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背景
现代主义跟现代性一样,是个很复杂的历史现象,也是个很难清晰界定的名词。作为一个文艺史或文化史上的现代主义,一般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的文艺潮流,是对19世纪文艺传统(主要指现实主义)的反叛。但现代主义的词义也经历不少变化。据艾斯太因森(Astradur Eysteinsson)的研究,现代主义当初出现在英语世界和斯堪的纳维亚的文艺批评圈子,那些评论者基本上接受“新批评”(New Criticism)的原则和方法,倾向于以文学为中心、把文学孤立起来看待,是一种带有美学形式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期的德、法文学评论和研究中,现代主义这个词就很少出现,甚至20世纪50年代,卢卡奇在讨论我们现在所谓的现代主义文学时,用的也只是“先锋主义”(Avantgardeismus),但英译者却把它译成现代主义。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这个词才在世界范围广受注意和使用。(1)
另一方面,现代主义有时还有一个狭义的理解,专指形式上的唯美主义及意识上的颓废放荡,内容则主要是都市生活,相当于中国论者所谓的“现代派”。例如,李欧梵认为鲁迅的创作除了《野草》以外,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没有共通的地方。当他把鲁迅的现代主义作品跟徐志摩的相对照时,两者的差别的确很明显,但他所谓的现代主义似乎倾向于“新批评”的定义,而且也明显倾向狭义的现代主义的理解。但是李欧梵一方面认为鲁迅具有比“现代特性”更强烈的“中国特性”,宁可称鲁迅是个“中国现代作家”;另一方面又指出鲁迅欣赏先锋的、颓废的、唯美主义的、表现主义的艺术,也注意到精神分析美学理论对《补天》(1922)超现实主义效果的影响,还列举了鲁迅小说的艺术实验,(2)大部分都足以证明鲁迅在艺术上跟美学上的现代主义的契合。李欧梵的犹豫跟笔者的意见并不冲突。笔者虽然并不认为鲁迅与现代主义的联系仅限于创作手法,但亦无意标榜鲁迅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作家。现代主义只是一度桥,通过这度桥可以挖掘鲁迅与尼采在艺术上的联系,展示鲁迅与尼采在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层次上的契合。
“新批评”以形式主义为文艺批评的准绳,跟鲁迅和尼采思想立场有点格格不入。尼采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持批评态度(3);而鲁迅则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更感兴趣。“新批评”所界定的现代主义文艺,似乎跟鲁迅和尼采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另一方面,“现代派”跟现代主义文艺虽有重叠,其实不完全等同。所以,要挖掘鲁迅与现代主义的联系,不能追随“新批评”形式主义的标准;要比较全面地反映鲁迅与现代主义的契合,也不能只局限在唯美主义颓废派的范围。事实上,英美“新批评”传统的现代主义概念,跟另一个颇为普遍的概念也有一定的距离。后者的范围就大得多,(4)但最关键的差异是,这个概念除了包括文艺形式的变革,还包括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即现代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或不妨简称为现代性的内容。
造成这个差异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左翼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兴起。根据尤金·伦(Eugene Lunn)的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动摇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论,使很多左翼知识分子开始思考“意识”和文化等问题,亦即要面对当时的现代主义潮流。后来30年代法西斯主义崛起,再一次冲击了经济基础决定论,便引发了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但这些理论到了五六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兴起时,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研究。(5)左翼文艺理论批评的流行,对现代主义研究产生两个效果:第一,冲破形式主义将文艺孤立起来的做法,把文艺与社会历史和其他思想文化潮流联系起来;第二,那些左翼文艺评论家诸如卢卡奇、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989—1956)、本雅明等,(6)主要关心法德等欧陆国家的文坛,因此扩大了现代主义的视野,不再局限在英语世界的文艺潮流(后来流行的比较文学研究,也起到类似的作用)。
从历史文化视角出发,现代主义文艺不但与其他思潮诸如心理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等有密切联系,(7)实际上还可以看做是“社会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8)换言之,现代主义文艺不光是文学形式的实验和革命,同时也是现代生活的反映,而这种现代生活在左翼文艺理论家的眼中,就不仅是都市生活的颓废,还包括现代化既激动人心而又痛苦的经验的反映。(9)例如,现代科技创造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强大、最理性化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这些力量却极之非理性,不但危及个人的独立性,还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和经济灾难。从这种历史文化角度看,所谓“世纪末”的虚无感和现代派文学的颓废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典型现代经验的反映。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虚无感并非完全是彼得,贝格曼所谓尼采失败主义(defeatism)的那种对情势和命运消极无奈的接受,(10)马塞尔·贝尔曼(Marshall Berman)认为虚无与悲观也是对现代化进程的抗议,(11)这种抗议在鲁迅“虚无”与“反抗虚无”的命题中得到体现,其实也就是“文化现代性”和“实用现代性”斗争的苦果之一。用历史文化分析方法来说明现代主义跟鲁迅和尼采的渊源,不但较为方便,由于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对于说明间接曲折的关系,也就更为合适。(www.xing528.com)
同样地,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看到尼采对现代主义文艺有明显的影响。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尼采是现代主义文艺的一位“最重要的先驱”之一。(12)他对现代主义作家和艺术家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对他们直接的美学影响;(13)第二,对他们直接的思想影响;第三,通过对文化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影响,间接地对他们的思想和艺术产生影响。约翰·福尔斯特(John Forster)设法用“互相纠缠的网络”(interlocking network)去体现这些直接间接交叉重叠的影响现象,可见情况之复杂。(14)而“互相纠缠”一词,也表明福尔斯特承认在有些影响事例中,影响的来源是多样的,而且互相重叠,例如心理分析和尼采之间就有说不清的联系,而同时对超现实主义文艺产生影响。因此,鲁迅接受《苦闷的象征》的影响,也可以认为是尼采通过弗洛伊德,再经过厨川白村的间接再间接的影响。鲁迅跟尼采文艺上的契合实际上也是直接和间接兼而有之。
对于鲁迅、尼采与现代主义的联系,中国学者做了一些研究,也大抵是按照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例如洪永年是通过现代西方思潮来解释现代主义文学的。在洪永年看来,尼采是现代主义文学和鲁迅现代主义作品的思想源泉,而李欧梵所谓的“现代美学意识”,对洪永年和其他一些中国学者来说,就是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契合的证明,(15)这里还可以补充一点。现代主义文化背景和内涵的一个主要部分,是深远的文明危机感及由此引起的颓废与无望的情绪,即所谓“世纪末”的情调。尼采讨论过这些问题,鲁迅恐怕未必读过,但鲁迅认为尼采构成了“世纪末”及颓废文学的间接思想影响,尼采的“超人”也不过是这种“世纪末”的绝望的反抗。(16)而鲁迅的一些小说如《长明灯》(1925)和《孤独者》等,也表现了类似的绝望颓废情绪,而且在技巧上也使用了象征主义、内心独白和心理描写等现代手法。
尼采对现代主义直接的思想和美学影响之一,是促进了象征主义思潮。尤金·伦认为,象征主义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思想中的实证主义的反抗,延伸到文艺领域,就是对“模仿美学”的反抗,而尼采与波德莱尔不但预见到这种象征主义思潮的来临,还促进了它的传播。(17)值得注意的是,尼采影响了俄国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因此也间接地影响到鲁迅。(18)例如,安德列耶夫(Leonid N. Andreyev,1871—1919)与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关系密切,他本人就受到尼采的影响,曾写过尼采式“超人”的小说,(19)转而影响到鲁迅。(20)一些论者认为,鲁迅的《狂人日记》也称得上是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下面我们还会讨论。
另一个与鲁迅和尼采有关的现代主义鲜明特征,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人物描写。现代主义小说作为对现代化的抗议,其人物反映了对现状的不满和“主体的危机” (crisis of the subject),后者标志着“文学上激烈的‘向内转’ (inward turn) ”,从关注人的环境和社会状况(现实主义原则),转为专注人的意识,这种转变尤以“意识流”技巧的运用最为突出。(21)尼采虽然对小说这种连续性虚构叙事体裁评价不高,(22)但他对促进文学的“向内转”是有贡献的,理由有二:第一,尼采热情赞颂陀思妥耶夫斯基(Fydor M. Dostoyevsky,1821—1881)小说中的心理描写,表明他对文学的“向内转”是赞赏的(23);第二,尼采著作对心理问题的频繁讨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前面所谓现代主义文学“专注人的意识”,其实不仅是指作品里面虚构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包括作者对自己意识。尤金·伦称这种“向内转”为“自省”(self-reflexiveness)。(24)鲁迅称阿尔志跋绥夫为“主观”的作家,说明他也注意到现代文学的这种“自省”倾向。事实上,鲁迅本身也可以说属于这类作家,(25)他的小说如《狂人日记》、《孤独者》和《伤逝》就有很深入自省式的心理描写(阿尔志跋绥夫也许在技巧上跟现代主义文学没有什么联系,但他的作品反映了“世纪末”颓废或失败主义的情调,若按照卢卡奇的观点,也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文学)。
尼采对现代主义文艺上的另一直接影响,是他诗化的哲学论述方式,尤其是大量使用意象(或Gleichnis,兼有寓言、比喻、或修辞手段的意思)。(26)尼采作品的意象群集,产生一种神秘的效果,而这些神秘意象与思想影响了德国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27)尼采在文艺界影响最大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是他运用这种意象群集的范例。(28)鲁迅的《野草》之所以给人接近尼采的感觉,其中一个原因,恐怕就是这种意象群集的梦幻神秘效果。另一方面,姜振昌归纳鲁迅杂文特色的其中一点:形象性,(29)其影响源头自然很多,例如中国传统中庄子和韩非子的作品就有很强的形象性,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应该起过相似的促进作用。然而成功的文学创作往往是成功的创造性转化,所以要具体追究起来,恐怕就不可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