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繁殖特性
蝎为体内受精的卵胎生动物,其繁殖过程大致包括:性成熟、求偶交配、妊娠、产子、背子等环节。
1.性成熟
蝎的生殖系统在胚胎期就已经形成。子蝎出生时,雄性的生殖腺——精巢中已具备了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而雌性的生殖腺——卵巢中也已具备了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卵原细胞。但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其生殖系统的发育处于相对静止的阶段。只有当它们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其生殖程序才被启动。这时两种性腺中的原始生殖细胞开始分化、分裂,最后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同时,蝎在行为和生理机能上,已具备了完成繁育后代的要求与能力。这就是蝎的性成熟。蝎的性成熟时间一般在完成6次蜕皮后、进入7龄时。雄蝎与雌蝎在性发育上有一定的时间差异,雄蝎发育稍快,往往比雌蝎早几个月达性成熟,而雌蝎一般要到第4年的5—6月份,才完全达到性成熟。
2.交配行为
(1)交配的过程。蝎的交配行为很特别,靠精荚传递精子,既不是像哺乳动物那样直接射精,也不像一般精荚动物那样直截了当。
交配发生时,发情的雄蝎表现急躁不安,在蝎群中匆匆爬行,急于抓到一只正在发情的雌蝎。有些经验不足的雄蝎,发情时会乱抓一气,当抓到一只雄蝎或未发情的雌蝎时,被抓的蝎会愤然用毒刺刺蜇它,并迅速摆脱其纠缠,逃之夭夭。
当发情雄蝎终于抓住一只发情雌蝎时,交配即开始发生。这时,雄蝎的触肢牢牢钳住雌蝎的触肢,雌蝎也无奋力反抗逃脱之意,双方达成默契。它们先相互收紧触肢,身体挨近,头顶着头,摇动着触肢,随后,触肢伸直,蝎体分开,触肢仍不停地摇动。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雌雄协调的来回进退,或左右摇荡,宛如人类的交谊舞一般。在“跳舞”的同时,雄蝎的腹下两块栉板不断摆动,接触地面,探索地面状况,当找到平坦的石片或干净坚硬的实土地面时即停下不舞,用力抖动全身。同时拉拢雌蝎,并翘起前面第一对步足,交替抚摸雌蝎的生殖盖板及其附近,反复多次,以此刺激雌蝎,以使之打开盖板,露出雌孔。随后雄蝎出现排精前兆,尾部上下抽动摇摆,接着生殖盖板打开,露出雄孔,并抖动腹部,将雄孔贴近选好的地面,随之从雄孔中产出精荚,牢牢粘附于选好的石块、瓦片或平地,固定于地面,片刻,雄蝎抖动着牵住雌蝎后退,并将腹部及雄孔抬离地面,向后斜抽出精荚,使精荚与地面呈70°角,被拉过来的雌蝎生殖盖板已经打开,雌孔外露,当前移至精荚固定处,雌孔触及精荚时,精荚便以较坚硬的上半部刺入雌孔内,同时,其包瓣破裂,精液被压出,并被吸入雌蝎纳精囊内储存。然后雌蝎后退,挣脱雄蝎,同时未进入雌蝎生殖腔的精荚下半部抽出,倒于地面。雄蝎也平静离去,交配行为至此完成。
交配的时间往往随具体交配环境而变化,一般从寻找到发情雌蝎至最后双方离去,大约需30分钟至1个小时,长的可达3~4小时。
交配并非每一次都能成功,也有许多不成功的情况。有的不能排出精荚,而有的排出精荚因角度不对或交配动作不协调而使精荚不能刺入雌蝎的生殖腔内,仍完整立于地面。可以通过地面精荚留剩情况来判断交配的成功率。如果地面只剩下大量倒下的破碎精荚,则表明交配的成功率高。而剩下大量的直立精荚,则说明没有刺入,用镊子夹碎精荚,会有许多乳白色精液排出。如果未见精荚,也不是好的现象,因为很可能并未排精,当然也有的在受精过程中,精荚全部进入雌蝎生殖腔不再抽出的情况,但并不常见。
雌蝎每完成一次成功的交配,精子可在其体内长期储存,可连续产子3~5年,但第二胎以后所产的子大多是弱子,所以每年最好还是让雌蝎交配1次。交配后的雄蝎,大约有1%在交配后不久会死去,这是正常情况。
(2)交配的外界条件。交配行为一般从6龄蝎变为7龄蝎以后开始,一直到来年雌蝎卵成熟前,均可发生。每年雌蝎可以交配2次,雄蝎可以交配4次。最佳繁育期有3年左右。但是,性成熟的蝎并非随时都能交配,也并非每次交配都会取得很好效果。前面已经述及,蝎的交配行为特殊,这种特殊的交配方式决定了它们对交配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只有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交配成功的机会才最大。
与交配有关的外界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线、风力大小及地面状况等。
①温度:由于交配是靠精荚插入雌蝎生殖孔来完成授精的,因此要求精荚具有一定的硬度,而精荚在雄蝎体内并不硬,只有当它被排出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迅速干燥才变硬,交配时的温度过低显然无法达到这个要求;但是温度过高,又会影响其中精子的活力。一般来讲,温度要求保持在25~40℃之间,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交配越可能成功。
②湿度:过于干燥的环境对交配是不利的。实验表明,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蝎很少发生交配行为。而当湿度达到70%~85%时交配较多发生,且有较高的成功率。
③光照:一般弱光可以诱发交配,强光不能诱发,但也不能中断交配。在夜间月光下或黑暗中,蝎能正常交配,此时即使突然给予强光刺激,交配仍正常进行。但如蝎一直处在强光下,则交配频率降低,且每次完成交配的时间延长近1倍。
④风力:风力大小直接影响温度与湿度,间接影响蝎的交配欲求。另一方面,风力太大,还影响精荚的硬化与固定,造成交配成功率下降。因此蝎交配往往选择在无风或风力微弱的天气,或在背风的场所进行。
⑤地面状况:这对于蝎交配十分重要,因为地面是精荚的固定、附着界面。
首先要求地面平坦、坚实,有利于蝎的排精及交配活动。如果地面凹凸不平,精荚排出后可能落到凹陷地方,不利于插入雌孔;而在尖凸之处,又不易固定。而且不平的地面,雌雄拉钳“共舞”时十分不便,阻碍二者的交配活动。如果地面松软,会造成精荚排出后受污染,沾满尘土,无法固定或无法呈标准角度固定,也不利于插入雌孔。另外,交配活动进行时,扬起灰尘,不利于打开生殖板、排出和接受精荚。(www.xing528.com)
其次地面要有一定的摩擦力。粗糙地面是精荚附着及交配双方步足抓扒附着的基础。地面光滑如镜,蝎维持身体平衡困难,更别说在这种地面上完成交配时的“共舞”,因而影响交配的发生。即使交配,排出精荚,也会由于地面过于光滑,精荚呈标准角度倾斜固定困难,交配成功率很低。
所以在自然界中,蝎的最佳交配季节为夏季;最佳交配时间为静风的晚上,尤其是雨过天晴的傍晚;最佳交配场所是有平坦、坚实粗糙的石板的隐蔽地点。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要创造这种环境,以利于迅速交配,保证交配成功率。
3.妊娠
雌蝎接受交配以后,进入其体内的精子并不能立即与卵子相遇,而是被暂储在纳精囊内,待卵细胞发育完全成熟以后,再行受精形成受精卵。蝎的卵细胞发育不是一个一个地进行,而是一批一批地进行。自然条件下,卵细胞在交配后的次年6—7月份才发育成熟。成熟的卵子排入输卵管中,同时纳精囊中的精液也因排卵的压力而被压入输卵管,在此精卵结合,开始胚胎发育,母蝎也就开始妊娠。也有学者认为:蝎子由于输卵管较短,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可能在贮精囊中进行。
蝎的妊娠与哺乳动物的妊娠有着本质的区别。当蝎卵受精之后,尽管母蝎仍将其留于体内生殖腔中,但胚胎仍在卵中发育,而并未与母体生殖道建立胎盘血液关系,母体也不向胚胎提供任何营养物质。当胚胎发育成熟,破卵壳之后,母蝎直接将其产出。这就是卵胎生。蝎属于卵胎生动物,蝎的胚胎发育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如温度过低,则胚胎不能发育,尽管形成了受精卵,也不能形成子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发育越慢,妊娠期越长。试验表明,温度低于5℃,则胚胎发育停滞;在15℃以下,发育延缓;在25~30℃范围内,胚胎发育加快,35~40天即可完成妊娠。由于蝎体内温度完全靠外界直接提供维持,自身并不能维持体温,所以必须在温暖气候中妊娠。怀孕雌蝎常在夏季白天爬出洞穴或石缝,倒悬于石板下晒太阳,而夜间则又爬进石缝深处或洞穴里,也是为了保持始终处在温暖环境中。
受精卵在体内发育约40天即可形成完整胚胎,可以产子。
4.产子
自然状态下,雌蝎一般在7月下旬产子,临产期到来时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首先,腹部变得饱满,透过饱满的腹部可以看到发育成熟的卵胎。
其次,活动频繁,主要是在夜间外出寻觅理想繁殖场所。
再次,有重新修建产房或扩建产房的行为。当雌蝎找到一处适于产卵的缝穴时,即开始用螯肢挖掘,其挖出的产房多为半球形或近半球形,地面近圆,顶上为穹状,高2~3厘米,直径4~5厘米,一般每个洞穴中只容纳1只雌蝎产子。产房在产子前几天即告建成,然后雌蝎蜷伏于其中,静侯产子。
产子时,雌蝎伏于产房地面,向前倾斜弯曲身体。第一、二对步足向内收缩,合抱于前胸,做成产床,而第三、四对步足则伸直打开,牢牢扒附于地面,借以支撑及用力。蝎体整个前部从生殖盖板以前均向前倾斜,近于地面。姿势摆好以后,栉板下垂,生殖盖板打开,随着腹部抖动,小蝎依次从雌孔产出,落于2对步足合抱之中,并不直接产于地面。产子时,子蝎被成批产下,每批一般5只。每产一批间隔半小时,长的约1小时,产子数一般为25~30只,少则15只以上,多的则达40只甚至50只。
5.背子或护子
刚产下的小蝎排列在步足上呈静止状态。此时可见每只小蝎肥胖乳白,附肢和尾部均折叠于腹面,长约1厘米,形似一粒优质大米。
片刻之后,产下小蝎体外液体蒸干,身体可以伸展开,此时小蝎从各种通道相继爬上母背,母蝎开始其护子行为。它们不吃不动,蛰伏于产房内,保持着高度警惕性,对外界十分微弱的干扰即有敏捷反应。当小蝎在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之前,母蝎绝对不允许其自由下地活动。如果小蝎强行离开,母蝎会用强有力的触肢将其钳回并诱其上背。当天气恶劣,其生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时,或遇到可以逃避的天敌进攻时,母蝎会迅速背负小蝎迁移。
当然在某些非常情况之下也会发生相反的行为。如外敌当前,逃命要紧时,母蝎会抖掉身上背负的子蝎,一来为了减轻负担便于快速逃离险境,二来为了抛出食饵,舍子保身。另外当外界条件严酷时,母蝎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小蝎。一般在繁殖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水分,如产子前供应不足,则母蝎往往吃食幼嫩多汁的小蝎,以改善自己体内的营养及水分状况。对于落下母背又不能迅速爬回的小蝎,也容易惹怒母蝎而遭杀身之祸。
子蝎在母背上度过了它们出生后的最初7~10天,并完成了第一次蜕皮之后,它们就将离开母背,独立生活,至此雌蝎才算完成了一次完整的繁殖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