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它与世界的感性联系中所得到的适当的不变量(在表现了环境特征的感官媒介中的信息)。
⑥D.劳厄德最先向我指出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⑦联结主义者确实把改变联结强度的程序称之为“学习规则”。但它们完全不同于基于规则的系统中所出现的那种规则。简言之,学习规则是关于联结强度怎样根据那系统的活动而变化的数学说明。
⑧这个问题最初是M.科尔西特向我提出的。
⑨对于传统的计算机而言,这种指定了原始操作的结构观一般来说是相对的。当特定系统的机器语言直接限定了该系统能使用什么样的原始操作时,大多数编程就可用更高级的语言完成。但皮利辛认为:就人类而言,就没有这种相对性。
⑩自然,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并不总是做出在先前相似条件下所做的事情。至少有两种条件,在其之下,我们可以不遵守那个模式。在先前条件下所采取的行动如果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那么我们可能不会再去尝试。这大概就是我们想在其下考察规则的条件。
⑪事实上,福多和皮利辛所主张的不过是,心理学有“可自主陈述的原则”。但不清楚这个主张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它可能是说,我们只需经过心理学的探究就能发现心理学的原则。但它也可能是说,一旦发现了心理学的原则,它就只能用心理学的术语加以陈述。这似乎更有可能,但正如下面所论述的,它也可能是荒谬的。
J.麦克莱兰(1986):“关于阅读的可编程黑板模型”,见他与D.拉梅尔哈特合著的(1986):《并行分布加工:认知的微结构探究》,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G.欣顿等(1986):“分布式表征”,载同上。
D.丹尼特(1978):《脑猝病》,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J.福多(1975):《思想的语言》,纽约。
H.德雷福斯(1979):《计算机不能做什么》,纽约。
D.拉梅尔哈特等(1985):“竞争性学习所得的特征发现”,《认知科学》,9,75-112。(www.xing528.com)
W.贝希特尔(1985a):“实在论-工具主义与意向观”,《认知科学》,9,265-292。
——(1985b):“新的认知并行分布加工模型是认知主义的还是联结主义的?”《行为主义》,13,53-61。
——(1988a):《心理学的科学》,新泽西。
——(1988b):“联结主义与规则-表征系统”,《哲学心理学》,15-16。
A.纽厄尔(1980):“物理符号系统”,《认知科学》,4,135-183。
J.福多与Z.皮利辛(1988):“联结主义与认知构造:批判性分析”,《认知》,28,3-71。
D.塞尔弗里奇(1955):“现代计算机中的模式识别”,《西部计算机联席会议论文集》。
F.罗森布拉特(1962):《神经动力学原理》,纽约。
M.奎兰(1968):“语言记忆”,载M.明斯基编:《语义信息加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Ⅰ.里普斯等(1975):“集合论与网络模型新探”,《心理学评论》,82,156-157。
E.罗施(1975):“语义范畴的认知表征”,《实验心理学杂志》,104,192-233。
P.S.丘奇兰德(1986):《神经哲学:迈向心脑统一的科学》,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