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穴居性
蝎为穴居动物,其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窝穴中度过,而且在环境条件无剧烈变化的情况下,蝎的居所相对较为固定。蝎窝一般选择在泥石夹杂的地方,泥土是蝎窝的主要成分,即使建在天然石缝中的蝎窝,也有大量泥土。
蝎对蝎窝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理想蝎窝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能满足蝎各生长发育时期对温、湿度条件的要求,并能方便的取食。二是能避开天敌,便于逃脱。三是能安全度过可能遇到的各种恶劣情况,如严冬、酷夏、暴雨、恶旱、狂风等。
(1)蝎窝的构造。由于蝎具有随温、湿度变化而升迁的特点,因此即使同一蝎窝也有很长的上下通道。
蝎窝常常是在石缝下的土层中横竖挖通而形成,构成一个比较大的洞系,供蝎使用。
蝎窝多种多样,不同的孔洞可以建造不同的蝎窝,供不同季节使用。但是一般来讲,蝎窝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蝎窝可以分为如下几部分。
①盖面:一般为石板,或为一块大石的延伸部分。蝎往往倚石块或石板建窝,所以石板自然成为盖板。掀开盖面即可发现居于其中的蝎。
盖面一般厚度为3~5厘米,它的功能除了遮蔽蝎窝室以外,重要的是采暖,保持窝室内温度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这块石板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蝎往往选择在深色石块下栖居,以增强吸热保温能力。
②进出口及进出通道:进出口往往开口较平,或略微向下,以防止雨水灌入窝内,影响生长发育。一般蝎窝的进出口比较隐蔽,或被石块遮挡,或被草丛、泥石掩饰,不能直接看见。进出口后面有一个几厘米甚至更长些的进出通道,通向蝎居窝室,进出通道可为石壁,也可以上面是石板,其他几面为硬土壁,这要看整个蝎窝是在石缝里还是在石块下面而定。
③栖居室及繁殖室:这是蝎窝的核心部分。窝室是成蝎在非繁殖期栖居的地方,它的大小往往随蝎的大小而异,以恰能容身为度。繁殖期的母蝎常在土壤部分进行拓展,挖出或重新选择一个较大的空间作为繁殖室,繁殖室大约为雌蝎体形大小的3~5倍。
④小窝室:与窝室及繁殖室相通,有一些很小的缝隙,这便是小窝室,专供成熟前的小蝎居住。小窝室大小不一,小的只有0.5厘米宽。
⑤冬蛰通道:从窝室区向下,有一条通道,长约40厘米,这便是冬蛰通道。当严冬到来时,上层温度较低,则蝎沿此通道下行,来到冬蛰室,进行冬眠。来年起蛰,再由通道上行。
⑥冬蛰室:在冬蛰通道的末端有一窝室称冬蛰室,专供蝎冬眠所用。冬蛰室比窝室大,但比繁殖室小,蝎进入以后可以蜷曲冬眠。
当然,蝎窝构成的具体条件并不都像这样,但是都没有摆脱这个基本结构,只是有的少了繁殖室,有的少了冬蛰室等等。
(2)对地理状况及小生境的选择。
①地形、地势及环境:蝎常常将巢穴建在山坡石砾、树叶、落叶下以及墙隙、土穴、荒地、潮湿阴暗处,并经常外出晒太阳。它常选择向阳、背风,且地面适度紧实、相对平坦的地方栖居,要求有大量的石缝、间隙,以便隐蔽身体、躲避天敌、温度高时遮阴、下雨时躲雨。而且为了随温、湿状况而迁居,蝎常常选择有一定高度的山体,盛夏居住在山腰或山顶,以躲避雨水冲刷,也相对凉爽,而在其他季节,多迁至山脚,以调节温湿状况。
在栖居环境上,也要经过一番选择,在天敌经常出没的地方,蝎很少会建窝栖居。此外,蝎选择栖居环境时,食物的众寡也是它们考虑的条件之一。如蜘蛛等经常出没的地方,则蝎容易定居。
②对土壤的要求:一般在壤土区,蝎栖居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壤土既具有沙土的渗透性特点,容易调节窝内湿度及通风状况,又具有黏土保水保温等特点,表现为渗透适中,持水性大,抗旱抗涝,环境稳定适宜。除了壤土以外,沙壤土也具有较好的性质。
③另外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比较敏感。要求土壤以中性为宜,pH值在7左右,一般不超过9,不低于5,过碱过酸都影响蝎的栖居,因此,北方盐碱地区以及南方酸性红壤地区,都不是蝎栖居的好地方。
2.群居性
蝎是群居性相对较好的动物,一般在一个大蝎窝里,往往居住着较大群体的蝎,它们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在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窝群内相互残杀的现象。但当蝎种群密度过大,行动空间、食物供应、栖居环境等发生紧张时,就会导致种群的自疏作用,即通过各种种群内的相互抑制作用,来降低种群密度,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蝎的自疏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相互残杀、相互干扰、争夺食物和污染环境。
(1)自相残杀。蝎具有较强的野性,能很容易的杀死同类。自相残杀往往表现为大蝎吃小蝎、强蝎吃弱蝎及病蝎、未蜕皮的吃正在蜕皮的。(www.xing528.com)
残杀往往发生在密度过高,或者缺乏食物、水时。在这些恶劣条件下,即使是母蝎,也会吃掉自己生下来的子蝎。
(2)相互干扰。这是一种被动的负面影响,完全是密度过大造成的。
一方面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互相影响,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蜕皮生长,也影响取食增重,致使生长发育迟缓。
另一方面母蝎在繁殖期间,相互干扰影响情绪,会使受精卵的形成及胚胎发育受阻,或造成死胎死子,降低繁殖率。
(3)争夺食物。由于蝎群过大,造成食物紧缺。这样在外出取食时,僧多粥少,往往发生斗殴、互相争夺现象,反而难以捕到食物。有时为了争夺食物,还会发生打斗致死的现象。
(4)污染环境。这是一种间接抑制作用,密度过大时,蝎排出大量的粪便及吃剩的食物残体,大量堆藏于蝎窝内,还有死亡的个体,也都在蝎窝内腐烂发臭。肮脏的环境可以迅速滋生各种病菌,并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污染蝎窝,影响生长发育。密度越大,污染越重,影响也就越大。
另外,蝎还有识窝和识群的习性,当不是同窝的蝎相遇时,往往会相互残杀。
3.昼伏夜出特性
在活动旺盛的季节,可观察到蝎的昼伏夜出特性。
在白天,尽管蝎在窝内可能随温度变化而进行垂直运动,但往往并不经常爬出地面进行采食,除了晒太阳以外,不进行太多的活动。但是到了夜间,在蝎窝附近的地面上,到处爬满蝎,它们在这时爬出来捕食昆虫,因为昆虫往往在夜间活动较少,比较容易获取。而且,夜间也比较容易逃避天敌的袭击及人为的干扰。但夜间活动一般到午夜前即告停止,因为这时气温已降低。
4.食性与捕食行为
(1)食物种类。蝎是典型的食肉动物。由于其个体较小,其动物性食物种类相对较少,一般只限于个体与之接近或更小,不具备强有力反抗手段的小型昆虫、软体动物以及其他一些小爬虫等。
蝎的动物性食物主要是蜘蛛和多足类动物两大类,这类食物占野蝎捕获食物的70%~90%,有时更高。除此之外,蝎还捕食一些为上述两类动物提供食物的植食性昆虫及别的节肢类动物。捕食昆虫时,主要捕食昆虫的幼虫,而不是直接捕食成虫。
具体地讲,蝎的动物性食物包括如下几种:首选食物为蜘蛛,其次为蚂蚱、蝗虫、蚯蚓、地鳖虫等的幼虫,再次为鞘翅目及鳞翅目的一些幼虫等。
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蝎也能食喂给的新鲜肉类,如猪肉、牛肉、鱼、蛙肉等,但蝎从不食煮熟的食物。
(2)捕食行为。蝎的取食时间大多是晚上,一般从夜幕降临到晚上11点钟左右,是蝎出窝取食的黄金时间。此时许多昆虫及软体动物等的蛰伏活动都已减少或停止,它们对外界的侵袭防范放松,容易被捕捉。
蝎的视力较差,但嗅觉、触觉十分敏感,当蝎发现捕食目标以后,首先用触肢进行试探,试探几次后,伏地不动,然后突然用强大的螯肢夹住捕获动物,同时弯曲后腹,将锋利的毒刺刺入猎物体内,使其中毒麻痹。
蝎子没有咀嚼器官——牙,其取食方式以吸食为主:当它的螯肢破了猎获物的表皮后,其口器便刺入破口中,吸吮猎获物的软组织或多汁体液。有时猎物的体组织过于干固时,蝎还能将猎物撕开,然后对着猎物伤口处吐出唾液,对猎物进行体外消化后,再行吸食。蝎子取食一般在窝外进行,有时也带部分残体回窝继续取食。
蝎取食范围往往不大,因为夜间外出时间只有几个小时,而且行动速度不是很快,因此,取食范围往往只有方圆几米至几十米。不过就是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就已经能够满足其食物需求了。
从蝎取食的路线来看,每只蝎往往多次重复在同一路线上取食,一般没有太大的变更。捕蝎者往往利用这个特点抓捕野蝎。
蝎的食量很大,每次食量可达其自身体重的1/5~3/5。而刚抚育过子蝎的母蝎及刚能捕食的子蝎,其一次性食量甚至与自己的体重相同。但其耐饥饿能力也特别强,据报道:东亚钳蝎的成蝎,在不供水和食物的情况下,平均可活320天,个别甚至达到600天。平时也不是每天都进食。一般饱餐一顿之后,3~7天之内不会再觅食。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养蝎时可以几天才喂料一次。因为蝎吃料并不是统一行动,今天也许是“张三”吃料,明天却可能是“李四”吃料。中间停止喂料,就可能使一部分蝎挨饿而影响健康与身体发育。
尽管蝎摄入的食物常常是猎获物体内含水量较高的多汁部分和软组织部分,但它们仍需要饮水,因此,养蝎时还应在养殖场内设置供水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