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吉诺维斯被害案,几乎所有的书面或口头评论,都是围绕《纽约时报》在案发两个星期后刊出的那篇引人深思的报道展开的。这篇文章是两个男人在共进午餐时构思的产物。一人是A·M·罗森塔尔(A.M.Rosenthal),纽约时报》都市版编辑;另一人是迈克尔·约瑟夫·墨菲(Michael Joseph Murphy),纽约市警察局局长。
杀害吉诺维斯的凶手温斯顿·莫斯利当时已被逮捕,业已认罪。那篇报道不是什么大新闻,在《纽约时报》尤其不算。不过是又一起发生在皇后区的离奇凶杀案,对于拥有顶级销量的报刊来说,这是不值得投入大量版面报道的那类新闻。
奇怪的是,莫斯利当时还承认自己犯下了另一宗凶杀案,可此前警局已经抓捕了另一个被控实施那次凶杀的嫌疑人。
“对皇后区的两起案件的供认情况怎么样?”罗森塔尔吃饭时问墨菲,“到底是怎么回事?”
墨菲没回答他的问题,转移了话题。
“皇后区那起案件非常古怪。”他说。随后,他告诉罗森塔尔,有38位邻居眼睁睁地看着基蒂·吉诺维斯被害,事发时却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报警。
“38位?”罗森塔尔问。
“对,38位,”墨菲说,“我干这行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从没有遇到过这种事。”
罗森塔尔,正如他后来在书中所写的,“认为那个警察局局长在夸大其词”。如果说言词夸张,那么墨菲是出于什么动机呢?很显然,如果如实报道说,针对同一起凶杀案,警方逮捕了两个嫌疑人,那么这很可能会让警方下不了台。而且鉴于基蒂·吉诺维斯被害过程历时较长,罪犯残暴冷血,警局可能对谁将就此负责的问题十分敏感。他们为什么没有阻止凶杀发生?
尽管持怀疑态度,罗森塔尔还是派马丁·甘斯伯格(Martin Gansberg)——此前长期干文字编辑,刚做记者——去秋园进行了采访。4天后,新闻史上将永远占有一席之地的那段开头语,就出现在了《纽约时报》的头版。
在半个多小时内,皇后区38位遵纪守法、人格高尚的居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杀手尾随并用刀子捅死一个女人,共袭击了3次,都在秋园内。
对于刚刚做记者的甘斯伯格,以及像罗森塔尔这样有远大抱负的编辑(他就该案写了一本书,《38位目击者》,成为《纽约时报》首屈一指的记者)而言,这篇报道绝对是成功之作。此后数十年,像他们这样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闻从业人员,竟然能够对诸如人类冷漠这类引人关注的议题,作出如此重大的报道,进而引发公众舆论一片哗然,这种情形已不多见了。因此,他们肯定有强烈的动机才会这样做。
然而,其报道属实吗?
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可能是小约瑟夫·德·梅(Joseph De MayJr.),海事律师,现居住在秋园。他60岁,大脸盘,淡褐色眼睛,头发稀少,是个热心人。不久前,在一个空气清新的周日上午,他带我们参观了那个住宅区。
“第一次袭击就发生在这里。”他说,“基蒂·吉诺维斯把车停在那里,就在火车站停车场。”他指向大约35码外的地方。
自上次凶杀案发生后,这个住宅区几乎没有变化。建筑物、街道及停车场还是老样子。石砖搭建的莫布雷公寓维护良好,仍然矗立在那里。
德·梅是在1974年搬到这个小区的,即吉诺维斯被害的10年之后。以前,他并没有经常去想这个案件。几年前,身为当地一家历史事件协会的会员,他做了一个网站专门介绍秋园住宅区的发展历史。没过多久,他觉得应在网站上增加有关吉诺维斯凶杀案的相关内容,因为此案是秋园如此知名的原因。
在收集有关此案的照片和新闻剪报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有关吉诺维斯案情的官方报道的诸多矛盾之处。他越是集中心思还原当时的凶杀经过,就越是深信,那篇有关那38位冷漠无情的目击者的轰动一时的报道,怎么说呢,太过夸张了。身为律师的德·梅在深度剖析了《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后,仅在第一段文字中就发现了6处事实错误。
报道称,那38个人“在窗边屏住呼吸”,“着迷地看着一个杀手尾随并捅死一个女子,袭击共发生3次”,但“在袭击期间,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报警”。
根据德·梅的说法,下面的内容更接近真实情形:
第一次袭击大约发生在深夜3点20分,当时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吉诺维斯后背被莫斯利捅了一刀后,尖叫着喊救命。尖叫声惊醒了莫布雷公寓的一些住户,他们立即跑到窗边。
人行道灯光昏暗,因此他们可能很难看清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正如莫斯利后来供认的那样,“当时正值深夜时分,我很肯定没人能透过窗户看清这里发生的事”。如果那时真有人能看到什么的话,也可能只是看到地上有个女人,旁边站着个男人。
莫布雷公寓至少有一个人(男的)对着窗外大叫:“放开那个女孩!”莫斯利立即跑回到他的车中,车停在离事发现场不到一个街区的地方。“我看到她又站了起来,没有死。”莫斯利供认。他把车向后倒了一段距离,他说,为了不让别人看清车牌号码。
基诺维斯挣扎着站起来,缓慢地走向公寓楼后边,也就是朝向她住的公寓门口。但是,她没能走到。在通往她住所的附近公寓的门廊里,她倒下了。
过了大约10分钟,莫斯利又返了回来。很难弄清楚他是如何在黑暗中找到她的,可能是顺着血迹找过去的。在走廊中,他奸杀了吉诺维斯,随后便逃之夭夭。
《纽约时报》的报道,与那个时代其他许多犯罪报道一样,主要是依据警局提供的信息。起初,警局称莫斯利对吉诺维斯实施了3次袭击,《纽约时报》也是这样报道的。但实际上,只发生了2次袭击。(警局最终纠正了他们的说法,然而正如悄悄话游戏一样,报道中出现的错误也是自有其缘由的。)(www.xing528.com)
不错,第一次短暂的袭击是在光线暗淡的人行道上发生的,当时是深夜。第二次攻击是在10分钟后,在门廊里,所以先前目击了第一次袭击的人看不到第二次袭击。
那么,那“38位目击者”又是哪些人呢?
目击者人数是由警局提供的,显然人数本身被严重夸大了。“我们只发现六七个人目击了那场凶杀案,能作证的也就那么多人。”有一位公诉人后来回忆说。根据德·梅的说法,其中就包括一个可能的确亲眼目睹了第二次袭击的邻居,但是此人已喝得烂醉,甚至懒得去报警了。
仍然有个问题:即便这不是历时很长、残忍至极、数十个邻居都目睹的凶杀案,也应有人报警,为什么案发时没有任何人打电话报警呢?
在那个轰动一时的报道中,有关报警问题的描述甚至也可能是不真实的。当德·梅的网站正式推出后,有个网民发现了这个网站,他的名字是迈克·霍夫曼(MikeHoffman)。吉诺维斯被害时,他还没满15岁,当时住在莫布雷公寓的2楼。
霍夫曼回忆说,当时他被街上的一阵喧闹声吵醒,于是打开卧室的窗户,想听个究竟,但最终还是没能听清楚。他估摸着可能是情侣在吵架,与自己没啥关系,反倒很来气,于是“对他们大吼:给老子安静点”。
霍夫曼说他听到其他人也在喊,当他朝窗外望去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男的跑了。为了看个究竟,霍夫曼又跑到卧室的另一个窗户边,但是那个男人最终消失在黑暗中。霍夫曼又回到他起初向外望的窗户边,看到人行道上那个女的踉踉跄跄地站起来了。“这时父亲进入我的卧室大声吼我,因为我朝窗外吼叫的时候把他吵醒了。”
霍夫曼把看到的告诉了他父亲。“有个家伙刚刚殴打一位女士,后来就跑了!”霍夫曼和他的父亲看到那个女人挣扎着费力拐到楼后面。随后,一切归于平静。“父亲怕她万一伤得很重,需要治疗,于是就打电话报了警。”霍夫曼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911”报警号码。我们得先打给接线员,然后等接线员帮我们接通警局的接线员。过了好几分钟,才接通警局的电话,父亲讲了我们的所见所闻,还补充说,她确实已经离开,但似乎晕晕乎乎的。到那时,没有任何动静了,于是我们都回房去睡了。”
直到第二天上午,霍夫曼才弄清发生了什么事。“有几个警察询问过我们,我们才知道,她拐到楼后面时,那个家伙又回来把她给干掉了。”霍夫曼说,“我记得我父亲当时对他们说过事发时也打电话报了警,如果警察在他打电话后就赶过来,那么她极有可能还活着。”
霍夫曼认为警局的反应这么慢,可能是因为他父亲在电话中描述的情形,不像一宗正在发生的凶杀事件,更像一起家庭纠纷,而根据所见情形,纠纷已经解决。袭击者已逃走,受害者已经走开,当时看来确实如此。像这样一个不怎么紧急的报警电话,霍夫曼说,“警员是不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油炸圈饼的,因为那似乎不是什么有关凶杀案的电话”。
警方证实,走廊中发生第二次袭击后,确实有人打过电话报警,而且他们随后很快就赶到了现场。但霍夫曼认为,警方可能是在他父亲早先打电话后已经开始准备行动了,只是动作很慢。抑或,打电话的不止一个人:小约瑟夫·德·梅听布雷德公寓的其他住户讲过,第一次袭击发生后还有人报过警。
霍夫曼对这起事件的回忆可靠性有多高,这很难说。(他的确写过有关这些内容的宣誓证词,还签了字。)德·梅对这起案件的记述是否完全准确,也很难说。(值得称赞的是,他指出了这个事实:那天晚上,具体数量无法确定的亲耳听到情况的证人,没有十分警觉,因而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不过他也不愿把自己视为有关吉诺维斯案所有情况的绝对可靠来源。)
德·梅和霍夫曼都想让他们的小区摆脱因基诺维斯凶杀案而得的恶名。这固然是在情理之中,但德·梅尽最大努力不让自己以辩护者的姿态出现,而霍夫曼看上去也是一个可信的目击者——快60岁了,住在佛罗里达州,退休前在纽约市警局干了20年,退休时候的警衔为警督。
现在我们分析了整个案件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动机,那如下两种说法哪种更可靠呢?德·梅叙说的故事与广为流传的说法——当一个男人在实施凶杀时,整个小区的住户都在旁观,拒绝提供帮助——前者还是后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温斯顿·莫斯利被逮捕时的具体情形。他是在案发几天后被抓的。在皇后区的另一个住宅小区科罗娜,大约下午3点左右,有人看见莫斯利从巴尼斯特家扛着一台电视机出来,然后放进他的车里。
一个邻居走过去,问他在干什么。莫斯利说,正在帮巴尼斯特搬家。于是,那个邻居就回家打电话给另一个邻居,问巴尼斯特是不是真的要搬走。
“绝对不会。”那个邻居说。于是他马上打电话报了警,同时那个邻居又出门,走到莫斯利的车边,将汽车的分电器盖弄松。
莫斯利再次回到车里时,发现无法启动汽车,于是下车逃走了,但没走多远,就被警察给逮住了。在审讯时,他很快就主动供认了几天前杀害基蒂·吉诺维斯的事实。
这个结果意味着:这个杀害基蒂的臭名昭著的凶手,因为被害者的诸多邻居无动于衷、不予阻止而顺利实施了凶杀,但到头来,却又因为一个邻居的怀疑而最终落网。
【注释】
[1]《引爆点》一书中文版已由中信出版社于2009年8月出版。——译者注
[2]滑水,是一种借助动力的牵引,使人在水面上“滑行”的水上运动。1922年最早起源于美国,后迅速在欧洲以及澳大利亚流行。——译者注
[3]三文鱼,出生于内陆淡水,由鱼卵孵化成小鱼之后,会顺流而下游入大海。每年7~10月是产卵高峰期,这时它们就会成群结队,逆流而上,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惊险、悲壮的旅途,但为了繁衍生息,数百万年他们一直这样向大自然宜告它们的勇气,上演着悲情。——译者注
[4]细菌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块。——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