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美国革命
18世纪末,北美大陆发生事变的消息传遍欧洲。在那里,清教徒向坚持“君权神授”的查理国王施以惩戒,然后又展开了争取自治权的战斗
为了把这段历史讲清楚,我们必须从早期欧洲各国争夺殖民地的历史说起。
在三十年战争前后,许多欧洲现代国家纷纷以民族为基础而建立起来。在资本和贸易利益的驱使下,这些国家的统治者相继在亚洲、非洲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一百多年后,英国和荷兰也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事实证明,后来者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其中的道理不难讲清,一方面早期的开拓者们已经为他们完成了最初的创业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们备受当地土著居民的憎恨,所以当英国人和荷兰人到来时,他们像朋友甚至救世主一样受到欢迎。所有的欧洲国家在第一次与弱小民族打交道时,一般都比较残忍。英国人和荷兰人的不同之处不在于他们的品德有多么高尚,而在于他们十分清楚自己商人的身份,明白不能因为宗教的因素而影响了生意,因此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应当适可而止,只要能得到香料、金银和税收,他们不介意让土著居民自由地生活。
于是,他们就轻而易举地在这个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有了立足之地。但与此同时,为了争夺更多的殖民地,他们之间却开始相互争斗起来了。可是,他们展开交锋的地点往往不是在殖民地上,而是在三千里以外的海上。“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陆地”,这是古代和现代战争最有意思的规律之一。而且,这条规律至今依然有效,只是因为飞机的出现,现代战争可能要做出一点调整。但是,在18世纪那个没有飞机的年代,英国的海军却为不列颠帝国赢得了全世界最广阔的殖民地。
鉴于17世纪英荷两国海战复杂的历史,笔者不想赘述。任何一种对抗,总是以强者的胜利为结果。与此相比,英国和法国的战争却更有意思。英法两国先是在美洲大陆上进行了频繁的战争,最终英国皇家海军凭借强大的实力战胜了法国舰队。英国人和法国人几乎同时宣布,凡是在美洲大陆上发现的一切,包括暂时还未被发现的更多的其他财富,均归自己所有。卡波特于1497年登陆北美大陆,在那里挂上了英国国旗;乔万尼也于二十七年后到达同一片地方,也在那里挂上了法国国旗。他们都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是那片土地的主人。
英国的殖民地通常是那些不信奉英国国教的人的避难场所。1620年清教徒到达新英格兰,1681年教友派去了宾夕法尼亚,于是,他们就在缅因与卡罗来纳这些紧邻海滨的区域之间建起了十个英国的殖民地。殖民地的人民由于远离王室的监督和干涉,他们自由地聚集在一起,开始建造家园,迎接新的幸福生活。
与此相反,法国殖民地却是固有的皇家禁地。为了保护耶稣会教士的传教工作顺利进行,他们禁止胡格诺派或法国新教徒进入殖民地,防止他们向印第安人传播那些不被许可的教义。所以,英国殖民地的建立基础要比对手兼邻居法国殖民地牢固得多,也要开放得多。法国殖民地的人不像英国人那样具有开发和创造精神,他们一味地保守,囿于效忠王室,总想着有一天重返巴黎。
不过英国殖民地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那就是政治状况。16世纪,法国人在发现圣劳伦斯河口后,他们先是由大湖地区一直往南,沿着密西西比河在墨西哥湾占领据点,并最终在一个世纪后建立了一条由六十个法国据点汇成的防线。它将位于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殖民地与北美大陆腹地断然隔开。
可是,在这之前英国曾给各个殖民公司颁布了土地许可证,说把“东海岸到西海岸的所有土地”都给他们。尽管想法非常美好,但现实情况是,英国的殖民地一旦延伸到法国的防线周围,它们只能停止前进。为了突破这道防线,英国人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与法国人在边境交恶。这是一场可怕的战争,在当地印第安部落的帮助下,一场白人之间的残酷杀戮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要是统治英国的还是斯图亚特王朝,英法之间也许不会发生战争。斯图亚特王室为了建立君主专制统治,削弱议会势力,不得不寻求波旁王室的帮助。自1689年送走了最后一位斯图亚特国王之后,不列颠大地迎来了新的继承者荷兰人威廉,他是路易十四的死对头。从威廉继位一直到1763年签订《巴黎条约》,为了争夺印度和北美殖民地,英法两国的战争从未停止过。(www.xing528.com)
由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实力,法兰西军队一次次地被英国人击退。因此,法属殖民地一旦与法国切断联系,它们就自然落入英国人的怀抱。于是,当最后英法两国宣布停战的时候,整个北美大陆已几乎全部被英国人占领。二十几位法国的探险家——卡蒂埃、尚普兰、拉萨尔、马奎特等所开创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以及他们的心血和贡献全部化为乌有。
其实在当时,辽阔的北美大陆上只有从东海岸的北部向南延伸的一条狭长的地区才有人居住,那是一块狭小的地区,人口也十分稀疏。它的北部居住着1620年登陆的清教徒(这些人对信仰非常坚定,他们无法在英国的国教或者荷兰的加尔文教上找到契合点),那是马萨诸塞据点,南边则是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地区(这块地方以专门种植烟草为主,是纯粹为利润而建立的)。不过与来自殖民国家的同胞们不同,生活在这片天高云清、充满诗意的新大陆的拓荒者们在孤独和艰苦中学会了自强不息和独立奋斗。懒人和怯懦的人怎么可能漂洋过海来这里呢?是啊,他们是勤劳勇敢、充满热情的建设者和先驱。当他们在自己的祖国的时候,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种种限制甚至迫害,使他们的生活很不愉快。现今,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们决意要过自由的生活,做自己的主人。英国的统治者不可能理解这其中的缘由,仍然对殖民者横加干涉,导致他们很不满,由此产生了新的怨恨。
矛盾越来越多,以至于局面难以挽回。寄希望于当时在位的英国国王能比乔治三世更明智些,或者首相诺斯公爵不置之不理,都为时已晚。事实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北美殖民者发现不能用和平谈判解决争端时,便只好拿起武器。按照当地有趣的约定:只要谁出价最高,条顿王公们就把整团的士兵卖给谁。北美那些由忠顺的平民变成的叛乱者一旦被这些士兵抓住,就会被判处死刑。
在与英国政府持续了七年的战争中,殖民者一直没有占据优势。尤其是,大批的城市殖民者依然效忠英国国王,他们希望妥协、求和。
得益于华盛顿伟大精神的鼓舞,殖民者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独立事业。尽管军队装备简陋,但华盛顿还是领导独立者们不断地给英国政府以打击。如果不是华盛顿的出色战略,殖民者们可能好几次都要濒临失败。虽然士兵们总要忍饥挨饿,冬天还要受冻,只能蜷曲在冰冷的壕沟里,但是他们依然对独立事业充满希望,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胜利时刻。
伴随着华盛顿指挥的战役的胜利,以及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法国政府和阿姆斯特丹银行家那里取得的外交成就,革命初期一件伟大的事情发生了。独立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各殖民地代表齐集费城,他们以无比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做出了1776年6、7月的那个历史性的决策。
弗吉尼亚的理查德·亨利·李于1776年6月向参加费城会议的代表们提议:“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理应是独立而自由的国家,它没有效忠英国王室的义务,与英国政府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该解除。”
提案于7月2日正式通过,并且获得了马萨诸塞的约翰·亚当斯的有力支持。同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发表《独立宣言》。这篇宣言出自托马斯·杰斐逊,他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
北美大陆一连串的消息引起了欧洲大陆的广泛关注,先是《独立宣言》发表,接着是独立战争的胜利,随后又是著名的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顺利通过。17世纪,欧洲大陆在结束了宗教战争之后便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王朝政权。当时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国王的行宫到处扩建,大片贫民窟却在城市里滋生;贵族和职业人员对于现存的经济与政治制度也略感不安。正当生活在贫民窟的人民处于绝望和无助之时,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似乎在向他们昭示,一些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其实都是有可能的。
所谓的莱克星顿战役的第一声枪响“震彻全球”,这多少有点夸张。我们知道,当时的中国人、日本人和俄罗斯人是无法听到的,更别提澳大利亚人和夏威夷人了(他们刚刚被库克船长发现,不过很快他们就把他杀死了)。尽管如此,这声枪响还是越过了大西洋,落在了欧洲不安定社会的火药桶中。随之,引起了法国的大革命,影响了从彼得堡到马德里的整个欧洲大陆,使旧的国家和制度彻底受到了民主革命的洗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