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少点污染,多些美丽
大城市的污染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关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也已经被逐渐认识清楚。为了让城市里少点污染、多些美丽,最主要的是要控制城市的规模。
2006年8月22日,中国市长协会第四次市长代表大会暨“2006中国市长论坛”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强调,城市规模要合理控制;城市风貌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城市发展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集约化道路;城市功能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
只有城市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城市中的用水、用电紧张,交通压力过大,城市光污染等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这与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理念并不矛盾,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适度控制大城市的发展规模,这本来就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路。
除了控制城市规模这一条基本措施外,针对各种城市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加强控制和防治,是目前降低城市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最主要途径。
一、城市噪声控制对策
降低城市噪声措施主要有:改进汽车的排气消声器,经常做好维修工作,并限制使用高音喇叭,以降低汽车的噪声;使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将噪声大的工厂集中于远离居住区的工业区;城市建筑合理布局,根据建筑功能进行分区,注意防噪声建筑设计,使住宅、医院、学校、办公室、实验室等不受干扰;街道上的快车道、慢车道和人行道要分开,必要时路旁加设隔声屏障或建筑前加设院墙,或使路面低于两旁住宅地面;研制低噪声的飞机。此外,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噪声管制法令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控制城市光污染
光污染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始规划和建设城市建筑及夜景照明时就应考虑防止光污染问题,从源头防治光污染。有关城建、环保和夜景照明建设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制度,制订相应的管理和监控办法,做好光污染审查、鉴定和验收工作。照明工程竣工后要严格管理,避免造成过亮、过暗或光线泄漏现象。
同时,要限制在建筑物外部装修使用玻璃幕墙或用釉面砖和马赛克装饰外墙,规定建筑外墙要使用环保材料。粉刷室内墙壁时,尽量以一些柔和的浅色,如米黄、浅蓝等代替刺眼的白色。防治路灯灯光射入居民室内、干扰人们休息的措施是合理设计灯具的配光、安装位置和投光角度,必要时要在灯具上安装遮挡光板。
严格按建筑或构筑物的国际和国家的照明标准设计照明。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特征、立面的饰面材料合理选用照明方法,如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玻璃幕墙建筑、饰面材料反射比低于20%的建筑、居民楼及钢架式塔或桥构筑物不应使用一般泛光照明。统一规划商业街彩灯及灯光广告,以防治光和视觉污染。利用挡光、遮光板,或利用减光方法将投光灯产生的溢散光和干扰光降到最低的限度。严格按广告照明的亮度标准设计用灯功率和数量。投光灯应安装在广告牌的上方,由上向下照射,而且灯具应有防治溢散光措施。应少用或不用探照灯、激光灯、空中玫瑰灯等光污染严重灯光。
三、防止城市电磁污染
根据电磁波随距离衰减的特性,为减少电磁波对居民的危害,应使发射电磁功率大的、可能产生强电磁波的工作场所和设施,如电视台、广播电台、雷达通讯台站、微波传送站等,尽量设在远离居住区的远郊区县及地势高的地区。必须设置在城市内邻近居住区或居民经常活动场所范围内的工作场所或设施,如变电站等应与居住区间设置安全防护距离,保证其边界符合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要求;同时,对电磁波辐射源需选用能屏蔽、反射或吸收电磁波的铜、铝、钢板、金属丝、高分子膜等材料制成的屏蔽物品,建立电磁屏蔽措施,将电磁辐射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之内。
高压特别是超高压输电线路应架设在远离住宅、学校、运动场等人群密集区的地带;使用电脑及一些监视和显示设备时,应选用低辐射显示器产品,并保持人体与显示屏正面不少于75厘米的距离,侧面和背面不少于90厘米,最好加装有效屏蔽装置。(www.xing528.com)
应确保设置在市区内各种移动通讯发射基站的天线高度高于周围附近居民住宅,天线主发射方向避开居民住宅方向;特别是在幼儿园所、学校校舍、医院等设施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建立发射天线。
为防止电磁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应经常对居室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使用手机电话时,尽量减少通话时间;手机天线顶端要尽可能偏离头部,尽量把天线拉长;观察到手机信号接通后,再移到耳边;在手机电话上加装耳机,在目前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选择。
另外,建议每天可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者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辣椒、柿子椒、香椿、菜花、菠菜、蒜苗、雪里蕻、甘蓝、小白菜、水萝卜、红萝卜、甘薯等;多食用新鲜水果如柑橘、枣、草莓、山楂等;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西红柿、瘦肉、动物肝脏、豆芽等。通过这些饮食措施,对加强防御功能是有益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预防和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四、城市热污染解决途径
汽车尾气是城市污染和热岛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我国已采取减少尾气排放和使用更清洁汽油等诸多措施来防治其危害。
鼓励生态住宅建设,发展生态建筑,即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资源来维持住宅和建筑的运行。采用系统综合利用的方法防治热污染。制定排放标准,加强管理,对温室气体及废热水的排放加以限制。强化环境监测。依靠科技,改善能量利用,加强点源余热的综合利用。
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以改善小气候。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控制或限制城市的生态容量是减少城市释热、改善城市热环境的基础。合理的城市容量是指一个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持生态平衡的人口数量与密度。
通过建立生态系统,并进行系统分析,采取合理的规划用地、绿化等措施,最后得出最优化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及绿化率等规划指标,形成优化的生态系统。人们也要转变居住观念,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道路的便捷,部分人口可以住到郊区,降低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
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确定城市生态容量,根据城市生态容量规划城市绿色建设。城市要改善热环境,就需建立良好的绿化系统。在城市规划时就要确定合理的绿化率,注意维护和发展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充分发挥森林植被和水体作用。尽量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应考虑控制使用空调器,提高建筑物隔热材料的质量,以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改善市区道路的保水性性能。建筑物淡色化以增加热量的反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燃煤为燃气。此外,“透水性公路铺设计划”,即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以储存雨水,降低路面温度。形成环市水系,调节市区气候。
只有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从人口容量、建筑群的容量和密度、道路网络、绿化系统及水体诸方面进行合理规划,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热环境,防治热污染。
并且,各种城市污染之间也有着相互的联系,各种治理和防治污染的方法和途径也都有其相通之处。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并能在控制城市规模上下足功夫,才能最终解决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才能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的生存、生活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