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碗是宋代定窑中一大类产品。其形式多样,高矮不同,高足浅足、宽唇窄唇、薄器厚器不一而足,难以尽说。明高濂认为宋代定窑的碟子规格有上万种之多。高濂此说绝非臆断,因宋元距明年代较近,或口传,抑或文载,均以当时为依据。定窑从唐至元六百余年生产时间,能有逾万种碟子(盘子)面世,自在情理之中。定窑有规格如此之多的盘子,归纳起来也不过是一式多变,按照陶瓷设计理论分析,均离不开两条线的曲直结合,无论是盘、碗均入此规范。
一、阴阳合一
盘、碗造型属卧状器物,线条设计作横向外斜延伸处理。这种设计方法,常常限制在一定高度之内,其用线规则和线形形式基本上变化不大,但器物个性却能体现得淋漓尽致。根据对这种器物变化和线形的理解,概括为“阴阳合一,曲直有道”。器物设计中的两条线分为阴阳两线:正面为阳,反面为阴;内为阳,外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说它合一,指的是在具体驾驭中离合并行之时的宽窄,两条线只能并行对接,永远不能交叉。阴与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器物的薄厚程度,取决于双线的离合远近。阴阳二线并行是其属性,而间或错落则是其秉性,二者之间的属性统揽全局。比如盘子设计中阳线(上面)按照器物弧度变化从底至口,基本上属于一条圆弧线;下面阴线则大体上与上线平行,但在底部处理上要着重强调转折、错落,以加强器物在高温中的承受能力和抑变作用,这便是其秉性(图13-3)。此类器物的设计在线形使用上已成基本不变的规律,从盘过渡到碗都不例外。在具体设计中,阴阳二线要注意变化,尤其并行线不能用得过长,注意在器物设计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打破并行,以保证设计目的的实现。
>>图13-3 定窑碗的造型设计(北宋)
>>图13-4 定窑折腰盘的造型设计(金代)
>>图13-5 定窑碗的造型设计(北宋)
>>图13-6 定窑盘的造型设计(北宋)
>>图13-7 定窑盘的造型设计(北宋)
二、一波三折(www.xing528.com)
纵观古来之器物,尤其是盘、碗的线形设计有一条规律:一条弧线从始至终均离不开“一波三折”之定律。如前面提到的阴阳二线同样超不出这个理论。简言之,器物离开“一波三折”之规范则不美;没有“一波三折”之结合,则烧之不成。有两点可以重点述之:第一,“一波三折”属于美的范畴。符合这个线形下的器物无形中就出现丰富多姿之感,会更多地增加美的因素;没有“一波三折”的线条,器物则过于直白和索然无味。第二,陶瓷设计中“一波三折”的目的还在于利用设计中的线形转折为器物烧造时提供有利前提。在1300℃高温中一个线形或线形变化太少的器物往往流之于无束,容易产生变形或严重变形,而在线形中略加进一些不同的线形则可产生抑变作用。故说“一波三折”正是器物设计的一个规律。简言之,设计必须学会用转折线,用变化线,一味地用圆弧,一味地用直线,是不行的。总之,一个方向的延伸线是不能保证器物成功的,也是陶瓷设计所忌讳的。在这两件作品中(图13-4,图13-5),口部的线从底部延伸过来后反势向外,然后裹束。这样用线强调和建立了器物在高温中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是设计关键,不可疏忽。此处“波”为顺势,“折”为抑势,顺极而反,即以抑之,抑后再顺。陶瓷设计之道,概莫能外。
三、底方口圆
定窑盘、碗在六七百年的生产历史中形成了一种造型艺术规范,特别体现在盘、碗器皿的口与底上。首先是口大底小(当然也有大底的),这样的器皿占大部分。对这些盘、碗底或口的处理则多为“底方口圆”,即底的内外足墙比较直立,足底一刀平过,形成带棱角的方直底足(图13-6),口部则为圆状、唇圆状(图13-7)。这不妨说是定窑几百年间创立和保持的一个基本形式,虽然偶尔也有一些不伦不类的形式,但丝毫不影响定窑“底方口圆”这个定论的成立。以定窑白釉“易定”款碗为例(图13-8),此器物属五代时期作品,底方口圆。说明这种设计规范在五代时期已经初奠。再如北宋前期的定窑“新官”款莲瓣口碗(图13-9),其底比五代时期的更为方直,口沿很薄,呈圆状。
>>图13-8(1~2) 定窑白釉“易定”款碗的造型设计(五代。上海博物馆收藏)
>>图13-9 定窑“新官”款莲瓣口碗的造型设计(北宋前期)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盘、碗的口沿为圆状是适应了使用的目的,因为与口直接打交道的器皿宜圆而不宜方,这从早期青铜器及一些玉器器物也可以看出来。但底足呈方状,而且强调方直,却是定窑所发明、沿用及保持的。正是因为这个方直底足使定窑盘、碗显得更加俊俏健美。盘、碗之底足如人之双足、双靴,在人的形象装扮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年的定窑人能发现这个奥秘,是对制瓷艺术的一种开拓性认识。
这种认识,开始是探索性的,久而久之随着生产的沿用和市场的需求,便肯定了这种做法。所以说,定窑“底方口圆”的设计规范是经历了历史验证而延续和确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