的且末、于阗(都城在今和田境)等国,都已开始栽培谷物,可能有简单的水利工程,引附近的河水灌田。不过南疆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当从汉武帝时屯田西域开始。西汉后期,随着屯田区的扩大,地面灌渠的建设,便进一步发展起来。
《史记》和《汉书》都记载,汉武帝时,在天山南麓的轮台,“有溉田五千顷以上”。灌溉这样多的土地,水利设施的规模当然不会太小。当代考古学家黄文弼曾深入新疆实地考察,发现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的地表,仍然可以见到汉代的古渠,长约200里。他说,当地人称它为“黑太也拉克”,意为汉人渠。旁有古城遗址,当地人称为“黑太沁”,意即汉人城。196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作人员,在今若羌县东面,发现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汉朝灌溉网,总干渠从米兰河引水,下分七条支渠。干渠和支渠上建有总闸和分闸。渠道怀抱米兰古城。据说,这一渠系只要稍加清理,仍可使用。文献的记载,遗迹的发现,表明汉朝时,南疆的地面灌渠建设,已经很有成就。
历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西域这种灌渠建设进一步扩大了,特别是唐朝。从很不完备的文献中,我们仍然可以知道,无论在高昌还是巨丽城,都修建起一定规模的灌溉渠道。
高昌位于吐鲁番东南,是唐朝西州的治所,还一度为安西都护府驻地。唐朝很重视这里的水利建设。据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唐在此设有专门水官,负责统筹这里的水利建设和管理;参加水利建设的,不仅有汉人,还有突厥等少数民族。文书还说,在高昌城南有一条渠道,在20里内,有16处堤堰,每一堤堰都有一条支渠,可见渠道密布的情况。
巨丽城位于塔剌斯河边。玄奘《大唐西域记》中称为坦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唐朝时,它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有许多唐人在此居住。据载,巨丽城外有一条重要的灌溉渠道,它是安西节度使所属参谋官、太原人王济之领导当地唐人修建的。这一工程质量很好,到蒙古汗国的军队西征到这里时,它还继续发挥作用。蒙古汗国有一位重要大臣耶律楚材,在他西往中亚参见铁木真时,曾亲眼见到这条灌渠,并把它记在《西游录》中。
到清朝,在天山南北所修建的灌渠更多。图伯特、松筠、林则徐、左宗棠等,在这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乾隆二十年到二十四年(公元1755年—1759年),清军相继平定阿睦尔撒纳和布拉尼敦、霍集占(即大小和卓)的叛乱。为了加强回疆(当时清对新疆的称呼)的军事力量,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清政府从东北地区,即盛京(辽宁省沈阳市)将军的管区,调一支军队到伊犁。这支军队由锡伯人组成,包括家属,共3000人。他们在伊犁一带,一边驻防,一边屯垦。从屯垦的需要出发,他们以伊犁河为水源,修建了一条长约180里的干渠,称察布查尔。察布查尔,锡伯语意为“粮仓”。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锡伯营总管图伯特,又率领本族军民,用八年的时间,在旧渠北面凿了一条新渠。新渠长200多里①,宽10尺。两渠共可溉田10多万亩,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与图伯特凿察布查尔新渠的同时,回疆最高军政首领、伊犁将军松筠(蒙古族正兰旗人),也在伊犁河北面,进行规模很大的水利建设,既修理旧渠,又穿凿新渠。在一系列的渠系建设中,最重要是引伊犁河支流哈什河(喀什河)为水源的渠道的拓展,修了170多里新支渠。后来,它被皇帝命名为通惠渠。《新疆图志》记载,哈什有一条皇渠,溉田43.7万亩。有人认为这条皇渠可能就是通惠渠。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清政府将禁烟有功的林则徐谪戍伊犁,“效力赎罪”。林则徐在伊犁深得伊犁将军布彦泰的器重,1844年授命他与全庆共同兴办南疆水利。两人组织各族人民,在南疆的和尔罕(今若羌北)、叶尔羌(今莎车)、喀喇沙尔(今焉耆)、伊拉里克(今托克逊西)、库车、乌什、和阗、喀什噶尔等地,经过约一年的努力,修建成数量很多的水利工程,垦地近70万亩,成绩斐然。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中亚浩罕国在英国支持下,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我国南疆。接着,俄国也以护侨为借口,强占我国伊犁地区。南北疆许多水利设施湮废。后来,左宗棠统兵入疆,曾纪泽赴俄交涉,在军事和外交双重努力下,大部分失地收复。光绪十二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建省前后,左宗棠和刘锦棠先后在新疆担任军政要职时,都把恢复和发展南北疆的农田水利,作为善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组织士兵和各族人民,在各地修建成许多渠道,开垦出大量的农田。据后来编写的《新疆图志·沟洫志》统计,全区已有干渠900多条,灌田面积1100多万亩。
注释:
①渠道长度,各书说法不一。另一说旧渠长150里,新渠长100里。
(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